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朱拉隆功

科普小知识2022-09-16 09:19:52
...

朱拉隆功(泰语: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英语:Chulalongkorn;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即拉玛五世,中文名为郑隆,为泰国(原称暹罗)曼谷王朝国王(1868—1910年在位),是拉玛四世(即蒙固王)第9子,因是宠妃喃斐蓬拉披隆所生,故而立为皇太子,继位时年仅15岁。泰国近代史上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在位42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现代泰国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朱拉隆功采取西方的模式进行革新运动,史称“朱拉隆功改革”。首先废除食田制度(又称萨克迪纳制)和奴隶制度,改革司法、财政、教育,促进自然经济的崩溃解体,被称为泰国历史的转折点。为了避免已经坠入殖民统治的几个邻国的厄运,朱拉隆功忍辱割让泰国*政权鞭长莫及的边远属地和藩属土邦,放弃在老挝和柬埔寨西部的权利,并将马来半岛四个邦割让英国,才使泰国免于遭到沦为殖民地的命运。朱拉隆功带领着曾经闭塞落后的泰国逐渐走向现代国家行列,成为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现代泰国的缔造者。为纪念朱拉隆功的伟大贡献,1917年,其子拉玛六世建立朱拉隆功大学,被尊为“全国最有威望的大学”。每年10月23日是泰国的“五世王纪念日”,是全国法定假日。

中文名:朱拉隆功

外文名:Chulalongkorn

别名:郑隆、帕拔颂德·帕尊拉宗·浩昭育华

国籍:泰国(暹罗)

民族:泰族

出生地:曼谷大皇宫

出生日期:1853年9月20日逝

世日期:1910年10月23日

职业:国王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推行朱拉隆功改革,推动泰国近代化

称号:拉玛五世

1、人物生平

早期生涯

朱拉隆功是拉玛四世帕宗浩昭的第9个儿子,喃斐蓬拉披隆王后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即被赐以“亲王”的称号。他从小就得到拉玛四世特别的宠爱。他8岁时,母后去世。这一年,拉玛四世给他赐爵昭华公勐(王族之第五等爵位),并把他的爵号刻在金版上。14岁时,他的爵位晋升为昭华公坤(王族之第四等爵位)。


拉玛四世与少年朱拉隆功

朱拉隆功小时,受的是英国式教育。他从小受英国女家庭教师安娜·列奥诺温斯的教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不但学习泰文、英文、巴厘文和梵文,还学习射击、武术、骑马、骑象等科目,酷爱古代历史和文学。拉玛四世执政期间,开始注意学习西方。为了把朱拉隆功培养成为理想的接班人,他临朝听政时,常把朱拉隆功带在身边,学习处理国家事务的本领。

1868年8月,拉玛四世在参加法国科学探险队在距曼谷以南一百四十英里的三礼育观测日全蚀的现场后染上疟疾,于次日驾崩,朱拉隆功继承王位,称拉玛五世。这时他才15岁,因未届法定年龄,故由拉玛四世的宠臣、当时的军务总长昭帕耶·素里旺代为摄政。朱拉隆功利用这段时间到国外去参观访问,考察和借鉴外国的新政。

1870和1871年,他两次访问新加坡和爪哇;1872年底,访问了印度。作为一国之王出外巡幸,这在泰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几次出访使他深感自己国家的贫穷和落后,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起来,必须从速培养出新的人才。因此,他回国后便下令在皇宫内设立两所学校,一所教泰文,一所教英文,命名为“玫瑰园学校”。这就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侣为教师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创了泰国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内外危机

1873年,朱拉隆功年满20岁,已届法定年龄,正式加冕上朝执政。朱拉隆功登上王位的时候,正是暹罗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历史时期。暹罗从大城王朝时起便已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然而,全国的土地和依附在这些土地上的广大平民和奴隶,却被封建主和贵族、官吏所占有,他们还垄断国内的贸易。封建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暹罗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大批的平民不断逃向深山老林,以反抗封建的压迫和统治。


