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古猗园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8:43:57
...

古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内筑亭、台、楼、阁、榭、立柱、椽子、长廊上无不刻着千姿百态竹景,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时更名古猗园。

中文名:古猗园

别:名:猗园

建园时间: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

园林设计:朱三松

地理位置: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

旅游景点: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

面:积:146亩

1、简介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离市中心21公里,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也是江南名园之一。古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园中因“813”事变,当地爱国人士重修补阙亭,独缺一角,以志国耻的“缺角亭”,象征着我国反帝民族之魂。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

2、设计布局


古猗园

其占地146亩,其规模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园艺布局由明代竹刻名家朱三松取《诗经》“绿竹猗猗”之意精心设计,有佛肚竹、紫竹、龟甲竹、方竹、凤尾竹等数十个名贵竹种,猗猗翠竹挺拔端庄、婀娜多姿,三五成群、夹道相拥,形成了古猗园独具的造园艺术特色;唐代石经幢、宋代普同塔、明清建筑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南厅、缺角亭、微音阁、小松岗等厅堂、遗迹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幽幽碧水蜿蜒曲折、潋滟悦人,有曲水通幽、洞天别地的感受;花石小路依景绕行,路石花纹随景纹饰,相得益彰;楹联诗词,写景舒怀、文简意深,董其昌、祝枝山等名家书法精妙绝伦、韵味悠长。古猗园具有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园艺特色及江南园林独特风格,引人探古问胜。

古猗园按不同景观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各具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散发着古猗园特有的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气质。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问胜。园中因“8·13”事变,当地爱国人士重修补阙亭,独缺一角,以志国耻的“缺角亭”,象征着中国反帝民族之魂。

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

3、历史沿革


古猗园

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代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取《诗经·卫风·淇奥》的“绿竹猗猗”和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之意取名“猗园”,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动静相趣,后转让给地方名流、贡生李宜之。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猗园。他大兴土木,拓充园基,修葺装点,于1748年秋竣工,因隔了一个朝代,遂在园名前加一个“古”字,名为“古猗园”。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地方人士募捐购置古猗园,作为城隍庙的灵苑,成为公众聚集的开放场所。嘉庆十一年(1806年)又再次募捐整修,从此远近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渐趋顶盛。同治至光绪年间,园内增建了厅、堂、庵院,作为祀神、集议的场所。为了便于游客憩息,又开设了酒楼、茶肆,使游客可游园时品尝到名闻遐迩的南翔小笼包。

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倒塌,假山崩颓,树木被砍,花草枯败。1933年5月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陈少芸等60人署名成立古猗园整修委员会,募集银元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新建补阙亭,独缺东北一角,以志国耻,取名“缺角亭”。

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南翔再遭战火,园内除缺角亭、小云兜及五老峰等假山怪石外,大部分建筑被毁,逸野堂成了日军的马厩,花木古物荡然无存。1946年,爱国志士陈少芸重修了缺角亭,朱苏吾捐建了南厅,方剑阁捐建了白鹤亭,当地富商捐款修复了不系舟,并种植了一些花木、花卉。


古猗园

1958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拨款13万元对古猗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把园界向西南两面扩展,使全园面积增至87.6亩。在园四周围起了竹篱笆;把原城隍庙的一对石狮子移至北大门;在竹枝山南部开挖新河,架九曲桥,桥中建湖心亭,桥东筑曲廊连接临湖的新建茶室;挖河的土堆成南山和熊山;园南辟大草坪和儿童乐园;重建浮筠阁、白鹤亭、鸢飞鱼跃,并移植大雪松、广玉兰、水杉、紫藤等一批乔灌木。1959年10月1日,整修一新的古猗园重新对公众开放,当年迁入云翔寺旧物有唐代经幢一对、宋代石塔一座,南厅陈列有陈少芸珍藏的战国剑、诸葛鼓等一批文物,五曲长廊北侧种有王鸣一捐赠的百年重瓣大红牡丹一株。当年的名流书画家贺天健、刘海粟、沈尹默、王个、朱屺瞻、唐云、程十发等来园行书作画,增添了古色古香特色。1963年公园面积达到117亩。*期间,园林建设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市级文物唐经幢的佛像、经文遭到破坏,具有明代风格的亭、榭、楹联被毁。好在从1973年起陆续修复,重建了鸢飞鱼跃、白鹤亭、浮筠阁、小松岗、南亭,翻建了象征民族气节的缺角亭。

