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子戏
坠子戏始称“化妆坠子”,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有单唱、对口唱、多人分唱;唱腔流畅婉转,词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坠子戏是在1961年春,坠子剧团进京汇报演出时,在中国剧协和中国戏曲研究院联合组织的座谈会上,田汉提议将化妆坠子改名为“坠子戏”。2008年6月7日,河北省深泽县、安徽省宿州市联合申报的“坠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698Ⅳ-97。
1、历史渊源
起源
坠子戏起源于曲艺之乡萧县,于1950年形成。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初,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萧县在明、清时就是曲艺、戏曲之乡。渔鼓、坠子、大鼓、琴书和梆子、拉魂腔、花鼓戏等曲艺、戏曲活动频繁。1914年,山东郓城县坠子女艺人韩教香来萧县演出,深受当地欢迎。不久,韩教香与黄口镇一史姓男子结婚,从此在萧县安家落户。为了招徕更多观众,他们还曾尝试化妆穿箱,以戏曲形式来演唱坠子。后相继又有山东菏泽坠子艺人李元灵等来萧县演唱坠子并招徒,不少渔鼓、大鼓艺人拜其为师。至30年代,“坠子热”已在萧县悄然兴起。初期的坠子戏,是以传统坠子书目为基础,略加改动,运用原有的音乐唱腔,套用京剧、河北梆子的锣鼓经,穿上戏曲服装,增设了灯光布景而成,因而称为化妆坠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坠子进一步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借鉴,设置了生、旦、净、丑行当;学了一些表演动作程式,又吸收豫剧、河南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唱腔和板式结构,逐渐完成了戏曲化的进程,形成了独立的剧种北方坠子。
形成
1940年,以琴书艺人陈兴兰(萧县丁目集人)为首发起,结合王从军、赵尧顺、邵理信等琴书艺人合伙组成一个民间演唱班社,变琴书的第三人称叙事体为第一人称的代言体,化妆穿箱,以戏曲形式正式出现在淮北大平原上,取名为“清音大扬琴”班;首演剧目为《洞宾戏牡丹》。
1942年,该班又由杜庆祥(艺名永真)参加并领班;演唱曲调以沿袭琴书的“四句腔”“垛子板”“凤阳歌”和“叠断桥”等为主,偶而加进一点“拉魂腔”和“梆子腔”;口传工尺谱,无男女腔之分,班内无女性。生、旦均为男艺人扮演,谓之“生、旦、净、丑一篮子挎”。剧目以“三小戏”为主。如《王汉喜借年》《潘金莲拾麦》《王林休妻》《拾棉花》等。最初的活动仅限于萧县的农村,以“撂明地儿”(即打地摊)演出为主;艺人们出身于农民或乡村曲艺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
1944年,萧县著名坠子艺人李教令(绰号黑大个,肥庄人)和他的弦手王永玉及黄口镇坠子女艺人史凤侠(韩教香的第四个养女,坠子戏的第一个女艺人),先后加入“清音大扬琴”班。由于李教令艺辈最高,艺术造诣颇深,原班主杜庆祥等人均拜其为师,并推其为班主。在李教令的倡导和影响下,班内开始废其琴书曲调,改唱坠子的“平腔”和“扎板”,并将“清音大扬琴”班改名为“萧县道情班”。因早年的坠子是由皖北道情、莺歌柳结合三弦书演变而成,故该班敬奉“邱祖龙门派”(即金代道教“北七真”之一的邱处机所创立的道派),其艺辈按“道德通玄境、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排列,李教令为“龙门派”第十七辈弟子。“道情班”的唱腔以李教令的东路男腔“大口”坠子和史凤侠的女腔“坤口”(或称“小口”)唱法为其代表。演出时,化妆简陋。小生戴礼帽、穿大褂;旦角着花平布褂和红裙,头项印花毛巾;老生戴麻制冉口,丑抹白鼻,并有模仿日常生活动作的身段表演。
1946年以前,道情班的活动仅限淮北地区的萧、砀、宿、濉一带,后逐步扩展到豫东、苏北等地。演出场所偏重于集镇的“缏会”(即淮北当地的牧畜交易会)、庙会,后逐步进入县城。剧目增加了《龙青海》《审姚大》《大红袍》等公案、袍带戏;一部分花鼓戏、梆子戏艺人陆续加入道情班,改唱坠子戏。如:郭占才、余华荣、吴广志、牛家太、蔡可彬、李乐善、刘德才等,就连“花鼓状元”马敬君也曾改唱过坠子戏。音乐上除了坠子本腔外,仍保留部分琴书、拉魂腔、梆子腔和后来带进的花鼓调等,剧目全为“活词”。兄弟剧种演员的加盟,不同剧、曲种的艺人云集一台,大大地丰富了坠子戏的音乐和表演。坠子戏的剧目可分为“正本戏”和“小戏”两类,分别由原单口坠子中的“蔓子活”与“段子活”改编而成。
