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康有为故居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7:38:59
...

康有为故居位于米市胡同43号,198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原为广东省南海会馆,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4),总占地面积4,414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西朝东,由并列的四组院落构成。北面三组为清代“三轴四部分”官府格局。中轴主院为礼仪部分,大门面阔五间临街,只辟出一间作为大门进出使用。一进院正房面阔七间,东西配房面阔各三间;二进院正房面阔五间,东西配房面阔各五间,南轴为偏院,共三进,倒座房及正房面阔各四间,前院配房面阔各三间,后院配房面阔各两间,建筑紧凑实用;北偏院为休息部分,布局灵活,现有三个独立小院,南院正房面阔三间,此院正房为康有为所居住的“七树堂”,三轴以外的四部分为服务部分,三进小院,一进院正房面阔三间,耳房面阔一间,倒座房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二进院正房面阔五间,厢房面阔各三间,后院正房面阔三间,北侧厢房面阔两间。康有为所居住的“七树堂”因为院中有七棵树而得名,七树堂北面小轩因全装有玻璃窗,相似画舫故得名“汗漫舫”。

南海会馆于道光三年(1823),由广东南海籍京官吴荣光等集资购得米市胡同董邦达旧宅,加以修葺,次年正式成馆。光绪六年(1880),为满足进京同乡举子居住,又在其南再购一区,遂成完整规模。康有为自1882年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在此居住。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在会馆内创办了北京出版的第一种民办报刊——《万国公报》,因与上海广学会的报纸重名而更名《中外纪闻》,并成为强学会的机关刊物,但在1896年1月遭禁停刊。1898年1月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在南海会馆创立了地方性维新政治团体——“粤学会”,并于同年3月并入维新派全国性组织——保国会。

2、价值

康有为故居的文物价值主要在于,它是我国维新领袖康有为从发起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到失败时期在京的居所。期间,康有为不仅在这里完善成熟了个人的政治主张、还在这里完成了许多筹划决议,包括创办报刊、建立组织等一系列重要活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处具有重大意义的场所,是戊戌变法兴衰始末的历史见证。

上一篇:礼王府

下一篇:东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