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马村区
马村区是焦作市四城区之一,北依太行,南眺黄河,地域面积122平方公里。下辖七个街道办事处,64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万。马村区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地,现仍存“待王古镇”。周武王曾在这里演兵修武,留下“演马”“张弓”的地名村落。“聩城寨”遗址曾是周武王封给功臣的十二邑之一。这里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中文名称:马村区外文名称MacunDistrict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焦作市*驻地马村街道光明路789号电话区号0391邮政区码454100地理位置焦作东部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2012年末)方言怀川话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仰韶文化遗址火车站待王站、焦作站车牌代码豫H行政代码410804
1、历史沿革
1956年10月3日始建,1956年12月建立人民委员会。
1957年12月30日马村区、李封区同时改为郊区。
1958年8月28日重设马村区,辖待王、安阳城、百建房、马村4个公社。
1958年10月13日撤销马村区,建立马村区公社。
1962年2月14日重新恢复马村区人民*。
1968年2月22日成立马村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撤销马村区革命委员会,建立马村区人民*。
2、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村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区东北部,太行山南麓。马村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5°16′,东经113°17′。马村区总面积122平方千米。
地形
马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依太行山脉。北部为山区、丘陵区,中、南部为平原地区。地势海拔87.7-299.4米。
气候
马村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013年马村区平均降雨量600毫米,蒸发量17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4.2℃—14.8℃之间,日照2200-2400小时,无霜期216—240天。
3、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马村区境内有煤炭、石灰石、铁、铝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丰富。主要有优质无烟煤、铁矿石、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等20多种矿产。
水资源
马村区境内地下水充裕,是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且品质优良。同时,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都途经马村区。
4、人口
2012年马村区总人口128842人,其中:马村街道24164人、北山街道3866人、冯营街道12053人、九里山街道8891人、待王镇33182人、安阳城乡23396人、九里山乡2329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
5、行政区划
1985年马村区下辖6个村,即马村办、百间房、北山、九里山、冯营和待王,共有38个社区,118个居民小组分别散布在10个居民区内,即马村工人、耐一家属院、北山工人、田门工人、李庄工人、冯营工人、九里山矿居民区、九里山工人、演马工人村和待王车站家属院。
1988年10月12日,焦作市城区区划调整,将焦作市郊区的安阳城、九里山两个乡和待王镇划归马村区管辖,实行区带乡新*。
1997年,马村区面积121.9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区*驻工人村。
2005年,马村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待王镇,设立待王街道,管辖原待王镇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待王村。撤销安阳城乡,设立安阳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安阳城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前岳村;撤销九里山乡,设立演马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九里山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安阳城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马村区辖7个街道,64个村,14个社区: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待王街道(新增)、安阳城街道(新增)、演马街道(新增)。
2010年5月,因南水北调拆迁,区*机关迁至解放东路3009号。
2011年末,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4个街道,共7个街道。下辖64个行政村、14个社区。
6、交通
2013年马村区道路建设总里程41公里,建成城区道路4条、农村公路5条。辖区内有焦枝铁路、焦辉公路、焦新公路,11条铁路专用线以。张弓、白庄五个铁路专用货场,年吞吐量为400万吨。
7、经济
综述
2013年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4%。
第一产业
2013年马村区推广种植优质小麦3000公顷,发展无公害蔬菜、中药材、优质牧草163﹒33公顷,新建食用菌大棚203座。全年造林413.33公顷,建设“绿色通道”41.8公里。牛存栏8700头,其中奶牛905头,羊存栏9500只,机械化挤奶站3个、冷配网点2个、养殖小区3个。
第二产业
2011年1月到4月,马村区工业企业总产值136135万元,同比2010年全增长20.3%。工业增加值35201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1.3%。主营收入117703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5.6%,实现利润3675万元。马村区有个体工商户2730个、私营企业208个,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亿元,占马村区生产总值的58%。马村区财政收入完成507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37.3%,其中税性收入362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71.4%。财政支出9000万元。
第三产业
2013年马村区旅游业投资1070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0.6%。
8、教育
2014年马村区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投资699万元,完成合点并校工作和校舍危房改造任务,建成卫星教育地面接收站和实验小学二期工程。马村区共有40所中小学。
9、卫生
2008年马村区投资2000万元,建成马村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购置了东软螺旋CT、高压氧舱等大中型设备,完成了安阳城中心卫生院门诊楼改扩建和待王卫生院产科、急救站建设。建成了待王卫生院门诊楼。
10、基础设施
2014年马村区共建成城区道路18条,道路总长度32公里,城区街灯亮灯率100%,在城区道路沿线,栽种银杏、桂花、大叶女贞等景观树,种植草坪,完成了文昌路、银河路和解放路等45公里绿色通道建设。马村区的广场、游园、公园共有20个,占地19.8万平方米。
11、文化
马村区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马村区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马村区是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春秋战国时期,马村区古代的手工业也发达。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
12、旅游
赵张弓遗址
赵张弓遗址
赵张弓遗址位于焦作市待王乡赵张弓村西南50米处,村民称为"西岗地"。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3年冬进行过一次试掘,开10×2米探沟两个。
贵城寨遗址
贵城寨遗址位于焦作市东北部安阳城乡贵城寨村东南1公里处。《左传》(隐公十一年)杜注:"贵在修武县北"。《水经注》也载:"修武县北有故贵城"。经过专家和学者考证,为古代贵城遗址。
13、美食
马村酥梨
马村酥梨是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马村的特产。济源马村酥梨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酥梨
每当金秋时节,在五龙口镇马村酥梨基地到处可以看到,颗颗金灿灿、黄澄澄的酥梨压弯了枝头,触手可及。马村有沙滩面积近3000亩。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村民们在沙滩上栽植了大片果树,仅酥梨面积就达2500亩,另外还有少部分桃树。果大、皮薄、肉厚、汁多、渣少、含糖量高的马村酥梨逐渐走出深闺,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003年,马村酥梨获得*无公害产品标志,该村3000亩大型酥梨基地同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马村酥梨在济源首批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为了便于酥梨外运及城里人自助采摘,马村人专门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通往梨园的水泥路。“非常欢迎城里人到果园里采摘鲜梨。”
笋子炒鸡
笋子炒鸡
做法:鸡腿肉用配料腌制半小时,锅里放底油,撒一把花椒爆香,把花椒取出。把腌制好的鸡腿肉倒入锅内,翻炒五分钟,倒入一碗清水,焖十分钟。焖鸡腿肉的时候,把笋子切好,等到鸡肉开始出油了,把笋子放进锅里炒熟即可。
咸鱼蒸茄子
原料:咸鱼200克,茄子300克,油、味精、姜片、辣油。制作方法:咸鱼浸泡、切成小块,茄子去皮(最好选肉质厚实的青圆茄),茄子切长条,过油,连同咸鱼块放入碗中,加油、味精、辣油、蒜、姜片,隔水蒸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