定名
一九六一年,坠子剧团到北京演出时,受到首都人民热烈称颂,《北京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电视台播映了演出实况,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常香玉、红线女与该剧团演职员进行了座谈,*戏剧研究院研究讨论后,将此剧正式定名为"坠子戏"
现代
1956年,坠子戏《小菜园》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乐师、音乐等5项奖;青年演员朱月梅崭露头角,首次把这个长期生长在淮北平原上的新兴剧种带上了省剧坛。刘羽君发表了题为《看曲艺剧〈小菜园〉》”的专题评论文章加以评述。音乐上由“即兴演唱”逐步发展成为“排腔记谱”,乐队为“提纲伴奏”。1958年至1959年,自编自演的大型坠子戏《白云五女》和《小包公》分别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和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演出,并多次为***、董必武、谭震林等作专场演出,坠子戏这一新兴地方剧种以崭新的姿态饮誉江淮,轰动全省。为扶植这一新兴地方剧种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委于1959年11月决定成立“安徽省坠子戏剧团”(原为安徽省省属十大文艺团体之一,先后由蚌埠专区和宿县地区代管)。坠子戏从1963年起,配合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安徽领先大演现代戏,上山下乡,送戏上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等刊物纷纷发表社论和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式的“红旗剧团”。在音乐上对传统唱腔进行了挖掘整理,与兄弟剧种加强了艺术交流;除改革唱腔外,还创作了“喂鸡”“思盼”等坠子戏曲牌。从60年代起,先后对唱腔板式和打击乐进行了初步规范和改革,对重点唱段进行设计,并创作移植了《雷锋》《夺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现代戏。
“*”中,由于受“一花独放”的影响,剧团被砍掉,人员被遣散,所有的资料被焚之一炬,坠子戏面临夭折
1978年,恢复安徽省坠子剧团后,注重加强对剧目、表演、音乐、语言音韵的艺术探讨,派出音乐*陈健(晨见)、郑忠良对坠子戏渊源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在深入挖掘、记录整理大量传统音响、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对诸类唱腔板式进行了正式规范和命名;对“净行”和小生、老旦的行当唱腔作了探索性的尝试;初步解决了转调问题;改革创新了坠子戏男女腔“慢板”“送板”和“小黑驴”以及坠子戏锣鼓与伴奏曲牌。为更好地塑造各种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又编创了部分综合板式的唱腔,丰富了坠子戏的表现力,改变了以前那种“一板到底”的单调格局。上述经改革后的唱腔板式,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都已成为坠子戏音乐中具有一定保留价值、不可缺少的、新型的音乐程式,并广为使用。在全国同类剧种中,都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整理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坠子戏特色的优秀剧目,如《金妹和银娃》参加安徽省首届现代戏调演,《包三黑赶考》获安徽省首届儿童戏调演创作、演出双一等奖,坠子戏清唱《请到淮北走一趟》和大坠胡(坠子戏主胡)独奏《闹花灯》在“江淮之秋歌舞节”上获一、二等奖。《潘金莲》《公主求情》分别获安徽省首届艺术节创作奖、演出奖。朱月梅、张立峰、张玲、孟敏、赵娟、邢亚东、沈艳秋、张莉、李玲、张高彦、王芳、辛文亮、吴亚莉、李淋洁等演员分别在诸次省级以上戏曲演唱评比活动中获个人表演奖。从50年代起,坠子戏先后有《小菜园》《小包公》《窦娥冤》《潘金莲》和《公主求情》等戏的唱腔被录制成唱片或盒带发行。著名坠子戏演员朱月梅、张立峰的演唱艺术先后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和*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录像播放。
