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川北灯戏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09:28:34
...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由于它生长于民间,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简介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每当农村

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闹隍会》,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

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它是以南充为中心,遍及嘉陵江中上游两岸,传唱于民间的灯戏的总称,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农郁的酬神娱人赛会色彩。其构成较完整形态,至迟不晚于明末。由于川北地区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崇尚多神的民俗,在川北灯戏早期的天上地下32神(或32戏)中,儒、释、道三教并存,豪杰义士甚多,善神恶鬼皆有,变幻多端,扑朔迷离,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土风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川北灯戏土生土长,内容多系风土人情,民间世态。传统剧目达300余个,皆以短小精悍见长,俚曲口语成趣。过去表演者除农民自娱自乐外,带专业性质的多系端公。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又吸收了大量的时调、小曲和民间歌舞,其声腔分为正调(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类)和杂调(各类民歌、时调、小曲类),表演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目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演员表演在起唱时,必先击鼓锣一响“咚旦”,别具韵味。剧目《闹隍会》、《秀才买缸》、《灵牌谜》参加1984年四川省第二届振兴戏曲会演,首次献艺于成都,轰动艺坛。1987年又应邀晋京演出《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献鸡》、《秀才买缸》,饮誉京华,并获得进入*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献演,获得“淳朴的天籁,远古的遗风,戏曲的渊源”的赞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渊源

灯戏在阆中市的峰占与苍溪县的白庙、龙山,被称为灯戏窝子,为川北灯戏发源地。灯戏以诙谐喜剧为主,又称喜乐神。清末峰占徐玉山创立灯戏班,其子徐南阶、其孙徐廷兴传家,对灯戏的发展作出贡献。传统剧目有《回门》、《请长年》、《借亲配》、《竹篮记》、《李龙打店》、《李达打更》、《拔钉》、《芦花记》、《亲家母上轿》、《赶隍会》、《访友》、《假报喜》等。1984年编排的《丈母娘上轿》、《闹隍会》,获四川省调演创作一等奖,并到北京演出。

摊戏,其间经过““跳坛’这一发展阶段,可用“傩一坛一灯”来标明它的成长轨迹。川北灯戏有灯有戏有歌舞,主要唱腔音乐是具有川北地方色彩的“灯弦调”(又称“胖筒筒”,人们又叫它““农民戏”、“坝坝戏”,充满了川北山乡的泥土气息。其剧本,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用他们的眼光反映他们所熟悉的人和事。不少剧本情节单一,人物一丑一旦,对对戏多。大多是笑戏、闹戏(喜剧),正戏、苦戏(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浓烈的喜剧色彩。其表演接近生活,无固定的程式套子,多采用川北地区民间歌舞,杂或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其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以及庆坛中的唱腔和锣鼓,曲调质朴明快,优美动听。乐器十分简单,最早只有一把胖筒筒,一个盆鼓和老大锣,一人伴奏,不时可以听到“财旦”的锣鼓声。川北灯戏在南充地区的历史可达溯到明代,据西充晋新乡乡民传说,明天启年间该乡就有一个“大洪灯班””。此外见诸于文字的便是清乾隆刻版的《苍溪县志》上所载的:“上元,放花灯,演灯戏”的记述了。

清末民初有一首署名茶陵公子,题为《看灯戏》的竹枝词,描写了当时灯戏演出的景况‘“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提前庭后灯弦识满座捧腹妙趣生。”建国后,灯戏艺术无论从组织机构到演出形式,都起了质的变化,灯戏和庆坛彻底分了家。党和*为挖掘、整理好戏,曾组织调查研究、调演、会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终于使这一朵山花放出异彩。1960年春,专区成立了灯戏剧团,1963年合并入专区川剧团,作为一个队存在,“*”中灯戏队撤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灯戏艺术恢复了青春。1983年12月地区举行了业余灯戏调演。1984年省举行振兴川剧第二届调演,南充地区代表队演出的《灵牌谜》、《闹隍会》、《郑板桥买缸》等剧,轰动大会.吴雪说:“灯戏是川剧的根”’。1988年,川北灯戏演出团赴北京演出,并获进入*怀仁堂为*领导同志演出的殊荣。1989年,川北灯戏又应邀赴上海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3、特点