1977年上海市建委将古猗园列为旅游点,先后两次投资,重点建设了松鹤园的松鹤轩、假山、瀑布、河池,并将宋代普同塔迁置荷花池中。1981年整修南大门,且将北大门的石狮子移至于此。1982年在南大门新建仿砖雕照壁,壁上雕有南翔镇得名传说的图案,精工细美,栩栩如生。同年重建了逸野堂,并请书画名家唐云题写匾额。为恢复明代建筑风格,1983年根据沈元禄《古猗园记》改建了北大门,又筑幽赏亭;1985~1987年将熊山改为龟山,并向东扩建青清园(2.2万平方米),园中广植绿竹,新建了荷风竹露亭、君子堂,又将南市区火神庙打唱台迁至园内,在恢复明代园林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片新的风景区。

4、园艺特色

“绿竹猗猗”


古猗园

是古猗园的园艺特色之一。在古猗园的屋前宅后、石旁路边、临水驳岸以及粉墙等处常常点缀三五丛竹,与建筑、道路、假山、花木相映成趣,猗猗翠竹或挺拔端庄、或婀娜多姿、或夹道相拥,体现了园主高雅脱俗的审美趋向和追求优游、隐逸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在新辟的占地37亩的竹园——青清园中,植有紫竹、淡竹、孝顺竹、凤尾竹等各类竹种,其中不乏名贵品种,如龟甲竹、佛肚竹、香妃竹等。整个园区利用竹的不同品种、形态和体量,运用造景手法,塑造出相拥成荫的竹径,起伏多变的竹丛,竹石结合的竹石图等等,使竹的造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让竹与建筑、小溪、山石相结合,配以曲折、蜿蜒的花石小路,构成“竹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形成了自然、宁静、清雅、幽美的园林空间,使古猗园的园名与园景相统一,成为独具魅力的“绿竹猗猗”的园艺特色。

幽静曲水

是古猗园园艺特色之二。古猗园的百亩之园有千米溪流,溪、湖相接,蜿蜒曲折,贯通全园;沿湖沿溪的驳岸山石、花木垂柳,随地形变化或开阔、或紧密,高低起伏,富有变化;溪流贯穿其间,时隐时现,有望之不穷、源远流长的景观感受。静水托景是古猗园扩大园林空间的重要手法,著名的不系舟即临水而建,以戏鹅池的一潭碧水映现不系舟的清晰倒影,并与池对面的浮筠阁遥相映衬,有效扩展了视觉效果。沿池四周有竹枝山、小松岗的山峦起伏,大树成荫,所有景致在戏鹅池的碧水映现下,平添一份幽静的氛围,体现了“风度猗园竹影静,水依殿霭石幢高”的意境。

明清建筑

是古猗园园艺特色之三。由于占地规模较大,古猗园的建筑布局是利用土坡、树丛为屏障,进行不同景区间的划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优势,从容构建每幢建筑的区域主题,通过花草、树木、假山、溪流、花石小路和楹联诗词的配合、衬托、烘染,突出建筑的文化内涵。例如,位于鸳鸯湖北的梅花厅三面植有腊梅、红梅、绿梅,四周道路用鹅卵石、白瓷、青瓦片铺成形态各异的梅花图案。梅花盛开之际,树是梅花树,厅是梅花厅,香是梅花香,路是梅花路,游客犹如倘佯于梅花世界,能够鲜明地感受到造园者精心勾画的主题韵味。古猗园的建筑系以明清两代为主体,建筑结构或古朴庄重,或纤丽精巧,粉墙、黛瓦、花窗、墨柱,处处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再以梅花厅为例,该厅乃全木结构,墨柱紫窗,窗格精巧、细腻,均由梅花图案精雕镶嵌,飞檐古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风格的宏伟建筑。

楹联诗词

是古猗园园艺特色之四。古猗园的匾额、楹联,既能概括园林景点的意境,又能点明历史典故,还能给人以书法美的享受,在园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古猗园的匾额、楹联多自名家之手:“古猗园”匾额由胡厥文所题,逸野堂有董其昌的“华岩墨海”,“不系舟”为祝枝山所题,“缺角亭”是当代名家胡问遂的墨宝。匾额不仅承载着名家书法的精妙绝伦,文字的深刻内涵更能发人遐想:“白鹤亭”使人联想到南翔镇的由来;“微音阁”意即发出微音,体现地方知识分子在黑暗中奋起的*精神;“绘月”使人想到明月当空,月光透过廊窗在墙壁上留下倩影的夜景。古猗园的楹联对景点描述可谓言简意赅,韵味深远,读来琅琅上口,对游客观赏园林起到点拨作用,引导游客览景生情:

