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中国道教圣山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与金坛市交界处,距南京大约60公里,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主体山脉位于常州市金坛市茅山镇境内,少数山体余脉位于镇江市句容市境内,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主峰大茅峰位于句容茅山境内,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风景区1986年被省*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他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句容茅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中文名:茅山
外文名:MountMaoshan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部句容、金坛交界处
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0511
邮政区码:212446
方言:江淮官话
行政区类别: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
人口:2.7万
荣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最高峰:大茅峰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火车站:镇江南站、句容西站、宝华山站
所在地:镇江
地址: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茅山风景区
类别:风景名胜
开放时间:7:00-17:30(冬8:00-17:00)
票价:淡季90、旺季120
著名景点: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新四军纪念馆等
占地面积:50多平方公里
景区等级: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1、人文荟萃
茅山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望长江,东至武进、常州、江阴、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茅山,是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闪烁着犹如水晶般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赛会获金奖。
2、历史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3、艺术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茅山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观、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
国家AAAAA级旅游区福地—茅山。地处句容市东南26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沪宁高速公路、宁杭国道、常溧公路、句茅旅游专线,交通便利。茅山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茅山当地茅山老鹅、风鹅、咸草鸡、茶园鸡等家禽均是茅山农家自然放养,茅山特产种类繁多,还有郭庄狗肉、三岔猪头肉、香肠、白鱼、野山兔、野鸭、野鸡等多种野味、茅山地衣、赤山地衣、乌米饭、野山笋、手剥笋、乡野菜、香椿芽、菌菇、板栗、紫玉米、越光大米、杂粮组合、无花果、草鸡蛋、青壳蛋、茅山长青、白茶、葛根茶、葛粉、金蝉花、桑果酒、等近300个品种。秉承传统的配方,历史悠久,加以现代的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口味独特,风味独有。茅山土特产取自天然,源于传统,“茅山人家“牌老鹅秉承传统的配方,加以现代的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独一无二的口味,带给您无穷的回味。
4、相关道教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一、茅山道教的源流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二、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三、“三山”符箓归正一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四、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祐观传全真龙门正宗。五、近现代的曲折发展1928年,国民*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横行茅山,杀人放火,焚烧道观,*神灵。22名道众惨遭杀害,血染净土,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道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金坛县人民代表,同年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时期,茅山道院又经历了一场浩劫,神像被砸,道士下放,经籍焚毁,大量文物字画遗失殆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从此,茅山道院传正一派,乾元观为坤道修炼道场,传全真龙门派。(茅山道教几经浩劫,大量具有珍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毁于一旦,鼎盛时的257处宫观庵院,大多已无迹可寻,只能见诸史料记载。如历史悠久的崇禧万寿宫,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其他大大小小的道观,或在抗战中烧毁,只剩残垣断壁,或在新中国成立后拆作他用。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保护道教文物的工作,刻不容缓。)