川北灯戏的表演接近生活,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无固定的程式套子,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杂或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

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仅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剧目

1984年南充地区文化局组团参加四川省灯戏剧会演,所演灯戏《灵版迷》、《闹隍会》、《郑板桥买缸》、《三张借条》等6个灯戏,在蓉城舞台初露头角,以其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赏,被誉为嘉陵江畔璀璨的奇葩。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川北灯戏》一书,在全国发行,是该市挖掘、整理、研究川北灯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1987年10月,应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的邀请,南充地区以岳池县川剧团为班底组团赴成都演出灯戏《幺妹儿嫁给谁》、《献鸡》、《包公照镜子》、《搭车》、《办移交》,轰动全国戏剧界。

1988年5月,该团赴京进行为期七天的演出,《中国日报》发表《灯戏使舞台放出异彩》的文章,再次在全国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事后,市川剧团先后赴上海、山东、天津等地演出灯戏《嫁妈》、《桥》、《滚灯》等均获得奖励。1997年由阆中市*和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现代灯戏小品《甜水井》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小品比赛铜奖,2001年由市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川北小灯戏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小戏比赛金奖。是四川省小戏类获得**奖金奖零的突破。

4、发展

川北灯戏大改版

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只听戏乐喧天,锣鼓阵阵。四五十名演员流着热汗忙着赶排团里的新老招牌剧目,准备迎接央视新影视制作中心长达6集的专题摄制。而央视11频道戏曲《名段欣赏》栏目也将于本月入川拍摄灯戏,并将于年底在该栏目滚动播出。12月,“川北灯戏全国论坛”将在南充召开,届时,全国戏曲专家将全方位探讨川北灯戏,让这一民间戏曲奇葩大放异彩。

请来专家“把脉”副团长胡瑜斌告诉笔者,“川北灯戏是帮、打、唱完美的结合,是任何剧种都不能代替的,而它又是我们南充独有的剧种。因此,在戏剧边缘化的今天,川北灯戏剧团正着力重新打造川北灯戏,让它在戏剧界,在文化市场重放光彩。”据了解,川北灯戏剧团重新包装川北灯戏以来,变化最直观的就是演员的年轻化。对剧本、音乐、服装、表演、舞美等,也做了较大改动。他举例说,重排后的“包公”更加人性化,融入了生活中的幽默、风趣和滑稽,生动地创造了一个新“包公”。在表演技巧上,融入了其他剧种的托举、探海、前桥等,还借鉴了本地木偶、皮影艺术及现代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胡瑜斌说,他们正在排练的《包公照镜子》、《郑板桥买缸》、《灵牌迷》、《闹隍会》等剧目,为了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还专门从外地请来专家“把脉”,现场指导排练。

但“改版”后的川北灯戏就一定有市场吗?《包公照镜子》的编剧肖善生对此很有信心。“改版后的川北灯戏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符合现时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它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短小、机巧、活泼有趣、贴近生活。相信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该市高坪区政协的何跃认为,任何一个剧种的兴衰,虽然与其产生的时代、经济、文化有关,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否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内容和形式是否与人民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改革后的川北灯戏,无论老戏新戏,台词都较为形象生动,呐喊强于叹息,在幽默中显示爱憎,在风趣中表现喜怒笑骂。必将受到市场欢迎。

作为年轻一代观众,西华师大学生张静告诉笔者,川北灯戏在校园演出后,引起了同学们强烈反响,“通俗、诙谐、地方特色浓厚。灯戏我们还是头回看见。如果能经常在校园演出就好了。”

困境出路博弈

显然,振兴川北灯戏,剧目本身的创新十分重要,但其他方面因素也不可忽视。南充市国家一级作曲家彭涓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川北灯戏一般都在自己的方言区内流传,即一般在固定的城市剧场和乡村"草台"上演出。但是随着外国戏剧、电影、电视的冲击,加之普通话和英语的普及,巴蜀地方戏活动的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如果川北灯戏仍据守自己的方言区,仍躺在传统的剧场和"草台"上演出,其演出和场所会越来越狭小,限制也会越来越大。”

