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外文名:SeaofOkhotsk),东为堪察加半岛,东南为千岛群岛,南为北海道岛,西、北为西伯利亚,西南为库页岛。在鞑靼海峡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当地最著名的景观为冬季在海面出现的浮冰。海水由大陆排放的水、雨水、从太平洋穿过千岛群岛的无数海峡西流之水,以及从日本海经过拉佩鲁兹海峡北流之水组成。温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鄂霍次克海
外文名称:SeaofOkhotsk
所属地区:太平洋
面积:158.3万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海洋气候
平均水深:821米
最大水深:3916米
大陆架宽度:约400千米
形成时间:第四纪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简介
鄂霍次克海(俄语:ЛитосфераОхотскогоморя;罗马化写法:OkhotskoyeMore;英语:Seaof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海,得名于鄂霍次克。鄂霍次克海原称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旧时日本称为“北海”(Hokkai),后来改指位于欧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语音译(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中国唐代称“少海”、“北海”。俄国人于17世纪进至鄂霍次克海,1731年建立鄂霍次克区舰队,基地设在鄂霍次克港。1855年,区舰队基地迁驻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2、历史
1640年代,俄罗斯探险家伊凡·莫斯科维廷和瓦西里·波亚尔科夫成为第一批来到鄂霍次克海的欧洲人(或许也是萨哈林的第一批)。
1643年,荷兰船长马丁·黑利得松·菲利斯搭乘“布雷斯肯斯号”进入鄂霍次克海,并抵达萨哈林和库页岛,但最终没有认出萨哈林和北海道其实是岛屿,而不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
鄂霍次克海沿岸的第一个俄罗斯村落位于鄂霍次克,并在1840年代停止对乌兰乌德提供商业服务。19世纪中叶,俄美公司垄断了鄂霍次克海所有的商用导航服务。
1733年时,维他斯·白令在北方大探险时将整个鄂霍次克海测绘完毕。让-弗朗索瓦·德·拉·彼鲁兹和威廉·罗伯·布洛顿是第二批来到鄂霍次克海的俄罗斯外欧洲人。1805年,伊凡·克鲁胜斯腾探索了萨哈林东岸。间宫林藏和吉那第·内沃思科认定了萨哈林其实是一座岛屿,其岛屿与欧亚大陆隔着一条海峡。第一部关于鄂霍次克海的详细水文报告在1894年由斯捷潘·马卡罗夫发表。
在冷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切断苏联海军的海底电缆,将多项行动设于鄂霍次克海。这些行动有在《瞎盲者的虚势伎俩:美国潜艇秘密行动轶史》此书中被提及。1983年,苏联国土防空军在鄂霍次克海射下一名客机,造成了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将鄂霍次克海作为弹道导弹潜艇的堡垒,而这项策略仍然持续进行。
即使北海道位于鄂霍次克海沿岸,在日文中并无为此海命名,从俄文借词亦称鄂霍次克海(オホーツク海,Ohōtsuku-kai)。而且北海道的鄂霍次克综合振兴局,在日本也称鄂霍次克海地区(オホーツク地方,Ohōtsuku-chihō),两者皆得名于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在19世纪时为热门的捕鲸地点。从1845年开始,美国的捕鲸船开始在鄂霍次克海东南部,库页岛附近猎捕露脊鲸。而1847年又陆续捕弓头鲸。从1849年开始弓头鲸猎捕的数量占多数。1850年和1853年期间,美国大部分的捕鲸船将捕鲸的焦点转移到白令海峡海域。但在白令海峡捕鲸的绩效不佳,因此捕鲸船又把捕鲸的地点关注回鄂霍次克海来。光是1854年,总共有160艘捕鲸船来到鄂霍次克海。次年骤减至130艘,而在1856年又增加到150艘。1858年和1860年期间,美国大部分的捕鲸船又将焦点转回白令海峡。部分捕鲸船汇集在尚塔尔群岛附近,并在岛上抛锚。1854年7月28日,新贝德福德的船伊莎贝拉号的报告中说道“在甲板上的视线内至少有94艘船”。捕鲸船直到20世纪前叶前在鄂霍次克海持续捕鲸。