5、旅游信息
相关道院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幽洞密集,怪石林立,山水秀美,风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梁代天监时(公元503年—519年),著名茅山道士陶弘景曾结庐于此“龙池”之旁修炼;唐代至德年间(公元757年—758年),茅山道士在此建火浣宫;宋代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道士张明真庐居于此;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为延真庵;五年(1027年)为天圣观;嘉佑年间(公元1057年—1063年),蜀人王略修修炼于此;仁宗时(公元1023年—1063年),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曾筑潜神庵于此修习上清道法;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赵煦皇后孟氏误吞尖针于喉中,医莫能出,时刘混康闻之,飘然进京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籙与丹药催吐,使孟太后吐出尖针,哲宗皇帝龙颜大悦,于是便赐刘混康号为“洞元通妙法师”,又招住京城上清储祥宫,并于绍圣四年(公元1098年)江宁符即所居始建元符观,以供其修道炼法,历时九载于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建成,敕赐“元符观”为“元符万宁宫”。其时建筑壮观,规模宏大,殿宇层层而上,房舍院院相连,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前是睹星门,正中有天宁万福殿,以祀皇帝本命星宿神像,以藏朝廷恩赐茅山之道经;又有宝籙殿、北极阁、万寿台、九层台、宗坛祠、句曲山神祠、广济龙王祠、本宫神护圣侯祠、本宫二使者灵佑灵护侯祠与三素、九真、众妙、大有、震灵五神堂及东秀、西斋、观云、启明、野隐、勉斋、西碧、东斋、乐泉、觉秀、云林、真隐、监斋十三房道院等,后为刘混康早年所筑潜神庵,“总四百余间。高明杰大,工尽其技。金碧丹垩之饴,萤煌昭烂于祟岗秀巅之上。烟霞霏微,草木葱郁;望之若神,莫可图写;即之肃然若云车,风焉往来于空旷有无之间,不可得而知也;可谓盛矣!”时徽宗还敕江宁府发兵二百人,供元符宫及茅山其它道教宫观巡逻洒扫,专立兵营拱辰寨驻防保卫,盛极一时。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1130年),此宫毁于盗火。不久又得高宗敕赐重建,工竣并御书宫额。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又有修复扩建。理宗时(公元1225年—1264年),理宗皇帝亲赐茅山道教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修缮宫内“上清宗坛”,且御书“上清宗坛”碑与圣德、仁佑、景福万年三殿额。明代屡有修缮,并于宫内专设华阳洞正副灵官,以加强对茅山各道教宫观道教事务的管理;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江宁李君华和茅山道士陈真福曾有修复,后李君华之子李曙又有再修,至此已基本恢复原有规模与格局。后经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宫内大部分建筑相续惨遭兵火焚毁;抗日战争期间,宫内部分仅存建筑又遭日军兵火烧毁,民国年间(公元1912年—1949年),元符宫仅存灵官殿、三清大殿、太元宝殿与东秀、西斋、勉斋、聚仙四房道院等建筑;解放后,宫内殿堂及道院多次得到当地人民*的拨款、屡有修缮;十年浩动期间,该宫除万寿台与勉斋道院内的部分道房之外,其余建筑均被拆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得以重新贯彻与落实,茅山道院的道教活动日益得以恢复,元符宫亦逐渐得以重新修建,并于1988年11月间正式对外开放。现已建成与修缮完工的主要建筑有睹星门、灵官殿、碑亭、万寿台、三天门、慈航殿、勉斋道院、黄鹤楼、东岳楼与道舍及斋堂以及老君露天神像及其附属工程。
进入茅山风景区牌坊内,有宽阔平坦的黑色公路直通印宫。车向左拐,豁然开朗,远远就可看到顶天立地的老子坐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神态慈祥、庄严、睿智。
到达印宫,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山门牌楼,牌楼柱东有联,为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撰书:“星应斗牛山接昆仑襟太湖带长江自然钟秀结地肺;秦汉神仙梁唐相师垂科教广玄化上清经籙出句曲”。山门扁额为康有为“众妙之门”;西侧联为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道长书:“道教渊源犹如云挂山头行至山头云更远;玄门奥义恰似月映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门头匾额为“紫气东来”。
印宫共有四层广场。第一层为睹星门广场。睹星门亦称石碑坊,原是宫内道士观星望气之处。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末,毁于清代,现存建筑为1987年重建;高7.5米,宽21.8米,石质建造,分左中右三门,正门横额上刻“睹星门”三个红色大字,门之四根青石云头盘龙柱,其中两根为宋代原雕,两根是元代石雕,门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蓝色正楷大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苍劲有力,端庄清秀,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于雍正六年(公元1828年)五月朔旦所书,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与石刻艺术,是茅山道教历史文物。