2、地域分布
综述
坠子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建国后,有些老艺人,在戏剧界老艺术家的指导下,用京剧、梆子的表演程式,加上锣鼓,把它搬上舞台,取名"化装坠子"。我国萧县、河南、河北等地都建有坠子剧团。这些剧团组建后,经过舞台实践和吸取各剧种之长,将原来的"水词"该为固定台词;乐器增加了笙、笛、扬琴、二胡、低胡、大提琴;同时采用了京、评、梆子等戏的唢呐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创造了坠子腔的尖板、摇板等。到一九五六年,"化装坠子"发展成为具有文乐、武乐、灯光布景、文戏武打的完整剧种。“
萧县
萧县是曲艺之乡,是坠子戏的发源地,萧县坠子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调优美,长于抒情和叙事。伴奏乐器为简板、坠胡。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表现形式有:单口、对口、多口和坠子戏;单口和对口。
代表作品
萧县坠子多演唱长篇大书;如《列国》、《金枪北宋》、《云台中汉》、《月唐》、《隋唐》、《杨家将》、《呼家将》等;多口坠子,多为表现现代生活的中短篇曲目,如《刘巧团圆》、《三封信》、《王杰抢险》、《丰收之后》、《苦菜花》、《茶埠游击队》等。
主要特点
萧县坠子特点:第一,说新唱新,是其传统,特别是1964年以来,编演了许多现代曲目,深入农村演出。第二,演出区域广,除经常在萧县城乡演出外,还在长江以北的13个省市演出。队伍大,名演员多,是其第三个特点,新中国成立时,已拥有一大批享誉苏、鲁、豫、皖的坠子艺人,如李教令、刘元芝、李元同、郭合银、马明兰、刘元真等,而陈凤英、唐桂英等,则是在“说新唱新”中成长起来的著名演员。
传承情况
自1986年以后,由于诸多原因,使演唱活动陷入困境之中。老艺人相继故世,中青年演员纷纷改行,濒临存亡之际,急于保护。2008年,萧县坠子经安徽省文化厅审核,确定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1月11日,经安徽省文化厅审核通过,确定宿州市萧县陈凤英(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县坠子”的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后,为避战乱,萧县道情班两次西下河南游艺,把这一新兴剧种传入河南。豫东知名坠子艺人吴宗简等在此班的影响和帮助下,也建立了道情班。
河南坠子戏用河南方言唱念,唱腔委婉清新、优美动听。艺人非常重视唱功,讲究吐字清晰,句句进入观众耳中。加之,所演故事有头有尾,情节连贯,唱词通俗易懂,所以在农村和城市居民中很受欢迎,有“看了坠子,卖了被子”之说。坠子戏,在三十多年的演出中,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济南、太原、开封、郑州、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给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冬,广平县阎小寨坠子老艺人杜学勤,一次按照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妆,藏在桌围后边,开书时突然钻了出来,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艺人们也受到了很大启发。从此,他们便开始化妆演出,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1949年春,杜学勤在邯郸地区临漳县郭小屯村,把撂地摊演唱的“化妆坠子”搬上舞台,演出的剧目是《锯大缸》。不久,大名县的李和春、梁大爱,广平县的阎桐梧(艺名破大锣)、齐秀云,曲周的宫宪梅,魏县的魏连香、崔秀珍(艺名九岁红)等坠子艺人也相继登上舞台。
河北