“最原始的,才是最真实的;最民族的,才是最宝贵的。”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团长徐少岳感慨地说,以前,南充有专门的川北灯戏创作办公室和创作人员,各县市还有专业编剧及业余创作队伍,这些创作队伍基本不存在了,川北灯戏导演、音乐创作人等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他认为,要拯救、保护川北灯戏,必须培育川北灯戏新的市场和新的观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市场中获得生机与活力。

显然,不进则退,川北灯戏地域的扩张,将意味着它在交流中会获得生存、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新空间。为扩大川北灯戏的演出地域和影响,南充市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基本途径:走出剧场和“草台”,走进茶楼和文化娱乐场所;走进商场、庙会和学校;强化川北灯戏音乐与肢体语言表演与观众的交流,弱化用生僻的方言叙事,同时增加字幕的翻译任务,从而扩大戏剧的交流对象和人群。

它以川北民间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吸收木偶、皮影、猴戏的某些表现手段,形成了载歌载舞、质朴明快、幽默夸张、喜乐怡神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近年川北灯戏喜事连连:“申遗”成功、川北灯戏剧团成立、赴京演出及在成都“振兴川剧文艺调演”中大受欢迎等,都让川北灯戏“再展雄风”。

地方戏保护与发展

川北灯戏从可考的清乾隆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其诙谐风趣的表演和颇具特色的胖筒筒音乐至今仍深受四川北部、东部及重庆等地广大百姓的喜爱。今天,在川北地区、川东地区的嘉陵江沿岸川北灯戏仍广为流传,成为地方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巴蜀有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但我们是否利用好了这些资源?2005年南充召开了以川北灯戏保护与发展为目的的研讨会。成渝两地学者、专家共聚一堂研讨了川北灯戏的现状及保护、发展方案。据报道,南充正准备投巨资和人力进行相关资源整合,切实保护和发展该地方戏。而成都、重庆等文化部门及相关研究院、所也正加紧有关方面的工作。相信一个巴蜀地方戏保护与发展的新局面会很快形成,而地方戏作为与旅游、文化交流相辅相成的风景线,会更加亮丽而迷人。

正是基于各界对四川及重庆地区巴蜀地方戏的旅游、文化和经济价值的肯定,本人窃以为要真正保护和发展巴蜀地方戏艺术,应首先打破传统的地方戏功能观念,用新的视觉审视巴蜀地方戏的社会功能,不为旧的雅俗观念所迷惑,进而敢于保护优秀的巴蜀地方戏。同时,还必须打破地域限制,开拓发展巴蜀地方戏生存空间,使巴蜀地方戏成为巴蜀大地更加迷人的风景线。

一、打破传统观念,以新的视角审视地方戏的社会功能

巴蜀地方戏,一般指活跃于巴蜀地区,以说唱、舞蹈、戏曲等表演方式讲故事的地方戏。它们包含了川戏的昆腔戏、高腔戏、胡琴戏、灯戏和汶川藏戏、川北灯戏等等。它们活跃于巴蜀民间,其最初的社会功能是自娱自乐,娱神娱人,强调戏剧的娱乐功能,并努力借戏与神沟通。中国*推翻旧政权后,巴蜀地方戏旧的社会功能从自娱自乐转变成了寓教于乐,宣传鼓动的艺术,其社会的教化功能有了明显加强。此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巴蜀地方戏不管在创作或表演上,都更强调“树社会新风,育社会新人”的社会宣传功能。虽然,在表面上看此时人们更强调对戏剧宣传功能的利用和开发,而实际上则是人们对戏剧沟通功能有了更强烈的肯定和开发愿望。所以,也可以说当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民间地方的戏剧,虽然并不一定清楚地知道自己戏剧的沟通功能就是一种交流功能,但至少不再停留在把它作为一个供人欣赏、自娱自乐的艺术品来审视。可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传统的地方戏社会功能的认识仍定位于对一件艺术品、观赏品的社会功能的观察上,而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媒介来认识、开发与利用,从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去运用它,发挥它。

