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
陕西省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处于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丹凤。县城所在地龙驹寨镇距省会西安170公里,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丹凤县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行政代码:611022
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914
辖区面积:2438km2
人口:约27.65万人
人口密度:113人/km2
邮政编码:711400
车牌号码:陕H
隶属政区:商洛市
1、丹凤概况
地理位置
丹凤县“水走襄汉、陆入关辅”,“北通秦晋、南接吴楚”,地处连接陕、豫、鄂三省之丹江通道中段,县城西距省会西安190公里,距商洛行署所在地商州市城52公里;东距商南县城75公里;东北距河南省卢氏县城100公里;西南距山阳县城112公里;北距洛南县城75公里。
地形地貌
丹凤县
丹凤全境,山岭连绵,河谷纵横,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山有秦岭三条支脉:北部蟒岭、中部流岭、南部鹘岭,简称“三岭”。河有丹江及其三条主要支流:银花河、武关河与老君河。简称“一江三河”。“三岭”与“一江三河”,岭谷相间,互相交织,大致呈“掌状”地貌。全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玉皇顶(海拔2057.9米)与南部雷家洞(海拔412米)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
气候特征
本县位于中纬度偏南,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6小时,年总辐射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按国家分级标准属中等水平,与邻县相比,较为丰富(年总辐射量多于东部商南县的121.7千卡/平方厘米和西部商州市的118.72千卡/平方厘米),尽可满足小麦、玉米和水稻生长的需要。全年中,6月份日照最长,为224小时;9月份日照最短,为141.8小时。四季中以夏季最长,为661.7小时。
水文状况
丹凤县共有大小沟道6.28万条。平均每平方公里26条,成羽毛状、树枝型分布,山密、川疏,北长南短,谷陕交替,比降较大。其中流域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57条,5平方公里以上的179条,10平方公里以上的78条,50平方公里以上的14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河道总长度5771公里。以蟒岭为分水岭,北麓、南、北炉道河与吊蓬河为黄河水系南洛河的支流,流域面积90.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8%。其余丹江、武关、银花、老君等其他大小河流,均为长江水系汉江支流,流域面积2313.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6.2%。
2、自然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已开发利用土地337万亩,利用率为93.2%。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林业用地264万亩,牧草地28万亩。
境内水资源丰富,“一江三河”(即丹江、武关河、老君河、银花河)开发潜力较大。据统计,境内总径流量13.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2万千瓦,可开发量3.6万千瓦。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1588.5万立方米。其中
(一)鱼岭水库:位于商镇鱼岭村,距县城26公里。水库流域面积237.5平方公里,为中型水库,总库容1037.5万立米,有效库容269万立米。库区山清水秀。奇峰怪石林立,自然历史景观众多,是旅游的好去处。
(二)龙潭水库:位于丹凤县城东北约3公里的涌峪沟龙潭峡口处,控制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总库容276万立米,有效库容180万立米,为小(一)型水库,现已成为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
(三)苗沟水库:位于丹凤县棣花乡苗沟村,在县城西2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该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养鱼、防洪的小(一)型水利工程,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水库配套工程东、西干渠2条,长14.5公里,有效面积0.49万亩。
(四)磨丈沟水库:位于商镇磨丈沟峡口,距县城西10公里,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77万立米,有效库容70万立米,控制流域面积4.75平方公里,设施面积2900亩,有效面积1600亩。
除此之外,境内有水电站两座,即鱼岭水库一级电站和鱼岭二级电站。
丹凤县
1、鱼岭水库一级电站:该水电站位于水库副坝后,其压力管道和水库放水隧洞相接。电站装机2×500千瓦。该站最大水头54.4公尺,最小水头27.6公尺。该电站原属国有企业,98年改为股份制企业,由商洛市供电局控股,现名为丹凤县振源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2、鱼岭二级电站:位于鱼岭水库东干渠商镇周家村,利用干渠水源发电,其压力管道和干渠相接,主要利用不灌溉季节或时间发电。电站装机2×630千瓦。最高水头76米,年平均发电量小时4600小时。该电站为县级国有企业。
矿产资源
全县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8种,储量较大的有铁、铜、锑、钒、铀、石墨、云母、石灰石、硅线石等。产地遍布全县各个乡镇。
铁矿:位于关山——三岔一带,保有储量30万吨左右,现已建成日处理50吨原矿,年产1万吨精粉,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应进一步开发深部远景储量。
铜矿:产于丹凤县蔡川镇皇台村,探明D+C+B级表内储量,矿石量500万吨,铜金属量4万吨,伴生铁矿石400万吨,铜矿石平均品位0.77%,铁矿品位11.78~29.74%,目前铜价稍有回升,已建成日处理200吨的皇台铜矿选矿车间,现有的保有储量仍可满足生产。
锑矿:位于蔡川镇蔡洼一带,初探C+D级储量2.3万吨
晶体锑:锑金属量,目前应进一步开发深部远景储量。
石墨:产于庾家河、大西沟、碾子坪和蔡洼四个地方,估算D级矿石储量723万吨,石墨矿物量37.26万吨,矿品位位(固定石炭)4.26-7.62%,最高可达18-21%,目前石墨市场比较稳定。
白云岩、金钒石炭质岩、磷矿:产于龙王庙河——石槽沟脑一带,白云岩长7公里,厚度200m,氧化镁含量21%,属特大型白云岩矿床。含钒碳质岩中五氧化二钒品位0.5-1.4%,漆树沟一带平均品位为1%,该矿层向西延伸与山阳中村钒矿相连,属特大钒矿。胶磷矿为一小型矿点,五氧化二磷一般为8-14%,局部富集可达28%,仅建有冶镁厂。