过睹星门,拾阶而上为灵官殿,殿额石上书刻“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门前两侧各置石狮一尊,左雌右雄,虽残缺不全,但极古朴自然;此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正*奉王灵官塑像,王灵官塑像东西分别供奉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塑像,近殿门左右祀青龙、白虎两神塑像;殿之四周供奉道教所信奉的六十星宿神塑像,像高2米多,均为坐式,有文、有武、有喜、有怒、有观、有望、有思、有想,尊尊形态不同,个个神情各异,皆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每位神像手中均持一物,或刀、或枪、或剑、或琴、或镜、或宝、或笔……这些法特都是每位本命星宿神历史地位及其法力的象征。
出灵官殿后门,上越二十余级台阶即至碑亭,碑亭后为万寿台,古称彰台。台以青石砌筑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中路未设上*阶,台阶而从东南角上至西北角下,因原为宋元时传为帝王和太后启建“金籙道场”拜章上表之圣地,故中路不设台阶,意即中路只有皇帝才能行走,其它臣民只能从两侧行走。台上正中建造石坊一座,曰“三天门”,门高6米多,宽2米,门头以上共有四层石雕,一层为二龙戏珠浮雕,二层为石刻三天门横额,三层为五只形态各异的仙鹤浮雕,四层为梁、沿、脊俱全的石雕门顶;两旁古柱高达6.5米,共分五级,一级门柱,高3.4米;二级立体盘龙柱,高1.5米;三级立体八节石墩,高0.4米;四级莲花石座,高0.4米;五级为两石柱顶巅一对高0.8米,左右相对而视的雄雌石雕坐狮。门之正面横额上刻“三天门”三字,两侧石柱石刻对联云:“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门之背面横额上刻“万寿台”三字,左右石柱石刻对联曰:“翠岳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整个台坊建筑浑然一体,雕工精细,古朴大方,是茅山历史上重要的道教建筑物之一。据出土石碑资料记载,创建于南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年—1264年),明代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与清代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及乾隆十七年(1752年)均有重修;抗日战争及十年浩动期间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存建筑为1992年间茅山道院在马来西亚茅山教五馆总坛李天师等海外茅山派弟子的捐助下重新修建。
山天门左为勉斋道院,院内建有黄鹤楼、东岳殿、斋堂、伙房、道舍、库房等;东岳殿为1991年新建,上下二层,上层宽五间,深三间,中奉东岳大帝金身塑像,下层宽五间,深三间,现为香客与宫内道士进餐斋堂;黄鹤楼古色古香,基本保存原有风貌,楼分上下两层,宽深均三间,上层是宫内库房。元符宫原有十三房道院,后经天灾人祸,十二房道院及宫内殿堂先后被毁,而唯有勉斋道院历经数百年的人事沧桑至今基本保持原有建筑与规模,其中奥妙传说同道院门楼的建筑奇特与门前地面以青砖及小瓦构筑而成的图案有关;道院门楼两边院墙挺立,走向东南向,按常规道院门楼应朝西方,然而道院门楼却向西南斜,且门额嵌有砖刻坎卦符号,其中缘由自古无人能解!道院门前地面之上以青砖小瓦构筑而成的图案更为神奇,有人说是一道道教符图;有人说是一个篆体的“福”字;有人说是一幅道教“炼丹图”;有人说是一只“古花瓶”,瓶口长的是万年青,用门额上坎卦中的水经常浇灌滋润瓶中之草,意使道院香火不衰,犹如万年青一般永远长青不枯,生气勃勃。此图究竟始于何时?谁人之手?又有什么神秘作用与意义?史书未载,志书未记,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实为茅山道教一大谜,有待智者前来研究与探讨,以解此谜。
下三天门,上越四十九级石阶到达太极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太极池。池底为黑白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池内有喷泉。《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认为“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阴阳二鱼目为白黑二只硕大的石球,石球在眼窝喷泉水流作用力下滚动,栩栩如生,实物演示了老子“天下其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的思想。
太极池东西两侧各钟亭和鼓亭。向西100米,是新建的慈航殿,殿内供奉慈航真人和吕祖、关公、药王、等神。过太极池,迎面是九龙御道,九龙图上方为赵朴初先生所题“道法自然”四个大字,白底黑字,赫然醒目。神台底层拱形门头“老君殿”三个大字跃入眼帘,两边楹联颇有气势:“九峰苍翠隐太极,一篇道德藏玄机”。沿两侧石阶攀登,即达圣像底坐神台。神台建筑呈八角形,暗合道教八卦,高五米。内奉老子神像制作样本,四周绘以神仙壁画。
出神台,便是老君广场。老君广场四周石栏雕祥云仙鹤。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子像身后贴山壁而建的120米东西文化长廊。此廊在全国道观中堪称华夏第一。长廊分彩绘、石刻、壁画、板雕四个部分。彩绘部分为“许谧修道图”,生动地描绘了茅山道教上清派第三代宗教师许谧入道、学道、访道、问道、征道、得道、了道、成道的故事。石刻部分,陈列了茅山道教文化碑刻。茅山道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荟萃,高道流羽云集,香客游人不绝,历代都留下有众多石碑、石刻、字画等道教文物。这里陈列的有陶弘景、王安石、苏东坡、顾况、梁武帝、唐伯虎、郑板桥等诗词笔迹,十分珍贵。壁画部分是二十四孝图。在中国,儒教、道教、佛教相互兼收并蓄,二十四孝图中有不少幅讲的就是道教故事。板雕部分,则是老子《道德经》81章全文,图文并茂,分外庄严凝重,耐人寻味。
