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恩迪国家公园
布恩迪国家公园坐落于卡巴莱、基索罗、鲁昆吉里行政区内,西面与扎伊尔交界。最近的城镇是东南的卡巴莱(走公路29公里)。位于乌干达的西南部,处于平原和山区森林的交汇处。布恩迪国家公园以生物的多样性而闻名,它拥有160多种树木和100多种蕨类植物。这里可以找到种类繁多的鸟类和蝴蝶,还有许多濒危物种,包括山地猩猩。
中文名称:布恩迪国家公园
外文名称:BwindiImpenetrableNationalPark
地理位置:乌干达西南基盖济高地、西部裂谷边缘
所属洲:非洲
国:家:乌干达
占地面积:32000公顷
1、公园简介
布恩迪国家公园方位
1948年两块保护区合并扩展为占地29800公顷的不可穿越*公共森林保护区(森林法,1947年,1964年修订)。1961年又把当地的两个森林保留地并入*保护区,使保护面积增加到32080公顷。同年,为了对山地大猩猩采取额外保护,整个保护区定为动物禁猎区(狩猎维护和控制法案,1959年,1964年修订)。最终,布恩迪升级为国家公园(1992年)。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园海拔高度介于1190-2607米之间,北部最低,东部边界的卢瓦穆尼奥尼山最高。具有陡峭山峰和狭窄的河谷,地势大致从西北(1750米)向西南(海拔2250米)倾斜。公园与外部零星的洼地森林共同构成重要的集水区,向周边农业区供用水。伊沙沙河的三条主要支流被引入北面的爱德华湖。地质上,布恩迪与西部裂谷的隆起部分相连。地下岩层有千枚岩和页岩,以及石英和花岗岩。表面土壤是肥沃的红色腐殖土,中间层是高酸性土,底部缺少土壤。由于地势陡峭,没有树木的地方很容易遭受侵蚀。
2、自然环境
布恩迪国家公园地图
现有情况表明,布恩迪的树木种类和蕨类植物种类在东非最丰富。因此布恩迪被选作非洲29个植被多样性森林保护区之一。“不可穿越”指生长在谷底的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灌木覆盖严密。布恩迪广义上分为中海拔常绿雨林和高海拔森林。约40%的森林是繁茂和较繁茂的混生林。有三种群落趋向单一物种优势,主要依赖于海拔高度。
公园内30%的地区被低矮群落占据。还有小片沼泽和草地。竹林面积限制在100公顷以下。200个物种中有10种为布恩迪特有。
布恩迪有东非最丰富的动物群落。森林鸟类超过214种(总共有336种),120种哺乳动物(包括7种昼行性灵长目动物),202种蝴蝶(占乌干达的84%)。极为显著的是布恩迪拥有世界上1/3以上的山地大猩猩(650只中的300只),这些大猩猩分布在23个群体中。有12种鸟,一种灵长目,3种蝴蝶为布恩迪特有(有时也移动到相邻的西南高地森林里)。
3、生产活动
尽管37000年前可能就有人类活动,公园内没有考古遗迹。最早进行森林开发的证据可以追溯到4800年前,直到2000年前班图族农业人口才进入布恩迪地区。当地为乌干达人口最稠密的农村地区。在森林周围各个定居点,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0-320人。大约有10000个家庭直接在公园四周直接耕种。
现在公园内还有50—100个家庭,他们在1964年被逐出森林后生活困苦。约有84%的森林地段有人类活动迹象,包括伐木(29%)、打猎(24%)、采矿(6%)、饲养牲畜(10%)和铺路(7%)。只有大约105的森林未遭人类侵扰。
尽管大多数当地人遵守公园规定,利用资源很节约,还是有许多人砍伐木材,竹子,采集蜂蜜,开采黄金。1983年估计有300人受雇砍伐木材,另有100-200人开采淘洗金矿;还有60人在公园内和四周地区采集柴火,竹子,蜂蜜和药材。由于地势崎岖,布恩迪从未进行木材商业开采。
4、旅游项目
布恩迪国家公园
1993年8月颁发特许经营权,允许旅游商在森林四周选定的地方开办旅馆。国际大猩猩保护计划和乌干达野生动物局计划开办旅游中心,并且印制了宣传材料发放给游客,还进行森林生态导游培训。
5、研究工作站
1979年对公园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随后进行了生态调查,调查人员建议设立永久性野外工作站。1986年开展不可穿越森林保护计划。研究机构拥有一座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和60名研究人员。1986年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森林调查,为森林部的大型目录提供部分资料。1991年不可穿越森林保护计划机构发展为热带森林保护研究所,并作为姆巴巴拉大学的野外工作站。主要研究任务是编制动物和花卉系统目录,实施保护计划,估算分析山地大猩猩种群量、分布和特别需求。全面管理规划布恩迪独有的生物多样性无疑使其成为乌干达最重要的物种保护区。其中包括许多裂谷特有物种和9种全球濒危物种。
布恩迪还拥有东非最丰富的动物群落。部分原因是布恩迪具有连绵广阔的洼地——山区森林。更重要的是,布恩迪因栖息着全球1/3以上的山地大猩猩,所以具有国际重要价值。