坠子戏是河北省特有的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传统地方剧种之一。到1958年7月,河北省已有专业坠子剧团十二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邢台市和深泽县坠子剧团。坠子戏的传统音乐唱腔有:过板、引子、、、、、等。过板,是唱段前的音乐过门,引子,是唱段开始前的引句;是坠子戏的主要唱腔,多用于叙述,有慢、中、*种速度,又有开腔和叙述句之分,开唱句是四句式或两句式;叙述句是两句式。用以表达悲切之情。牌子有、,均作为独立的曲牌,穿插运用于之间。用于唱段结束部分。
3、艺术特点
音乐
坠子戏因其主奏乐器为大坠胡、唱腔使用坠子的基本曲调而得名。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两大部分。
唱腔
坠子戏的唱腔优美动听,曲调多姿多彩,属于板腔体类型的声腔结构。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主体唱腔、辅助唱腔和其他唱腔三个类别。
(1)主体唱腔。它是以“四句腔”为其变化基础或由大量的上下对应式腔句繁衍变化所构成的。如“平板”“寒板”“快板”和“慢板”(或称“慢平”)等。它们风格性强、可塑性大,功能各异、变化丰富,每一板式都可以自我构成各种大、小不等的完整唱段;并适应各类行当的演唱,表现情绪较为广泛,在诸类唱腔中居于主导地位。
(2)辅助唱腔。一般都具有专用功能,个性迥然、格调鲜明,表达情感上各见其长,独具特色。如表现极度悲伤的“寒韵”“哭腔头”;表现激动情绪的“摇板”“飞板”;表现幽默诙谐的“花腔”;表现忧郁沉闷的“送板”;表现悲苦哀怨的“寒清”;用于终止前或转换节奏时的“要板”等。从速度节奏上来讲,有慢、中、快速之分,既有紧打慢唱,又有散唱清补。
(3)其他唱腔是指坠子戏所吸收的民间小调和承袭原单口坠子中的少量曲牌。如“小黑驴儿”“盼夫调”“凤阳歌”“扒缸调”“大明*”等。
伴奏
坠子戏的伴奏音乐由“文场”(丝竹管弦)和“武场”(民族打击乐)两部分组成。
(1)坠子戏的“文场”是以大坠胡为主弦(主奏乐器),结合
翁子(二胡)、古筝、琵琶构成的“四大件”包腔组,主奏乐器——坠胡(业内人俗称“大弦”)又叫坠子、坠琴。形状类似小三弦,琴杆和弦轴为紫红木制成。“山口”为骨质镶嵌,共鸣筒为椭圆形,蒙以梧桐板。比二胡弓稍长、稍粗的弓子配以白马尾。两根琴弦为纯四度定音,里弦为F,外弦为B,坠胡的中、低音区音色苍劲、浑厚,高音区细腻,与坠子戏人声的说唱特点极为相近。演奏技巧有“闪、颤、腾、挪、滑、揉、顿、悬”等;主要伴奏手法有“包、领、捧、送、托、垫、衬”等;坠子戏乐队另外还配有扬琴、大三弦、笛子、唢呐、笙、闷笛、中胡、大提琴及其他管弦乐器。常用器乐曲牌有:“盼楼”“小闹台”“凤阳歌”“撞金钟”“小黑驴儿”“迎驾”“官调”等。
(2)坠子戏“武场”中的打击乐有板鼓、堂鼓、梆子、大锣、铙钹、小锣等。常用锣鼓点有平垛头、寒三锣、快板锣、腰板锣等。
行当表演
角色行当
坠子戏的角色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大类。生,包括娃娃生、小生、须生、老头(即老生)四种。旦,包括闺门旦(小花旦)、青衣、摇婆旦、老旦。净,坠子戏里叫“脸子”分别为大花脸、二崩子、奸白脸、小黑头。丑,有小丑、老丑、文丑、武丑之分。
表演
坠子戏的表演是从模拟当地农民日常生活与劳动的习惯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偏重于写实、无拘无束、自然流畅。受传统戏曲表演程式化框框的影响不多,它的表演粗犷泼辣,外野内秀、热情奔放,有着较强的乡土化民间舞蹈的色彩。
语言唱词
语言道白
坠子戏使用的语言因剧目而异,生活小戏基本使用淮北方言,公案袍带大戏使用方言韵白。其道白唱词直白、幽默、口语化,通俗易懂,唱腔一律使用方言。
唱词
坠子戏的唱词音韵使用的是钦申、焦梢、铁血、啪嚓、扑苏、工声、天仙、丑牛、知西、坡梭、拍灰、排怀、仓商十三道大韵和将平舌音的韵母后面再加上“-r”所形成的十三道小辙儿(即儿化韵)。为便于记忆,通常又以“陈小姐家住城南沟西座北牌坊”13个例字来作标记,其中根据韵母不同,每字代表一韵。过去老艺人也称“十二道大韵、十二道小辙儿”(这是因为“铁血”和“排怀”两道窄韵常为一辙使用之故)。小辙儿中又以“小知西儿”为最有光彩。坠子戏以“巧十字”(三、四、三结构)、“拙十字”(三、三、四结构)的十字韵和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结构)为其常用的唱词句式结构,其他还有三字紧、四字垛、五字崩等长短字数不等的唱词结构。
4、交流融合