阅尽一百二十米长廊,回首方知身在巅峰,扶栏极目。层层云雾飘飘渺渺,苍峰翠峦隐隐现现,宛若东海蓬莱仙山。峰峦之间,田野之上,阡陌纵横,池水如镜镶于大地。举目远眺,大茅峰顶的九霄宫红墙萦绕,高入云端,使人顿有登临仙境,加入太虚之感。人间争斗,尘世烦恼,顿感随云而去,一切仿佛回到了原始,回到了自然。
元符宫附近的主要名胜古迹有:华阳洞、玉柱洞、仙人洞、罗姑洞、楚王涧、常遇春影壁、丹井、龙池等;自然景观密集,尤以林秀、洞幽、石怪、涧清、池圣、泉灵等美景著称,是香客游人漫游林海、探览仙洞、观赏怪石、静听溪涧、畅饮灵泉、细看圣池、春听鸟鸣、夏浴清风、秋望红叶、冬观瑞雪、远眺大茅胜景、近览积金灵气的理想场所。
茅山景区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为纪念苏南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于1995年9月1日落成此碑,全高31.3米寓意由镇江市31.3万*员捐资所建。“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被誉为“世界一绝”。许多建筑学家、声学专家对此奇特现象,经多次研究,仍未达成共识。
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当年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最久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在日伪顽长期夹击下,苏南军民的抗日呈现出了罕见的艰苦性和复杂性。苏南*组织和新四军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清剿的斗争,苏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0万多兵力,在5000多次的作战中毙,伤,俘日伪军达4万多人。苏南人民的5万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7000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县团以上*牺牲的就有百余人,苏南抗战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的中流砥柱。苏南人民的抗战业绩,从根本上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妄图把苏南沦陷区变成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基地计划,从而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纪念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在党支部和国家的支持下,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1995年9月1日正式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须弥高3.13米,寓意镇江市全体*31.3万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来自南方八省健儿,碑前有317级宽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意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寓意6月,最后17级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军韦岗处女战胜利的日子。空心碑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碑阴刻有纪念碑为"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之命,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领导下,五万子弟踊跃参军,浴血战斗五千余次,毙伤俘敌四万多名,七千将士壮烈捐躯,其勋劳业绩,彪炳史册。值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特立此碑,永志不忘。"落款为*镇江市委员会,镇江市人民*敬立。
于1995年9月,纪念碑前两侧又各建六角碑亭一座,在碑后还另立有光荣榜一块,记载建碑捐款单位和95位抗日老同志的名单。
1997年除夕之夜,茅山脚下一居民在燃放鞭炮时,偶然发现,每当爆竹升空爆炸后,纪念碑上便响起一阵清晰的“嘀嘀哒,嘀嘀哒……”的军号声,他趄矗立在山岗上33米高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望去,碑上并无疑物,碑下也无人影,更奇怪的是这位村民手头的爆竹声一停,军号声即停,爆竹声一响,军号声也随之响起。他为了探个究竟,就壮着胆子带上家人上了那个山坡,经过仔细查看之后,并无任何异物,于是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从此纪念碑下放鞭炮,碑上空响声军号的奇观就这样不胫而走,后经有关部门志专家的多次研究,调查,均无法正确解释这一奇特现象,因此,纪念碑从此也被人们同茅山怪谜联系在一起。
茅山景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活动必到处。新四军纪念馆坐落于茅山镇,建筑独特,1985年建成,1988年重建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馆内展出各类实物及图片3000余件,并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当年新四军奋起抗日的英勇场面。