3、地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大部分为东北亚的不同地形区所围绕。鄂霍次克海西濒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海岸,南起黑龙江河口湾,北至品仁纳(Pen*)河口。东以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KurilIslands)为界,南抵日本的北海道,西南至俄罗斯的萨哈林(Sakhalin)岛。鄂霍次克海覆盖面积1,583,000平方公里(611,000平方里),平均水深777公尺(2,549尺),海水冲刷着日本和俄罗斯两国的海岸。
大陆沿岸大部分为高峻岩岸,其间散布着注入该海的地区性大河的河口。诸如黑龙江、乌第河、鄂霍塔河、吉日加河及品仁纳河等。海底由北向南和西南倾斜。北部和西北部为深达200公尺(650尺)的大陆棚,而其余地区(约占总面积的70%)是深200~1500公尺(650~5000尺)不等的大陆斜坡。
4、地质地貌
鄂霍次克海形成于第四纪(250万年至1万年前),经历了多次冰川的进退。海底坡度由北往西南下倾。按其地貌特征大致可分为陆架区、陆坡区和深水海盆。近岸陆架区占海区总面积的40%。*部分海底为陆坡区,零星地分布着一些水下高地、洼地和海槽。深水海盆主要有两个:在库页岛东面为一宽广的捷留金海盆,地形崎岖不平;在千岛群岛内侧的是千岛海盆,为一深海平原,是全海区最深之处。海底沉积物,近岸带为粗砾、细砾和砂;陆架和岛架区主要为砂;深水海域沉积物则为粉砂质泥、粉砂粘土和泥质;千岛群岛地区的底质,一般多含火山碎屑物质,许多地方已形成各种粒度的凝灰岩沉积层。
鄂霍次克海岛屿周围海底常发生地震,并形成破坏力巨大的津浪(地震海啸)。大陆架面积广阔(占海底面积42%以上),约宽400公里,分布在北部和西部;靠近千岛群岛的南部是深海盆地(9%以上);中部是带状大陆坡,交替分布有海底洼地和海底高原(48%以上)。海流从东北经中部、千岛群岛流向太平洋,与白令海来的海流汇合,形成千岛寒流(亲潮);南部局部地区有暖流经过。
5、气候特征
鄂霍次克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月北部-20℃,南部-7℃;8月东北部12℃,南部18℃。表层水温:冬季在0℃以下,夏季8~12℃。表层盐度25~35‰。海域从10月至次年6月结冰,3月结冰范围最大,冰厚1米。4~8月多雾,北部和西北部时有浓雾。冬季多暴风雪。不规则日潮、半日潮,最大潮差12.9米(品仁纳湾),流速约7.5节。海流呈反时针方向环流,流速0.5~1.5节。年降水量:北部710毫米,南部1040毫米。年平均气温随纬度而异,北方为-6℃,南方为5.5℃;在同一纬度上,东部又比西部高10℃。月平均气温以1月为最低,北部的舍利霍夫湾和乌达湾为-24℃,而千岛群岛和堪察加南部为-10℃;8月为最高,北部为11℃,南部为17℃。
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的大部海面10月至次年6月结冰。北部和西部海域受亚洲大陆影响,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1~2月平均气温-20~-24℃,7~8月为12~14℃,年降水量400~700毫米,海水结冰期长达7个月(11月至翌年6月),冰厚0.8~1米。南部和东部靠近太平洋,属温带季风气候,1~2月平均气温-5~-7℃,7~8月为12~18℃,年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融冰期有浓雾,并有流冰活动,不利航行。海水表层盐度在萨哈林岛附近为25~27‰,堪察加附近32~33‰,*部分33‰。
同时,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力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夏季则多海风。秋季多强暴风,风速达20~30米/秒,波高达8~12米。此外,该海区易受津浪(地震海啸)袭击,瞬间浪高高达20米。波长为数公里,传播速度为400~800公里/时,给沿岸地区、尤其是千岛群岛造成巨大的破坏。结冰严重,几乎全海区都不同程度地有海冰。北部,11月开始结冰,结冰期可达280天,冰厚为0.8~1米;堪察加和千岛群岛为少冰区,每年结冰期平均不超过3个月。严冬季节,有时西北风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夏季,仅珊塔尔群岛附近仍留有海冰,其他海区均无冰。
受亚洲大陆极端气候的影响,鄂霍次克东北、北和西部海域冬季严寒,从10月至翌年4月,这些海域气温非常低,海水一直封冻。南部和东南部海域靠近太平洋,属比较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北部海域2月平均气温为-20℃(-4℉),8月为12℃(54℉)。南部海域2月平均气温为-7℃(19℉),8月为18℃(64℉)。10月底海水开始封冻,到3月冰冻最严重。
6、水文特征
