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骥
明骥先生于1949年赴台,历任中国*将军、中影公司制片厂厂长、总经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部长级)、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俄文系教授)、*电影戏曲协会理事长、乌克兰国际斯拉夫科学院院士等职务。
1、生平事迹
明骥1939年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刘家河村,1949年赴台,毕业于政工*学校暨管外语学校。历任中国*将军、中影公司制片厂厂长、总经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部长级)、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俄文系教授)、*电影戏曲协会理事长、乌克兰国际斯拉夫科学院院士等职务。八十年代初期,明骥离开政坛,专心研究东欧问题,著述丰硕,在美国和*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明骥
明骥先生曾以80多岁高龄往返于两岸及美国,呼吁承认一个中国,反对“*”,为反独促统而奔走。
1977年出任“中影”总经理。他富有学识,为人开明,上任之初便发出了与最高当局不同的声音:“我接任后,应时时求新求变,‘抗日’题材与‘政宣’电影虽然还能拍,但我不拍,时下的首要是展开新的文化任务。”李行的“乡土电影”也正是在明骥入主“中影”的背景下重新兴起。
时至八十年代初,面对业界危难,明骥锐意变革。他先从引进“新力量”着手,从1981年起,吴念真、小野、陶德辰、段钟沂、黄嘉生陆续被招入“中影”,担任编审、企划、制片、宣传等工作。82年“新闻局”也顺应民意,取消了“剧本预审”制度。电影人有了更大的*空间。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影”推出了由四位年轻新导演联合创作的《光阴的故事》。这是比较公认的*“新电影运动”的开端。
明骥在*电影公司总经理任内,创建*第一座电影文化城,成立*第一座电影冲印厂,推动“精制作、小成本”的全新风格制片方针,培育电影技术人才,开启了“*新浪潮电影”的时代。当时在新电影浪潮中成长的导演,现在都已经是著名的编导,包括侯孝贤、陈坤厚、杨德昌、万仁、柯一正、张毅、王童、廖庆松、托德辰、曾壮祥、朱天文、小野、吴念真等人。
2、文学作品
《苏联外交史》 明骥编著 黎明文化
明骥《中俄关系史》明骥编著三民书局
《银河采薇》明骥编著黎明文化民国76
《北国探索》明骥编著台北正中书局民国78
《俄罗斯风云》明骥编著黎明文化民国83
另著有:
《传情一海鸥》上、下集(俄文版)、《现代俄语复合句之研究》(俄文版)、《苏联民族问题之兴起与发展》、《访苏见闻记》、《北国探索》等著作
3、电影贡献
明骥
4、明骥病逝
被喻为“*新电影之父”、*中影公司前总经理明骥,2012年6月15日下午五点四十分,因为器官衰竭病逝於三军总医院,享年八十九岁。同年7月11日於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告别式,并以高规格礼遇入葬,献上最高敬意;仪典结束後,其灵骨则安奉於金华山墓园。他任职中影总座期间,大力扶植杨德昌、柯一正、万仁等导演,他也找吴念真与小野担任电影企划工作,为*电影开创新气象。吴念真闻讯后在他的Facebook公开表示:“永远敬重的长辈,明总,我爱你。”2009年他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时,挺著不适身子、耐著车程劳顿亲自出席领奖,他从子弟兵、知名作家小野手中接过奖座时,全场影人起立鼓掌致意的情景令人动容,成就*电影圈一段佳话。*资深影人多知悉明总身体不适,资深导演李行不时亲往探访,王童、廖庆松、焦雄屏)等重量级人士并曾与他聚会、关心健康情况,消息传开后,众人唏嘘。明骥早期出任中影制片厂厂长时,开办电影技术人员训练班,拔擢人材如吴念真、小野、万仁等人,及至担任中影公司总经理,更让这些电影创作者放手摄制作品,掀起“*新电影”风潮,于1980年代摄制《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海滩的一天》等重要作品,其他参与制作的知名电影尚有:《竹剑少年》、《小爸爸的天空》、《龙的传人》、《一个女工的故事》、《苦恋》等。吴念真在他的脸书上发文表示,不敢说明骥是“*新电影”之父,但他绝对是“*新电影”的催生者、呵护者,当年以自己的前途与官运做赌注,呵护著一群年轻气盛的创作者。当年许多年轻导演,包括杨德昌、张毅、柯一正、万仁等,都在他任内拍出电影生涯首部作品,但在此之前,明骥并不认识他们,但完全信任。