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工里香。

——清,廖寿丰,题不系舟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开山。

——清,叶长春,题南亭

池馆清幽多逸趣,梅花冷处得香遍。

——当代,陈从周,题梅花厅

古代文人雅士游览古猗园时常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为古猗园留下了许多精妙文章,为园林增添了高雅的文学气氛,是古猗园楹联、诗词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白鹤亭:

白鹤南翔去不归,唯留真迹在名基。

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熏修享二时。

花石小路

是古猗园园艺特色之五。古猗园的路随建筑、植物化、山石、湖泊、溪流的布局曲折绕行,依地形起伏而*变化,路面花纹的安排和材料的选择,因地段而异,富有情趣并加强了视觉效果。在厅堂门前、亭廊建筑周围多采用黄石、青石、青砖、青瓦、缸片、碗片等多种材料铺成精致的花纹图案,有动物、花卉植物等;一般道路则用黄石、青石、缸片等铺设,花纹线条简洁明快。在建筑周围长方规则型的地方选择方形或六角形几何图案,在道路弯曲、宽狭不一以及多边自然型的地方,选用冰裂直线条图案,以适应路面曲折变化。花纹图案与周围景观相配合,例如,梅花厅周围地坪,铺设了梅花形状的图案,意喻脚踏梅花;假山地坪处铺设龙的图案,体现龙云相生的意境;在逸野堂周围地坪铺设冰裂纹,中间镶嵌“八仙”图案,用黄石、青石、白石、红缸片、白碗片、玻璃片、青砖、青瓦等多种材料铺成色彩清晰、调和的精致图案,喻示步入仙境,仿佛置身于广寒宫。

5、园林景观

全园按不同景观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

逸野堂景区

位于古猗园西北部,是猗园老区。以逸野堂为中心,北有曲廊、幽赏亭,南有鸢飞鱼跃轩、小松岗和南厅。逸野堂四周分别有五老峰、古盘槐、小云兜和桂花林。整个区域以古建筑为主,集厅、堂、廊、亭、山水于一体,流传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是古典园林的缩影,集中体现了古代园主隐逸为高、寄情山水的思想情趣。

1、北大门和曲廊


古猗园

古猗园的北大门原为入园的正门,门前为宽阔场地,地坪用花岗石铺成,规矩方正,简朴庄重。场地四周以绿竹做篱,体现“绿竹猗猗”的审美观念。入园进入小天井,空间虽小,却颇具匠心,墙角植松,松下置石,石间兰草丛生,意喻“松迎君子”。天井右侧为曲廊,往东进入园主日常待客的逸野堂。

2、逸野堂

建于明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是园中主厅,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之处,轩以楠木为主,又称为“楠木厅”,又因四面道路相通,俗称“四面厅”。逸野堂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特色,屋脊两端两只龙头相对而视,屋檐四角高翘,山头檐边如花瓣相连,侧看一条线,正看浪一片。厅柱圆粗均匀,有众柱拱顶之势,建筑结构和色彩融为一体,既古老庄重,又华丽富有气派。“逸野堂”三个字由著名画家唐云所题。“逸野堂”即追求平静安逸、*自在的生活,体现以隐逸为高的思想境界。现在堂内悬挂宫灯,摆设黄杨木雕九龙屏风和龙椅、茶几,富丽堂皇。

3、幽赏亭

位于北门曲廊的南入口,建于假山之上,小巧玲珑,独形特立,是主人登亭赏月之所。幽赏亭又名幽伤亭,传说园主之子闵世禄爱上佣女小红,由于受封建等级观念固锁,小红入寺为尼,闵世禄则悲愤自投戏鹅池。后人留诗吊唁:幽赏亭里幽伤情,戏鹅池底鸳鸯梦。

