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湖剧

科普小知识2022-09-15 15:33:34
...

湖剧,是湖州滩簧的戏曲形式,曾有“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称谓,后发展为湖剧。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江苏吴江、余杭等地。清道光以后,各地小戏蓬勃发展,江南的滩簧亦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湖州滩簧就是在当时逐渐溶合了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以小戏起家,形成以本地民间艺人为主组班,本地方言为舞台用语,本地滩簧为基本唱腔的戏曲剧种。

1、文词与声韵

湖剧曾长期以提纲戏路头戏为主要表演形式,在随意性、即兴性的环境下也形成了它的艺术特性。

(一)文词

文词结构以“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主,可灵活增减“加冠”。句数不一定成双,甚至一句亦可成段落。这种文词上下句的“无定”与唱腔曲调的上下句“有定”相合,产生了许多变化。而赋子是一种唱词“套路”,每段皆有按一定顺序编排的特定内容,包括台梳妆赋、节气赋、花名赋、厅堂赋等数十种之多。灵活掌握赋子是即兴演唱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艺人水平的重要准绳。

(二)声韵

湖剧使用湖州话为舞台用语,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艺人将其归纳为十八个半音韵,即:拉差、塔煞(入声)、花茶(分文读与白读)、孤苦(分文读与白读)、铁锡(入声)、葵悔、资思、鸡气、天仙、铅兰、堂郎(鼻化)、香长、高消、根清、重中、勿耐(入声)、琉球和落笃(入声)共18个音韵,以及因字数较少而称半个韵的“儿耳”。

2、唱腔与音乐

湖剧唱腔曲调分基本唱调和杂曲小调两类。在基本唱调中,“小戏调”和“紧板调”为一组,由湖剧发展最初的“小戏”时期产生并沿用至今;“本滩调”和“烧香调”为另一组,是湖剧“本滩大戏”时期从小戏一组唱调上发展而来。

两组唱调各有板式变化,唱腔基本结构为“起、平、落”,常以大段无伴奏似说似唱的“清板”而取胜。此外,还有“雌老虎”和“三贯”等旋律优美的花腔。至于杂曲小调则十分的丰富多采,主要以明清以来流行在湖州的小调、湖州山歌和湖州三跳的“劝世调”组成。

湖剧的音乐以竹制琴筒的滩簧二胡为主胡,与琵琶、三弦、中胡合称“四大件”。主胡琴筒为竹制,音色较一般二胡更“爆”,定弦1-5。民间艺人无固定调高,专业剧团则一般定弦D-A。除鼓板外,锣鼓、唢呐等由乐队兼司。曲牌主要向京剧借鉴。伴奏方法有“托腔保调”、“加花垫衬”和“首尾接送,清唱弹伴”等。


3、发展

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至1924年,为“小戏时期”。早期的小戏皆为男班,唱腔容纳了三跳、琴书和近百首明清时期本地民歌,称之为“小戏调”,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多半是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写照,深受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的“二小”、“三小”清装戏,如《拔兰花》、《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等,有“七十二本小戏”之说。

1924年,湖州滩簧艺人成立了行会“明裕社”,入社者达200余人。以湖州为中心,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称“湖州帮”、“长兴帮”、“德清帮”、“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桐乡帮”等。唱腔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滩调”和“烧香调”;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向文雅,音韵上使用湖州语言独特的“十八个半韵脚”;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至20世纪4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以本滩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因此,称这一时期为“本滩时期”。主要剧目为滩簧传统剧目中举足轻重的“四庭柱”清装大戏:《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卖妹成亲》,以及更多的由湖州琴书曲目扩编或向其他剧种移植的《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

1949年解放后,湖州滩簧戏正式定名为“湖剧”。新文艺工作者的介入,湖剧进行了剧改工作,女旦代替了男旦,男女小生同台,音乐唱腔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抛弃了“提纲戏”、“路头戏”,进入了“剧本戏”时期。至1966年先后成立了湖州市湖剧团、嘉兴市双胜湖剧团的德清县湖剧团三个专业团体、民间班社则不胜枚举。上演了许多新的剧目,有据湖滩艺人自编自演的《活捉姚麒麟》整理改编的《麒麟带》,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水乡游击战的《太湖红浪》,有关湖州人和事的义和团传奇剧《长城歌》,据《九锡宫》改编的《程咬金戏谏小唐皇》,本地民间故事的《朱三刘二姐》等。其中《麒麟带》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

