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吴廷俊

科普小知识 2022-09-11 21:57:12
...

吴廷俊,男,1945年11月出生于湖北天门,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员。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新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武汉市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

1、人物经历

吴廷俊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农民家庭

1964年,吴廷俊从湖北荆州中学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

“*”初期,吴廷俊先是到武大襄阳分校搞“斗批改”,后又被派到武汉军区政治部农场当“军垦战士”。

1972年,吴廷俊被分配到湖北省沙市三中担任语文教师

1985年,华中工学院开始创办文科,时任校长朱九思延揽人才,吴廷俊进入华中工学院任教。

1993年,担任新闻系副主任

1998年,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将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带领下,新闻学院于2003年获批新闻学博士点,2005年又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研究生院新闻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三,逐渐跻身全国新闻学教育的前列。

2006年,华发丛生的吴廷俊荣退,不再担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

2、研究方向

中国新闻传播史,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

3、言论观点

重塑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第一,特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我们要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要干好新闻工作,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树立强烈的党性原则,另外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切要想到党的事业,一切要想到人民的利益,这样对重塑我们的职业精神是有作用的。这是一个前提。

第二,我要重点说一下,目前要重塑新闻职业精神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就是要三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我们新闻工作是其中大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非常大的任务就是保障整个大系统的正常运行,你必须发挥社会瞭望哨的作用,如果发现有危害社会的人或事,要敢于出来说话。

另外,就是对历史负责。我们留下来的是历史,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不能写假新闻,昨天在纪念斯诺一百周年的讨论会上,大家都有共识,斯诺的精神是典型的新闻职业精神,其中有一条是大家的共识就是据实报道,他绝不道听途说,一切都看一看,眼见为实,这是一条。

第二条就是要报道真的新闻,绝不报道假的事实、假的新闻。所以我想这两条一条是“实”,一条是“真”,这就是我们报道新闻,书写历史必须要做到的。如果你报道假新闻,你凭空报道新闻,你就欺骗了社会、欺骗了人民,也欺骗了历史,所以这也是要对历史负责。

第三条对人民负责。我们是媒介环境的营造者,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对外界事情的接收,对外界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我们记者报道的事实了解的,如果我们报道的是片面的,人们群众了解是片面,如果我们报道是假的,人民群众了解是假的。因此我们的报道是不是真实、全面,直接对人民负责,我想我们不要欺骗人民,要把全面真实的报道告诉人民。所以,我提出一个是“真”,一个是“全”,要把方方面面、各种不同的情况都要告诉人民,不要只告诉一面。另外,是要把健康的东西告诉人们,要引导人们向前看,不要向后看或者只看到阴暗而看不到光明。所以要看到真的、全的、光明的,这样也是对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

最后,做人和做新闻结合起来。对新闻工作者来讲是做人和做新闻工作,我们做新闻人,必须做一个真人,要说真话,做实事,才能做真新闻。所以我认为做真和实,既是我们做人,也是我们做新闻的需要,只要把做人和做新闻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培养我们的新闻职业精神,而不是为了培养这种精神而培养,要为了使我们灵魂的净化和职业精神的塑造结合起来。

目前新闻教育存在“两个脱离”

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存在两个脱离——理论与实际脱离,教育与时代脱离;两个问题——核心竞争力缺乏,可替代性太强。这些都是很严峻的问题。记者要有王者气度,包容、通观,整个世界都在你胸中,你不是省长但要操省长的心,你不是国家主席但要操国家主席的心,这是“新闻理想”;同时你必须不媚钱、不媚权、不媚俗,仗义执言,路见不平拔刀笔相助,这又是一种新闻精神。这两点是根本,然后才是发现新闻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平等对话的能力和驾驭多媒体的能力。

4、科研课题

1、*课题

《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2003)

《传播技术发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6—2001)

《文理交叉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教改项目)(2000—2002)

2、省部级课题

“新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究”(教育部教子课题改重点项目)(2002年—2003年)

《数据通信的法规管理》(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1999—2000)

3、横向课题

《新闻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1999—2002)

《汉派文化与武汉酒店品牌》(2000—2003)

5、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科学报道视野下的《新青年》《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第4期

教育传播学新论(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培养文理交叉复合型新闻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新闻大学》2002年春季号)

《香港的互动电视》(《新闻与信息传播》2000夏季号)

《第四媒体的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现代传播》1998第2期)

重庆谈判时期的*评析(《新闻大学》1997春季号)

代表性专著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网络新闻传播实务》(主编)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信息时代的传播学》(第二主编)2002年,新华出版社

《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新记*史稿》1994年,武汉出版社

《中国新闻史新修》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已出版多本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本集大成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上编”、“中编”和“下编”分别叙述了“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并用“补编”的方式叙述了我国台、港、澳地区1949年以来新闻事业的变迁史。作者认为,“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时代”新闻事业的形态特征分别是“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和“定于一尊”。这是“史实”的一条线。“绪论”和各章“简论”构成了全书的另一条线——“史论”。基于各章史实,本书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在横向上论述了在中国环境中主要生长出了“利器媒介”、“喉舌媒介”和“官营媒介”;在纵向上论述了中国媒介发展的沿革呈现“承袭型”,发展的动力是“政治推进”,生存方式为“依附生存”。此外,无论是“史”还是“论”,本书对1949年以前的民营媒介和*主义报刊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本书被方汉奇教授誉为“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开阔的视野”,“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理论勇气”,以及“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全局的和准确的把握”,并认为此书于“史胆、史识、史才都有所追求,也都有所表现”,“十分难能可贵”。

上一篇: 杂交鹅掌楸

下一篇: 草豆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