4、古盘槐和五老峰、小云兜

逸野堂前有株据说为园主亲手所植的盘槐,树龄470余年,此树顶如伞盖,树皮如鳞,形象古拙,枝条盘生屈曲,犹如龙爪下垂,姿态优美,为上海市的古树名木。逸野堂北边有五座奇形怪状的假山,形象犹如五个直立的老人,取名“五老峰”,并有五仙下凡,弹琴下棋,永留人间的神话传说。小云兜位于逸野堂南侧,是座状如云朵的假山,上可行人,下有山洞,由于历史悠久,流传有青龙化树,龙云化石的神话传说。古盘槐和五老峰、小云兜与建筑、花纹地坪协调配置,形成了逸野堂前的主要景观。

5、鸢飞鱼跃轩

紧靠小云兜之南,三面临水,轩门呈圆形,如湖面初升的明月。入轩依栏眺望,有山石、湖水、翠竹倒影、红鲤闲游,雀鸟飞啄林间,环境优美静谧。

6、小松岗

紧靠戏鹅池和竹枝山,乃山石垒建之小岛,树木以松杉居多,四周环绕有白鹤亭、缺角亭、南厅、鸢飞鱼跃轩等景观,环境优美、静谧。由于四面环水,又有小路四通八达,便于聚合和分散,所以成为上海小刀会的秘密联络点。咸丰年间,上海小刀会徐耀、周秀英部在南翔一带活动,因南翔鹤槎山据点暴露,便以古猗园的小松岗作为秘密聚会的地点。小刀会成员有的化装成文人雅士,有的化装成商人绅士,还有的化装成和尚、尼姑和游人,频繁聚集小松岗商量义举大事,并将小松岗东坡作为转运、埋藏枪支弹药的场所。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徐耀、周秀英部在上海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小松岗见证了小刀会的壮举。

7、南厅

位于古猗园竹枝山西南脚下,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清静,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庭院,造型朴实精致,原是古代园主的书房兼卧室。天井内栽植有石笋、红枫,数株修竹郁郁葱葱,长势茂盛,增添了庭院的素雅、幽静气氛,也表现出当初园主爱竹的闲情。南厅在抗日战争中被毁,胜利后几经修饰,仍保持原貌。1976年国画大师刘海粟携夫人来古猗园作画,即在南厅歇息。厅前有一座区级文物唐代石经幢,1959年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整移至此处,1970年代遭到雷击,上部的三分之一被毁。

南厅在清初曾发生过惊心动魄的奴仆索契的斗争。根据《南翔镇志》记载:“申酉之际,兵构乱,三子被奸,时宜之客金陵,及归,已无家矣。”1645年正是满清入关的第二年,在江南,清军、明军、农民起义军之间的战斗异常激烈。当时的园主李宜之做客南京,家中奴仆乘机*,要求退还卖身文契,获得人身*,遭到李宜之家属的严厉拒绝,奴仆们愤怒异常,将李宜之的三个儿子杀死,将卖身文契搜出烧毁后投奔了起义军,因此南厅又名“难厅”。

戏鹅池景区

以水为中心,环湖漫步,分别可看到白鹤亭、不系舟、浮筠阁、竹枝山和缺角亭,是猗园的老区之一。

1、戏鹅池

位于古猗园的中心地带,是猗园老区的泉源,北有不系舟,西有白鹤亭,南有竹枝山和浮筠阁,岸边湖石假山叠翠,湖面荷花点点,亭阁相对,山水相依,地势高低起伏,景观错落有致,风景如画,是古猗园最精致、典雅的景点。戏鹅池得名于古人在池内放养白鹅的雅意,表达了古人寄情于山水、动物、花草,吟诗赋词、隐逸自在的生活情趣。

2、白鹤亭

位于戏鹅池西岸,高9米,五角高翘似孔雀开屏,亭尖成五方宝石形,尖顶是一只昂首展翅凌空欲飞的丹顶鹤。亭西池中竖立石碑一块,刻写着古代诗人题咏南翔的诗句。白鹤亭是为了纪念南翔镇得名的传说。梁代天监年间,当地人挖出一块一丈长的石头,时有一对白鹤停聚石上,一名叫德齐的和尚认为是祥兆佛地,于是四处募集资金,于天监四年(505年)以此石为奠基,建成一座佛寺,题名白鹤南翔寺,南翔因寺庙香火而逐渐聚集人气,并逐渐形成集镇,地名也由此得名,白鹤南翔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皇帝题字云翔寺。