坠子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融入了北方的民俗文化,无论是在表演、语言、唱腔、伴奏等方面均已构成带有淮北本土地域文化鲜明的艺术特色。它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以民间说唱的单口坠子为基础,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的过程发展而成。由曲艺河南坠子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吐字清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委婉清新、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坠子戏发展史是一部草根艺人的奋斗史,是为农民所学所掌握的一种民间戏曲的艺术,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坠子戏艺术丰富多彩,具有多彩,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广泛影响,在地方剧种中占有较高地位。坠子戏是一种稀有剧种,于20世纪40年代初起源于安徽萧县一带,后传入华北。在发展过程中,坠子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多剧种借鉴,有生、旦、净、丑等行当;又吸收豫剧、河南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唱腔和板式结构,逐渐形成一独立的剧种。其主奏乐器为坠琴(也叫坠胡),音色悠扬动听,表现力极为丰富。深泽坠子戏唱腔委婉清新、优美动听。在几十年的演出中,其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坠子戏以其主奏乐器为“坠子”而得名。坠子戏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原乡土气息、艺术个性很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摧人泪下。坠子戏的唱腔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坠子戏的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些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拟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乡土色彩。坠子戏的剧目大多由单口坠子中的“段子话”(说唱小段)与“蔓子话”(大部书)改编而成。其中传统大戏百余出,小戏、折子戏40余出,大、小现代戏50多出。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观众的青睐。
坠子戏至由于它的表演形式非常符合当地观众的“口味”,因此发展较快,涌现出号称为坠子戏“三大元”的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等表演艺术家。坠子戏的剧目《魂诉》、《一条大鱼》等曾晋京汇报演出。60年代以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都曾发表专题评论文章对坠子戏加以评述。
5、剧目介绍
初期剧目
坠子戏的初期剧目,多由坠子书中的中、长篇传统书目改编而成,故多连台本戏。如《海公案》、《刘公案》、《回龙传》、《大宋金鸠计》、《丝绒计》、《双金线》、《双合印》、《王清明投亲》、《二度梅》等。剧本多用唱词叙述剧情,念白不多。唱词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六十年代之后,坠子戏从其它剧种移植了一批优秀古装戏,也排演了一些新编历史故事戏,如《审诰命》、《杨金花夺印》、《花木兰》、《秦香莲》、《蝴蝶杯》、《杨门女将》等。坠子戏也能较好的反映现代生活,五十年代后期,坠子团都积极地创造和排演了现代戏,在观众中留有印象的剧目是《白毛女》、《血泪仇》、《党的女儿》、《夺印》、《会计姑娘》、《风尘遗恨》、《大路朝阳》、《红旗谱》(根据梁斌同名小说改编的五本连台戏)、《新芽吐秀》等。
现代剧目
坠子戏拥有丰富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大约可分为“小戏”与“正本戏”两类。多由单口坠子中的“段子活”或“蔓子活”改编而成。
小戏如《潘金莲拾麦》《小菜园》《王林休妻》《小借年》《三姐拜寿》《拾棉花》《争灯》《砍樵》《拴娃娃》等40余出。
