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16:36:55
...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6月的江西大学新闻系,是继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新中国开办的第三个高等教育新闻学专业教学点。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办2+2跨专业“卓越传媒人”班;建立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出版(专业学位)等5个学位授权点。

1、学院历史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6月的江西大学新闻系

1973年,开办新闻*培训班、新闻摄影专修班,面向全国媒体招收培养行业骨干

1982年,江西大学新闻学专业恢复招生

1984年,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面向全国培训摄影学员,成为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之后另一个新闻摄影高等人才培养基地

1997年5月,南昌大学成立新闻与艺术学院

1999年下半年,南昌大学创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学校实行院系调整,改为新闻与传播学系

2013年12月,南昌大学重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全校院系治理结构改革后首个新成立的学院

2014年1月,*江西省委宣传部与南昌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2、系所设置

本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播电视学系、广告学系和影视传播系,建立1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现代传媒中心,创设*苏区新闻研究基地、媒介文化与媒体管理中心、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品牌传播研究所等5个研究机构。

3、院务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主任

姚亚平 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

院务委员会副主任

郭建晖 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罗勇兵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绪先 江西省网信办专职副主任

程样国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胡永新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周创兵 南昌大学校长

朱友林 南昌大学副校长

院务委员会委员

杨六华 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王 晖 江西日报社社长

杨玲玲 江西广播电视台台长

李 旭 江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

胡永红 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陈信凌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4、师资队伍

新闻学系

许亚荃(主任)

朱玉华

王卫明

陈世华

黄晓军

张振亭

胡丹

刘琳

李云豪

孙利

王娟

王亿本

王海明

杨思文

广播电视学系

王倩(主任)

陈信凌

周云倩

黄秋生

郭晶星

何静

邓年生

蔡海波

楼宁

王小娥

广告学系

曾光(主任)

蔡俊

刘西平

吴鹏远

陈昌频

陈环

邓勇

揭云

王爱和

熊云皓

谢薇

影视传播学系

李华(主任)

沈鲁(副主任)

许爱珠

周浩

方小燕

葛力溶

李东

李淑婷

李慧群

刘擎

吕少勇

汤晓芳

寻茹茹

张佳妮

钟鸣

现代传媒中心

杨欣(主任)

罗俊(副主任)

陈明

刘杰

廖曼郁

佟霏

王芳

王艳萍

曾勰

5、学科建设

我院学科综合建设不断进步,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江西省高校第一批特色专业、江西省高校第一批品牌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办2+2跨专业“卓越传媒人”班;建立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出版(专业学位)等5个学位授权点。

6、重点学科

2012年,我院新闻传播学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

学科特色

1.强化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与报社、电视台、网络媒体和广告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2.对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专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与培养计划中。

3.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先后荣获“韬奋新苗奖”(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影视类广告金奖、平面类和广播类一等奖、“金长城传媒奖学金”等诸多奖项。

学科方向

1.电视传播与电视产业


机构设置

本研究方向直接面向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研究,除了在宏观层面上梳理传媒产业的发展脉络,阐述传媒产业的特征、内涵等之外,还特别注重对江西的传媒产业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研与剖析。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使用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手段以后,还使用统计学里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法研究等。

2.中国近现代新闻史论

改变中国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注重人物或者人物群体的个案研究,尤其突出研究江西新闻史和江西籍新闻界名人;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开放,积极参与联合研究。

3.媒介与社会

本方向紧跟21世纪“媒介化社会”的基本实践,以大众媒介的新发展,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不断兴起和传播应用为背景,以媒介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媒介)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回归传播学理论的本真,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新媒介领域,特别重视网络新媒介与信息社会、现代公众的关系研究,强调媒介化社会研究对当下各类信息传播问题、现象和趋势的解释作用,以及它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推动与影响。

4.文化传播

本学科方向注重文化产品传播技巧与传播历程的个案研究,突出文化传播的伦理规范,特别是媒介文化的规范研究,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具有学科交叉特点,表现在文学、文化学、传播学的三者交叉,也包括新闻学、伦理学、传播学的交叉,以及企业管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的交叉等。

7、人才培养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体系、内容和方法。创办“卓越传媒人”实验班,开展专业竞赛、办报、调研、采风、写生、演出等各类课外活动,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课堂等多重方式,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突出院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