硅线石、石榴籽石:产于界岭一带的“秦岭群”变质岩系中,已探明硅线矿石储量166万吨,矿物量18.3万吨,品位15.98-19.23%,探明铁铝榴石矿储量46.8万吨,平均品位18%,富集时可达30%以上待开发。
花岗岩:分布于赵川、峦庄一带,内产微斜长石,白云母、伴生绿柱石和铌钽铁矿。应作进一步的地质勘探工作。
碳酸岩:分布于留仙坪油房—庾家河南炉道一带,矿石质地良好,CAO可达54—55%。目前,仅建有年产2万吨水泥生产线。
硅石:位于丹凤寺坪、花园等地,石英脉相当发育,初步计算露采矿石可达20万吨以上,质量纯净,SIO298%以上,Fe2O3<0.08%,应大力开发。
石材:位于灰池子、枣园子和徐家沟等地,前者储量约487万立方米,后前约346万立方米。质量好,硬度大,开发前景好,是较好饰面材料。
黄金:沿丹江河两岸古河床阶地上的砂砾层中均有砂金产出,品位一般为0.54克/立方米,最富可达0.95克/立方米,在西大山峪和铁峪铺后沟一带发现,矿化较强的脉金,品位多在0.3-10几克/吨,个别达数10克/吨。
生物资源
丹凤县森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2.087万亩,森林覆盖率67.5%;树种174种,中药材250余种,动物150余种。
一、林业用地资源
丹凤县
全县有林地230.6625万亩,疏林地4.9635万亩,灌木林地4.429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04万亩,无林地40.3275万亩。
①按林种组分:公益林203.613万亩,商品林78.474万亩;
②按林种分:用材林74.1725万亩,防护林203.613万亩,经济林3.645万亩,薪炭林0.7065万亩;
③按权属分:国有林66.351万亩,集体林215.736万亩。
二、树种及野生动物资源
(一)用材树种73种:有水杉、粗榧、油松、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杉木、侧柏、山刺柏、山杨、青杨、毛白杨、箭杆杨、大关杨、波氏杨、加杨、小叶杨、柳类、白桦、鹅耳枥、白榆、榔榆、黑榆、枫杨、华香、槲栎、尖齿栎、辽东栎、青檀、刺叶栎、青岗栎、杨树、山胡椒、三桠乌药、悬铃木、泡桐类、青桐、皂荚、合欢、刺槐、黄檀、苦楝、香椿、三角枫、五角枫、青榨槭、七裂槭、血皮槭、椴类、灯台树、刺楸、女贞、梓树、枞木、竹类、石灰树、冬青、中槐、小叶女贞、稠李、紫荆、红椿、四照花、膀胱果、臭椿、花椒等。
经济林树种约48种:有核桃、板栗、茅栗、山茱萸、苹果、桃、杏、梨、油桐、黄连木、樱桃、花椒、柿子、漆树、君迁子、山楂、木瓜、水冬瓜、乌柏、白乳木、枳枝、李子、沙果、石榴、流苏、银杏、杜梨、桂花、木槿、棕榈、白腊树、栓皮栎、文冠果、枣、油橄榄、连翘、油茶、桔、刺五加、杜仲、桑、无花果、枇杷、扁桃等。
灌木树种47种(如马桑、胡枝子、山枣等),经济藤木6种(如葡萄、山葡萄、五味子、三叶木通、金银花、猕猴桃等)。
(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林麝、豹、大灵猫、豪猪、环颈雉、松鼠、狐、果子狸、锦鸡、野猪、大鲵等四十多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三、林特产品
丹凤县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经济林种类繁多,林特产品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约一千余种,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①建筑材料类:主要有木材、竹材产品;
②化工原料类:主要有桐油、生漆、栓皮、五倍子、橡碗等;
③药材类:种类较多,约250余种,山茱萸是主要的药用树种,山萸肉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还有天麻、五味子、杜仲、二花、柴胡等多种中药材;
④干鲜果类:主要有核桃、柿子、板栗、苹果、桃、樱桃、葡萄、梨等,其中核桃、葡萄、柿子、板栗等产量较大,形成一定规模。
⑤编织类:资源分布较广,主要有簸箕柳,龙须草等,产品种类较多,其中竹林关的竹编较为驰名。
⑥除以上产品外,还有木耳、香菇、木炭等其它林特产品。
四、林木蓄积资源
全县活立木蓄积470.2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466.2万立方米,疏林及散生木蓄积4万立方米。
劳动力资源
丹凤县
劳动力资源现状
全县总人口301582人,适龄劳动力总人口13.25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1.75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1.50万人,女性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7.6万人;16-30周岁的4.37万人,31-45周岁的5.52万人,45周岁以上的3.36万人,他们分别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33%、42%和25%;目前随时可供劳动力3.86万人,分别从事着20多个行业和工种,具有建筑、采掘、服装加工、种养、财务、电焊、计算机、服务等专业技术等级的0.97万人,占可供劳动力总数的25%,其中高级工481人,中级工1930人,初级工7239人。
劳务输出工作现状
丹凤县按照“*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提高务工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积极开发劳动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效益。2004年,共向广东、江苏、北京、*、西安等20多个省市用工单位输出劳务人员5.46万人次,实现收入1.34亿元,占计划111.7%,增长17.4%。
劳务输出工作规划
按照“立足陕西、巩固*、进军东南、辐射全国”的市场定位,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充分发挥南京、西安等劳务工作站的作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依托职中、农广校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实行先培训后输出,力争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方。加大对劳务输出的跟踪管理和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和维护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力争今年输出劳务5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元。4万立方米。
3、建置沿革
丹凤在虞舜时为商国,系虞司徒契佐禹治水有功受封之国。《史记•殷本纪》载“契封于商”。汉经学家郑玄说“商国在太华之阳”。西晋黄甫谧谓商国“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载:“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志》称:“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均指今丹凤地(然有异说,俟考)。