湖剧,是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和湖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湖剧可塑性极强,擅演各种清装、古装和现代戏。唱腔的“起、平、落”结构错落有致,大段精彩的清板令人拍案叫绝。唱词中常用乡土俚语、熟语,手法上多用谐音、比喻、双关,诙谐风趣。男女小生同台,分别有“里、外口”(即男腔、女腔)。早期唱调与后期唱调同存,赋子的灵活运用等。它所保留的早期小戏剧目,具有很高的民间口头文学价值。音乐上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当地民歌小调,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是湖州民歌的一个宝库,“十八个半韵脚”与吴方言音韵相合,更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尤其是传承保留下来的“阴阳嗓”(男旦唱法)在我国戏曲剧种中较为罕见。

*时期,湖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遭到了批判、封杀。1973年恢复改革湖剧时,曾创作演出了《石岭银锄》、《人老心红》等现代小戏,后又移植演出大型湖剧《杜鹃山》、《盘石湾》,引起较大轰动。1977年6月,湖州市湖剧团正式恢复,同年10月首演移植剧目《蝶恋花》,观众如潮,半个月内连演33场,后又在上海松江爆满45场。此后,剧团先后创作、移植演出了大量现代、清装和古装戏,如现代戏《风吹草不动》、《太平桥》等,古装戏《珍珠塔》、《玉蜻蜓》、《王老虎抢亲》、《女太子》等,清装戏《陆雅臣卖娘子》、《卖青炭》等。多次参加省级以上调演并获奖。其中《卖青炭•朝奉吃菜》应文化部邀请在泉州获剧目奖及优秀表演奖,《庵堂相会•过桥》、《借黄糠》在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获多项高奖,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1993年后,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戏曲普遍存在危机,新剧目的匮乏和观众的流失,使剧团陷于困境。同时青年演员的频繁跳槽,也使剧团后继乏人,逐渐失去活力。至2000年,湖州市湖剧团被撤消。除个别演员的零星活动和德清县尚有民间滩簧小戏班演出外,湖剧的演艺活动基本停滞,湖剧艺术一度处于濒危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后,湖州市文化部门对湖剧采取了多种抢救保护措施。湖剧做为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其文化艺术价值重新凸显。2006年底,湖州市群众艺术馆创作了湖剧现代小戏《山那边有座亭子》,邀请原湖州市湖剧团演员付排,赴台州参加浙江省“群星奖”小戏曲会演,以其清新的剧目、丰富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一举夺得多项金奖。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好评,再一次检验了湖剧的艺术魅力,也表明了湖剧在适应时代要求时的可塑性与生命力。

4、艺人与班社

湖剧早期小戏的艺人以当地农民为主,有的是耳濡目染走上湖滩艺术道路;也有原先从事某项民间艺术,后再以湖滩戏演唱为业的艺人;还有许多亦农亦艺的半职业的小戏艺人。如艺人童俊勇,幼年喜爱看小戏,十九岁时在村中姚家厅堂扮演《磨豆腐》而开始演唱湖滩小戏。又如江启龙(1885-1941),早年当吹鼓手,会昆曲,后与孙采樵搭班而唱湖滩小戏。

1924年,湖州滩簧行会组织“明裕社”成立后,艺人按所在地域及演唱流派分称“湖州帮、南浔帮、双林帮、德清帮、长兴帮、桐乡帮、震泽帮”等,行会中的湖州小戏、湖州琴书、湖州三跳艺人常“分档唱书,搭班做戏”。1949年,明裕社改组为“同乐社”,同乐剧团为湖州滩簧最负盛名的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先后组建的湖州市湖剧团、嘉兴市双胜湖剧团和德清县湖剧团三个专业团体外,民间班社不胜枚举。


5、剧目与表演

湖剧的剧目分小戏与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二小、三小”的清装戏。有《拔兰花》、《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和《双落发》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称为“小戏调”,中间往往还夹唱明清以来流行的民歌小调。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多半是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写照,深受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而大戏剧目,是指在滩簧传统剧目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四亭柱”清装大戏,即《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和《卖妹成亲》,以及更多由湖州琴书曲目扩编或向其他剧种移植的,如《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唱腔也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滩调”和“烧香调”。大戏的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于文雅,归纳成湖剧“十八个半音韵”,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至20世纪4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本滩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

上一篇:武宁采茶戏

下一篇: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