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林东镇

科普小知识2022-09-14 13:04:02
...

林东镇是巴林左旗*所在地,地处巴林左旗中部,距赤峰市人民*驻地红山区270公里,北纬43°57′-44°00′,东经119°21′119°25′之间,东北面与白音沟、花加拉嘎、丰水山、十三敖包乡接壤;西南两侧与哈拉哈达、哈达英格、白音敖包乡毗邻。总面积366.09平方公里,林地14.88万亩,森林覆盖率29.6%。全境属半山半川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林东镇是“富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五千余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中文名:林东镇

行政代码:150422100

身份证前6位:150422

长途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隶属政区:巴林左旗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蒙D

辖区面积:366.09km2

人口数量:约8.2万人

人口密度:224人/km2

1、地方简介

林东镇是巴林左旗*所在地,地处巴林左旗中部,距赤峰市人民*驻地红山区270公里,北43°57′-44°00′,东经119°21′119°25′之间,东北面与白音沟、花加拉嘎、丰水山、十三敖包乡接壤;西南两侧与哈拉哈达、哈达英格、白音敖包乡毗邻。总面积366.09平方公里,林地14.88万亩,森林覆盖率29.6%。全境属半山半川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度温差较大,年平均温度为4.5—6℃,年平均气温22.4℃,年平均风力2.7m/s,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366.4毫米,海拔485—614米,无霜期为120—130天。

全镇辖20个农业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1859人,其中农业人口42211人,城镇居民人口39648人,属多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32962人,占总人口的40.3%。林东镇所辖的20个行政村有10个分布在镇郊,10个分布在山区,土地以湿地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共有耕地106142亩,其中水浇地59728亩,菜地12000亩,是本旗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大豆、油葵、蔬菜和各种杂粮杂豆、经济作物等。

2、行政区划

林东镇区划


150422100200121索布嘎村

150422100201220福山地村

150422100202220大新庄村

150422100203112兴隆地村

150422100204220朝阳营子村

150422100205220柴达木村

150422100206220罕吐柏村

150422100207220太平村

150422100208220蟠龙岗村

150422100209220山湾村

150422100210220大营子村

150422100211112八一村

150422100212220先锋村

150422100213220红卫庄村

150422100214112井子沟村

150422100215220土龙岗村

150422100216220后兴隆地村

150422100217220龙凤沟村

150422100218220新房身村

150422100219220孤山子村

150422100220220东新井村

150422100221220衙门庙村

150422100222220索贝山村

150422100223220水泉沟村

150422100224220十三号村

150422100225220北井村

150422100226220馒头敖包村

150422100227220福山村

150422100228220白音沟村

150422100229220兴隆庄村

150422100230220白音高洛村

150422100231220太平庄村

150422100232220道-道村

3、城镇发展


林东镇的交通、能源、通讯设施完善配套,是左旗的交通枢纽,投资环境良好,集通铁路横贯东西,东至通辽与东北路网相连、西至集宁与京包线京包线接轨。以国道303、305线为骨干道的四级公路和网络四通八达,每日均有去北京、天津、,锦州、石家庄、赤峰等地的豪华客车。左旗属东北电网供应区,220千伏输电线路直通林东镇,电力充足,设施完备。林东镇自来水日供水能力8000吨,镇内100%的用户用上了自来水。随着邮政、电讯事业的发展,网络覆盖城乡,市话用户达到了11200户,个人拥有移动通讯工具4000余部,国际国内电话通讯实现了程控化、自动化,居全区旗(县)级前列。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机构齐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林东镇地处北五旗县中部,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辽代曾在此建都“临潢府”,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工商业的条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建运服多业并举的经济区。2002年实现财政收入605.6万元。镇内现有专业批发市场3处,分别是:工业品、粮食、皮毛、蔬菜等批发市场,市场繁荣,商贸活跃,商业网点齐全多样化遍布城乡,市场上的物资花色品种多而全,价格合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兴起,各种皮张、绒毛、杂粮、杂豆蔬菜等供求两旺,交易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为加快林东镇的城镇基础建设发展步伐,按照《林东镇总体规划》和《巴林左旗文明城镇建设纲要》进行城市改造,从1998年到2003年的5年时间里,累计投资11160多万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旧城改造和西出口开发建设,使林东镇的城镇基础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2001年8月,按旗委旗*撤乡并镇的要求,林东镇党委、*实施了“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即:以城镇开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强镇富民战略;以蔬菜种植为突破口的“菜蓝子”工程建设的富镇富民战略,以养羊为突破口加快肉蛋奶基地建设的兴镇富民战略。林东镇将以良好的环境,优惠的政策,积极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大力发展各项事业,促进林东镇全方位发展。