夏、商两代,均属梁州。
周,属雍州、豫州。
春秋,属晋。
战国,属秦,为商邑。邑治设于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之古城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改商邑为商县,属内史,县治设今古城村。
西汉,商县属弘农郡,县治今古城村。
东汉,商县属京兆尹。三国属魏之京兆郡,县治今古城村。
丹凤县
西晋,开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商县属司州上洛郡,县治今古城村。
北魏初年,商县属荆州上洛郡;皇兴四年(470),商县属荆州东上洛郡;太和十一年(487),属洛州东上洛郡;永平四年(511)东上洛郡改名上庸郡,商县仍隶之;西魏废上庸郡,商县隶洛州上洛郡;北周改洛州为商州(商州之名始此)。县治仍在今古城村。
隋,实行郡、县二级制,商县属上洛郡。开皇四年(584)改商县为商洛县,县治今古城村。
唐,武德元年(618)改上洛郡为商州,次年移商洛县治于今商镇。商洛县属关内道商州。天宝年间,曾改商州为上洛郡,寻复旧称。至唐末,商洛县属山南东道商州。
五代,商洛县属商州,县治今商镇。
北宋,商洛县属永兴军路商州,县治今商镇。
金,皇统二年(1142),废永兴军路,置京兆府路。六年(1146),南宋割商洛县于金,属京兆府路商州,县治今商镇。贞元二年(1154),金废商洛县为商洛镇,辖地并入商州上洛县(今商州市)。
元,废上洛县,辖地并入商州。属陕西省奉元路。
明,洪武七年(1374)降商州为商县。成化十三年(1477)去县升州,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升商州为直隶州,属陕西布政使司。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商州州同驻龙驹寨。
中华民国,废商州为商县。民国四年(1915),设商县县佐,驻龙驹寨,至民国二十年(1931)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陕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民国三十七年(1948),撤销办事处,建立陕西省龙驹设治局(属三等县建制),治所龙驹寨镇。
1949年6月1日,建立丹凤县,县治龙驹寨,置丹凤县**,翌年初改称丹凤县人民*。初隶豫陕鄂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商洛分区;1950年2月,改隶陕西省商洛专区。1955年4月,丹凤县人民*改名为丹凤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撤县,辖地分别并入商县、商南、山阳县。1961年10月1日,丹凤县正式恢复,隶陕西省商洛专员公署。1968年3月1日,丹凤县人民委员会改名为丹凤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元月15日,复改为丹凤县人民*,隶属陕西省商洛行政公署。2001年属商洛市。
4、行政区划
丹凤县辖11个镇、10个乡:龙驹寨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铁峪铺镇、武关镇、竹林关镇、土门镇、寺坪镇、商镇镇、棣花镇、月日乡、双槽乡、资峪乡、桃坪乡、花瓶乡、北赵川乡、东岭乡、毛里岗乡、花园乡、留仙坪乡。
5、经济发展
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其中规模工业增长24%;农业总产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1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
工业
丹凤县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注重循环发展。围绕八大循环产业链,加快皇台二期技改扩建及尾矿综合利用等循环工业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研发循环产业链下游产品,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扩大工业总量。全力抓好天元电子高压配电柜、鑫伟电子高端电感等生产线建设,大力扶持尧柏水泥、宏岩铁矿、皇台铜矿、鑫圣源保温材料等企业达产达效,积极做好钾长石综合开发、石墨太阳能聚热板、透明陶瓷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增速提效。
三是加速园区产业聚集。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设计、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原则,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完善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东河电子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快恒大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现代材料产业园、华茂产业园建设,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大企业入园,全年力争新入园企业10个以上。
四是做好小微企业培育。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创业和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倡导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力争全年培育各类企业100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00户、小微企业50户。
农业
认真贯彻*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的家园。
一是力促粮食稳产增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产量稳增。全年建设基本农田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修复加固河堤30公里。
二是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围绕肉鸡、生猪、核桃、山茱萸、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全县肉鸡饲养能力稳定在5000万只,生猪饲养量稳定在80万头,良种核桃建园3万亩,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