直到1994年,布恩迪还在采用1961-1971年的工作计划。该计划强调保护的同时,保证最大数量的持续木材生产。遗憾的是,1971年以后,森林部机构解散,导致大规模掠夺性森林开采,包括伐木,淘金,开垦土地,放牧家畜。1986年不可穿越森林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加上乌干达野生动物局等机构采取的保护措施,情况逐渐稳定。除了实施法规管理,统计监测,研究,人员培训,公园边界划定和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由于公园周边地区人口稠密,农业活动对公园造成侵害。这时乌干达野生动物局得到保护开发计划的支持。这一计划诣在通过大规模农林计划促进与当地社区形成良好关系。
6、动物生存现状
除了林区外的工作,还对林区内的资源利用和区域规划进行了研究。除1993年实施的旅游计划外,新近由研究所和保护开发计划以及乌干达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制定了一项全面管理规划。尽管没有捕猎大猩猩的活动,但偷猎羚羊、野猪和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的事很普遍。而且,1995年有4头大猩猩被杀。幼年大猩猩捕获后被卖给私人收藏者。
现在旅游活动受到严格控制。但更多的游客要求跟踪观察大猩猩。对山地大猩猩的威胁来自两方面。因外人经常出入,对偷猎者更加难以防范。另一方面,尽管只有健康游客才能进入公园,还是可能传播疾病。缺乏野生动物兽医也制约了旅游计划的可持续性。
伐木活动相当频繁,淘金和烧炭同样如此。在森林保护计划和保护开发计划的帮助下,大多数非法活动受到限制。但布恩迪作为稠密人口包围中的孤立森林区,农业活动已经威胁了森林的完整性。公园管理缺乏社区参与,公众缺乏保护意识,加深了人类威胁。公园正与热带森林研究所共同进行植被资源研究。以便使当地人能持续获得有用的森林植物。一项利益共享计划将从大猩猩参观收入中抽取12%用于资助项目,如建学校和医院。
7、濒危物种
布恩迪国家公园
这份研究报告分析了6个案例,这些案例表明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意味着森林、淡水和海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从而使在这些区域生活的贫困农民可以获得森林、淡水和海洋提供的更多资源。这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收入水平,还使得淡水质量、人民健康状况、教育水平以及妇女权利得到了很大改善。该报告表明,很多基于野生动植物观光的生态旅游项目——例如海龟、大熊猫和山地猩猩——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通过应用动物物种迁移知识,能够帮助当地实施可持续土地使用规划。
WWF全球物种项目负责人SusanLieberman博士说:“通常情况下,那些导致物种濒危的因素也是导致贫穷的原因,例如栖息地和自然资源的减少。该报告证明了濒危物种受益时,人类也会受益。”例如,在哥斯达黎加的托土盖罗,龟给当地经济带来的价值要比龟肉、龟蛋曾经给予当地人的经济价值大得多。当地社区也非常支持采取保护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过去30年,这里的海龟数量和旅游人数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尼泊尔的一些地区,社区集体林促进了老虎种群生存所依赖的关键走廊带的恢复。WWF目前正在帮助当地居民管理这些森林资源,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根据该报告,社区集体林的用户小组年收益可达到4760美元。在印度一个叫法利达的村庄,WWF一项旨在保护当地珍稀恒河河豚的项目帮助当地社区满足了生活需求。经过五年时间,这里贫困线以下家庭数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8、保护计划
乌干达布恩迪国家公园周边60%的居民认为,他们从国家公园的森林保护中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森林公园旨在保护濒危山地猩猩的栖息地。在中国,当居民获得替代生计时,在保护区内的非法和破坏行动数量有了显著下降。在纳米比亚,社区居民建立管理委员会,管理自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了野生动植物管理、野生动植物数量增加,生态旅游得以发展,同时社区企业的利润也得以增加。Lieberman指出:“投入数十亿美元减少贫穷,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但同时却忽略了可持续发展、健康环境与物种保护之间的联系,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现在我们有必要开始建立这种联系,并行动起来。”
9、世界遗产
批准时间: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