随着全球信息化革命的到来,今天,人们也不再被巴蜀地方戏传统的娱神娱人、自娱自乐或寓教于乐等传统观念所束缚,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戏作为直观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人们既不满足把传统戏剧作为自娱自乐的乞神祈福的艺术贡品,也不满足于把戏剧作为宣传教化的宣传品,人们更强调其直观交流功能,地方戏剧正成为今天人们渴望在交流中获得新的感受和全新的心理体验的最佳平台。所以直观交流也成为重新审视戏剧新的社会功能的试金石。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巴蜀地方戏的社会功能时,我们发现保护和发展巴蜀地方戏的沟通交流功能,将会减少社会隔阂,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压力,使巴蜀地方戏成为当今巴蜀文化、旅游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突破口。二、打破旧的雅俗观,珍视保护巴蜀地方戏

旧的雅俗观往往以少数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文人学士的个人喜好为向导,凡在地方戏中对性方面直白的描写较多,反映粗杂的日常生活内容较多,都被认为是粗俗的。更有甚者,有时一些人还认为多数市民百姓喜欢的、流行的也是粗俗的。反之,凡为少数人追捧、喜爱的东西,在食、色、性方面的内容较少,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反映较多的,则多被认为是雅的。显然,食、色、性与意识形态的多少并不一定能决定雅俗的性质,而人数方面喜好的多少以及是否

川北灯戏

流行,更不能判定雅俗的性质。如果以旧的雅俗观判定对巴蜀地方戏的保护范围或价值,是不科学和严谨的。所以,旧的雅俗观其实是有碍地方戏的生存与发展的。

在全球文化日渐相互影响、冲突、融合的今天,有独特风格和充满生活真实内容的巴蜀地方戏反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它在全球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但是这种交流媒介并不因为其影响面小,被媒体关注小,被使用少而被轻视。尽管它还有一些自身的弱点,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但是它是最直接、最生动的交流媒介。所以,人们也更加珍惜“弱势”的地方戏,努力保护巴蜀地方戏的原始风格和风貌,努力发掘新的地方戏交流方式和方法,打破旧的雅俗观,珍惜巴蜀戏剧中那些受人欢迎的、充满生活真实的、直观的,颇具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搭飞白”、帮腔等等,将成为巴蜀地方戏保护与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打破巴蜀地方戏“地域”限制,扩大巴蜀地方戏的演出范围

象川北灯戏一样,目前巴蜀地方戏一般都在自己的方言区内流传,即一般在固定的城市剧场和乡村“草台”上演出。但是随着外国戏剧、电影、电视的冲击,加之普通话和英语的普及,巴蜀地方戏活动的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如果巴蜀地方戏仍据守自己的方言区,仍躺在传统的剧场和“草台”上演出,其演出和场所会越来越狭小,限制也会越来越大。显然,不进则退,巴蜀地方戏活动地域的扩张将意味着巴蜀地方戏在人们的直观双向交流中会获得生存、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新空间。所以扩大巴蜀地方戏的演出地域,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1、搞好便于交流的活报剧和短剧的创作,敢于走出剧场和“草台”。走进千家万户的茶厅和商业娱乐场所,让更多人在家里、在商场、在娱乐场所也能体验戏剧交流的魅力。2、走进商场、庙会和学校,让更多人在更有效的时间和更大空间认识地方戏直观双向交流的魅力。3、强化巴蜀地方戏音乐与肢体语言表演与观众的交流,弱化用生僻的方言叙事,同时增加字幕的翻译任务,从而扩大巴蜀戏剧的交流对象和人群。显然,地方民间戏剧的扩张不仅仅在交流地域上扩大了巴蜀地方戏剧的演出范围,而且从交流的人群、族群上也扩大了巴蜀戏剧的演出范围,让巴蜀戏剧深深扎根在更加扩大的地域和人群中,从而达到我们今天所期盼的保护、发展巴蜀地方戏的最终目标。