正本戏如《张廷秀私访》《蹊跷案》《龙青海投亲》《曲公断》《何文秀》《香莲帕》《薛刚反唐》《红石山》《屈原》《炼印》《清风亭》《五女兴唐》《回龙传》《小包公》《金鞭记》《李白醉酒》《鱼腹山》《三门街》《四大征》(即:《薛仁贵征东》《秦英征西》《狄青征西》《罗通扫北》)《包公赶考》《罗帕案》《吕蒙正赶斋》《合同记》《小包公巧断换亲案》《智斩赵横》《贵妃恨》《站花墙》《孝子冤》《大、小八义》《红娘子》《大、小红袍》《白罗衫》等百余出(多为连台本戏)。
现代戏有《小飞娥》《五女卫星田》《雷锋》《良缘梦》《临时厂长》《金妹和银娃》《红色种子》《孝子》《迷途姑娘》《三对夫妻间》《变了》《新条件》《端底够不够》《小儿俩》《不得闲》《水晶颂》《人生配方》《一条大鱼》《打赌》《故土情深》等50余出。
6、传承价值
历史价值
坠子戏是一个新兴的地方剧种,在它起源与流传的百年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艺术上的日臻成熟,除了把诸多曲艺中的历史故事改编成戏曲剧目加以传承之外,在建国前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还创作和上演了大量的与时代同步的优秀作品。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坠子戏以它表演和演唱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该剧种流行区域内的历史变迁以及人民生活的艺术再现,应当说坠子戏是安徽地方稀有剧种中的典型代表,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一个见证。是淮北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
文化价值
坠子戏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情趣化、说唱结合的艺术特色,丰富拓宽了戏曲艺术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坠子戏的语言来自民间,唱腔来自说唱艺术,与淮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坠子戏把淮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动人的故事加以整编提炼,以戏曲的艺术形式重现在舞台上,从而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黄淮一带群众素有“不打场、不犁地,都要去听坠子戏”和“不打油、不称盐,都要去看坠子戏的“三大元”(指第一代坠子戏表演艺术家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之说。这些真实而形象的民间谚语,足以说明根植于淮北大地沃土之中的坠子戏在黄淮一带的群众中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从60年代起,《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介,针对坠子戏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民送戏上门的先进事迹发表了社论和报道,更佐证了坠子戏为农民服务,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底蕴及其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坠子戏属南北方过渡区戏曲剧种,产于曲艺之乡萧县、源于民间说唱,除了传承了大批的传统戏之外,还擅演生活小戏,常给人以扑鼻的泥土芳香。坠子戏土而不酸,土而不俗,汁纯味厚,具有一种广阔田园的自然美。善于表现淮北人善良、朴实、豪爽、耿直的性格特征。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坠子戏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如:《小菜园》中少女王翠云那天真无邪、多情豪爽、外野内秀的性格,其父王榄宽耿介、朴实善良的农民形象。《卖甜瓜》中李迎春的开朗、大方,王保安的憨态可鞠与真诚;《王林休妻》中小姑子的善良、耿直、主持正义,以及《小包公》中少年包拯的生性耿直、聪慧睿智、宽容大度、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等都带有中原人鲜明的性格烙印,神气活现地展示在坠子戏的舞台上。