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
鄞州区,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东接北仑港、宁波保税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西临绍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最大的市辖区域。
中文名称:鄞州区
外文名称:YinzhouDistrict
别名:鄞县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宁波
下辖地区:钟公庙街道、下应街道、咸祥镇
*驻地:惠风东路568号
电话区号:0574
邮政区码:315100
行政代码:330212
地理位置: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
面积:1381平方公里
人口:77.66万人
方言:宁波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童寺、梁山伯庙阿育寺
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浙B
1、历史沿革
鄞州区
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贸阝、句章三县。
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
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贸阝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
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6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宁波中心区域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
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
200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
2、行政区划
鄞州区下辖17个镇、1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425个行政村、88个社区、16个城镇居委会,区域总面积为1346平方公里。
分别是:钟公庙街道、下应街道、石碶街道、潘火街道、首南街道、中河街道、梅墟街道;咸祥镇、邱隘镇、五乡镇、云龙镇、横溪镇、姜山镇、古林镇、横街镇、鄞江镇、章水镇、瞻岐镇、东吴镇、高桥镇、塘溪镇、洞桥镇、集士港镇、东钱湖镇;龙观乡。其中:梅墟街道委托宁波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管理,东钱湖镇委托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理;行政区划上均仍属于鄞州区。鄞州区人民*位于宁波市鄞州新城区惠风东路568号。
3、自然地理
地理境域
鄞州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疆域在东径121°08’-121°54’,北纬29°37’-29°57’之间。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版图呈蝴蝶状。
地形地貌
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鄞州区西部,层峦叠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
鄞州区境内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气候特征
鄞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3-4月为春季,5-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冬季盛行西北风,较寒冷干燥,但多晴朗天气,光温互补,宜越冬作物生长;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步,宜水稻等作物生长,其时有台风,年均台风1.8个;春秋两季雨量均衡,冷热适中。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4、人口
2013年末,全区总户数33.6万户,户籍总人口8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0.5万人,农业人口53.5万人;男性41.4万人,女性42.6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624.2人/平方公里。全年出生6988人,人口出生率为8.36‰;死亡5019人,人口死亡率为6.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6‰。
5、自然资源
海洋及渔业资源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面积为53.5平方公里,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县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海水平均深度约10米,南端最深处可达23.5米,平均潮差3.20米。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滩地海涂总面积1.63万亩(12.2Km2)可利用面积0.55万亩,其中0.22万亩已被利用,海涂与海底平缓,向南东倾斜,底质由粉砂质淤泥构成。其间零星散布7处石质岛礁。
鄞州区海岸线总长25.66公里,由海塘及山脚线组成,其中海塘21段共24.3公里。区境内有浅海水面14097亩,内陆水面93571亩。
境内水产品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分布在内陆淡水、海淡水潮汐的奉化江,海水象山港。内陆淡水以东钱湖为典型的河湖水体,其水产品由中国江河平原系复合体,南方热带平原系复合体,古代第三纪复合体,海水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复合体五个鱼类系组成。
野生动植物资源
本区野生动物在地理分布上属东洋界区系,历史上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中,哺乳类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鸟类中白鹳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松鸦和环颈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区内常见的爬行类动物7科13种。两栖类以蛙为主,分布在水稻及棉花地区,山溪湿地也常见。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常见虾蟹类有8科9种。