5、拜师

民间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北小灯戏《拜师》通过留学生约翰拜师、皮影章收徒传艺等情节和冲突的展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呼吁国人要重视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该戏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川北灯戏、皮影、剪纸、八仙鼓等民间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风格更加独特。

剧种介绍:川北灯戏,四川的一个地方剧种,又称"农民戏",在明代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其风格别致艺术独特,内容多为歌颂正义,鞭达丑恶,寓教化民从于笑谑嬉乐中,剧目一般以喜剧、美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其表演粗狂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其唱词质朴健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唱腔吸收了川北山乡民歌特色,高亢悠扬,粗狂奔放,具有浓厚的民歌气息。

编剧:李和明

导演:李翎

主演:刘静怡吴永兰杨柳青胡瑜斌金潭艾妮陈波陈诗桃

作曲:彭涓

美术:何作霖

出品者:四川省南充市群众艺术馆

6、历史意义

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阆中、南部、仪陇等地,是根植于川北的传统歌舞小戏。它继承巴渝舞的遗风,源于傩戏,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在观看灯戏时人们不禁要随着灯戏走进历史,为旅游者提供了一次文化穿越和回归的体验。而灯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昆、高、胡、弹腔及大量民间表演手法,风格明快、幽默、夸张。曲调吸收了川北山乡的民歌、佛歌、嫁歌、清音、端公调,也吸取了陕西的酃调、吴下的补缸调等,极富地方风味。此时,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在灯戏里就会表现出来。又因其属民间的歌舞小戏,另一名叫农民戏,在川北流传甚广,中心地带是阆中、苍溪、南部、盐亭、剑阁、昭化、江油、西充、南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灯戏除多在春节、中秋、春种、秋收等传统节日演出外,也在民俗祭神,如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福生日、请神传坛……,以及个人红白喜事,如结婚、出嫁、祝寿、丧葬道场演出。灯戏早在乾隆时就流行于昭化、苍溪、阆中、南充等地。乾隆《苍溪县志》明确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这是见到的最早的把灯和戏二字连在一起的文字记载。上元,指时间在正月十五;放花灯,指各种灯彩。因为有了“放花灯”的记载,所以“演灯戏”一定是演出的戏曲,说明这时灯戏在这时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顺庆府(今南充)志载:博古木刻版以川北嘉陵公子竹枝词《看灯戏》:“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既是灯戏演出盛况的描述,又是对灯戏艺术魅力的称赞。人们说“无灯不成戏”,灯戏因此而得名。这种明间小调因流行于四川北部山乡,所以称之为“川北灯戏”。由此,一翻游历浅考,旅游者会对川北的历史略知一二,正是文化旅游的内容之一。

7、娱乐性

川北灯戏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它吸取了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别是戏中的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灯戏有多种名称。农村在喜庆吉日,民间灯戏艺人演戏以示庆贺,称“喜乐神”。灯戏的唱腔多为灯调,如“七里灯”、“豆叶黄”、“对花”、“猜灯”等,演唱时用胖筒筒伴奏,声腔浑厚圆润,曲调轻快,悦耳动听,称为“欢喜调”。山乡村寨的农民利用隆冬腊月农闲时,生起火堆,一面看戏一面傍火而坐,通宵观戏,又称为“大铺盖”。灯戏分为地灯与天灯两大类。地灯是在堂屋、街沿等室内演出的;天灯是在广场、院坝等室外演出的。地灯以歌舞为主,有的也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天灯是以演有故事情节的戏为主,它分为正灯与浪浪灯两种。正灯,是演正戏和苦戏的,浪浪灯是演笑戏和闹戏的。人们所说的花灯则是以演歌舞为主的。

所有这些形式,旅游者都有可能直接参与到娱乐的行列中,亲自体验灯戏的魅力,如同到藏区旅游跳一跳锅庄,到内蒙古旅游跳一跳安代舞一样总之,地方曲艺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体现出川北文化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这中艺术形式不失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