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武宁采茶戏

科普小知识2022-09-15 15:33:40
...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风格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历史悠久,为群众喜闻乐见。它产生于传统农事采茶之中,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相对完备、固定的体系。武宁采茶戏以武宁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铜鼓及湖北省的阳新、通山、大冶、黄梅、武穴等县,深受人们喜爱。武宁县采茶戏《梆儿声声》曾在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上获得银奖和组织奖、编剧奖、表演奖。这是武宁采茶戏首次在国际舞台上获奖。

中文名:武宁采茶戏

所属地区:江西九江武宁县

遗产编号:Ⅳ-6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6

遗产级别:省

申报单位:江西省武宁县

1、起源

武宁采茶戏,是赣北一个独具风格、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广泛流传于武宁、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及湖北省的阳新、通山等县,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

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地处赣北幕阜山区的武宁,境内盛产茶叶,是皖、鄂、赣长江中游这个大茶区的一部份。在这个大茶区里,人们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文化”,其突出表现就是茶歌(采茶调),武宁采茶戏就是这种茶文化的产物。如早些年武宁人在每年冬季锄茶和清明后摘茶中要击鼓唱茶歌,至今武宁《锄山鼓》二番鼓中还有名曰“唱采茶”:“正月拣茶懒纺纱,一心一意去拣茶,心想做件漂白鞋,腰中无钱托人赊,以后还钱靠拣茶”。这些优美动听的茶歌很自然被一些民间艺人带到灯彩中去演唱,并慢慢衍变成“灯戏”,至今武宁民间还保存的民间灯彩“花鼓灯”就是灯戏的一种。由“茶歌”到“灯彩”再过渡到“戏”,这就是武宁采茶戏的雏形。与此同时,“采茶调”还被民间艺人用到茶行、茶馆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这一职业。当时武宁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开设茶行,武宁的“唱生”经常到这些茶行去卖唱,并将流传到吴城的早期赣东北采茶戏和万载花灯等带回武宁,促进了武宁采茶戏的发展。


2、历史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省四大地方戏之一,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武宁城乡广为流传,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由“采茶歌”演变而成,俗称“茶戏”。武宁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有九板十八腔之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山区交通的阻隔和语言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流派,即上河派和下河派。以武宁老县城为中心,出西门的澧溪、船滩、甫田、石门、清江、石渡、罗溪等地区为上河派,长于做工。出东门的鲁溪、横路、官莲、巾口、泉口、大洞等地区为下河派,侧重于唱功,唱腔婉转,流畅动听,多演文戏。

自清朝至民国初期,武宁农村的采茶戏草台班及半专业的“呼拢班”比比皆是,演出非常频繁,但志、史、宗谱都鄙之不记。新中国成立后,武宁采茶戏得到发扬光大。下河派的优秀传承人刘诗笙于1951年参加了大桥区文工队,他与夫人夏考秀同台演戏,曾经红遍赣北山乡。1953年,武宁县地方采茶戏剧团转为九江专区采茶戏剧团,刘诗笙担任业务团长。为了提高艺术水平,他大胆地对传统茶戏进行改革,指导剧团整理改编了《金印配》等多部剧目。在音乐唱腔上,他在原来单一的锣鼓伴奏上加进弦乐伴奏,使武宁采茶戏的九板十八腔得到了挖掘整理,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专集。夏考秀于1953年10月1日调入九江专区采茶剧团,并担任主演,被誉为“武宁采茶戏的严凤英”。刘诗笙1980年退休后,创办鲁溪业余采茶戏剧团。他既当领导又当师傅。剧团鼎盛时期有60余人,开排了大戏27出,小戏18出,演遍了县内各乡镇和修水、浏阳、瑞昌、德安、阳新、通山、靖安等地,行程一万多公里,演出1000余场次,并于1982年和1985年分别参加了九江地区农村业余剧团汇演和全省农民戏剧节汇演,获得多项奖励。

其实,武宁采茶戏不仅是江西省四大地方戏之一,还与黄梅戏同为“姊妹戏”,历史悠远。流传至今的剧本有九十余大本及一百多个折子戏,著名的剧本有《杨驼讨亲》、《姑嫂摘茶》、《一把锁匙》等。1964年*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武宁采茶戏的唱片。山乡小戏演到了武汉、上海、南京、长沙、杭州等大城市的舞台,许多媒体对武宁采茶戏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3、现状

武宁采茶戏处处播撒欢乐,采茶调深入人心,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去年底,在《武宁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高峰论坛》上,一位86岁的老人用洪亮的声音,诉说武宁采茶戏的点点滴滴,以具体的人和事回忆几十年前的一场演出,令与会者肃然起敬。

采茶戏在武宁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武宁采茶戏再度火爆赣北山区。被称为“茶戏窝”的鲁溪镇,村村都有业余茶戏团。每逢节日或农户办喜事,都要请茶戏团唱戏。每年春节期间,镇文化站都要组织武宁采茶戏汇演活动,从大年初四开始,一直要唱到正月十五。同时,鲁溪镇文化站还先后创作了12个现代茶戏剧本,并组织人员以采茶戏的表演形式来歌颂*新风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村与村之间,人们以采茶戏互相走访,你一场,我一场,好不热闹。如今,采茶戏在武宁遍地开花,县城民间豫宁采茶剧场,年均演出达200场,场均观众可达200人左右;各乡镇也都成立了民间业余剧团,他们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演出。全县有民间业余剧团35个,春节期间多达60余个,有观众20余万人次。这些剧团的兴起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

