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6个*高新区之一,于1988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批准辟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晋升为*高新区。2001年12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合并。2009年11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分设。哈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3.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区面积19.7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别名:哈尔滨高新区
行政区类别:开发区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
面积:23.9平方公里
创建时间:1988年9月
1、主要任务
哈尔滨高新区主要任务是通过招商引资,搞好服务,营造富商、亲商、安商的优良投资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省、市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2、园区规划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松花江北岸,松北区的西部。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总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由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两园"组成。
科技创新园:位于王万铁路线以东、三环路以西、三环路延伸线以南、松花江北岸堤防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科技产业园:位于肇东界以东、四环路以西、滨洲铁路线以南、三环路延伸线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分三期实施。
早期:2010年到2012年
完成2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吸引一批国内知名创新机构;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发展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中期:2013年到2020年
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研发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成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远期:2021年到2030年
全面完成130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城建设;建成国内一流高科技发展区,形成一批产业领军人才,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现代新城区。
3、现状
成绩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以政策作先导,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核心,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种投资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千家,以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群体、以各具特色的孵化器和大学园区为支撑的技术创新网络系统框架逐步形成。集中区初具规模,南岗集中区1平方公里基本建成,迎宾路集中区起步区快速启动建设,初成形象。招商引资取得成效,目前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77家外商投资企业入区,对俄科技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积极探索改造传统产业新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入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50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4亿元。“九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29.3亿元、工业总产值470亿元、利税7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6%、22.2%、21.5%,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并为哈高新区下世纪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
在“九五”期间哈高新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产业未形成,产业规模不大。具有自身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未形成,拳头产品不多。招商引资成效不大。二是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的进行。三是产业布局不清晰。由于集中区、大学园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度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导致全区产业分散发展,遍地开花,无法形成清晰的产业布局。四是管理*没有完全理顺,部分职能未到位,特区型管理模式仍未建立起来,在*创新上早已大大落后于全国大多数高新区。五是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未完全建立起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没有建立或运作不很成功。
4、发展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以*理论为指导,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为依托,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力争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升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战略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的原则,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深化哈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的改革、招商引资办法的改革、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行区域开放,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哈高新区开发建设;实行政策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各种主体,充分用足用好哈高新区优惠政策;实行市场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各方面优势,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准确把握哈高新区在省、市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空间、形象、功能和作用定位,进一步加快哈高新区的发展。
在空间定位上:形成一区多园,以区带园,多点联动,全面辐射,竟相发展的发展格局。
在形象定位上:形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办事快捷的发展环境。
在功能定位上:形成研发创新,创业孵化,教育培训,产业示范,辐射扩散的发展特色。
在作用定位上:发挥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区域产业调整的辐射作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和运行机制的示范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把哈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家迅速成长的基地,全省环境最佳、机制最活、服务最优、发展最快的开放型现代化经济示范区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城区。
经济发展目标:到2005年,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51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8%;年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7%;年实现利税7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0%;年出口创汇额达10亿美元。
发展重点
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1.以集中区作为重点发展区,以大学科技园和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的科技园为联动发展区,以区县相关工业小区作为辐射区,形成以集中区为龙头、大学科技园为辅翼、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的科技园为联动、区县相关科技工业小区为补充,联动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局大格局。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先进制造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新能源和高效节能产业,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⑴电子与信息产业:以亿阳集团、海格集团为骨干,以移动通讯网管系统及敏感元件应用技术为基础,重点发展计算机外部设备、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产品,计算机软件产品,网络系统集成和电子商务,微电子、光电子元器件及产品,全固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等。到2005年,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
