虎牢关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讳亦称武牢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名称:虎牢关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最佳旅游时间:秋季
1、简介
虎牢关
现景区主要有三义庙、吕布城、点将台、跑马岭、绊马索等景观。
2、历史记载
虎牢关
3、石碑
虎牢关
4、历史故事
虎牢关
明清时期虎牢关杳然已逝,但其布局及残迹尚在。它们残留在三英战吕布的历史演义中,依稀这里就是三英战吕布的真正战场。事实上,明清至今的虎牢关布局,已非“三国”时期的虎牢关布局。洗去“三国”的脂粉,虎牢关自有其不灭的历史光芒。只不过,长久以来,虎牢关的历史光芒,被《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所覆盖,《三国演义》虽然使虎牢关名扬天下,但同时也毁掉了虎牢关的历史之实。
新中国成立后,关门、关墙、三义庙被毁,三义庙中的古碑则被拉到汜水河铺桥,如今残毁大半,又被拉回到新修的三义庙旁,其上刻字模糊,历史的记忆含混不清,唯有三义庙前的一通古碑,残留明清时期虎牢关的旧影:这通古碑刻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高约2米,宽约0.7米,上部已经断裂,楷书“虎牢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明清虎牢关仅存的印迹。
走出“三国”的影子,虎牢关面目隐约。虎牢关之名,源自西周时期。据《水经注·河水》记载,周穆王姬满在圃田泽打猎,命随从掠林惊兽时,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芦苇丛中游荡,“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
在周穆王“柙虎”于此之前,汜水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史称东虢;因“柙虎”于此,方有“虎牢”之说,因此得名虎牢关。虎牢关之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朝代更替,屡有变化。自秦代起,开始在“虎牢”设立关口:秦代名之为虎牢关,东汉建武元年置成皋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设旋门关,魏、晋为黄马关,隋设金堤关;东晋太宁三年赵主石虎讳虎为武,唐代避高祖李渊祖父讳,亦改虎为武,称虎牢关为武牢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以虎牢关为“玉关之枢会”,“鼎邑之要冲”,诏改为行庆关;明洪武四年改虎牢关为古崤关;明晚期至清复为虎牢关;因在汜水之西,有时也被称为汜水关。这些关口名字虽然更迭,但其位置大致就在“虎牢”之地,而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虎牢”的范围涵盖汜水镇一带广泛的地区,春秋时期也曾在此筑虎牢城,某个时期很可能并非只有一个关口。
5、交通
从郑州火车站坐34路公交到郑州长途客运西站下车,然后转乘郑州-汜水的客运大巴,到汜水下车。下车后往西走1公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