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1、简介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是明清太后或贵妃的居所和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若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2、历史文化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等人随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不过道光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当时的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才逐渐失却往日的辉煌。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3、建筑特点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清代慈宁宫正殿悬挂着乾隆皇帝的御笔"宝箓骈禧"和"庆隆尊养"两副横匾。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
4、慈宁花园
慈宁花园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在明代早期建筑仁寿宫的旧址上改建的。花园的揽胜门内,叠有山石,起了“开门见山”的障景作用。山石之后,花坛上万紫千红,衬映出跨池而建的临溪亭。池亭周围,又有含清斋、延寿堂和东西配房相向而立,使临溪亭自然地成为花园南部的观赏中心。花园北部的咸若馆,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馆北有慈荫楼,东厢是宝相楼,西厢为吉云楼,围成半封闭的三合院。花园南北长约130m,东西宽50m,总占地面积6800㎡。园中仅有建筑11座,占地不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朴素的随墙门。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和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覆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成“凵”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是乾隆皇帝侍奉皇太后汤药之处,亦为苫次之所。院中主体建筑为灰瓦三卷勾连搭卷棚顶,素雅新颖。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当中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曰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
慈宁花园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却略显单调,主要依靠内部精巧的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种繁多的花木来烘托浓厚的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其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在礼制森严的紫禁城中,是唯一能令前代后妃们寻得心灵慰藉的轻松所在。
5、相关楹联
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
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
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葡闻清净妙香
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阴萱庭佳气接蓬山
6、即将开放
故宫新掌门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日前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故宫对外开放的面积,只占总面积的45.79%。今后,故宫将通过进一步修缮,使更多的文物建筑群实现对公众开放,未来全部规划完成后,开放区与非开放区的比例约为8:2,开放区域将占整个故宫面积的76%。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内西部的寿康宫、慈宁宫、慈宁花园都将开放,与南部武英殿共同形成西部开放区。今后午门、雁翅楼、武英殿和文华殿在内的三角区域将成为展览场所,以方便观众在展厅内看到更多的文物,而不是仅仅看建筑。故宫红墙内仍存在的十几处办公科研用房,计划在2016年前全部搬出。
据了解,以慈宁宫、寿康宫为代表的紫禁城西路后宫,此前一直都充当着“库房”的角色:大件小件的故宫杂物充塞其间,大门*的时候远比打开的时候多。参与故宫大修的故宫工程师季秀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寿康宫正殿的牌匾“寿康宫”三个大字已经模糊褪色,寿字与康字之间出现两个大洞,据说是被乌鸦啄出来的。“故宫里有太多说不清楚的秘密,即使我们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但走在高高的宫墙下,那种神秘和压抑之感仍然没有消减。”一位参与故宫维修工程的工作人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