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新石器时代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8:38:42
...

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中文名:新石器时代

英文名:NeolithicPeriod

隶属于:石器时代

标志:磨制石器

1、基本特征


新石器时代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2、主要产物

彩陶钵

彩陶钵,高9.6cm,口径21.3cm。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沿均以黑彩描绘纹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彩陶特别发达,而且可以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马家窑类型彩陶造型有壶、罐、瓶、钵、盆等,多为细泥橙黄色陶,器表打磨光滑,多以黑彩描绘条带纹、圆点纹、波纹、漩涡纹、方格纹、人面纹、蛙纹、舞蹈纹等,构图严谨,笔法娴熟。图案设计采用以点定位的方法,使画面充分展开,尽情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感。时至今日,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古老的母题仍不失其迷人的魅力,那流畅的线条所产生的韵律感仍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cm,口径10cm。罐小口,圆腹,腹侧安双环耳,平底。胎呈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红陶

红陶,高39cm,口径11.9cm。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 手,便于提拿。器物造型遒劲有力,似挺立之雄鸡。黑陶刻纹盖罐(公元前3800-前3200)此罐泥质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圆口,直颈,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个小孔,以三个为一组,对称排列。腹上部饰压印的钩连纹,腹中部饰锯齿形堆纹;器口有盖,倒置呈覆盘形。整个造型美观大方。l974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墓葬出土。

3、文化分期

按照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我国新石器时代大致可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由早到晚,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直到4000年前后进入文明社会,新石器时代结束。

前裴李岗时代(距今12000—8500年前)

目前的考古发现不多,集中于长江中游偏南和华北平原北部两地,还构不成文化,但出现了原始陶器和磨制石器,只是遗址规模很小,定居水平和人口数量还在萌芽阶段。南方遗址出土了经过初步人工干预的水稻遗存,北方则未见,已能看出南北方由于纬度的不同,各自采取的生存措施有所不同。

裴李岗时代(距今8500—7000年前)

各地都发现了一些具有相当水平的考古学文化,其中黄河流域最多。新石器文化这一时期已经正式诞生了,并有了初步发展。表现在:农业脱离了最初阶段,南方发现水稻,北方则有粟;聚落规模一般比较小,大都在3—5万平米,个别达到10万平米,有些出现围绕聚落的壕沟,称为“环濠聚落”;磨制石器制作水平提高,但打制石器仍占很大比例,某些地区则出现了玉器;陶器制作相对还比较原始,均为手制,烧制火候较低,器形简单,有些地区出现彩陶。

仰韶时代(距今7000—5000年前)

出现了大量考古学文化,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表现在:各地文化发展迅速,相互之间的文化联系加强,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农业有较大发展,南方地区普遍推行稻作农业,北方地区则为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聚落数量明显增多,并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大聚落甚至少量城,表明人口增加;石器的制作已经相当精致,打制石器大为减少,磨制的农具显著增多,武器也分化出来,玉器数量增加;陶器的制作也有提高,普遍运用了慢轮修整技术,器形比较规整,烧制的火候比较高,陶器种类明显增加,彩陶作为一种艺术在黄河长江中下游普遍流行开来。

龙山时代(距今5000—4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

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达到顶峰的时期,考古学文化不但数量上增加,并出现了质变,一些发展快的地区率先出现了国家或原始国家。表现在: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跨地域政治联系(战争和统治)比较频繁,导致各地文化面貌渐趋一致;同时,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进一步突出,发展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开始了以各自的文化成就为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做贡献,从而创造“原始中国”历史进程(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农业发展迅速,农具的比例进一步增加,而且在北方地区也发现水稻,表明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也加强了;聚落数量增多,聚落之间的分化加剧,出现大中小金字塔式的聚落等级分步,城址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加,聚落群甚至城址群开始出现了,表明战争比较频繁,人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生产工具方面的变化不是特别显著,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的石器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武器明显增加,玉器在一些地区得到充分发展,铜器也开始出现;快轮制陶技术在各地普遍传播和推广,导致陶器的生产发生巨大变化,数量的增加以及批量生产导致远距离的陶器贸易出现,陶器的质量也出现飞跃,器壁普遍比较薄,器形普遍比较规整,陶质普遍比较硬,陶器的种类也明显增加。