早年的朱拉隆功

在国际上,在暹罗的西面,英国蚕食了印度,又通过两次英缅战争将缅甸纳入英属印度之中。在南面,英国在马来半岛上建立了“海峡殖民地”,紧逼泰国的南大门。在东边,法国也通过两场战争,使越南成为其“保护国”,并进一步将巨爪伸向柬埔寨。周边邻国一个个陷落,暹罗似乎也难以自保。而暹罗的国家机器仍然带着中世纪烙印,在无效率地运转。早在1874年,朱拉隆功就己经指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捍卫我们的领土”。随着英、法特别是法国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朱拉隆功更强调,如果不改革,泰国可能“丧失独立和*”。丹隆也说,“外国列强现在正威胁逼罗的安全。如果我们不能改组行政,我认为将危及我们的安全,也会使我们丧失独立”。

朱拉隆功艰难地周旋于英、法、德等国之间,利用英法两国都想吞并暹罗,但都顾忌对方的形势,使暹罗成为英法两国*范围的“缓冲地带”,暂时维持了独立。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改革自强,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严酷的丛林法则中生存下去。

主政改革

朱拉隆功是一位爱国和有作为的君主,他对泰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比较了解,认识到只有革新政治,发展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地位。为此,他力排异议,克服代表大官僚封建主保守派的反对和阻挠,代表了当时暹罗新生的地主阶级和商人的利益,发奋图强,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激进的措施,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进行范围相当广泛的社会改革。朱拉隆功不仅引进西方文物,而且引进先进制度,对本国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进行变革。对于西方世界的态度,暹罗王室在当时的亚洲君主中独树一帜,既没有闭关自守,也没有盲目对抗。朱拉隆功出访归来后便下令宫廷改穿西式礼服,免去跪拜之礼,废除宫廷肉刑和传统的“政务头”(成年男子头顶留一圈短发,其余头发剃光),改留西式长发。

1874年,暹罗废除了6个世纪之前从高棉引进的奴隶制,规定1868年以后出生的奴隶之子全部变为*民,家生奴21岁后即可获得*,并废止债务奴。从朱拉隆功亲政第二年起就开始颁布限制奴隶制的法令,到他去世前两年,基本完成了废奴运动。农奴的解放,也是对封建主的一大打击,有利于*集权。

1881年,朱拉隆功创办宫廷侍卫学校,成为后世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学”的前身,并在同一年开办了图书馆。随着新式学校越来越多,暹罗于1887年仿效欧美,成立了专门的教育部,负责管理国家教育和规范教育体系。1887年,朱拉隆功在萨拉隆行宫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随后又创办了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学校。


朱拉隆功

在军事方面,朱拉隆功结束了落后的战时募兵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并从1905年起实行义务兵役制。在丹麦人里舍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军校,并重点加强了海军。教育方面,对西方人创办教会学校采取宽容态度,并创建了一批世俗学校、专科学校,到朱拉隆功晚年,平民教育在暹罗全国开始形成了热潮。财政方面,废除了各行业中落后的包税制,杜绝了包税人中饱私囊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将暹罗王室府库同国库分开,避免了王室成员任意挥霍国家财产。到朱拉隆功晚年,尽管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国家财政连年赢利,达到“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此外,朱拉隆功还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司法体系,并大力修建铁路、公路,兴办邮电等。他的改革,涉及范围广泛,而且不乏某些根本性的变革,但没有因此引起动荡。他在位期间,国家在平稳中蒸蒸日上。

朱拉隆功多次派团出访西方国家,并打破了泰国国王不能出国的传统,两次亲自赴欧访问,其目的除了开阔眼界、加强交流之外,还为了在西方国家中斡旋,以保护泰国的独立地位。但是,在欧洲人咄咄逼人的气焰中,朱拉隆功还是未能全身而退。1893年,法国寻找借口挑起双方纷争,然后将炮舰开进曼谷河段,强迫泰方签订《曼谷条约》,将附属于泰国的老挝割让给法国属下的印度*,并赔款300万金法郎。朱拉隆功为此大病一场,甚至一度拒绝治疗。1904年,泰国又*使签订条约完全放弃湄公河以东的土地。朱拉隆功晚年,还以割让领土为代价,取消了英法两国在泰国的治外法权。国家独立的维持,是以丧失大片领土为代价而实现的。

