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员和基层组织一直在发展壮大。据1956年3月末统计,全省共有党员200243人,党支部13000个。由于多种原因,1956年6月才召开*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1、历史
1949年初,吉林省委领导成员共16人,书记陈正人,副书记李德仲,常委14人。1949年5月22日,*东北局重新组建了省委领导班子,调东北局组织部长刘锡五任省委书记,李德仲任省委副书记,常委7名,委员12名。1952年6月10日,东北局党校校长李梦龄调任吉林省委书记,东北人民*秘书长栗又文任吉林省*主席、省委常委。1954年7月,东北局根据*《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和吉林省区划扩大、工作任务加重的情况,充实了吉林省委领导成员。任命李梦龄为省委书记,原辽西省委副书记李砥平任省委第一副书记,富振声任副书记,栗又文为常委。1955年2月24日,*批准,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吴德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这时的省委领导成员相对稳定,行政区划基本确定。在这期间,吉林省分别于1950年、1951年、1955年召开了三次党代表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2、会议议程
1956年,鉴于各方面条件和时机都已成熟,省委决定于6月29日至7月7日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及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代表,是根据省委提出并经*批准的选举办法,在全省75个选举单位中选举产生的,共有大会代表690名,候补代表60名,列席人员157名。在690名代表中,年龄25岁以下的有41名,26岁至35岁的有406名,36岁至45岁的有213名,46岁以上的有30名,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从行业上看,党务和行政工作者370名,占53.62%。代表中有工程技术、文教科研、医务及其他方面的高级知识分子45名,占6.52%。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89名,占12.9%。妇女代表72名,占10.43%。少数民族代表85名,占12.32%。这次会议是吉林省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的议程是听取和审查省委工作报告,选举吉林省第一届委员会,选举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会议总结了吉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的任务。吴德代表省委作了《中国*吉林省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吉林省是一个商品粮比重较大的农业地区,为了完成*建设,必须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作为领导的中心。从全省来说,领导重点仍应继续放在农村工作方面,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其他工作必须围绕发展工农业生产这个中心进行。报告具体说明了农业、工业、商业、统一战线工作,肃清反革命工作,科学文教工作以及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任务,着重检查了前届省委领导班子中和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会议通过了《中国*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决议要求在近几年内,各级党组织必须执行下列任务: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工业生产;加强对商业的领导,改进商业工作;继续进行*改造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建设服务。大会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35名委员、9名候补委员组成了*吉林省第一届委员会。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26名,候补代表3名。省委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又选举出11名省委常委,选举吴德为第一书记,李梦龄、赵林、李砥平、富振声、栗又文、关山复为书记处书记。
根据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和*的指示,从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起实行常任制。1957年12月20日至28日,在长春市举行了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吉林省委第一届委员会在任期内,还召开了14次全体委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