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
中国重要韵书。隋代陆法言著,成书于公元601年。原书已经失传。20世纪初以来陆续发现了不少唐五代的写本和刻本。虽多是一些增订本的残卷和残页,但借此可以了解本书的基本*和内容。
1、简介
切韵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切韵》原书久佚,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切韵》收字不多,据清代卞永誉(1645~1712)《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所载孙愐《唐韵序》所说,为11500字。全书5卷,共分193韵。分韵的标准除了韵母本身的差别以外,还考虑到声调因素,同一个韵母,声调不同也分成不同的韵。193韵的分配是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平上去三声各韵都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相承不乱。只有入声有一部分韵出现了参差,次序与相应的平上去声不相配。从韵数和未乱的韵次上可以看出入声配阳声,不配阴声。
各韵之内的字按同音关系分成小组。这种小组后来通称小韵。小韵首字下用反切注出本小韵的读音,并注明本小韵的字数。字的训释都极为简略,常用字大多不加训释。注文中各项内容的次序早期写本一般是:训释,反切,又音,字数。反切和字数两项只见于小韵首字之下;又音则只属于所注之字,与同小韵其余的字无关。小韵的排列是任意的,没有固定的次序。
切韵
增订本增订的主要内容是加字、加注,目的在于增强《切韵》的字典作用。韵数和反切也略有变动。反切的变动大都限于用字的更换,读音并没有什么不同。韵数的变动以增加为主,一般是把《切韵》字数多的韵里不同开合的字分为两韵,如真韵分为真(开)、谆(合)两韵,寒韵分为寒(开)、桓(合)两韵之类。对《切韵》的韵母系统并没作什么变动。只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略有不同,它较《切韵》增加了上声广和去声严两韵,又在业韵增加了小韵,不仅使原来只有平入两声的严韵系变成了一个四声具足的韵系,而且形成了与凡韵系的对立。这就造成了韵母系统的某种变动。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影响并不大。因此可以说《切韵》增订本的语音系统就是《切韵》的语音系统。现存的《切韵》完整增订本只有两个。一个是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韵目下注有《切韵》与它以前诸家韵书分韵的异同。虽不全备,但从中可以看出《切韵》分韵在诸家韵书中最为精密。所以问世以后不久,就在韵书中取得了权威地位。唐初被定为官韵,成为“临文楷式”,影响历久不衰。数百年间增订本层出不穷,而其他韵书则几乎全部湮没无闻。结果《切韵》就成为一部能把自己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完整地流传至今的最早韵书。
2、音系
切韵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後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後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但这个「切韵音」应该如何理解呢?有学者认为,它就是当时某地,譬如洛阳的实际语音(学界也有人推测,切韵代表了南北朝晚期金陵、洛阳两地士族所使用的语音)。但也有学者认为,陆法言是河北人,颜之推是山东人。陆法言《切韵序》又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如果仅是记录实际语音,何须讨论决定呢?因推「切韵音」起码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所谓南北音系主要应当是指同出于洛阳旧音一系的金陵、洛阳两支当时的官音,而非当时的南北汉语方言)。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