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东兴药业和凯农魔芋延伸产业链条,争取华茂牧业晋升为*龙头企业,新认定省市级龙头企业2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认定家庭农场30个,培育职业农民100人。坚持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建设万湾省级休闲农业园区和忠山魔芋、丹凤葡萄两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聚集生产要素,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申报认证,加强农产品日常检测,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贯彻落实《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认真开展“双包双促”扶贫大行动,建立健全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长效机制,继续实施1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确保1.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6、城乡建设
坚持做强县城、做精集镇、做美村庄、做好社区,依托丹凤人文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科学完善城镇规划。
丹凤县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完成丹凤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商镇、武关、土门等镇总体规划。加大规划实施、监管和各种违法建设行为惩处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加强县城建设管理。
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实施丹凤首府、龙驹山庄、丹凤朝阳、气化丹凤、商邑大道、江滨北路西延、花庙广场、丹江一桥等市政工程建设,推进县城“西融”和撤县设区工作。加快*卫生县城和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三城联创”,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方式,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环境“靓丽化”、城管执法“规范化”、城市建设“园林化”、城市管理“精细化”。
三是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坚持“组团建设、串珠发展”思路,围绕四大重点区域,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搬迁户向移民集中点集中,突出集中安置率和入住率,抓好集中安置户产业发展和后续管理,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强力推进商镇老君、竹林关江北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和龙驹鹿池、峦庄街坊等大型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宜业宜居新镇,力争全年完成陕南移民搬迁2200户8360人、农村危房改造700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00套以上,实现农村居民进城落户8000人以上。
7、生态文明
绿色生态是丹凤最大的优势。将倍加珍惜、保护好这方青山绿水,造福丹凤人民。
一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
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快省级生态县创建步伐,加大丹江沿线等重点区域绿化和生态修复,推进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金山公园、洲河北林业生态示范园、丹江国家湿地公园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绿色生态屏障项目建设,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秀美丹凤。
二是加强丹江流域污染防治。
丹凤县
围绕“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任务,全面推进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动竹林关、棣花、商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探索“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体系,做好丹江沿线镇村垃圾收集管理和污水处理,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成县内主要江河水库水质调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县内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充分发挥污水、垃圾处理厂及企业治污设施的作用,综合运用工程节能、技改节能、管理节能三大措施,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确保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四是做好资源合理利用。
建立矿山治理、矿产开发和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做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加大优势矿产资源整合,合理有序开发资源,确保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五是开展环境集中整治。
落实各项治污降霾措施,从源头上防治大气污染,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商镇、棣花、龙驹3镇21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带动农村环境整体改善,确保丹凤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8、社会事业
一是加大民生资金投入。
坚持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等民生热点问题的投入力度,实施民生重点工程136个,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丹凤县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抓好职教中心搬迁、龙驹寨镇中心幼儿园、丹中南校区、中小学营养配送中心、思源实验学校和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建设,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县和教育强县。
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国家科普示范县。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文化和全民阅读活动,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促进文化大繁荣。