一九三八年夏,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的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它是中国*在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基地作用和枢纽作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经省委批准,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建成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一九九八年又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翻建。新馆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三千七百多平方米,基本陈列是《新四军苏南抗日战争历史陈列》。展览共分"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者"、"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及"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五大部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3000余件。
新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即表现了茅山三座山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从1985年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是由原先的10万余人次逐渐增加到每年30万余人次。馆内还先后接待了*以及省、市、部队等高级领导*,新四军老*,老战士达一万人次;根据有关部门的安排,原新四军领导吴仲超、王必成、段焕竞、江渭清的骨灰均安葬在纪念馆院内。被省、市有关方面列为“校外德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德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等。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于1998年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新馆的重建工作,整个工程历经一年半紧张设计,修建与布置之一,于1999年3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华阳洞
在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然石灰溶洞。这就是茅山著名的华阳洞、玉柱洞、仙人洞,其中最有名的是华阳洞;此洞入口上端中间石刻有“华阳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1米见方,笔力苍劲,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石刻20余处,隐约可见,均为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游洞之后所题刻。
茅山景区
喜客泉位于大茅峰西北麓。泉周以片石砌成,直径3米,游客到泉边击掌后,就会从泉池中冒出水泡,一串串像珍珠项链,故名喜客泉。有细心的游客发现,喜客泉水另有与众不同之处:普通的水滴洒在水中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喜客泉水洒在水中发出的是“噗噗”的闷声。更令人称奇的是,喜客泉水水泡冒完后,立即从四周向水泡*聚拢,并形成一个圆圈,越缩越小,直到消失,这个圆圈似漂在水面的油花。如果用手搅动泉水,水面静止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但用此泉水洗手却没有油腻感,只觉双手爽滑舒适。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观瞻,为之称奇,纷纷赋诗留念。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播出的电视剧《中国泉》就在此拍摄,剧中“迎客泉”就是茅山的喜客泉。
日前,国家旅游总局网上公示,茅山景区等9家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茅山景区成为我省第18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镇江大市第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市委、市*将茅山“创5A”写进全委会报告;2009年,市*专门成立茅山“创5A”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创建工作;2013年,在市委、市*、市各相关部门和茅山道院、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通力协作下,创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同年10月,茅山景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景区资源价值评定,“5A”创建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在历经提交申报材料、景观质量评定、专家暗访、专家现场明察、公示五个阶段后,茅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6、交通
班车
上海至茅山:上海汽车站坐到句容长途大巴,到句容后乘坐句容至茅山公交。
南京至茅山:南京南站坐班车到句容,再换乘城乡公交到茅山;
马群客运站乘坐宁句城际巴士到句容市区,再换乘公交至茅山景区。
南京小红山客运站乘坐班车至句容,换乘公交前往景区。
高铁
乘坐沪宁高铁至丹阳站,再转乘前往句容的大巴,无缝换乘至句容茅山景区。
乘坐宁杭城际至句容西站,乘坐西站至句容客运中心直达公交,前往茅山景区。
自驾游
沿沪宁高速至句容城区出口,往句容城区方向行驶至长江路,再沿东昌路就可看见茅山景区指示牌,按指示即可到达景区。
宁杭高速请从句容西出口下来往句容城区方向行驶,即可沿景区指示牌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