晚年逝世

由于朱拉隆功的励精图治,变革进取。到了1909年,也就是朱拉隆功逝世前一年,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6000万铢,相当于当时清朝的39%,按人均计算是清朝人均收入的17.3倍。这一时期,大量华侨涌入暹罗谋生。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民,大量移民小邦暹罗,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景象。


耶加达会会长1901年赠与朱拉隆功的书册

1910年10月,夜空中出现了被称为“扫帚星”的哈雷彗星,老一辈暹罗人都说这是个不祥之兆。10月1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去世,两个星期后,年仅57岁的朱拉隆功在完成了对他的国家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后,也因肾衰竭在兜率宫去世。终年58岁,由他的儿子拉玛六世蒙固诰昭继承王位。为了缅怀和纪念朱拉隆功对泰国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根据王储蒙固诰昭的建议,泰国各界在他生前便捐款为他建立纪念像,这就是今天矗立在曼谷新皇宫外阿喃哒皇殿前面广场上的“朱拉隆功王铜像”。

在他逝世之后,泰王国尊他为“大帝”。现每年朱拉隆功逝世之日,历届*都要在他的铜像前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称为“铜马点灯日”,它已成为泰国的一大节日。朱拉隆功同日本明治天皇处于同一时代,两人有众多相同之处,都是少年即位,面对西方列强的进逼,在内交外困中开始了一场使国家脱胎换骨的改革运动,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涉及的范围都遍及国家的各方各面。相比而言,朱拉隆功在改革中的个人作用比明治天皇更大。

2、为政举措

政治

朱拉隆功首先采取步骤,逐步废除在泰国已有500余年历史的奴隶制度。泰国当时的奴隶按法律规定可分为7种,但实际上只分为可赎身奴隶和非赎身奴隶两大类。一部分沦为债务奴隶的农民,逐渐失掉土地而变成终身奴隶。他们是主人不折不扣的私有财产,主人除无权把他们杀掉以外,可以随便把他们转卖或转让给他人。母亲如系非赎身奴隶,其子女也是奴隶。奴隶除了每年要给国家服劳役三个月之外,全部时间要给主人干活。这个时期由于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和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大批奴隶的被奴役状态和人身依附关系,却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朱拉隆功下决心革除奴隶制度。

1874年,朱拉隆功颁布了解放奴隶子女的法令,规定凡是在1868年他初次加冕以后出生的奴隶,重新规定其身价,在其年满21岁时,便可成为*民。190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西北部地区,逐年减少战俘和债务奴隶的身价,在他们年满60岁时,便可成为*民。1904年,颁布法令规定东部地区奴隶的身价,逐月减少4铢,到自动赎完其身价为止。1905年,最后颁布法令,规定所有的奴隶子女一律成为*民;所有奴隶的身价,每月一律减少4铢,直到减完全部身价而成为*民;一律禁止买卖奴隶,违者将处以1至7年的徒刑或罚款100至1000铢。

1874年,朱拉隆功革新顾问制度,下诏设立参议院,协助国王处理政务,并对将要颁布的法律进行讨论。不久,成立枢密院,作为国王的私人咨询机构。从1887年开始,朱拉隆功仿效欧洲,对国家行政组织进行重大的改革,把*原来的6个部改组扩大为12个部。随后还建立了新式法院,制定刑事法和革新民事法,废除传统的酷刑制度。规定*官员都领取固定的薪俸,废除过去按封建等级由国家赐予禄田的制度。*还从英、美、丹麦、瑞典等国家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作为各部的顾问,以协助改革事业的进行。


朱拉隆功

1892年,按照西方内阁制度建立起来的部代替了古老的部——“格龙”,并取消了原来的内务大臣和军务大臣这二个总理大臣的职务,各部的首脑一律称为大臣。到1908年,把原来的12个部改成10个,将作战部和御玺部降为厅一级的机构。各部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成为泰国现代行政组织的雏形。取消了封爵搜田的封建制,改为发放薪俸,地方官员统一由*任命和调动。一套近代化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来了。