⑵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以世亨集团、哈高科集团、地王集团、延生堂等企业为骨干,以生物芯片、生物制药、中药西制等为基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方面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及各类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化学合成药物、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新型中药及制剂、新型生物保健产品,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其他高新技术培育的优良农林牧渔新品种、新型兽用疫苗、新型农用基因工程产品、新型农作物生长及病虫害防治产品、新型有机肥料等。到2005年,从事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⑶先进制造技术产业:以航天风华科技股份公司、四海集团、焊接成套设备公司等企业为骨干,以精密仪器制造技术、先进焊接切割设备等为基础,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中高档数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新型数显装置、高性能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设备,中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等监控及控制设备,新型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高精度新型传感器等。到2005年,从事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⑷新材料产业:以星河技术公司等企业为骨干,以玻璃钢复合材料、钢塑复合管材及生产设备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到2005年,从事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⑸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以日达兴股份公司、圣日电池实业公司、华富集团等企业为骨干,以新型高能电池和风能发电设备等产品为基础,重点发展太阳能高效集热器及发电设备、液化燃气的存储新型装置、新型高能蓄电池及高效节能产品等。到2005年,从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⑹环保产业:以空调集团、华春环保公司、哈双新环保股份公司等企业为骨干,以环保型空调设备、水处理设备、城市垃圾处理设备等为基础,重点发展高效多功能除尘器、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弃物处理净化及循环利用设备等污染防治设备及环保监测仪器。到2005年,从事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发展和培育一批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和培育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争取达到200家。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同时,采取措施,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和产业渗透,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05年,非国有制企业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产出规模达到总规模的60%以上。
4.挖掘、培育和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产品国产化能力,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国际一流高新技术,快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
㈡全面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科技园区
1.加快两个集中区建设,使南岗集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形成具有支持现代企业发展的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使迎宾路集中区成为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基地,集中发展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孵化开发、人才培训、信息交流为一体,拥有先进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便捷的通讯信息系统以及生态型、园林式环境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科技新城区。到2005年,12.2平方公里全部实现“八通一平”,精心规划,合理布局,辟建信息产业城、生物医药产业城、绿色食品产业城、环保产业城,使其成为高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强化技术创新,加速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发展。
3.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的科技园的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各科技园可根据现有条件,依托产业基础,利用周边资源,发展计算机软件、环保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㈢加强技术创新,全面构筑技术创新体系
1.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保障的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为高新区的跨世纪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网络化的原则,集中力量办好高科技创业中心、海外学人创业园、软件园等各具特色的孵化器。
3.积极鼓励和吸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利用高新区政策环境等优势,入区创办或与企业合资、合作创办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构建高新区技术创新先导群。
4.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哈尔滨与俄罗斯长期交往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的力度,积极引进俄罗斯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面向市场进行转化,与国内的技术、资金、企业嫁接,使高新区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的基地。
㈣建设高效运行机制,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1.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和服务第一的思想,面向企业需要,建立科学、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
2.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类型,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3.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根据高新区发展需求,采取各种方式,构筑高新区综合服务高地,形成行政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配套体系。
㈤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形成科技创新氛围浓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社区
1.加强党的建设。继续探索符合区情的党建工作新路子,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新区跨世纪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入扎实开展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培养一批文明单位群体,大力加强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塑造现代文明新社区。
5、保障措施
㈠建立上下一致,求真务实的思想保障体系
1.在高新区广大*职工中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服务第一、改革创新的思想,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加快哈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把有利于高新区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壮大,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千方百计把哈高新区经济搞上去。
㈡建立机制灵活的招商引资保障体系
1.把招商引资作为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措施,面向世界大的企业集团、面向经济发达地区、面向省内著名企业,主动登门服务,争取企业入区发展,壮大高新区产业规模。
2.针对国内外企业集团发展需求,通过利益驱动、环境吸引,用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优良的股权、广阔的市场等生产要素,吸引投资者,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3.建立效率优先、利益共享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根据招商对象的实际情况,建立充满活力的招商机构,充分利用社会的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调动各方面力量,挖掘各方面人才,为高新区招商引资服务。
㈢建立科学的人才保障体系
1.建立“求才”机制。通过建立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诚心引人,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哈高新区创新、创业。
2.建立“用才”机制。通过科学设置工作岗位,赋予相应的权利,明确责任要求,创造哈高新区人尽其才、才有所用、各展所长、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人才在哈高新区能够充分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3.建立“留才”机制。通过事业凝聚,感情温暖,利益驱动等方式,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工作顺心、生活安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哈高新区的建设中去,为哈高新区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建立“育才”机制。通过重点培养,大胆使用,实践锻炼,培训提高,使人才不断增长才干,快速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把哈高新区建成人才培育和成长基地。
㈣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保障体系
1.以*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方式,建立高科技种子资金,培育和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孵化企业的发展。
2.以*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高科技风险投资资金,通过自办、联办,吸引入股等形式,辟建多元化的投资公司,支持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以*引导、企业参与、银行配合的方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资金,以存量资金,调动银行的增量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4.以*组织、企业参加,调动国内外大企业及企业集团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其将自有资金、配股资金、上市融得资金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用市场手段调集社会资金向高新区集中,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资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
5.积极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和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争取在国内外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㈤建立综合配套的中介服务保障体系
1.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办成面向社会的、企业化经营的中介服务组织。
2.合理配置服务资源,积极鼓励哈高新区现有企业、事业单位,利用自身条件,联合社会优势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创办经营性的中介服务机构。
3.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区内现有中介机构积极性,主动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4.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证券、投资、会计、审计、评估、交易、法律、专利、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进入高新区或入区创办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