水流大致为气旋式环流。太平洋暖水经千岛群岛北部海峡流入该海后,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直指约翰岛,强度不断减弱。另一支向北,到北部沿岸后转向西和西南。沿岸南下途中,不断纳入各条河流淡水(尤其是黑龙江的径流),后沿库页岛南下,这是寒冷的沿岸流;并有小部分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北侧流向日本海。而日本海的暖水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南侧流入本海区,沿着北海道北岸向东流,即为宗谷海流。流速可达50~90厘米/秒。从而,构成气旋式的总环流。流速,近岸大于远海。远海流速一般为5~10厘米/秒,流向较稳定。该海区与太平洋的水交换,主要通过千岛群岛诸海峡。就整个群岛地区来说,上层为北进南出;深层则主要由太平洋流入,这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以南进北出的方式与日本海进行水交换有所不同。
水团主要有表层水、中层水和太平洋深层水。表层水(0~150或200米层)是冬季由海水垂直对流形成,温、盐特征值分别为-1.7~0.6C和32.0~33.5。中层水(200~800米层)是由太平洋流入的上层水混合变性而成,其温、盐特征值分别为0.1~2C和33.3~33.8。太平洋深层水(800米以深)由太平洋流入的深层水变性而成,特征为高温(2.4C左右)、低氧(<1毫升/升),盐度为34.3~34.4。
潮波由太平洋传入,潮汐以不正规全日潮为主。仅北部、西北部沿岸及珊塔尔群岛附近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北大南小。品仁湾天文角附近,潮差可达13米,珊塔尔群岛也可达7米,南部海区则仅0.8~2.5米。潮流则半日潮和全日潮兼而有之。流速因地而异,外海仅5~10厘米/秒,海峡和海湾口潮流可达2~4米/秒。
7、主要生物
本海区海水中营养盐类较多,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浮游植物量达20克/米,主要属硅藻门,其次为甲藻。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某些地区可达1~3克/米。底栖生物全海区的总生物量达2亿吨。各种动物群中,以软体动物为最多,其次为棘皮动物和多毛类环节动物,较有经济价值的是堪察加蟹、蓝蟹和某些软体动物。鱼类约有300种,其中鲑鱼、鲱鱼、普鳕、鲽鱼等30种鱼类,均有重要经济价值。此外,还有抹香鲸、海狮和海豹等哺乳动物。
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多寒带鱼类,以鲱、鲑、鳟等鱼为主,东部堪察加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捕蟹场。盛产大马哈鱼、鳟、鲱、鳕和毛鳞鱼等。沿岸港口有俄罗斯的马加丹、鄂霍次克、科尔萨科夫和日本的网走等。多海狗、白鲸、海驴、海豹等动物。开发较晚,1713年才从鄂霍次克开航到堪察加地区。重要港口有苏联的马加丹、鄂霍次克、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科尔萨科夫以及日本的网走、纹别等,大多数为渔港。堪察加半岛附近水域盛产鱼、蟹。
8、海峡港口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经宗谷海峡(拉彼鲁兹海峡)通日本海,经千岛群岛各海峡连接太平洋。鄂霍次克海上有定期航运沟通俄罗斯远东各港口。沿岸主要港口有纳加耶夫(Nagayevo)湾的马加丹(Magadan)和鄂霍次克。萨哈林岛的科尔萨科夫(Korsakov)以及千岛群岛的北库里尔斯克(Severo-Kurilsk)和南库里尔斯克(Yuzhno-Kurilsk)也颇重要。冬季有大块浮冰妨碍航运,夏季有浓雾阻碍交通。鄂霍次克海东为堪察加半岛,东南为千岛群岛,南为北海道岛,西、北为西伯利亚,西南为库页岛。鄂霍次克海经千岛群岛诸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在鞑靼海峡与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当地最著名的景观为冬季在海面出现的浮冰。
9、沉船事故
俄罗斯当地时间4月2日凌晨,一艘名为“DalniyVostok”的冷冻拖网渔船在鄂霍次克海域发生倾覆,最新数据称事故已造成53人死亡。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紧急中心的负责人表示26艘船只目前正在参与救援,一架MI-8救援飞机也在原地待命。
当地官员称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可能是渔船与冰块相撞,造成引擎部分被淹没,船只下沉。
另据俄罗斯卫星网,沉船上大约有132名船员,其中大概70名都是外国人,初步确定事发船上没有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