4、文化分区

中原文化区

以黄河中游的豫西、关中、晋南和冀南为中心和繁荣地带,西至甘青东部,北到内蒙河套和冀中北一带,南至鄂北,东到豫东一带。该文化区的地理位置居中,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同周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同时也是周围各文化的争夺之地(逐鹿中原在史前时期已经出现)。

该文化区的文化面貌在早期比较法复杂,后来渐趋一致。文化发展主线:河北南庄头(距今10000年前后,前裴李岗时代)—(陕西)大地湾文化、(豫北冀南)磁山文化、(豫中)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其后进入夏代的二里头文化)

海岱文化区

以黄河下游的泰山山脉周围的山前平原为繁荣和中心地带,南至淮河沿岸,北至渤海海峡北岸的辽东半岛南部,西至豫东皖北,东至胶东半岛。该文化区的文化面貌自始至终比较一致,这与海岱地区在华北大平原上分出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关。文化发展主线:前裴李岗时代?—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大汶口文化晚期、海岱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夏代)。

太湖文化区

以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为中心,南至浙江中部,北至江淮地区,西至皖南,东至海中的舟山群岛。

文化面貌在早期比较复杂,晚期逐渐统一。前裴李岗时代—(江淮)龙虬庄文化、(钱塘江南岸)河姆渡文化、(钱塘江北岸)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早期—良渚文化晚期、类似龙山文化遗存—马桥文化(夏代)。

江汉文化区

以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为中心,包括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兼及重庆、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区。

文化面貌一般认为比较一致,近年因为三峡地区的大规模发掘,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文化遗存。文化发展主线:(江西)仙人洞遗存、(湖南)玉蟾岩遗存—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西南地区

主要指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这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多山造成交通不便,以及可耕地少,新石器时代以及历史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不发达。迄今只发现了龙山时代分布在四川成都平原上的宝墩文化比较成规模,其他发现比较零散。但历史的看,西南地区的文化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色,并可能与中南半岛和印度有联系。

岭南地区

主要包括两广、福建和*。这里尽管临近海洋,但因为多山,造成可耕地少,文化在汉代以前一直欠发达。现在已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是属于龙山时代的(广东珠江口)石峡文化、(福建闽江口)昙石山文化、(*西海岸)大坌(ben)坑文化。燕辽文化区

以长城东段南北的燕山山脉和辽河流域为中心,包括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内蒙东部和京津唐地区。

文化面貌一般认为比较单一。主线: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代)。

另外,*和甘肃、内蒙西部所在的广大干草原地区,即广义的西部地区(汉代以来的“西域”)最近几年来的考古工作进展很大,尽管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还不清楚,但这一地区在中国与西方(中亚、西亚)早期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冶铜术、小麦、彩陶、马车、城市管理、贸易及其他一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发明的东传),应该是一个有自身地域特色的文化区,并且应该是一个极具前沿性质的研究地区和领域。

5、考古简史

萌芽和形成期(1921—1931年)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是中国近代科学意义上的首次考古活动,但因为是外国人做的工作,中国自己只是参加其中做辅助性工作,只能看成是萌芽或启蒙阶段(现在一般的教科书和通行说法认为安特生的仰韶村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并不确切)。1931年以前,李济发掘山西西阴村、吴金鼎和梁思永发掘山东城子崖新石器时代遗址,才是中国自己的考古工作,标志着近代学术意义上的考古学已经被中国学者所掌握,但这时的发掘采取的是按土层深度平行揭露发掘的方法,而不是按照土质土色区分堆积单位发掘,在方法上是比较原始和不合理的,所以只能成为形成期。

发展期(1931—1975年)

又分做两个小的阶段:1931—1949、1949—1975年。前段以梁思永1931年发掘河南安阳后岗遗址,明确按照土质土色划分底层堆积单位、发现了三种文化遗存依次叠压的地层关系为标志,后段以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发掘陕西半坡、河南庙底沟、山东大汶口等遗址,以及夏鼐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苏秉琦发表《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65.1)为标志。其中发掘工作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在方法上已经比较成形以至逐渐走向了成熟(考古地层学),夏、苏的论文则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逐渐成熟(考古类型学)。但总体看,这40余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所关注的问题还属于比较基础性的问题,深层次的如社会发展机制、文化与人类行为、自然环境作用等问题还极少关注,这种研究兴趣并未因1949年的政治变动有根本改观,所以可以把1931—1975年归入一个大的发展阶段。

成熟期(1975—1990’前叶)