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县中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落实“单独二孩”有关政策。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
三是完善各类保障体系。
规范城乡低保管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社会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体系,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建成16个农村幸福院,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和慈善事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就业优先和人才振兴战略,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复员军人、失地农民、移民搬迁户等人群的创业和就业服务工作。
9、丹凤名人
贾平凹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贾平凹
出版的主要作品:《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0地》、《五魁》、《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及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叶炳喜
叶炳喜,1940年11月生,陕西丹凤人。咸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咸阳市政协常委。2001年12月被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自愿报名赴黑龙江省林区工作。先在伊春林业师范任教,1967年调入伊春市文化馆工作,担任美术组长、团支部书记。1978年底调至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工作至2001年退休。他长期从事陈列设计和书画艺术创作。其书法以唐碑为根基,上溯魏晋秦汉,博涉历代名家墨迹,主张碑帖并重,不可偏废,以碑强其骨,以帖养其气。对楷、隶、行、草、篆诸体都有较深的造诣,曾得到启功、刘自椟、陈泽秦老一辈书法家的指点。作品“拙中寓巧、平中见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艺术个性。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自撰楹联书法艺术展等,获各种奖项50余次。《书法导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对他均作过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省、市*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或被*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文史馆等单位收藏。
1996年12月叶炳喜任咸阳市书协主席后,为发展咸阳书法艺术事业作了大量工作,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六省市书画联展”及两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和数十次书法篆刻展,多次赴外省市或邀请全国名家来咸阳进行书画交流和考察活动,使咸阳市的书法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先后被陕西省文联和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1993年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出版有《叶炳喜书法集》、《叶炳喜书法艺术》。发表了如《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研究》、《意象书法欣赏》等多篇学术性论文。其艺术成就及作品已入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文艺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中。
10、特产介绍
丹凤核桃
丹凤核桃
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是1958年1月*主席作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重要批示的发祥地,同年9月,国务院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十六省(市)代表参加的核桃生产现场会,大大激发和鼓舞着丹凤30万人民一代又一代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26.5万亩、536.5万株,其中良种栽培面积10.5万亩、315万株。核桃总产达到1.38万吨,产值达2.76亿元,已成为丹凤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
万湾李梅
万湾村地处丹凤县城城西14公里处的棣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丹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下水灌溉),是一个天然的无公害生产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勤劳的万湾人大力发展李梅等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栽植李梅1500余亩,挂果500余亩、年产优质李梅500余吨。所产李梅个大、肉厚、核小、酸甜适中,色浓味纯,远销宁波、广州、温州、福建等11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李梅已成为为丹凤特色品种。
2003年10月万湾李梅生产基地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无公害果业类生产基地。
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丹凤天麻个肥色佳,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
丹凤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是天麻的最佳适生地。