3、不系舟

又名止舟、旱船、石舫,建于明代,原为园主的书画舫,并有明代书画名家祝枝山的草书题字“不系舟”。不系舟有两层意思:一是借《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汛若不系舟”之意比喻*自在无所牵挂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追求;二是借用李白诗句“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之意反喻以前虽然漂泊四方,但是终有归属之意。不系舟造型独特,舟上有楼、廊、亭、阁组合,参错典雅,舟廊开阔,凭栏可以欣赏戏鹅池全景。舟的东部有阁楼,古代文人常聚集于此写诗作画,故又名书画舫。

4、缺角亭


古猗园

位于浮筠阁后面竹枝山之顶,建于上世纪30年代。从南面拾阶而上直通亭内,登亭四望,全园之景尽收眼底,为古猗园中心位置的制高点。缺角亭飞翼凌空,色调柔和瑰美,七彩俱全,建筑风格颇有特色。四根红漆大柱,顶起几何拱顶,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整个建筑玲珑华丽,“缺角亭”三字为上海著名书法家胡问遂所写,苍劲雄浑,与缺角亭的寓意相吻合。缺角亭是南翔人民爱国热情的集中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消息传到南翔,南翔人民无不义愤填膺,决定在古猗园建造一座纪念亭以志国耻。方亭独缺东北一角,象征东三省的沦陷,而另三只翘角又一反常态,塑之以三只紧握的铁拳,高高举起,体现了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抗战到底的决心,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的钢铁意志。

松鹤园景区

位于古猗园西北部,区内轩、塔、厅、阁配置松、鹤、竹、梅花,景色宜人,表达了松鹤延年的寓意。

1、绘月廊

廊门三开,三向仰视,可观赏月圆月缺美景。建筑师们按月球四季运动轨迹,根据地形特征,精心运算观月最佳点,设计了绘月廊。绘月廊西临湖水,俯视可见映月,沿岸种植宽叶印度竹,翠绿欲滴,体现“无风烟焰直,有月竹荫寒”的意境。

2、唐代石经幢

位于微音阁前,原系南翔寺山门旧物,唐咸通八年(867年)开凿,乾符二年(875年)落成。经幢高10米,仰莲基座,八角七级幢柱,飞檐幢顶,造型壮丽挺秀,上镌刻尊胜陀罗尼经,四大天王佛像坐立其顶,各节系束腰莲花瓣,造型庄重生动,形象饱满优美,为晚唐工艺的杰作,与位于南厅的一座相对。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3、微音阁

建于1947年,高10米,二层,下层为滴水阁,错落典雅,由微音社募捐建成。微音社系南翔地区知识分子自发组织的社团,意指在黑暗社会发出呐喊微音,点燃星星之火。该社在南翔出版《微音》半月刊,时时抨击时政,反对*发动内战。阁内悬挂胡厥文题写的“微音阁”草书匾额,《微音阁记》由陆象贤撰文、周大刚书写,记载着微音阁的历史。

4、梅花碑廊

位于梅花厅西北一侧,建于1993年,廊有五曲,建筑面积62平方米,北墙镶嵌27块古今名人题咏梅花的诗句,书法多出自名家之手,既是游客欣赏诗句、评论书法的场所,又为梅花厅景点增添了诗情画意。

5、柳带轩

位于绘月廊西,临水而建,砖木结构,歇山式屋脊,小瓦结顶,仿古落地门窗34扇,轩前廊上有挂落,下设扶王靠,后有天井,植竹叠石,建筑总面积361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1978年重建。

6、梅花厅

全木结构,墨柱紫窗,窗格精巧,均由梅花图案精雕镶嵌,飞檐古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宏伟建筑。“梅花厅”匾额由魏文伯书写。厅前有两株古柏,苍劲翠滴,四周是梅花园,植红梅、绿梅、腊梅。梅花盛开之时,香气四溢,漫步其间,人在花中,如入仙境。梅花厅四周道路,均用鹅卵彩石、白瓷、青瓦片铺成形态各异的梅花图案,别具风采。游客至此,如踏梅花毯,遨游梅花世界:园是梅花园,厅是梅花厅,路是梅花路,香是梅花香。

7、荷花池与普同塔

位于松鹤园的中心位置,荷花池中的普同塔是古猗园最古老的文物之一,建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原为南翔寺九品观荷花池中的石塔,高约一丈,六面七级,腰束莲花瓣,塔柱镌刻如来佛像,雕刻精美,生动。塔立池中,有众荷托塔、塔浮荷面的生动景观。池边建有鹤寿轩,入轩可凭栏观赏荷花古塔的胜景。