但是,武宁采茶戏在表面一片兴旺之时,后劲不足也渐渐显露出来。诸如演职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剧团结构松散,每次演出,都不得不临时凑演员;既没有编剧,也没有舞美,导致剧情繁琐、冗长;道白为地方方言,年轻观众看不懂也听不明白,难登大雅之堂,更难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武宁采茶戏的重任;采茶戏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武宁采茶戏发展最好的鲁溪镇有15个业余剧团,演员年龄最长的83岁,最年轻的也有41岁,武宁采茶戏上、下河两派代表性的传人都已年近古稀。


4、发展

综合灯戏和民间说唱,便形成了武宁采茶戏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剧目只有一丑一旦的“二小戏”和一丑二旦或一丑一生一旦的“三小戏”,其音乐唱腔都是本地或外地传来的民歌小调(采茶调)。后来受到大剧种的影响和兄弟剧种的借鉴,逐步发展到能演众多人物大戏的半班阶段,同时唱腔也由散曲、小调向着“板腔体”过渡。到民国初期,农村的草台班社及半专业的“呼拢班”比比皆是,活动非常频繁,并形成了以老县城为中心的上河和下河两种流派。上河派接近修水,受汉剧大班的影响,长于做功,表演功底厚实,唱腔纯朴,吐字清晰,主要班社有“三姓班”、“长春班”、“胜利班”等;下河派侧重于唱功,唱腔婉转,流畅动听,多演文戏,主要班社有“成堂班”、“复兴班”、“茶戏会”等。武宁采茶戏的主腔上河派叫“茶腔”,下河派叫“北腔”,唱法基本相同,行腔却有很大差异。上河的“四平调”是宫调式,下河的“四平调”却是微调式,旋律也完全不同。小调的唱法差异就更大,如“慢四平”、“打底劝夫”下河有上河没有,“上河四平”、“病叹腔”上河有下河没有,“北腔”锣鼓伴奏过门下河比上河多一个“当嗖”、“且”。

5、传承

采茶戏能否振兴一直是当地党委、*的一块心病。

早在1984年武宁县就成立过江西文艺学校采茶班,招收了学员40名。随后,1987年又成立了武宁采茶剧团,对武宁采茶戏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然而终究没有坚持下来。

如今,相关部门再次努力,对如何传承发展采茶戏颇费了一番心思,下了一番工夫:搜集整理武宁采茶戏资料40余万字,整理剧目300多部,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武宁采茶戏表演邀请赛暨武宁首届民间艺术节”和首届江西小戏小品大赛;采茶戏教材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采茶戏课程;坚持推陈出新、打造精品——新编现代采茶戏《送礼》在第七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中获二等奖;《梆儿声声》在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上分获剧目银奖、编剧奖、组织奖、演员奖,在首届江西小戏小品大赛上获特别奖。

当地专家也为振兴采茶戏积极支招。他们认为,武宁采茶戏作为武宁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应予以高度重视,与武宁“*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等金字招牌结合起来,走生态乡土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聘请专家指导,努力创新提高采茶戏品位,并在经费和人员上给予倾斜,以这个品牌带动地方特色文化的整体发展,进而丰富旅游文化,实现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在县职业中专开办文艺班或在导游班开设采茶戏课程。通过开办采茶班发现戏剧苗子,储备人才,待市场、条件成熟后,向各旅游景点和专业剧团输送专业人才。有识之士还提出要成立武宁采茶戏研究学会,进入采茶戏研究学会的老艺人要做到“三个一”,即精心演好一出戏,塑好一个角色,带好一个徒弟,以使采茶戏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6、表演形式

武宁采茶戏的表演艺术有自己的一套程式,如坤角举手不超眉,坐必架脚。台步有慢步、快步、云步、跑步之分,走台步时手拿手帕自然摆动,走一步膝盖稍向前倾,坐下时双手将后衣摆向后掀,很接近生活。男不出单指,女不出双指,手法有兰花手、云手、三叉手、袖箭手等。水袖功有单抖功、双抖功、冲袖、翻袖、抬袖、盖袖、背袖、拖袖、摇袖、抱肩袖等。丑角有小丑、老丑、娃娃丑、婆旦丑、袍带丑之分,其台步是半蹉步带跳跃,双手腕关节松驰下垂,五指稍撒开,悬抱在腰间,常以擅抖打浑取宠于观众。由于长期草台演出,武宁采茶戏还创造了一套适应于草台演出的武功和身段,如“三步头”、“九四头”、“倒脱靴”、“荷花出水”、“女霸”、“矮步霸”、“三字霸”、“半霸”之分;靶子功有“单刀破枪”、“常德枪”、“大刀对打”、“杀蝴蝶”等。

7、唱腔

武宁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按传统有九板十八腔之说,实际上只有四大声腔,即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其余都是花腔、小调。四大声腔结构完整,上下句规格严谨,有多种板式变化,戏剧性很强。武宁采茶戏唱腔的特点是下旋音多,善于表现诉说、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宁采茶戏最主要的骨干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顶板起唱,锣鼓伴奏,整个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检板句(三、四句)、中韵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个乐句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无限反复,能唱大段的叙事唱词,因而成为主要的骨干唱腔。

8、声腔

武宁采茶戏严格地区分是四大声腔: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未悉何故一直只用锣鼓伴奏,很具特色。民间艺人因不受丝弦伴奏束缚,在演唱时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而衍变成“九板十八腔”,九板为摇板、导板、闷板、平板等;十八腔为北腔(茶腔)、汉腔(仙腔)、叹腔、慢四平腔等。它灌注了前辈艺人大量心血而成为丰富多彩的腔调,如上河的罗时春、下河的黎邦纶,以及这两位茶戏老师傅的高徒上河宁茂煌和下河的刘诗笙。艺人们对茶戏腔调的形容是:“北腔叙家常,快板火烧房,二六郑重事,叹腔动哀肠,落魂归地府,花调跳粉墙,夹白补不足,为下先转腔”。

上一篇:景德镇采茶戏

下一篇:湖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