鄞州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地质、土壤、气候、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给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已鉴定植被种类中,有维管束植被151科,896种,其中蕨类植物24科,92种;稞类植物8科,44种;被子植物19科;760种;苔藓植物48科,165种。森林木本植物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冬青科居多,其次为蔷薇科、杜鹃科、豆科、茜草科、金缕梅科、大戟科、忍冬科、木犀科和野莱莉科等。
矿产资源
鄞州区已发现的矿藏有泥炭、铁、锰、铜、铅、锌、萤石、明矾石、粘土、石材、砂石、海盐等20余种,近百处产地。其中金属矿大多是矿(化)点,目前尚无开发利用的价值,非金属及建材矿产在境内占有优势。主要有泥炭、莹石、明矾石、粘土、建筑石材和砂石。
水资源
全区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28亿立方米,地下水0.79亿立方米。由于江河贯穿境内,年出入境水量甚为可观,多年平均年入境总水量为20.76亿立方米,出境总水量(含过境水量)达27.73亿立方米。
根据鄞州区的地理特征,水资源包括江、湖、河及地下水。以鄞东山地的明阁楼――望海峰――白岩山一线为分水岭,西部为甬江水系,东部为大嵩江水系,甬江水系是鄞州区的主要水系。
鄞东与鄞西均形成三条干流大河,鄞南无大河,各河经楔闸独自入江。
东钱湖位于鄞东平原中部,东西宽6.5公里,南北3.5公里,湖岸线长45公里,水面面积19.89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湖东、南两面为天台山余脉,西北部隔零星平原孤丘与广阔的鄞东平原相连。全湖分外湖、谷子湖、梅湖三部分。梅湖于1960年围垦成农田。流域面积81平方公里。东钱湖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淡水养殖、城市供水和航运交通等综合利用的湖泊,河湖间筑有7道堰坝以沟通船舶航行,并有楔闸5座,每秒排泄总流量63.4立方米。环湖诸山之水汇成72条溪流,潴蓄于东钱湖,并经五个楔闸流入鄞东河网。
6、经济发展
鄞州区
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4.9亿元,增长13.4%,总量继续保持浙江省第一。工商税收192.8亿元,同比增长19.7%。工商税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69.4亿元、42.8亿元和17.8亿元,分别增长21.5%、10.2%和16.4%;营业税为30.2亿元,下降6.1%。
第一产业
1949年和1952年,经济作物方面,麻类由4亿元增加到11.2亿元,蚕茧从17亿元增加到23.1亿元,茶叶从7.6亿元增加到9.4亿元,药材从7.9亿元增到12.8亿元,棉花、席草、贝母、水果等产量也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方面,随着粮食形势的不断好转,养猪生产有所发展,全年饲养量由19078头增加到31195头,耕牛存栏由23383头增加到26761头;渔业生产方面,淡水养殖面积由2500亩增加到3005亩,水产品总产量由1655吨增加到2690吨;林业生产方面,造林面积由2850亩增加到7950亩。
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36.9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1.6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8.2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5.8亿元,与2010年基本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增长3.8%。
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24公顷,比上年减少0.1%。2011年粮食产量19.7万吨,比上年增长0.9万吨,其中谷物产量18.1万吨,增产4.6%;豆类产量0.7万吨,减产1.2%;薯类产量0.8万吨,增产7.4%。全年生猪和家禽存栏数分别为15.8万头和148.6万羽,分别比上年增加7.8%和1.6%;肉类总产量2.6万吨,比上年增加6.6%;禽蛋总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加4.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比上年减少14%。
第二产业
鄞州区
2011年鄞州区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71家。2011年建筑业产值145.9亿元,增长41.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7.7亿元,增长50.2%;安装工程产值15.9亿元,增长1.4%。建筑企业全部合同签订额为231.8亿元,增长54.9%,其中新签订合同179.9亿元,增长69.3%;上年结转合同51.8亿元,增长19.4%。省外工程额23.3亿元,同比增长143.7%,占全部建筑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6%,比上一年提高6.7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全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1.5万元/人,增长5.5%。2011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8.6万平方米,增长32.3%,其中2011年新开工面积729.9万平方米,增长5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2万平方米,增长23.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4.7亿元,增长20.8%;税金总额4.8亿元,增长72.6%。
第三产业
2013年旅游总收入152.8亿元,增长12%。接待国内旅游者1529.8万人次,增长9.1%;接待入境旅游者15.6万人次,增长17.3%。旅游外汇收入5369.8万美元,增长18.3%。新创建国家3A级旅游区1家,市级休闲旅游基地3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各1家。全区累计有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3家。新增五花级、四花级、三花级酒店、国家银叶级绿色饭店各1家,市级环保模范饭店1家,评定省四星级品质旅行社1家,全区旅行社已增至42家。
7、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鄞州区
科技事业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71家、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型企业57家。全区累计拥有*企业工程中心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64家。新增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3、31家,累计拥有*专利示范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46家,市级61家。全年共获各类授权专利15131件,其中发明专利653件。全区累计获得*科技项目39项。