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主要品种以红杆天麻为主,主产于陕西省丹凤县北赵川镇,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丹凤天麻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与好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自1999年在丹凤成功种植,带动了更多农民朋友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得到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位于武关河流域上游的北赵川镇栗子坪村在2014年实现了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了天麻的种植。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初步建成陕西商洛全国最大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天麻以野生天然箭麻为种麻,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培菌,扩繁出一代优质种麻,再通过无性栽培生产商品天麻。这种生产方法使丹凤天麻既保留了野生天麻的特有药性,又具备了有性繁殖的抗种性退化、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丹凤天麻”已入编《中国土特名产年鉴》。“丹凤天麻”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
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
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陕西丹凤出产的质量为最佳,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
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钙、磷、铁等营养万分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消肿利尿、驱风散寒、降血压和促进细胞更新等功能。
丹凤葡萄酒
丹凤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归”。在我们这“无酒不成礼仪”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即言此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8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是写的丹凤葡萄酒的佳。1911年(清宣统三年),南阳客商*文由豫入陕,见龙驹寨盛产优质葡萄,加之他曾跟随意大利传教土安西曼在南阳学习过无曲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于是就在黄巷子西十家办起了葡萄酒酿造作坊,不断扩大生产,正式创办“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酿造公司”,后更名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大芳葡萄酒酿造公司”,是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葡萄酒系列生产厂家。解放后,厂址迁至寨北后原,由合营转为国营,名曰“丹凤葡萄酒厂”,现有职工400名,厂房1.9万多平方米,储容器容量1.2万多吨。设备不断更新,工艺不断改进,在继承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科学酿造技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5年至1986年,该厂从阿根廷引进3台葡萄粉碎机,从法国引进2台卧式葡萄发酵罐和1台葡萄粉碎除梗机,同时建成1条自动装酒线。丹凤葡萄酒厂生产的传统葡萄酒--“丹-”葡萄酒,以优质龙眼葡萄为原料,三次加糖,精心勾兑,经三年陈酿,才出窖上市,馨香甘醇,久负盛名,供不应求。该厂生的的五味香葡萄酒,连续5年被评为省优,还有木梨香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等30多个品种,年产量7600多吨。
11、丹凤美食
丹凤蕨菜
蕨菜的食用方法很多,而且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主要烹调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蕨菜炒肉丝: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清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漂洗,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
2.把肉丝炒到快熟时,加入葱、姜、蒜、花椒粉等调味料再煸炒片刻。
3.把切好的蕨菜倒入炒肉丝锅中,与肉丝用旺火同时煸炒片刻,加食盐、味精、酱油即可出锅装盘。
二、凉拌蕨菜: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晾凉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加食盐、味精、醋、香油、花椒油等调拌均匀,即可装盘。
香苜蓿粉蒸肉
三、咸蕨菜: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一层菜一层盐的方法码入坛内,压紧,腌制成咸蕨菜。食用时再清洗切段,如再加些佐料更美味。
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当地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特产》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厨师讲丹凤香苜蓿粉蒸肉,制作方法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商芝肉
先将带皮猪肉洗净,煮六成熟捞出,在肉皮上涂一层蜂蜜和食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入汤锅里泡软,再捞出切片,将肉片皮朝下整齐地排放在蒸碗里,大葱分别切成段和斜形片,生姜分别切成片和未,用鸡蛋黄摊烙成蛋皮,切成象眼片。商芝人沸水锅中煮救捞出,去掉老茎、杂质,淘净,切成段,置碗中,加酱油、精盐、熟猪油拌匀,浇入蒸碗,再放姜片、葱段、八角,上笼先旺火后小火蒸至熟烂后取出,拣去葱、姜、八角,攘去原汁,将肉扣入汤盆。炒锅内放入鸡汤,加入原汁,旺火烧沸,下入姜末、葱片、味精,用手勺搅匀,投入蛋黄皮,淋芝麻油,浇人汤盘即成。
12、旅游景点
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位于商洛丹凤县的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也设在此处。由于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即“丹凤花庙”。
花庙与花戏楼——
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是座十分美丽的古建筑,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丹凤花庙”。大门形似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从舞台*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全国有“花戏楼”之称的建筑只有两处,一处为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的著名花戏楼,为南戏楼;另一处即此处,为北戏楼。