5、影视作品
竹剑少年(1984)....监制
雾里的笛声(1984)....出品人
小爸爸的天空(1984)....监制
战争前夕(1984)....监制
老师斯卡也答(1982)....制片人
大远景(1982)....制片人
苦恋(1982)....监制
龙的传人1981(1981)....制片人
动员令(1981)....制片人
花飞花舞春满城(1980)....制片人
血溅冷鹰堡(1980)....制片人
大湖英烈(1980)....制片人
Z字特攻队(1980)....制片人
锦标(1978)....制片人
香火(1978)....制片人
一个女工的故事(1978)....制片人
紧迫盯人(1979)....制片人
我爱芳邻(1979)....制片人
源(1979)....制片人
西风的故乡(1979)....制片人
天狼星(1979)....制片人
小毕的故事(1983)....监制
天下第一(1983)....监制
儿子的大玩偶(1983)....出品人
魔轮(1983)....制片人
6、获金马奖
2009年11月28日,第46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今晚在台北县县府大楼举行,推动*新电影的幕后功臣、前中影总经理明骥获颁终身成就奖。
明骥说,感谢所有参加*新电影制作的伙伴,也感谢所有支持者及家人。
7、相关新闻
*新电影30年:运筹帷幄的幕后英雄
纪念明骥,运筹帷幄的幕后英雄
明骥
2012年6月15日晚,明骥先生在台北内湖辞世,享年89岁——这条简单的新闻,却因恰逢*新电影三十周年,而变得特别起来。用吴念真的话来说,“我不敢说明总是新电影之父,但他绝对是催生者和呵护者”。换言之,如果没有明骥,新电影或许会推迟,或许当年的精英们很难集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侯孝贤还是杨德昌,或是其他诸多*电影中流砥柱,很多在今天看来是经典殿堂级作品的电影,都将不会存在。由这个层面上来看,将明骥称为新电影推手和奠基者,毫不为过。
“中影”的掌舵人
明骥1923年生于湖北竹溪,浓重湖北腔的普通话是他的一大标志,在2009年第46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以及现在能找到的极少数几段纪录片访问中,他都是乡音未改。1939年,明骥参加*青年军北上抗日。1949年去*后,一直在军队文宣部门工作。明骥一生不仅影响和推动了*电影的发展,更是赫赫有名的东欧问题专家。离开“*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后,他曾在*文化大学担任多年的俄文教授,在俄文和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影响不亚于电影。一生有两段甚至更多不同领域的辉煌,在新电影领域能够找到的例子,有小野、吴念真,最知名的当然还属张毅和杨惠珊。
当年“中影”是*党营文化机构,掌舵人几乎都是军人出身。明骥之前一任“中影”总经理梅长龄就是从隶属军队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后改名“汉威”,已消失)起步的。1972年,明骥担任“中影”的制片厂厂长,不仅修建现代化的外景基地电影城,还开办电影技术人才练习班培养摄影、录音、剪辑人才,如今为*电影创造与世界比肩水准的录音条件的录音大师杜笃之,获奖无数的大师级摄影师李屏宾和“*第一剪”廖庆松等,都是“中影”电影技术训练班的学员,他们同时也是新电影重要的幕后大将。
1978年,梅长龄调任“中视”总经理,副总明骥掌舵“中影”。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延续了梅长龄的政宣军教电影策略,但当时*电影市场已经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靠*力量拍摄说教意味浓厚的政宣电影已经失去了市场。明骥当时非常支持李行的乡土电影,掀起蔚为风潮的“乡土电影”之风,其中就包括大获成功的《汪洋中的一条船》。