4、经济建设

2002年末,全镇粮豆总产量2397.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509.6万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896元。林东镇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现有乡镇企业总数2022家,其中集体企业5个,个体私营企业2017家,实现总收入34072万元,总产值2327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481万元,上缴税金583.24万元,实现利润2675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水磨石、天花板、服装、水泥、涂料、食品、饮料、空腹钢窗、农机具等。基本形成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农工商建运服全方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5、附近景点


第四纪冰川遗址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等地多处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显的古冰川遗迹。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堪称‘世界奇观’”,第四纪冰川期是“在地球上骤然出现的第三次大寒冷期”,不但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就是中纬度地区也出现寒冷气候,并在山区发育山岳冰川”,首先发现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931年,他带领北京大学师生来到庐山实习后发现,1932年至1933年对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系统调查,他认为庐山有许多第四纪沉积物,一些特殊地貌形态,不用冰川作用作科学解释,是解释不通的。他经过详细而系统地研究,深信庐山在第四纪时期发生过多次冰川活动,1932年发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冰期》,指出庐山上有冰斗、冰川u谷等地貌,还发现了大量冰川条痕石。

发现第四纪冰川遗址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区鄂伦春旗,面积598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2%,大量涵冰湿地,河流200多条,是嫩江的主要水源,冰蚀湿地,鄂伦春河谷中一些较大的湿地和较多小湖分布的地区,均属于冰蚀湿地。它是由古冰川挖蚀作用所形成,冰川退缩后积水成湖大多已演化为湿地,冰石河,冰石河位于大兴安岭主峰海拔1083米伊勒呼里山上,距阿里河镇105公里处,石质为火山岩,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由河谷中运移和堆积呈线状分布的冰川漂砾和冻融岩屑形成,其特征是“河谷”高于两侧“河岸”,冰砾石,是大冰盖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砾石。砾石自身具有特殊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与冰川作用有关的证据,如砾石似灯盏形,称“灯盏石”,砾石具有马鞍状称“马鞍石”等,在鄂伦春山川河谷中多处可见到。

大量冰川遗迹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一是它可以使争论了半个世纪大兴安岭地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从此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完全证实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创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正确性和远见卓识。二是这个遗迹的大量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为分析现代气候环境演化趋势和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在赤峰地区发现的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为典型,在海拨1500米,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小冰臼300多个,最大的直径达10多米,最小的只有几公分。并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有较大的观赏和科研、科普价值。

后召庙辽石窟寺

石窟开凿在谷内南向的陡壁上,窟前有大殿,面阔7间,进深3间。窟分中、南、北三窟,均较完整。中窟正中为释迦佛涅槃像,俗称卧佛,佛像两侧有菩萨及弟子像,作痛哭流涕状,形象逼真,惜已残损。南窟刻有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力士像。北窟分南北两小室,北小室雕像同于南窟,南小室的佛像两下侧方,刻有契丹装束的供养人浮雕像,其旁浮雕力士像一对,面目狰狞,脚着长靴,颇有地方特色,谷口两侧岩壁上,亦各刻有力士浮雕像一尊,造型浑厚粗犷,石窟门外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门额,应是辽代寺名。

召庙跨灵岩山分别建成前召和后召,石窟群则位于后召。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当年的石窟部分以及清朝时续建的七间唇殿保存十分完好。大殿的东侧,穿凿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崖上,面向东南,这个特征正好与契丹民族的“朝日”风习相符,站在石窟外边,仰望钦达慕尼峰,只见山峰高峻挺拔,陡峭秀丽,如果想从东侧登顶,只有一条路可走,它就是阎王道,阎王道是经长年雨水冲涮而形成的沟槽,沟槽十分险峻,崎岖难行,因而称之为阎王道。据说,阎王道上登山头,一年到尾不用愁,站在庙前,只见门楣上楷体阴刻的“真寂之寺”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与召庙相对的陡峭山峰的半腰处,亦有“真寂之寺”四个红色大字,这几个字,于1998年由匠人刻在了石壁上。

