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7:47:59
...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革命老区新县。1984年由河南省委、省人民*投资兴建,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馆名。199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7月被命名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立足新县厚重的红色资源优势,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窗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中文名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景区类型: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级别:国家二级博物馆

景区地址:河南省新县城关首府路文博新村004号

占地面积:120亩

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

1、博物馆简介


红旗飘飘大型雕塑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县级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新县秀丽的山城东南,依山傍水,仿古式现代建筑,主体为徽式风格,红檐橙瓦,金碧辉煌。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馆1984年由河南省委、省*投资兴建,全馆规划面积288亩,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前国家主席-为该馆题写了馆名。该馆坐落在新县城东南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英雄山脚下,小潢河、金水河环绕其间,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2001年--2009年,新县县委,县*投资3000多万元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全面的维修改造扩建,新建了大门、英雄广场、鄂豫皖苏区将帅馆、“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和兵器园,使博物馆的面貌焕然一新。该馆现在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地理位置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新县城东南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英雄山脚下,小潢河、金水河环绕其间,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

3、建设历史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新集(今新县县城)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6个县,人口发展到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000余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84年国家投资在新县兴建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该馆座落在大别山腹地新县城关,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全馆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馆内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分为四个部分:即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三部分:一是《将军的摇篮》,共两个展厅。将军一厅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位新县籍授衔将军事迹陈列;将军二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等50位省军级以上*的生平事迹陈列;二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展厅,介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历史意义以及新县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今日新县》,反映了新县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专题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主要陈展曾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7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

2001-2009年,新县县委、县*投资3000多万元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扩建,内部陈列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手段,陈列水平已达到全国县级博物馆一流水平。2004年,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1231”工程,规划面积288亩。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分行等80多个单位挂牌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年6月,中宣部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并于2008年3月26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天来馆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4、陈列展示

基本陈列陈展说明


《风云大别山》汉白玉浮雕

展览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为反抗帝、官、封的压迫,大别山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1927年的黄麻起义后,开辟了鄂豫皖边界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个立足点--柴山保根据地,在长江北岸率先树起“井冈山”的旗帜,此后,柴山保“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在大别山形成燎原之势,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北根据地先后建立,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

第二部分: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1931年红军攻克位于鄂豫皖苏区*的新集(今新县县城),将其改为新集市,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相继迁到这里,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军事斗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也广泛的开展起来。1932年,红四方面军第四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转移。

第三部分: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红军主力转移后,*对这里进行了残酷的清剿,但并没有吓倒英勇的大别山人民,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投入新的战斗,重建红25军,新建红28军,为保卫和恢复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保存了鄂豫皖苏区这块红色的土地。

第四部分: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抗战爆发后,大别山区人民为了保卫这块红色的土地,配合新四军与日伪顽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公然抢夺人民胜利的果实,调集重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大别山区人民全力配合人民解放军与*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经中原逐鹿,支援渡江,剿匪建政,彻底摧毁*在中原地区的反动统治,大别山人民终于战胜了黑暗,走向光明!

鄂豫皖苏区将帅馆陈展说明


鄂豫皖苏区将帅馆

1955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结束了有军无将的历史。1955年--1964年,共授予十大元帅、十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采用展板、文物与场景相结合,辅以大型铜雕、投影、电子翻书台、幻影成像等高科技的陈展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展厅分为序厅、元帅厅、大将厅、上将厅、中将厅和少将厅,展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全国唯一一座集中反映鄂豫皖苏区开国将帅的专题展馆。

大别山红廉文化陈展室


将帅馆红廉展厅

为充分挖掘和弘扬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丰富廉政教育载体,按照信阳市纪委的安排,新县精心创建了《大别山红廉文化陈展室》,集中展现“清风大别山”廉政文化。陈展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先烈风骨。主要陈展沈泽民、蔡申熙、许继慎、吴焕先、高敬亭等12位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高风亮节的事迹。第二部分:红色风纪。陈展的是从土地革命开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就积极探索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并在根据地建立了纪检机构,颁布了相关制度规定,开展了履行节约运动的历史。第三部分:将帅风范。主要陈展刘伯承、徐海东、许世友、郑维山、刘名榜等十四位代表人物的清廉小故事。第四部分:杜鹃花开。主要陈展厚重的红色资源、多彩的红廉文化、丰富的教育活动、浓浓的扶贫真情,再现了信阳市和新县纪检监察机关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

千里跃进大别山专题陈列

为了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六十周年,在县委、县*的关心下,2007年9月,我馆举办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专题陈列,陈展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陈展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及辉煌历程。第二部分:新县在千里跃进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陈展了新县在千里跃进中对刘邓大军的贡献和作用,成为刘邓大军重要的后方基地。

新县籍省部级领导生平事迹展


新县籍省部级领导生平事迹展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在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共走出43位授衔将军,建国初期健在的地师级以上领导*有280余人,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他们戎马生涯的革命斗争史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以新*主义革命时期成长起来的50位省部级领导的革命事迹为主要陈展内容,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成为今天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正能量。

5、馆藏精粹文物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藏品主要是革命文物,总数为1130件,主要种类有:

1、军事用品,如“列宁号”飞机、大刀长矛、枪支、红军旗帜等;

2、珍贵文献资料,如苏区党政机关的报告、法令,政策及传单、标语等;其中壁书《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为革命文物一级品。

3、著名烈士遗物;

4、珍贵历史照片;

5、其它珍贵文物,如各级苏维埃印章、钱币、收税凭单、抚恤证、收条、土地证等。

书写在墙壁上的《土地法令草案》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

1929年冬,鄂豫边区部分乡村根据《鄂豫边土地政纲实施细则》进行了土改。1931年,张国焘推行“左倾”错误路线时,硬要这些乡村重新土改一次,遭到边区民众的反对。正好在1931年12月1日,*颁发了《中华苏维埃*土地法》,鄂豫边的土改基本符合“土地法”精神,因此箭河方湾村主席方忠尧派秘书方思归将*“土地法”书写墙壁上,进行广泛宣传,以示对张国焘错误土改路线的抵制。

1932年秋,红军主力转移后,方湾村群众将其覆满泥巴保护起来。1966年揭开。1978年新县文管会在墙壁外做了一个柜式保护罩。1979年公布为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记入《新县文物志》,1991年9月,这块墙壁被切割搬迁到新县博物馆。

陈波将军血染的党证


陈波将军血染的党证

陈波,原名陈汉清。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开国将帅中13位独臂将军之一。1929年初春,20岁的陈波在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参加红军。因为他当过裁缝,组织上分配他到被服厂工作,同年7月的一个夜晚,被服厂党支部在一棵大树下召开支部会,在这个“黑灯”会上,陈波正式加入中国*。两个月后,他成了红一军团的战士,在他入伍的第二年,因出身贫苦,作战勇敢,他被当选为红四方面军参谋处党支部书记兼党小组组长,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都编在这个支部里过组织生活。

1934年10月,在川陕苏区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党组织为激励广大党员奋勇前进,决定给优秀党员签发党证,这是党对自已的儿女的一次全面审查和政治考核。每一位党员都要在支部会上交代自己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简历、作战表现等,再经群众评议、支委会通过,呈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签发党证。

在评议发党证的支部会上,宣传委员徐向前说:“我们的支部书记陈汉清同志出身贫苦,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同意发给党证。”就这样,陈波和支部里另外几名支委和党员首批领到了党证。

陈波领到党证后,特地缝了一个小皮囊别在腰带上,专门放置党证和交党费的铜钱。1941年3月,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的陈波在一次滚雷试验中,被炸掉了左臂,炸残了两条腿,鲜血染红了这张珍贵的党证。在医院醒来后,他用仅有那只右手摸到裤带上,发现少了什么,便焦急的问护士:“小皮囊呢?”护士不明其意,陈波解释说:“火柴盒大小,裤带上的。”护士将他的血衣翻遍,终于找到被鲜血浸透的小皮囊。这张党证跟着他经历艰苦的长征,又跟着他转战甘南、宁夏、山西......多少次,行军作战,汗水把党证浸透,多少次,沿途的奇寒把党证上的汗水凝成冰凌。在穿越鬼子的*线时,为防备落入敌手而暴露身份,许多人都把党证销毁了,陈波说:“就凭我这一只胳膊两条残腿,不是红军就是八路,有无党证一个样,落到敌人手里都是死。”所以他一直揣着党证打天下,伴随党证度难关。这张小小的党证,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转变,也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一片的赤子之心。

“列宁号”纪念机


“列宁号”纪念机

1930年2月16日,一架*“容克”式高级教练机,由武汉飞往开封,返航途中,因大雾迷航,燃油耗尽,迫降在湖北宣化店陈家河河滩上。赤卫队大队长陈国清带领赤卫队员包围了飞机,与闻声赶来的反动民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终于击退敌人,缴获了飞机,俘虏了驾驶员龙文光。为使飞机不再落入敌手,特委指示,迅速将飞机转移到根据地内的卡房。陈家河距卡房只有五十华里,但在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大别山区,都是羊肠小径,空手徒步尚且困难,更何况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数百名红军战士和群众齐心协力,拆缷机翼,人拉肩扛,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飞机终于被安全运到卡房林湾。飞机必须重返蓝天,为红军服务。为此,军委*徐向前亲自接见龙文光,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和开导教育,龙文光同意留在红军部队里服务。

此时,在莫斯科航空学校学习领航的钱钧同志,受党*派遣来到苏区,同龙文光一起,带领当地的铁匠、铜匠、银匠等能工巧匠,为飞机“会诊”。他们采取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克服物质和技术上的困难,历时半年,将飞机重新装配、修复。

飞机修好后,涂上一层银灰色的油漆。为了纪念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深情厚意,鄂豫皖特委将它命名为“列宁号”,并把“列宁”两个鲜红大字喷在机身上,又在机翼绘上两颗耀眼的红五星,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就这样诞生了。

有了飞机,没有汽油怎么办?在敌军层层*包围的苏区,点灯用的煤油都非常困难,到哪里去找汽油呢?