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笼罩在千姿百态的画图之中,其中尤以镂刻透雕刀工细腻,形神出众。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无所不雕,戏楼正面更是木雕精品荟萃。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不有龙。足见船工们对龙的信仰至诚。以千万计细瓷碎片镶嵌而成的群龙,在阳光下更是鳞光闪烁,异彩纷呈。
船帮会馆的历史——
丹江航道自春秋战国始即为贡道。为建都长安之历代王朝主要补给线,龙驹寨江岸当时是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船帮会馆,是当时从船上每件运货的运费中抽取三枚铜钱,日积月累,于清朝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建成。
船帮会馆又叫明王宫、平浪宫。会馆戏楼建筑雄伟,造型奇巧,有“兼具南秀北雄”之誉。会馆前门临江,为青砖六柱五楼牌坊式建筑。戏楼紧贴门楼,重檐翘角,巍峨壮观。楼上演戏,楼下可供上百人“安营下寨”。无论是晴是雨,船工们上岸后,身不着点雨,头不顶烈日,夏纳凉,冬取暖,乏者憩,闲者乐,皆兴致勃勃。戏楼坐南向北,正面顶端高悬“秦镜楼”牌匾,三面均可容纳观众。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经此,曾在会馆进行整训,并创建了龙驹寨苏维埃,从而为这一文物古迹增添了红色光环。新中国成立后,船帮会馆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起了丹凤县博物馆。近年又建成历史文物、贾平凹文学艺术成就、龙驹寨水旱码头三个展室。
此外,当地过去曾有不少行业的会馆,如今马帮、盐帮、青瓷器帮三个留存的会馆古建筑保护较为完整。马帮会馆古建位于西街小学院内,盐帮会馆古建位于县党校院内,青瓷帮会馆古建位于城关粮站院内。
四皓古墓
四皓古墓
四皓墓,位于丹风县商镇城西。由丹凤县城乘开往商镇或西安、商州的班车(几乎5分钟一趟)1元。到商镇后徒步去四皓墓只要3-5分钟就可到达。
四皓墓,州西三里许,傍金鸡原,坐鹿迹村,高冢星罗,苍茫磊落。陵前栋宇数楹,中有四短碣,分镌皓图,古貌俨如。名流经此,每多留题焉。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飞声塞天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今丹风县商镇拜遏四皓墓留下的诗句。四皓,是四位皓首银须老人,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鹿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皆秦博土,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商山。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绳绳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卖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在商山隐居下来。四皓在商山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偕入汉廷,一语吾主”,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个功高盖世的老人,尽可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可是,他们却功高身退,重返商山,终老山林,死后便葬于商镇,这就是四皓墓的来历。
其冢现高5米,直径7米,辽阔墓区,高槐深竹,松相干霄,身入萧寂幽古的氛围,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相传,汉惠帝曾派三千御林军每人自长安携土十斤,来商山为四皓墓培土,救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汉惠帝、柳宗元、王禹称曾为“四皓”撰碑。
几千年来,墨人骚客,达官显宦,大凡涉足商州者,无不来到这里拜谒,三国曹植、唐代李白、柳宗元、杜牧、白居易、元稹,宋代王禹称,明代李梦阳,清代郑板桥……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什。如“卧逃秦乱起安刘,舒卷如云得*”,“奇谋垂大誉,善后亦当思”,“灵芝不是凡夫采,荷得乾坤养得闲”;“百年身世片时间,商山不隐隐-”。四皓如果有灵,定会被这些藏球吐玑般的佳句深深感动。“地以人”。四皓墓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载入《全国名胜辞典》。
近年来,经过修葺,墓家四周青砖砌护,修围墙,筑门楼,专人管理,园内种植花卉,繁英密蕊,红紫芳香,吸引着远近瞻仰吊古的游客。
秦楚分界墙
武关在陕西丹凤,昔为关中的南门,其遗迹现在还有残碎的城楼,几间老屋,几棵古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武关以东五公里有一处秦楚分界墙,鲜为人知。
秦楚分界墙
五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葱绿,空气也爽,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一段隆起的是墙非墙是建筑非建筑的山岭便是秦楚分界墙。
所谓的秦楚分界墙呈南北走向,乍看它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墙的西侧很是平缓,而东侧则峭立起来,并可见砖石,尤其是在东侧有一条由砖石铺成的斜径,掩埋于荒草之中,其加深了墙的印象。墙断断续续,蜿蜒而去,远上便消失于蓝天之间,遂产生虚幻和茫然的感觉。
秦楚分界墙设于这里,多少是有可能的,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然而时过两千余年,秦楚分界墙之言要确立,需文献与考古证明,可惜既无文献,又无考古,所以此墙只能算是民间观点,属于传说。若它真的是秦楚分界墙,那么这里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其中以楚怀王为秦昭王所诱之故事意味深长。当时秦楚经常交火,秦是攻势,楚是守势。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王致信楚怀王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乡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候。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想去,又耽心是骗局,想不去,又害怕秦昭王发怒。考虑再三,还是去了,结果不出所料,是骗局。秦昭王派了一个将军埋伏武关,其打着秦昭王的旗号,拘留了楚怀王,直到病死咸阳。当时秦的使者就是从这里把秦昭王的信送给楚怀王的,楚怀王也是从这里进入武关的。秦楚分界墙的历史固然悠长,但诈术之历史比它还悠长。秦楚分界墙已经倒塌,但诈术却还在流行。似乎产生了一点火气。
冠山自然风景区