朱拉隆功改革后,泰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造,仍然是君主专制。国王仍然具有至高无上的、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政权仍然是国王的“家天下”。1892年建立的内阁,12个部长中有9个是国王的弟弟,可谓名符其实的王弟内阁。尽管如此,没有朱拉隆功的批准,任何部长都没有决定权。国王又是全国军队的总司令,牢牢控制着军队。按照1910年的规定,只有王室成员才能获得中将以上的军衔,13个少将中有6个系王室成员,一半以上的师长出身主室。*各部门重要官员的任免,取决于国王。忠于国王,是取得官职的首要条件。泰国传统专制政治的基本特点仍然保存,正如美国学者维拉所指出的“到1910年朱拉隆功逝世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使*机构更为有效。但是,最重要的机构—君主,却仍然是专制主义的。维护王室成员威严的排场和仪式,极大部分都保留。

地方实行三级管理,全国分为18个行省,省下设县,县下设村。行省由*派去的专员直接管辖,县长听命于省专员,村长受制于县长。这样一来,就把地方的封建*和边远的藩属土邦都纳入全国的行政系统中,大大加强了*的集权。

1892一1897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也被认为完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现代化。其实,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样板是英属马来亚和英属缅甸的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起村、县、府三级制的统一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则是加强**对各地特别是对边远地区的控制,真正建立起统一的*集权制的国家。这一改革是进步的,但是就其政治内容而言,却并非现代化的。行政关系的基本原则,仍然是传统的封建父权制。

经济

朱拉隆功大力整顿国家财政,改革赋税制度。从前国家的税收,从拉玛三世(1824—1851)时起便盛行包税制,由*召人承揽,使大量资金落入包税人的私囊;而国家的资金则储存在王库里,王库和国库并无区别。

1873年,朱拉隆功成立了税务厅,颁发保护税收条例,统一规定全国的税率,严格管理*各部的税务工作;废除由国家召人包揽的办法,由*派官员直接收税,从而有效地制止各种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从1892年开始,国王的预算同国家的预算分开,避免了王室成员任意挥霍国家财产。在1892—1906年的14年中,在没有增新税的情况下,国家收入却从1500万株(120万英镑)增加到4000万株。1899年,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奴隶制度的逐步废除,*下令废除平民必须编制在一个封建官吏属下的规定。这项命令同法律上取消劳役制有关,这时国家劳役已为人头税所代替,人头税的税率随着不同的省份而异。

泰国的土地在19世纪中期便已开始进行私人买卖,这时由国家从法律上规定和确立私人土地所有制。实行征收货币地税并不断降低土地征税率。地税是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是根据谷物的收成规定的,这就使国家的收入相当稳定,再加上从八十年代中期起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国家的土地税收大大增加。

朱拉隆功时代也是暹罗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从19世纪末开始的铁路建设事业把主要产米区湄南河三角洲与中部和北部的新兴水稻种植区连接起来,大米出口成了暹罗最大的收入来源。虽然林业和矿业被外国资本垄断,但仍需向暹罗*缴纳所得税,同时暹罗的民族资本也开始蓬勃发展。以国王为首,暹罗王族和华侨商人将大量金钱投入碾米厂、罐头厂、水泥厂和纺织厂。暹罗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高,国库越来越丰富。暹罗利用丰厚的财政收入进行土木建设,开挖运河,修筑铁路和水闸,架设电线和电报线,建设警察部队,创办医院、博物馆和图书馆,并开办了许多新式学校。


朱拉隆功

根据暹罗王室财政顾问、英国人威廉姆森提交的报告,到1909年,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6000万铢(约合480万英镑,相当于当时清朝收入的39%,按人均计算是清朝的17.3倍),收入超过支出380万铢。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上升,再加上大量华侨涌入暹罗,暹罗人口从朱拉隆功登基时的500多万增加到900万,由于医疗条件改善,暹罗的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多。到朱拉功隆晚年,尽管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国家财政连年赢利,达到“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军事

朱拉隆功按西方建制改革军队,制定军事条例,发给将士固定的薪俸。1868至1887年,主要是整顿和加强保卫王室的军事力量。1887年以后,由于法国的武装入侵,他便大力加强保卫国家的武装力量,改编和扩充了陆军,配备新式武器;在丹麦人里舍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军校,并重点加强了海军,创建泰国的海军并自建战舰,1893年成立国防部。1904年制定征兵条例,改变过去那种用犯人的后裔补充军队和在地方行政长官的统率下进行战斗的传统做法。到1910年,泰国军队共有9个师5.4万人,和法属印度*的军队相当。

