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纪念馆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原籍北厍大胜村,十二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柳亚子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其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宣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随即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读书。
1、人物简介
三十二年,柳亚子参加中国同盟会,同时还加入光复会,在吴淞口外轮上谒见孙中山。
柳亚子
清宣统元年(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旭组织反清文学团体南社,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到临时大总统府任秘书,因不习惯于军政机关生活,三日即辞职,后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他感到国事不可为。惘然返黎里,纵情诗酒,写了大量诗歌。
“五·四”运动后,柳亚子受到十月革命感召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醉心于马克思学说和布尔什维克主义。民国十二年(1923年)四月,与毛啸岑等人创办《新黎里》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同年与叶楚伧、邵力子等发起成立新南社,鼓吹三*义,提倡民众文学。是年十二月加入改组后的中国*,从事江苏省党部和吴江县党部的筹各活动,先后担任*吴江县党部执委会常委、江苏省党部执委、中国**监察委员。
民国十四年五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柳亚子于六月发起成立“黎里国民外交后援会”,声援“五卅”运动。民国十五年一月,赴广州出席*二大;六月出席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理党务案”,在会场痛哭以示*,并中途退会,返回黎里。民国十六年五月八日,*右派陈群派军警到黎里搜捕柳亚子。亚子在妻子郑佩宜相助下藏身复壁幸免于难,后化装成农妇出走日本。翌年返回上海。
抗日战争期间,柳亚子先在上海后去香港。“皖南事变”发生,柳亚子与宋庆龄、何香凝在香港发表宣言,严词痛斥蒋介石迫害新四军、消极抗日的罪行,被蒋介石开除党籍。日军侵占香港,柳亚子赴重庆,与谭平山、李济深发起组织“三*义同志联合会”。民国三十四年十月,*赴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唔,并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
柳亚子纪念馆
民国三十七年,柳亚子与宋庆龄等在香港组织中国*革命委员会,柳任秘书长。次年二月,接受中国*邀请,他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后,他历任*人民*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0年,柳亚子将家传和自己搜集的南明史料、南社和其他革命史料、吴江地方文献4.4万册献给国家。
2、纪念馆
柳亚子纪念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镇黎里古镇上,东邻上海,北接苏州,南连浙江,太浦河穿过古镇,东西两头连接着巨浸分湖与京杭大运河,“318”国道及“苏同黎”公路纵横交错,“苏嘉杭”、“江浙沪”高速在黎里均设有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
柳亚子纪念馆,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备弄深达92.9米,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101个自然间。现存的三座砖刻门楼,高大气派、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922年,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这里就成了一代诗人会见四方爱国人士、议论国家大事、编辑《南社丛刻》、撰写爱国诗词文章的地方。1987年5月,柳亚子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经*江苏省委的批准,依托柳亚子故居建立了柳亚子纪念馆,全年接待四方宾客。
