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学精神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22:48:03
...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1、概念解析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是一种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成为一种价值观念。

一般而言,科学的整体可以分解为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和科学精神四大层面,科学精神通过前三大层面映射出来,体现了哲学与文化意蕴,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蕴涵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气质之中。

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认识论层次

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

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科学的伦理精神体现在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为中介的各种关系之中,无论理性精神也好,创造精神也好,其最终表现必然在于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伦理精神便是对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调节。因此,伦理精神是整个科学精神结构的核心所在,科学精神不仅内蕴伦理精神,而且还外在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由混沌到文明,由弱小到健硕,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共同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2、科学精神在中国

起源

上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Needham)曾用“A、B、C”分别指代三本杂志——美国(America)的《科学》(Science)、英国(Britain)的《自然》(Nature)以及中国(China)的《科学》。众所周知,前两本科学刊物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既然能放在一起比较,那么中国《科学》杂志的地位与声望可见一斑。

从1915*算起,中国《科学》杂志已经风雨兼程走过100年光阴,留下了67卷(一年一卷,中有停刊)“足迹”,不乏周光召、杨振宁、李政道等学术界泰斗为其执笔。而今中国已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科学的价值。今天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100周年纪念活动,重新审视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诞生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杂志创刊号

1915年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年份,在《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创刊号上,陈独秀发出救亡图存的呼唤:“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并重。”但这还不是对“赛先生”的第一声呼唤——此前八个月创刊的《科学》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科学”是与“民权”并列的国家强盛所必需的两条“平行线”之一。

彼时,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即便被列强用它的物化成果——坚船利炮打上门来后,人们还多认为科学是分“科”之学,将它等同于技术,或是魔术,而非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问。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樊洪业说:“‘科学’一词在中国的规范化、普及化,始于《科学》月刊。可以说,正是《科学》杂志从‘整个根本入手’,阐释科学的本质,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事业,最终促使国人对科学的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

“科学精神”一词也最早见诸《科学》杂志。1916年1月《科学》杂志主编之一任鸿隽发表《科学精神论》指出,科学的源泉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家“性理中事”,不是靠模拟仿效而能得到的。自此,《科学》杂志成为长期坚持阐释和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阵地,由于编著杂志而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的社员,成为最早接触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的人。

发展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话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持续而热烈讨论的话题。直到今天,这场讨论仍在继续,并且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在当前的历史时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能否拥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能否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能否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才是衡量公民个体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准。

2015年10月,中国*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提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倡导弘扬科学精神

今天的中国,与百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进步。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继续高举着科学的大旗,继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引领国家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幸福安康。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以下八个方面的科学精神。

一是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核心。理性质疑、*探索、不盲从权威、对真理不懈追求等,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科学家的崇高使命和责任。科学家要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重观察、重实验、重分析,以“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并进而“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代国民应当具备的思维能力。

二是对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科学从来就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增进人类福祉的巨大引擎,需求牵引一直是科技发展的两大主动力之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类,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科技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创新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基本理念。科技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激扬求是之心”,更要“引发致用之理”,自觉肩负起创新驱动发展的神圣使命。

三是对勇攀高峰的创新自信。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我国古代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科学技术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和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2015年正值该成果诞生50周年)、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近年来,我国在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今天,我国科学技术正在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转向面的提升,实现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并行领跑为主的根本转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有条件、有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学家要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创新自信、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努力为国家创新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四是对协同创新的积极践行。就自身规律而言,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发展,学科领域日益交叉融合,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产业创新界限日益模糊,跨学科、跨领域、跨创新链环节的协同创新,正成为科学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创新突破的重点领域。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贫困等重要问题,事关人类共同安危,加强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更是全球科技界的必然选择。合作和协同,成为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践行的重要价值观。

五是对科学文化的价值传承。科学文化深度渗透和影响着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绩效。包括《科学》创办者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奠定了良好基础和丰富的优秀传统。珍视和继承这些优秀传统,并注入新时代的科学与人文内涵,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发扬光大,从而构建起符合科学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文化,并加以传承,是当代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六是对科学伦理的严遵恪守。科学伦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科研工作的高压线,得到包括科学界在内的全球、全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科学的价值观和合理性标准,也日益成为更多国人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判据。值得警惕的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以学术诚信为基本规范的科学道德正面临严峻挑战,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屡屡触碰科学伦理的底线,科技界必须从严格制度规范和强化自律约束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净化、优化学术环境和风气。

七是对社会风尚的正确引领。科学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国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和压舱石。科技界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创新生态,引领民族文化和社会风尚健康发展。我们要有家国天下、创新为民的情怀,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格,奖掖后学、甘为人梯的风范。今天的科学家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要学习和继承中外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修身养性,严格自律,戒急戒骄,去浮去躁,秉持求实致用初心,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楷模。

八是对科学普及的倾力投入。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与普及工作,有利于构建公民基本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培育民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启发公民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崇高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参与科普工作既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家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这一时代热潮已经引发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和创新生态的显著改变。这将对全社会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带来巨大变革,极大激发蕴藏在人群中无穷的创造力,极大提升民族创新能力,影响重大,广泛而深远,中华民族将迎来新的“科学的春天”。

上一篇:人民公厕

下一篇:北京市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