此时,红四军在双桥镇战斗中活捉了敌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通过这个“人质”,先后从武汉等地运来二百多桶汽油。

飞机出航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卡房九乳峰下,当飞机扶摇直上,那微颤的机翼划开云朵,飞转的螺旋桨拨开气流的时候,大别山沸腾了,九乳峰沸腾了,饱受敌机滥肆轰炸之苦的苏区人民沸腾了。“列宁号”首航成功。

1931年春,当新集(今新县县城)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的时候,鄂豫皖军委立即成立航空局,任命龙文光为局长,钱钧为政委,局址就设在新集“普济寺”。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航空局。接着,又组织广大军民在航空局对面披棘斩棘,伐树碾地,修筑了占地一百多亩的机场,并派一连警卫部队保卫航空局和飞机的安全。

在苏区数次反“围剿”斗争中,“列宁号”曾飞往河南固始、潢川等地散发标语、传单,袭拢敌军,震动了豫南地区,一些久攻不克的山寨,看到红军突然有了飞机,吓得争相弃寨逃窜。

7月,“列宁号”启航皖西金寨,护送红四军政委陈昌浩去执行任务。随机携带了四五十捆标语、传单。由于新修的金寨机场雨后遍地泥泞,飞机无法着陆,“列宁号”遂转变航向,沿途在固始、潢川、光山等地撒下标语、传单,骚拢敌军,震动了豫南,一些久攻不克的山寨,看到红军突然有了飞机,吓得争相弃寨而逃。

8月9日,“列宁号”远征华中地区敌人的心脏---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使武汉三镇*反动派十分震惊,对重要的军事目标区域下令实行灯火管制,敌《扫荡报》惊呼:“共军‘列宁号’飞机近日曾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现有关军方已通令各地严加防范。”

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成立。随即挥师南下攻打黄安县城,守敌六十九师一万多人,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待援。我军围困黄安一个多月,打退了敌人几次增援,但县城仍攻不下,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让“列宁号”参战。

鄂豫皖军委兵工厂的工人们在机翼下安装两个挂弹架,从敌机丢下的“臭弹”中选了两枚二百二十磅的重型炸弹,修好撞针和雷管,这样,“列宁号”教练机又变成了“轰炸机”。

12月22日,“列宁号”从新集出征了,在黄安城上空绕城盘旋,几乎弹尽粮绝的敌人突然看到飞机,喜出望外,欢呼雀跃,以为是他们的蒋委员长派飞机空投物资来了。飞机抖动翅膀成功地投下了两枚炸弹,摧毁敌军指挥所,配合红军一举攻克黄安城,黄安从此更名为红安。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的一次伟大创举,从此掀开了我军空军建军史上崭新的一页。因此,新县也成为我军空军的摇篮。

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为防止“列宁号”飞机落入敌手,红军将其拆散后埋入大别山。此照片中的飞机为新县籍将军高厚良捐赠的“列宁号”纪念机。

6、景区服务指南

开放时间

春季、夏季:8:00-17:30秋季、冬季:8:00-17:00

注意事项

1、门票免费,入馆参观须到参观联络处登记,领取免费参观券,凭券入馆。

2、讲解费正常收取,收费标准:主展馆60元/场;将帅馆100元/场。

3、本馆最大日接待量为3000人次,超过3000人次时,实行人流控制,请广大游客积极配合。

4、团队(含单位、中小学校)、集体组织参观的,提前到参观联络处预约,预约电话:0376-2966198。少年儿童入馆参观,要有监护人陪同,否则限制入馆。

5、入馆参观的游客,要服从工作人员的调度安排,自觉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参观须知

1.凭券入馆,文明有序参观,禁止在展厅内吸烟和随意拍照。

2.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烟头、果皮、纸屑、饮料罐等废弃品,不乱采摘花草,不破坏英雄山绿化,不偷盗英雄山树木。

3.爱护公共设施,不破坏和盗窃消防、安防、亮化、环卫、照明、供水、供电、广播、汉白玉护栏等公共设施,不向喷泉池、荷花池内扔石块、杂物,不准无故触摸将帅馆消防、安防报警按钮。

4.维护馆容馆貌,不在馆区内随意摆摊设点,不在广场、停车场内踢足球、打篮球、滑滑板、骑自行车,禁止乱刻、乱涂、乱贴行为。

5.维护公共秩序,车辆按规定位置有序停放,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入内,禁止从事迷信、*、非法集会等活动。

6.注意安全,不结伴打闹、嬉戏,不攀登陈展的坦克、大炮、飞机等兵器,不在护岸、喷泉池等危险处攀登、行走。

7.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形象,穿戴整齐洁净,不讲脏话粗话,不大声喧哗和打闹。

8.上述规定如有违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后果或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服务承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陈展水平;严格管理,工作人员服务周到、热情、文明、礼貌,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敬请广大游客监督。

咨询、救援电话:0376-2987315

监督、投诉电话:0376-2982790

办公室电话:0376-2987315

讲解咨询电话:0376-2980916

订票服务电话:0376-2966198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导览图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导览图

上一篇:湘鄂赣边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大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