柳亚子纪念馆作为一个专题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柳亚子与南社方面的藏品与资料,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柳亚子与南社文物资料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1980年这座建筑被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方面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名宅,另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赋予了柳亚子纪念馆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3、故居
柳亚子故居的房屋朝南临河。此屋原是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里的私邸。气宇轩昂的厅堂楼室,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雕绘龙凤的长窗画梁。在一排排普通民宅中间,中心街15号宅院格外显目。故居第一进门厅,六扇黑漆大门庄严肃穆,门厅前正中悬挂着桔黄色匾额:“柳亚子纪念馆”,左下有“屈武敬题”四字。宅门对面沿河竖立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石。
柳亚子故居
故居共有五进,每进门墙高大坚固,并饰有精巧细致的砖雕门楼。每进的厅堂楼屋均整修一新。柳亚子母亲在1899年租赁的第四、五进,均为七楼七底,当年是由老家汾湖大胜村迁入。当时柳亚子年仅12岁。柳亚子生于1887年5月28日。他从12岁到41岁的29年间,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和战斗在这里。故居内还陈列着三百多件弥足珍贵的实物照片资料,可见故居本身就是柳亚子前半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
故居第二进茶厅大门正中,悬挂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匾额:“柳亚子先生故居”。浅黄色的柳桉木匾,深蓝色的遒劲有力的楷书,顿时令人肃然起敬。面对第二进大厅内正中的一座由邓颖超于1985年11月20日题词的柳亚子先生半身塑像。抬头仰望这尊塑像,更加深深缅怀着这位被*尊称为“人中麟凤”的柳亚子先生。
故居第三进大厅专柜内陈列了柳亚子创办的《新黎里报》实物样品,其中有“教育研究特刊”等报。该报被誉称为“时代明灯”、“地方福音”,是柳亚子早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见证之一。它是1923年柳亚子与毛佩岑等会同黎里区教育会等九个团体共同创办的。1923年4月1日正式发刊,1926年2月柳亚子赴沪主持改组后*江苏省委党务工作停刊。该报系半月刊,四开两张四版,每月1、16日发行。前后近三年共出版发行了82期、特、赠刊20期。发行量,最多达1120份。发行量虽不大,但发行范围甚广,海外有美国、南洋;国内远及吉林、广东、福建等地。《新黎里报》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气势凌厉,连续推出旅大问题、婚姻问题、劳动纪念等特刊。1923年5月16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吴江各团体举行的国耻纪念活动,刊载了柳亚子执笔的《废止二十一条及附属文件的理由》、《对旅大问题之我见》等文章。1923年底《新黎里报》发表了不少思想激进的文章,一度*停刊两月。但复刊后,柳亚子挺身而出发表了《哀悼列宁氏》、《拜孙悼李楼随笔》等文,称颂列宁“伟大的人格”、“伟大的功业”,认为列宁的逝世是“世界进化的不幸”、“人类的不幸”。
柳亚子故居的第三进赐福堂,门口陈列一块残匾“赐福堂”三字,原系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该匾原选材质为柏树,宽2.7米,高1.02米,现悬挂在赐福堂的匾额依陈列残匾复制。据说当年乾隆曾赐予周元理9个福字,大学士嵇璜将福字制成九块匾额,其中之一赠送给工部尚书周元理,周元理衣锦还乡,将御赐福字匾额恭悬于此宅厅,该厅即更名为赐福堂。
赐福堂后来成为南社诸友的集会场所。厅内陈列“南社专柜”有照片、出版刊物《南社》等。从南社的前身1907年神交社开始,到1935年南社纪念会结束,南社存在28年,柳亚子领导南社28年。赐福堂陈列南社出版的《南社丛刻》22集,其中3至7集、9至20集都是柳亚子所编订印行。柳亚子负责编订时社友寄来的诗词文稿,书写文体不一,用纸各异,有的行书,有的草书;还有的用花笺书写,字迹娟秀,钤有印章,成为雅致的横幅或手卷。面对这样的原稿,柳亚子晨抄冥写,将全部诗文词稿全部誊写一遍,用每页二十四行,每行三十格的红稿纸誊写,然后交给排字房,并形成了惯例。从此以后这项抄写工作都由柳亚子担任。虽然这项工作量特大,柳亚子家里却保存了很多南社社友的手迹。这批手迹已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珍品。赐福堂内主要陈列展出了柳亚子的生平照片、书信、著作、诗稿手册,还有*、*、宋庆龄、鲁迅、何香凝写给柳亚子的信和题词等。