要进入石窟,得先穿过沿石窟门接建的藏传佛教寺院,就是现在的“召庙”,因二者已连成了一体,故统称之为召庙石窟寺,召庙实际上就是善福寺,它是清朝初年建成的,据史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札木杨史达巴的葛根-从青海的塔尔寺来到了灵岩山,他见该地山灵地吉,尤其是辽人开凿的石窟,古老而又神秘,于是,葛根-便住了下来,并筹划建寺奉佛。一天午夜,只见石窟内卧佛头顶有一束白光闪射出来,穿透山石,在山顶桃石之上向四面八方散去,这样,更坚定了葛根-建寺奉佛的决心,于是,他遂与巴林札萨克说,灵岩山及附近诸山与山西五台山同为佛山,应该建寺奉佛,以保风调雨顺,百姓富贵平安。

韩匡嗣家族墓地

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乌兰白其嘎查的白音罕山的南麓,由两道山谷、三个山洼、两个祭祀址和一处大型居民聚落遗址组成。

此墓地是辽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至辽亡(公元1125年)之间的家族墓地,距今已有1020多年,它是迄今发现的辽代最大的家族墓地,是辽中晚期墓葬形制的大全,是中原汉文化堪舆学与契丹文化相融合的典范,韩氏家族墓地已出土多方墓志,对研究辽代的政体、兵制、职官制度、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辽史的遗漏,更正辽史的错误,其墓地虽有一些墓被盗掘,但是还有很多墓葬保存完好,这些墓葬是辽代建筑、葬制的珍贵资料,墓地中大型的辽代聚落址的发现,对研究韩匡嗣私城——全州的地望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韩氏家族墓地就位于白音罕山南坡地势相对平缓之地,墓地东南方,距墓地约5000平方米,成排的建筑基址清晰可辨,地表还散布着许多辽代砖、瓦、石灰、覆盆形石柱遗迹以及一些陶瓷片等到遗物,韩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鎏金面具韩匡嗣之父韩知古,汉族人,是辽太祖21名佑命功臣之一,韩匡嗣是韩知古第三子,太宗朝为右骁卫将军,后又提拔为二仪殿将军,世宗、穆宗两朝多年未被重用,景宗即位后,又对韩匡嗣委以重任。

在巴林左旗西北80多公里处,有韩匡嗣夫妇及其子孙的家族墓地。韩匡嗣家族在辽代是一个特殊的家族,它的兴衰是辽朝兴衰的一个缩影,韩氏家族是在辽朝第一家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为辽朝帝族、后族之后的又一显贵族系,是中原汉人贵族契丹化进而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主要力量,它的演化发展过程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缩影,更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体现,从民族团结、草原帝国政体的演变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它,意义非常重要。

6、地方特产


巴林左旗笤帚

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部,距巴林左旗*所在地25公里,全镇辖区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14415户,总人口58374人,全镇总面积114.2万亩,耕地面积31.2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9万亩,草牧场面积68.4万亩,现有家畜存栏17.5万头(只).十三敖包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种植作物以玉米和笤帚苗为主,旱坡地以种植笤帚苗为主,年种植笤帚苗达到10多万亩.

十三敖包镇笤帚苗生产已有50多年历史,素以(笤帚苗之乡)而闻名,笤帚苗制品是广大农村,城镇,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生产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笤帚制品以其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需求量逐年上升,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效益可观,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现在已开始出口韩国和欧洲等国家,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指导和关怀下,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宽松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专项推进,取得一定成效,笤帚苗产业已成为全镇主导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全镇笤帚苗种植,加工,销售产值达到2亿元,获取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人均13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3%.

经过多年培养和发展,笤帚苗产业不断壮大,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地位,信誉程度越来越好,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内蒙古地区种类齐全的笤帚制品加工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笤帚苗交易市场.

赤峰啤酒

赤峰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酒花原料,采用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工艺精酿而成。酒液清澈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持久,酒花、麦芽香气鲜明

巴林石雕

巴林石产丁巴林省旗的羊山,是我国玉石储矿量最大的产地,与以石雕闻名于世的福建寿山石,洲*田石,昌化石齐名。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自然色彩柔和协调,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内蒙古的巴林石刻选题新颖、雕工精细,为人称道。雕刻的古今人物、亭台楼阁、山水花卉,鱼鸟虫兽、烟茶酒具,以及文房四宝、印章戳料等等,是根据石料的色泽、质地、形状因材施艺。一石一题雕刻而成的,巴林石雕最善长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

上一篇:新公中镇

下一篇:清水土家族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