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
角抵戏又称百戏,起源于秦汉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娱乐表演艺术。秦汉时期,盛行百戏。以角抵为基础的、有故事情节和配乐的武打娱乐活动称角抵戏。
中文名:角抵戏
别名:百戏
典型套路:表现人与兽斗
代表作品:《东海黄公》
盛行时期:秦汉时期
包括项目:杂技、幻术、武打、假型舞蹈等
1、简介
角抵戏
角抵戏,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包括角力、扛鼎等杂技、幻术和装扮人物、动物的乐舞表演等。《汉书•武帝纪》:“【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颜师古注:“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抵者,当也。非谓抵触。文説是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三年》引作“角牴戏”。《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顺帝永和元年,其王来朝京师,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盖其遗製也。”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汉纪》云:武帝元封三年作角觝戏,以享外国朝献者,而三百里内皆观之。此角觝乃角胜也,盖始於戴角,遂有是名耳。”清俞蛟《梦厂杂著•临清寇略》:“【乌三娘】其夫某,能为角觝戏,俗所称走马卖械者也。”
2、主要项目
1、杂技---寻橦(tong二声)、跳丸、走索、冲狭
2、幻术----吞刀、吐火、易牛马头
3、武打----棍舞、刀舞、剑舞、对打
4、假型舞蹈-----凤舞、鱼舞、龙舞
5、舞蹈-----巾舞、鞞(bing三声)舞、铎舞、革兆(tiao二声)舞、长袖舞、盘古舞、巴渝舞、建鼓舞、双人对舞
6、歌舞戏----东海黄公,总会仙倡(chang一声)
3、代表作品
表现人与兽斗是角抵戏的典型套路。
角抵戏《东海黄公》演的是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末年,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去降服白虎,可惜法术失灵,自己被虎所杀的故事。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固定情节。表演中的两个人,都有与扮演对象相适应的装扮,黄公头裹红绸,身佩赤金刀,白虎是人装成的虎形。
《东海黄公》这个故事在表演中人物、情节、冲突、结局,都是排定了的,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难怪有戏剧史家把《东海黄公》视为中国戏曲的雏型,把百戏集演视为孕育中国戏曲的摇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