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阴虚发热

科普小知识2022-09-15 22:58:24
...

阴虚发热,病证名。因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证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医碥》卷一)。治宜滋阴降火,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

科普精粹

  • 中医、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如何?
  • 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需警惕哪些疾病?
  • 人为什么会发热(发烧)?

1、概述

阴虚发热,病证名。因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证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医碥》卷一)。治宜滋阴降火,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

2、病因病机

素体阴虚,或者劳心好色,内伤真阴,或者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者治病过程中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致阴精亏虚,阳热偏盛,水不制火,而致阴虚发热。

3、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4、辨证施治

1.骨蒸潮热证

证候:肺结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内热、虚劳骨蒸者,见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治则:清虚热,退骨蒸。主方:清骨散加减治疗。方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甘草。

血虚,可加当归、熟地、白芍、生地;咳嗽,加桔梗、五味子、阿胶(烊化)、麦冬。

2.邪热内伏证

证候: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治则:养阴透热。主方: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方药: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盗汗较重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黄、制首乌滋阴;失眠者加柏子仁、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兼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证

证候: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消渴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治则:滋阴降火。主方:大补阴丸。方药:熟地黄(酒蒸)、知母(酒浸,炒)、黄柏(炒褐色)、龟板(酥炙)。

咯血,吐血,加旱莲草、仙鹤草、侧柏叶;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

4.阴虚发热

证候: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取汗既多,阴亏津伤,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脉虚者。治则: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止血。主方:一阴煎。方药:生地黄、芍药、麦冬、丹参、熟地、牛膝、甘草。

如火盛躁烦者,加真龟化服;如气虚者,间用人参;如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如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或加山药、山茱萸;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如虚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不止者,加泽泻、茜根,或加川续断。

5.营血虚滞证

证候: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治则:补血和血,调经化瘀。主方:四物汤。方药: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上一篇:铁锁关镇

下一篇:雪峰山鱼腥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