它真实地反映了黄淮、江淮大地上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鲜活的人民形象的艺术再现。它弘扬了人间的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人们欣赏坠子戏,在愉悦中提升了道德品位,进一步领略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坠子戏的唱腔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男腔的“大口”庄、宏、刚、厚,质朴豪爽而高亢;女腔的“小口”俏、巧、脆、柔;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华丽;“寒韵”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淮北人的喜怒哀乐。坠胡的独特音色和大滑音与人声水乳交融,既强化了坠子戏剧种的地域特征和乡土色彩,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7、传承保护
初期的坠子戏,是以传统坠子书目为基础,略加改动,到1958年7月,已有专业坠子剧团十二个。新中国成立后,道情班于1951年底被萧县人民*接收,成立了坠子戏专业表演团体——萧县曲艺实验剧团(亦称“曲艺剧”)。经过整编,充实了艺术人才(如号称“三元”的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等),又培养出以朱月梅为代表的第二代坠子戏演员。陈元孝在坠子戏中糅进了安徽大鼓,刘元芝擅用“脑后音”和“喷口”,陈元萍清秀洒脱的小生唱腔,都具有安徽坠子戏独特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音乐特点。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地方戏曲集·安徽省卷》(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收入了坠子戏剧目《小菜园》。1960年《安徽戏剧》出版了坠子戏剧目《小包公》。80年代初,《戏剧界》又出版了安徽坠子戏剧目选集——《小包公》,其中收入了坠子戏《智斩赵横》《贵妃恨》《潘金莲》《金妹和银娃》《鸾凤和鸣》《小包公》《小菜园》等剧目。刘羽君对坠子戏《小菜园》的演出表演和艺术特色作了专题撰文评述。著名剧作家金芝看了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的坠子戏《小包公》后,还以《〈小包公〉的艺术特色》为题,在1960年第二期《安徽戏剧》上发表了大篇幅的评论文章。著名戏剧家、音乐家郭汉成、余从、刘祯、刘文峰、付雪漪、时白林、完艺舟、陆洪非、阚望、董泗珠、王长安、徐志远等都对坠子戏艺术给予充分肯定。
坠子戏《小菜园》《智斩赵横》《包公赶考》《公主求情》《窦娥冤》《潘金莲》《小包公》等戏,分别于1960年、1962年、1981年、1986年被中国唱片社、海威特音像公司、江苏音像出版社录制成唱片和磁带发行。
坠子戏著名演员朱月梅、张立峰的表演艺术分别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和*人民广播电台予以介绍。
1961年春,坠子剧团进京汇报演出时,在中国剧协和中国戏曲研究院联合组织的座谈会上,田汉提议将化妆坠子改名为“坠子戏”。
1999年,坠子戏《魂诉》在第六届安徽省艺术节上一举夺得了编导、作曲、表演、演出等5项一等奖。由坠子戏主奏乐器演奏的双坠胡《农家晨曲》获比赛二等奖。
2002年,坠子戏《魂诉》和《一条大鱼》晋京汇报演出,得到首都观众和戏剧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其中《一条大鱼》还在2004年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
2002年以来,坠子戏《窦娥冤》《人生配方》《一条大鱼》《打赌》《魂诉》《水晶颂》《大脚娘娘选总管》《今天是个好日子》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被相继推出,并分别在文化部、中国剧协等单位举办的中国第七届、第八届“映山红”戏剧节及省文化厅举办的各类戏曲艺术活动中获奖。大型坠子戏《故土情深》又获得了安徽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6月14日坠子戏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