8、松鹤园

是古猗园新辟的景点,三面环水,一对大仙鹤伫立松林之间,意喻松鹤延年。一汪碧水,荷花亭亭玉立,白鹤优游其间,或伸颈啄食,或悠闲漫步,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青清园景区

建于1985年,面积30余亩,位于东南部,东筑白墙黑瓦,北临住宅区,西靠龟山,龟山湖环绕曲折与鸳鸯湖相通,形成环水。景区广植紫竹、凤尾竹、佛肚竹等各种竹类,形成了竹径通幽、竹林隧道等景观,体现古代猗园“绿竹猗猗”的特色。区内有龟山、龟山湖、荷风竹露亭、君子堂、观月台和翠霭楼等建筑景点,景色清秀、淡雅。

1、龟山

位于青清园与鸳鸯湖之间,高7米,面积5亩,四面环水,四周有桥相通,如巨龟四爪。山之顶有一只石雕大龟,龟身龙头,昂首身负石碑,碑上刻有由“一百岁”三字组成的大寿字,碑后由100个不同书写的寿字组成百寿图。龟山湖中有龟头岛,与龟山相呼应,岛上种修竹、桃花,清雅沁人,具有江南水乡风韵。

2、青清园

入园的门亭形态高雅、玲珑,屋脊嵌花齐严、活泼,飞檐镂空,翘角飘逸,方窗对称嵌以郑板桥竹画为窗棂,点出青清园的主题。入园即见一座大型假山,山前植有一株百龄紫薇古桩,四周清风拂竹,摇曳多姿,使人心旷神怡,意境深远。君子堂是以梅、兰、菊、竹为画屏,突出“四君子”傲霜斗雪的雅士品格。荷风竹露亭位于青清园南部,临水而建,东侧有假山,西边是游船码头,亭方形,砖木结构,高5米,四角高翘,小瓦结顶,亭内四周有扶王靠,匾额由国家*吴邦国所题;翠霭楼高13米,分上下两层,占地90平方米,全木结构,楼的正面开阔雄伟,二楼*挑出一阁,凸面华丽,楼檐飞檐斗拱,精雕二龙戏珠,细格斑鳞,精妙绝伦,被园林专家赞誉为“典型的清代宏伟建筑”。

鸳鸯湖景区

位于古猗园中心,湖面宽阔,中间架以九曲桥,湖心亭犹如细巧宝玉嵌立桥中,湖的四周山水相接,视野开阔。

1、九曲桥与鸳鸯湖

鸳鸯湖于1958年开凿,面积15亩,架设九曲石桥横跨湖面。桥长18米,宽4米,石墩石栏,盘曲蛇行,中间湖心亭玲珑精巧,坐亭四望,环湖垂柳轻拂,碧水倒影;南岸有曲廊、茗轩,朱柱、黛瓦、粉墙,错落有致;北接缺角亭,林深树茂,东对柳荫桥,遥相呼应;西望南厅,绿藤爬墙,古屋隐现。

2、曲香廊

又名五曲长廊,沿湖曲折建设,取曲径通幽之意。廊边天井辟有牡丹园,种有两株百年古牡丹,盛花季节,花香四溢,楚楚动人,周边配置桂、菊、梅、兰、竹,景色典雅华贵;曲廊南北透景,高低长短有致,廊随景变、景随廊异;廊的顶盖呈蛇腹形,外动内静,紫椽墨柱,靠窗设椅,十分幽静。廊东临水建有茶室,供游客休息品茗。

南翔壁景区

包括大草坪、紫藤架、南亭、樟树林、大假山和儿童乐园,景区视野开阔,具有林野风味。

1、南翔壁

高5米,阔10米,建于1981年。照壁上的图案以“白鹤南翔”为内容,勾勒出南翔镇得名的历史传说,富有传奇色彩,雕工精细、传神。

2、大草坪和南亭

南翔壁北面有一块绿色大草坪,四周雪松、杉林、桂花林、樱花林环绕,是举行大型活动和游客聚集休闲的场所。大草坪东角隐现一座六角亭,周围桂花环绕,亭内一幅对联概括此处景点的意境:月来满地水,云起一片山。白天虽然只有亭、树、草,但是月高时分,片片白云,峰峦叠嶂,犹如高山峻岭,月色洒满草坪,犹如平静银湖,可谓“无山一天山,无水满地水”。