*后期,考古工作在全国比较早的得以恢复,发掘了一批有名的大遗址(河南大河村、浙江河姆渡等),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导致考古界理论探讨之风兴起,国家大量基本建设又使一大批遗址得以抢救发掘,这都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具体表现在:

1、大批遗址的发掘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文物普查,使各主要考古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基本建立起来,大量新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也导致了一些新的发掘方法的运用和改进(城址发掘、软遗物的现场发掘和保护);

2、考古资料的急剧增加和大量新资料的出现,导致考古研究的视野空前拓展,大量新的研究课题提了出来,于是新的成果也开始不断问世,如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农业起源、城址考古学的重要突破,以及全国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和谱系序列的建立,等等。

总之,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在发掘技术和理论研究上都达到了成熟。但这种成熟指的是在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发展的趋势来说的,也就是在马列经典理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所以,就在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的时候,有些人却感到了严重的危机感,这就直接促成了考古学走向转型期。

转型期(1990’后叶至今)

这个时期到现在才10年左右,作为一个阶段来说还刚刚开始,而且离现在太近,我们不可能对这个阶段有太多地认识,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新的阶段已经开始了,表现在:传统的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研究已经迅速退出学术主流,代之以大量有国外传入的新方法新理论的迅速推广和运用(环境考古、聚落考古);大量课题在中外合作研究的新视角下取得了全新的进展,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正在因此得到全新的研究和复原(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洪水的探索等)。总之,一个可以称作“革命”的变化正在进行之中。

6、陶器

早期(距今约12000-9000年)

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

根据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考古发现,中国至迟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了原始陶器,在中国北方,河北徐水南庄头也发现了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据此,可以大体看出,中国南方最早的陶器多圜底,中国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

中期(距今9000-7000年)

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装饰普遍比较简单,在黄河流域彩陶开始萌芽。

晚期前段

白陶鬶(距今7000-4500年)

制陶技术快速发展,流行泥条盘筑法,满轮修整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轮制技术,陶器颜色仍以红色为主,但色泽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多样,黄河流域彩陶流行。

晚期后段(距今4500-4000年)

制陶技术突飞猛进,快轮制陶技术迅速普及,产量增加,黑色、黑灰色磨光陶流行,风格素雅凝重,在黄河流域随着袋足炊器的普遍出现,范模制陶工艺发展很快。

7、其他

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元后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过仍出现高度的文明,如玛雅文化。

西亚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潮湿,夏季炎热干燥,有适于栽培的野生谷物和易于驯养的动物,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因而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养畜业的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后进入前陶新石器或无陶新石器时期,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有的遗址还有猪骨。这个时期的典型遗址耶利哥遗址,已出现用土坯砌筑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围墙和濠沟,墙内有石砌的镃望塔。这在世界上同类建筑中是最早的。

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这时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农业。房子一般为多间式、平顶,有的房内有牛头形塑像。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这里的一些遗址有了铜器(个别遗址中用冷锻法制造的铜扣针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尼罗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为3期,从早期开始即为有陶新石器阶段。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系统: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文化。在欧洲的希腊本土、克里特岛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等地存在过前陶新石器文化。从陶器出现以后,欧洲南部主要有印纹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则为线纹陶文化,这些地区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后出现了彩陶文化(见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而东欧较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则流行小窝篦纹陶文化等。

中亚

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

南亚

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东南亚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有种植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起真正的农业经济。

东北亚

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这个地区的陶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筒形罐特别流行,一般为灰褐色,饰刻划纹或压印纹。在日本,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又称绳纹时代。朝鲜和西伯利亚的陶器则多施篦纹。

朝鲜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发展起旱地农业,种植粟和黍。蒙古东部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种黍,并饲养牛羊等家畜。日本的农业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因受大陆的影响,才急速发展起来的。西伯利亚则一直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

美洲

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但若用旧大陆考古学的标准去衡量,那里也还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基本上处于新石器时代,即使已创立高度文明社会的玛雅王国,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属器。美洲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地区,那里最先培植玉米,还有豆类和南瓜,印第安人称之为三姊妹。家畜仅有骆马一种。

大洋洲

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以前基本上仍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不会制造陶器,所以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界线不大明显。

非洲

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仍多打制石器,种植薯芋,同东南亚的情况有些类似。

上一篇:封燕然山铭

下一篇:三峡悬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