文化事业
全区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点和名录862处,其中*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拥有库藏文物档案藏品2524件,其中珍贵文物591件。全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21项、市级45项。全区累计己建成博物馆27座、在建3座、筹建6座。全年"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共演出1186场次,惠及观众116万余。举办“明州大讲堂”讲座64场,听众达1.5万余人次。全年各类文艺作品在各艺术门类比赛中获*奖项5件、省级1件、市级8件。
医疗卫生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79个,其中医院12家(综合医院7家,专科医院4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77家;乡镇卫生院17家,门诊部13家,村卫生室311家,诊所和医务室131家。全区共有各类医院床位3589张,卫生技术人员7113人,医师2771名,注册护士2487名。全年总诊疗人次1411.3万人次(其中门诊1280.3万人,急诊88.9万人),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日106.6万天。
社会保障
全年净增城镇就业岗位24380个,700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好于年度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
全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104.2万人、59.6万人、42.9万人、46.5万人、44.4万人,实际缴费人数依次为52.1万人、50.8万人、47.4万人、46.5万人、44.4万人。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统筹区内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标准提高到75%,年度补偿率达到75.16%;门诊医疗费补偿比例57.48%;农村医保的大病救助比例提高到2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在95%和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1%以上。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调整到人均1042元/月,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到人均588元/月。全年发放低保金3011万元,向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保障金939万元,发放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1408万元,支付重特大病医疗金2824万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97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34个,累计有居家养老服务站260个。
8、旅游资源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区东20公里,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是中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在中外佛教史上享有盛誉,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寺建筑规模恢宏,占地8万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等600多间,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寺依山而筑,一进入山门,便见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藏经楼等,建筑结构古朴、庄重,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艺术之大成。特别是璀璨辉煌的舍利殿,上铺盖着黄色玻璃瓦,金碧辉煌。寺内的舍利塔,佛光闪熠,塔内供奉镇寺之宝舍利,寺后侧壁的石雕"四大金刚"及法堂两侧壁上的"十六王子"砖雕,吸引了众多的中国内外游客及佛教徒。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据众多史料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人,与祝英台
梁祝文化公园
南宋石刻公园
东钱湖南宋石刻是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由此建成的东钱湖南宋石刻博物馆坐落于东钱湖东岸的黄梅山麓深林绿谷之中,以保存较为为完好的南宋丞相史浩堂弟史渐墓道为核心、向周围稍作展开而建成。
南宋石刻公园主要为南宋史氏望族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和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其中属南宋时期的石刻140余件,由宋太师齐国公史渐墓道、宋卫国忠献王史弥远墓道等4处墓前石刻组成;这些墓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现存较为完整。其墓道选址运用堪舆学原理,依山临水,两旁按王公礼制,从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笋、石鼓、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臣依次相对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精美传神;武将戴盔穿甲,双手握剑,威武肃穆;文臣戴冠穿袍,双手执笏,沉静含蓄;石马披鞍系缰,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竖耳睁目。
雅戈尔动物园
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座落在具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内,占地1900亩,汇集动物200余种,上万余只(头)。
天童寺
天童寺占地面积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计999间。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靠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唯独南面天阔山远,一条郁郁葱葱万松大道恭迎宾客朝山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