大草坪北有一紫藤架,长20米,宽4米,6株紫藤盘绕于架上,盛花季节,紫花铺满,香气四溢。大草坪西北有座大型假山,占地1180平方米,山上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石径小道蜿蜒曲折,山内石洞幽深寂静。大假山西有香樟林和望鹤楼,望鹤楼为东西向,二层仿古建筑,总面积750平方米,现为餐厅,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和供应地方名点——南翔小笼包。

6、旅游文化

古猗园作为上海优秀的古典园林,自解放后开园至今,不断举办与古典文化密切相关的各类书画、收藏、工艺品等展览以及牡丹、荷花、菊花、杜鹃等花卉展览,以丰富广大市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有:1961年举办上海国画院国画展,国内著名的画家贺天健、沈尹默、王个、朱屺瞻、唐云、程十发、张大壮等来园行书作画参展,影响深远,并为古猗园留下了墨宝。1992年10月举办金秋菊花、名人书画展,展出精品菊花3000多盆,展出陆俨少、王个、赵冷月、任政、徐伯清等名家书画作品40余幅。1993年9~11月还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联合展览,展出的内容有《张祖麟摄影艺术》、《王金海、郑孝同书画艺术》、南翔地区14家菊花联展、红木工艺品展览,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1994年9月将翠霭楼更名为顽石斋,展出香港人士胡兆康捐赠的百余件山石盆景,匾额由著名书画家程十发题写,赖少其、周慧等名家同时泼墨献艺,增加了古典园林的艺术风韵,1997年举办了蓝天大型菊展,设28个景点,展出菊花50000余盆。

1998年古猗园结合嘉定是中国竹刻之乡,古猗园是竹刻之乡历史见证的特点,举办古猗园竹文化艺术节,深度挖掘和展现了竹的诗、书、画、雕刻艺术、竹的绿化造景艺术,竹的传统工艺品以及竹在生活中的使用功能等等,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由于地方传统特色鲜明,艺术效果高雅,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成为上海市旅游节的项目和嘉定旅游的品牌。

古猗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鲜明独特的园艺风格,不仅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汇聚献艺,还成为接待**的重要场所。1960~1961年间,*领导朱德、李富春、陈云等同志来园参观视察;1962年7~8月,*领导刘伯承、徐特立等同志在*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的陪同下来园参观。

7、便民设施

公园西南部有儿童乐园,占地700平方米,园内有螺旋滑梯、秋千等常规游乐设施。1960年置游艇,有手划木艇8只,1964年又添置10只,“*”期间*停业。1987年重新置玻璃钢游艇20只,1988年后逐步淘汰玻璃钢游艇,先后购置电动艇12只,并在龟山南面河岸新建游船码头。

公园有4个售品部,分别设在微音阁、北大门、茶室和南大门。茶室位于公园中部,鸳鸯湖南岸,砖木结构,面积108.5平方米。餐厅位于公园西北部,由春藻堂和柳带轩组成,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12.4平方米。供应的南翔小笼馒头,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深受游客欢迎。

8、旅游交通

路线:562路(南京西路美丽园~南翔汽车站)、822路(晋元路海宁路~南翔汽车站)、沪唐专线(上海火车站共和路~唐行)、北嘉线(北区汽车站~嘉定客运中心)、翔华线(华漕~南翔汽车站)、翔黄专线(南翔汽车站~黄渡汽车站)、虎南线(虎林路共江路~南翔汽车站)、罗南线(罗店汽车站~南翔汽车站)直达。

乘坐轨道交通11号线至南翔站,下车后向西步行15分钟或南翔2线可至古猗园

自驾车线路:

1.市区—沪太路—汶水路—沪嘉高速公路(A12公路南翔出口)—沪宜公路(204国道)注:地铁11号线南翔站发车时间:

往江苏路方向首班车:5:59

往嘉定北站方向首班车:6:29,

往安亭方向首班车:6:46

往江苏路方向末班车:21:01

往嘉定北站方向末班车:21:29,

往安亭方向末班车:21:22

2.市区—武宁路—真北路—真南路—沪宜公路。

上一篇:清境农场

下一篇:维多利亚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