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
裴钢,男,1953年1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员,1970年参加工作。生命科学领域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8月至2016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
姓名:裴钢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3.12.11
籍贯:辽宁沈阳
1、学术履历
1978年初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4获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美国北卡大学学习,1991年获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5年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3月回国,应聘担任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研究员。
2000年5月至2007年11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6年6月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2007年8月至2016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
2、学术职务
裴钢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Research》主编和国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
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等。
3、学术成就
裴钢教授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4、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变异验证了受体激活平衡态的假说。发现阿片受体(G蛋白偶联)C末端在激动剂作用下发生的磷酸化而导致阿片受体脱敏。揭示阿片受体信号脱敏和负反馈调节在阿片成瘾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证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间存在crosstalk。发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经过G蛋白途径激活p38MAPK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能与HIV共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增强受体的激活从而发挥抗HIV作用。揭示五次跨膜的趋化因子受体具有正常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