社会

为了发展交通,加强国防力量,扩大出口能力,朱拉隆功在19世纪90年代着手建设现代化的交通事业,使泰国的铁路、公路和邮电等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使边远的地区和首都曼谷连接了起来,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事业和国防建设,使整个国家联结成比较紧密的经济整体,促进了全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朱拉隆功在位时期,泰国社会经济逐步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社会需要。朱拉隆功在却年代就宣称,他在国内“努力促进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教育。”但是,朱拉隆功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却是维持传统的小乘佛教的地位,以寺院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因此,尽管教育改革开始较早,其进程一直十分缓慢,直到朱拉隆功统治末期,尽管一也创办了一些近代新式学校夕如军事、法律、警察、师范学校等,但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并没有改变,还是寺院学校,以至在泰国教育部担任顾问的英国人不得不说,“只要公共教育制度仍然是逼罗式的,这个国家不仅在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制度方面有极大的困难,而且也难于在全面的基础上建立初等教育”。

尽管朱拉隆功在引进西方现代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但总的说来,他的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深受传统束缚。在他在位时期,教育经费也一直极为可怜,从未超过年财政支出的3肠,许多年份不到2%。教育的基础仍然是传统型的,总的水平尚不如菲律宾、缅甸。这样一种状况,显然还谈不上为泰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并创建了一批世俗学校、专门学校,如绘图学校、文官学校、师范学校和医学院等兴办起来了。学校的课程也作了一些改革。朱拉隆功还下谕选拔留学生,派往国外学习。到朱拉隆功晚年,平民教育在全国开始形成了热潮。此外,又设立图书馆和博物馆。卫生方面,新建了医院、精神病院和孤儿院,成立了红十字会和卫生局,建设了自来水设施。

外交

在对外关系方面,朱拉隆功面对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但在欧洲人咄咄逼人的气焰中,朱拉隆功还是未能全身而退。1893年法国寻找借口挑起双方纷争,然后将炮舰开进曼谷河段,强迫泰方签订《曼谷条约》,将附属于泰国的老挝割让给法属印度*,将湄公河东岸和河中全部岛屿割予法国,暹罗军队撤出河西岸的尖竹汶府,暹罗不得在马德望府、暹粒府(今均属柬埔寨)和湄公河西岸25公里范围内建设军事设施。并赔款300万金法郎。朱拉隆功为此大病一场,甚至一度拒绝治疗。法国还强占尖竹汶(庄他武里),作为泰国履行条约的保证。

1893年10月3日,暹法冲突结束后,英法两国就双方在中南半岛划分*范围事宜进行多次谈判,1896年,两国达成协议,维持暹罗当时的边界,不允许任何第三国在暹罗挑起事端(也就是说将暹罗变为英法的禁脔)。泰国*加强了外交活动,期望取得俄国的外交支持,作为与英、法抗争的力量。1897年,朱拉隆功赴欧同法国进行谈判,并访问了彼得堡。但沙俄*拒绝了泰国的要求,并决定将泰国置于它的非正式“保护”之下。结果,泰国*再次满足法国贪婪的殖民欲望,于1902和1904年两次订约,割让湄公河右岸的部分土地,以换取法国从尖竹汶撤军。但法国军队从尖竹汶撤出后,又去占领泰国的另一个地方哒叻府。


朱拉隆功与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

为了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回哒叻府,朱拉隆功于1897年4月,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首位出访欧洲的君王,先后访问了法国、俄国、德国、英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时等国,还会见了丹麦和卢森堡的王族,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位东方国家的君主出访过这么多欧洲国家(波斯有一位君主参加过维也纳世博会)。在出访中,朱拉隆功身穿西服,头戴礼帽,用流利的英语同各国国王和总统交谈。在法国,弗朗索瓦·菲利·福尔总统与朱拉隆功乘坐敞篷马车经过巴黎大街时受到了法国人的夹道欢迎,法国人在暹罗那种趾高气扬的姿态不见了。在英国,朱拉隆功与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相谈甚欢,还去温莎城堡拜会了年事已高的维多利亚女王。