冠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丹凤县城北。景区范围西至龙驹寨镇傅家塬,东至丹庾路,南至铁路线,北至凤冠主峰,面积1.3km2。
冠山自然风景区
景区内冠山似雄鸡昂首欲鸣,海拔近千米,山势千峦嵯峨、参差嶙峋、危岩凌空、峭削耸拔、伟岸挺秀,遇雨烟岚幻化,尤见神韵。山体正中“冠山睡美人”惟妙惟肖,西侧犹有“真人会群仙”、“神龟挺立”,冠山口更有“啸天雄狮”、“猪豹赶奔”、“人头怪兽”,给冠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商志》
“八景十观”中“鸡冠插汉”就指此处。冠山奇洞隽秀,在千仞岩壁上十二洞分层排列:分别是陈半仙洞、百神洞、佛爷洞、三官洞、玉皇洞、阎王洞、菩萨洞、关公洞、*洞、娘娘洞、赵老爷洞、山寨主洞。诸洞大小型制各异,或单室或前后两室。其最大者深二丈,高宽各一丈。洞顶有线刻“八卦”或“十二生肖”藻井,洞内有神台、供桌、壁画。洞口原有砖式门额,花脊飞檐,雕梁画栋。
凤冠山自然及人文景观,虽经岁月剥蚀,但仍保留着雄奇挺秀的自然风貌。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拟以冠山原有的优美险峻自然景观、独特的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重点进行,并拟迁建恢复道教遗迹*宫、修建古军事山寨、攀岩健身、开慧泉、悟真池、种植园等项目,建成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祭祀、观光种植、休闲娱乐七大功能区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丹江漂流
丹江亦称丹水,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凤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
丹江漂流自古多险滩,沿途风光旖旎,大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牧、王禹偁等都曾泛舟丹江,并且留下诗篇赞美丹江风光。明代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下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在《徐霞客日游记》中记载了两岸美景。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商山即“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
丹江漂流
游客可选竹筏或皮筏乘坐,每筏4-6人,由船工撑篙引航。丹江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沿江有岩险东旸、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景点。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沿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诸景,并遍布各种书体之摩崖题刻。在商南县境内还有一段,湘河镇庙沟至月亮湾,全长17公里,沿江有红鱼口、梳洗楼、月亮湾等景点,可一直漂流到白浪街,观赏三省石景点。
商山森林公园
商山森林公园,位于丹凤县城西南9公里、商镇南(312国道)1.5公里的商山,地处流岭中段,丹江河南畔。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商山村、保定村和万湾村,北临丹江,南至八里石,东自西淹岭,西达万坪。东西长约8.4公里,南北宽约4.35公里,森林公园总面积1415公顷。
森林公园属华力西褶皱带流岭槽断裂带,中山地貌,山势雍容,峰姿雄壮,商山海拔860米,虎山海拔910米。公园内植物苍翠、森林茂密,峰峦争奇、群岭竞秀,商山远眺形如“商”字而闻名,虎山似猛虎而流传,天桥山直插云霄,有美丽神奇传说,“商山雪霁”为“商州八景之一”。园内植物种类达1200余种,被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的植物有贯众,商芝、银杏、榧类、鹅掌揪、红棒等,商芝、商山参为商山特有。园内有野生动物200余种,被列为国家ⅠⅡ级的保护动物有:豹、白鹳、金雕、水獭、大天鹅、狍、豪猪、红腹锦鸡、灰喜鹊、白鹭等。
龙驹寨
龙驹寨,位于丹凤县城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南面建有配殿,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花庙”。
龙驹寨
花庙大门建的像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尤其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深11米,台口8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承担重量。从舞台*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
十分美丽的古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设在此处。
丹凤县博物馆
丹凤县博物馆位于丹凤县的龙驹寨,建在著名的丹凤船帮会馆内。因会馆内供着汉水水神,以祈求神灵保护风平浪静、船行安全,故又称平浪宫。龙驹寨自古是“北通秦晋,南结吴楚”的交通要冲,是丹江航道中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丹凤县博物馆近年又建成历史文物、贾平凹文学艺术成就、龙驹寨水旱码头三个展室。由于该建筑群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即“丹凤花庙”。
丹江日月峡
翻越坝河与丹江的分水岭——牧护关(海拔1200米),经黑江口到商丹盆地,再过流岭峡谷就到武关。此处流岭峡,即为日月峡。
日月峡,是丹江上最著名的峡谷地带,因为丹江在此切穿流岭而过,所以称流岭峡。
日月峡长约48公里,河床比降在1/300—l/500之间,峡谷中除月日滩、孤山坪两处,由于深切曲流造成的古河道有农田分布以外,其余谷地多为变质岩、砂岩等所组成的陡峭峡谷。谷坡多在30—70度,峡谷段只有一节短小的支流汇入,像李仙沟、苏沟等。
丹江日月峡
在日月峡以下,丹江在省内段还可分为两段:即竹林关一商南过凤楼段,长53公里,是典型的宽谷与峡谷相间出现的串珠状河段;过凤楼一省界段,长58公里,谷形呈v字形,谷底宽120—200米,谷坡为30—60度。
丹江日月峡的壮丽景色,吸引着古今游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穿流日月峡观赏两岸的风光。他在雨天乘小船,顺丹江从龙驹寨(现为丹风县县城,“陕南重镇”之一)漂流而下“夜宿于山崖之下”,其艰苦情形可想而知。“雨后,怒溪如奔马,两山夹之,曲折萦回,轰雷入地之险”,这说明徐霞客当时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在记述雨后丹江沿岸的风光时,徐霞客写道:“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欲忆当年,似见如画的美景,宛如动人的诗篇。
上一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下一篇:太平轮(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