柳亚子故居第五进为气度恢宏的藏书楼,东西两厢与前楼相通,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走马堂楼。厅前亦有砖刻门楼,所雕娇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玲珑剔透,形象生动,中有“天赐纯嘏”题额。此进楼上东、西两头用作厢橱间,其余五间是藏书的地方。复壁在第五进楼上西首箱厢间,由西厢楼可到前面第四进柳亚子夫妇的卧室。1927年5月8日深夜,南京国民*在上海的东路军政治部主任兼特别军法处长陈群,指令驻苏州第十独立旅长张镇派出一小股军警直扑黎里,团团包围柳亚子住宅,拳打脚踢,还用枪托砸门。柳亚子惊醒后,在夫人协助下,赶紧从卧室穿过厢楼来到住宅笫五进最西首的厢橱间。这就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复壁”。
这是当年柳亚子临危藏身之地。初看其外观是平整深褐色的板壁,并不引人注目。板壁南侧有块长木板,推开木板进入,内有一间狭长形2.4平方米的幽暗密室,西面是墙,东面和南北两头都是木板,靠墙有木板小门。原是柳家为了防备强盗或发生意外事故而设计的。此时柳亚子夫人郑佩宜与保姆立即将边上两个矮橱一摞箱子移过来挡住复壁。然后叫人去开门。顿时十多个荷枪实弹的军警穷凶极恶地闯进柳家,手持柳亚子的照片,到处搜查。有的盘问柳家佣人,有的威胁柳亚子夫人与儿女,有的还爬上屋顶搜查。柳亚子住宅占地三千五百多平方米,一百多间,当时黎里古镇没有通电,一片漆黑中军警最终无法找到柳亚子的踪迹。柳亚子在复壁内,外面一片混乱糟杂声,都听得十分清楚,心中充满了愤怨:家事国事天下事涌上心头,于是口念《绝命词》28字,手写亲笔现陈列在复壁门口:“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矣,世间竖子竟成名”。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因触怒汉宣帝被处腰斩极刑。祢衡是汉末文学家,曹操要见其面不得,后终被召为鼓史,宴宾时欲使其受羞辱,结果反被祢衡所辱。曹操大怒,用借刀杀人计将祢衡除掉。柳亚子借典说明自己说话写文章得罪上司险遭杀身之祸。竖子,小子,指称蒋介石。柳亚子长啸一声回了老家,让你小子蒋介石成名去吧。军警搜查柳家那天,正巧柳亚子妹婿在其家中做客。有个军警在楼下天井角落里找到了穿长衫的妹婿凌光谦,误以为抓到了柳亚子。将其用五花大绑带走。三天后才发觉抓错了人,找人保释出来。柳亚子面临险情,从复壁脱危马上化装,穿上当地渔民的竹裙,雇了一条丝网船,天色未明即启程,三天三夜后才抵上海。
柳亚子故居第五进的楼下为大内厅(又名双厅),东西两侧为夏季午休房和磨剑室书斋。大内厅是会客的地方,东边磨剑室书斋。这是铺有地板的普通小室,朝南一排精巧雅致的宫窗,将书房一隔为二。南窗前有书桌、木椅,东墙下一列磨剑室文库专用书橱。墙上“磨剑室”题额两旁是副对联:上联“青兕后身辛弃疾”,下联“红牙今世柳屯田”。这是柳亚子南社好友傅纯根的手笔,巧妙地将“柳弃疾”三字镶嵌其间,令人联想起柳亚子当年曾改名“弃疾”、别署“青兕”时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史迹。宫窗后为柳氏父子的夏季卧室。大厅西侧原夏季午休房,今特辟柳亚子的子女柳无忌、无非的事迹展。柳亚子故居第五进后庑廊内开辟了柳氏家谱碑文陈列展。
4、诗词
柳亚子一生中写下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录》《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柳亚子集》等,另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5、相关文献
论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摘要】:柳亚子是旧体诗词的殿军人物,他的诗称为“史诗”,史诗揭示了柳亚子本人的思想轨迹,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蕴蓄着众多的艺术特色。
【作者单位】:柳亚子纪念馆
【关键词】:诗歌信仰艺术特色
【分类号】:I207.25
【DOI】:CNKI:SUN:NJLD.0.2006-06-022
【正文快照】:柳亚子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口授《唐诗三百首》,8岁至12岁,柳亚子已经读完了同邑朱鹤龄编订的《杜甫笺注》,其中半数以上烂熟于胸,接下来再读龚自珍。学杜工部,奠定了柳亚子诗歌现实主义的基调,读龚定,则增加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柳亚子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