1907年再次赴欧,同英国进行谈判。回国之后颁布了与西方法律接轨的《刑法法典》和《民法典》。1907年3月,暹罗又割让马德望、暹粒、诗梳风三府,以换取法国放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法国则将丹赛府和达叻府归还给暹罗,并从尖竹汶府撤军。1909年3月,暹罗对英国如法炮制,以放弃马来省(包括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个土邦)的主权为代价,换取英国取消其公民在暹罗的治外法权。这些领土变更后来成为二战期间泰国同英法交战的根源。

泰国毕竟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在它周围的国家如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先后沦为英、法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的情形下,对英、法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和强大压力,它是无力抵抗的。因此,朱拉隆功*割地。

3、轶事典故

踏出国门

朱拉隆功刚即位时,由于过于年轻,政事由枢密院代理。他则利用这四年时间访问了其时为西方殖民地的新加坡、印尼和印度,以熟悉西方的*管理模式,这为他后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游历,朱拉隆功心中已经明确了国家现代化的方向。这也使得他成为了第一个跨出国门的泰国国王。在1897年和1907年,他分别进行了两次欧洲旅行,访问了意大利、奥匈帝国、俄国、瑞典、丹麦、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国。这是亚洲君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访问,而当时他的不少儿子已经在这些国家念书(朱拉隆功共有33个儿子,几乎全部在欧洲受教育,这后来也成为泰国王室的传统)。

宗教思想

朱拉隆功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然而他并不反对其他宗教的活动,相反,他甚至赠与基督教和*教会土地以使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教堂或*。在他的统治下,整个国家实行宗教信仰*的开明政策。朱拉隆功曾说过:“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王朝里每一个人都成为*人;……从元首到普通人民的子弟,都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这是四世王的梦想和希望;如果什么都跟西洋跑,就会不知道床头在哪一边,床尾在哪一边。”

4、人物评价

历史贡献

朱拉隆功是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他是泰国第一个和欧洲各国王室建立直接联系的国王。朱拉隆功的改革事业获得显著的成就,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动摇了泰国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促进自然经济的崩溃和解体,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泰国的“维新时期”。

局限之处

朱拉隆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泰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泰国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朱拉隆功也仍然是一位封建君主。1892年建立的内阁,在12个部长中有9个是他的弟弟,13个少将中有6个系王室成员,一半以上的师长出身于王室。各省的首脑,也大多是由朱拉隆功的兄弟担任。由此可见,改革后的泰王国依然是封建君主制的“家天下”。其二,过分依赖外国专家、顾问进行改革的结果,反而让帝国主义*渗入到从*到地方的各个要部门。如总顾问和外交政策的顾问是美国人,财政部和海关顾问是英国人,海军顾问是丹麦人,陆军顾问是德国人和瑞典人。其它各部和一些机构也都聘有外国顾问。到朱拉隆功统治末期,*中的外国顾问竟多达247人。他们大权在握,实际上控制了泰国的各个部门。以至于发生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泰国的财政部长,在送别该部外国顾问时问道:“在您离开后,谁来负责部里的工作?”


朱拉隆功公寓

其他评价

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认为朱拉隆功“在退罗推行以现行的欧洲观念为指导思想,使退罗现代化的全面改革”,“为退罗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5、后世纪念

大学

朱拉隆功大学是泰国最古老的大学,学校名字取自朱拉隆功国王拉玛五世,创始人是瓦吉拉伍德国王拉玛六世。拉玛六世将该校发展成一所国家直属的行政学院,并且增加了很多课程,例如农业、商业、教育、工程学、水上行政、法律、医学和公共管理。1917年,这所行政学院已具有综合性大学的规模。

朱拉隆功大学在很多方面被视作泰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常常受到同行及公众的密切关注,指引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某些特殊专业的发展方向。

货币

第15套泰铢中的100元和1000元使用的朱拉隆功的头像。


1000元泰铢

上一篇:五一街道

下一篇:张志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