因为“中影”是一个庞大的*内电影机构,运作几十年都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传袭制,要想从学徒熬出头做导演,需要经历漫长数年的等待。进入1980年代,明骥开始调整策略,在海内外广招电影贤才,充实“中影”的前期策划、企宣等岗位。这个策略在当时来说,是一项极为大胆的用人制度。一切都因为“不改不行”,“中影”是当时*电影的龙头老大,掌握从电影生产到发行放映上下游全部生态链,但现实是,如果“中影”这个巨头不改革,就等于坐等灭亡。
“文人”的牵线者
如果没有明骥的引进新人策略,小野就不会和吴念真遇见。小野也许留在美国成为生物学家,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作家,可能就不会中途从美国辍学,被明骥请到“中影”担任企划部副理和企划组长,也就没有成为新电影核心人物的这段传奇的电影经历了。小野从电影转战电视后,曾经推动“*电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电视剧“年轻化”,这样的经历,几乎和他尊敬的“明总”当年的推新思路如出一辙。而“二毛”段锺沂则和兄弟段锺潭成立了滚石唱片(微博),开辟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半壁*,新电影早期的很多电影配乐和主题曲,都出自滚石。由此可见,明骥慧眼识人才的超凡能力,以及对于*乃至华语影视及流行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同是新电影核心人物的吴念真,1979年为“中影”写作剧本《香火》,被明骥招至麾下担任编审。他觉得明骥和其他公营公司总经理最大的不同,就是给予新人最大的信任,也就是在明骥的“信任”之下,小野、吴念真、陶德辰、段锺沂等企划团队,才会大胆地另辟蹊径,企划出四段集锦电影《光阴的故事》,及至三段式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等片,开始*新电影的真正序幕。
“中影”虽是巨头,但并未一家独大,当时明骥向外寻求多种形式的合拍。比如《小毕的故事》便是“中影”与侯孝贤、陈坤(微博)厚等合组的万年青影业合作拍摄的。《儿子的大玩偶》是由“中影”旗下的三一公司拍摄。《海滩的一天》与香港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合作。明骥在推新人方面也颇为大胆,杨德昌、张毅、柯一正借由《光阴的故事》,万仁和曾壮祥借由《儿子的大玩偶》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亮相。
明骥担任总经理时已临近退休,他完全可以不用如此大刀阔斧改革,而可让自己安稳退休。吴念真在为明骥颁发第46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时致辞披露,《光阴的故事》当年都快要被禁掉了,明骥面对十多位对电影有生杀大权的官员也据理力争,他只是对新人们说“好电影慢慢拍,责任我来扛”,也正如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对明骥的评语,他是“*电影的拓荒者,并建构了*电影的崭新世代,缔造*新电影风潮,写下*电影新历史”。
与其说我们在纪念*新电影三十周年,不如说我们是在同样纪念明骥先生,谨以此文缅怀*电影人挚爱的“明老总”。
影评人评价
灰狼(*电影研究者,时光网、腾讯专栏作者,影评人)
明骥:破旧立新、用人不疑,新电影运动的“总工程师”。
小野:幕后的天才军师,明骥的左膀右臂。
吴念真:笔杆子引导新电影,*第一编剧。
黄钟军(电影学博士,影评人,专题研究*电影,曾为大陆赴台交换访问生)
明骥:*新电影之父,以个人的胆识与眼光打破*传统电影的桎梏,挖掘新人,并开创*新电影的影史纪录。
小野:从文学转向电影,是*新电影的幕后推手。
吴念真:*新电影发展的亲历者,*新电影的重要推手,并以编、导、演等多方面的才华参与了*电影几十年的进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