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舞台美术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11:43:11
...

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舞台美术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是四维时空交错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性。

中文名称:舞台美术

属性:戏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化妆、服装、效果

1、基本特点

限制性是舞台空间的基本特点,舞台的表演空间是有限的,而艺术表现和反映的生活范围是无限的。舞台美术就是要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无限的演出空间。由于客观的原因,舞台布景很难给予演员的运动和姿态的价值,而灯光给予演员以立体造型的价值,不仅可以改变时间和空间,同时也可塑造剧中人物的心里空间。

2、历史发展

舞台美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戏剧的起源时期,但其各组成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早参与进来的是和表演相关的服装、化妆、道具,然后才有了布景,灯光则是最后参加到演出中来的造型因素。虽说灯光介入戏剧的历史很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戏剧艺术的不断发展,舞台灯光无论在技术层面或是艺术层面上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灯光已成为现代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舞台灯光的设计步骤中,通常剧本、导演意图和舞台设计是先与灯光设计展开的,也就是说,灯光设计者在开始构思之前就已经被置于一个有形的框架中了。舞台、布景、服装、演员调度等因素注定了灯光在施展拳脚的同时在许多方面也束缚住了手脚。怎样尽量表现剧中人物的特性,设计者不得不殚精竭虑地去考虑这个问题。这种表现总要通过一些途径,借助一些手法才能最终实现。灯光对人物的表现,其表现途径大致可以从外在形象、内心情感和命运来划分。

3、表现途径

通过舞台美术表现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的表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弱化--模仿--强化。顾名思义,在戏剧演出中,为了适应不同的戏剧风格,满足不同的剧情,表达不同的含义,灯光设计者在利用灯光塑造人物的时候会有意识地不同程度地显现人物的外在形象。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模仿,并不是纯粹地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再现”,一种主观能动的“再现”,是“表现”的一种。


舞台美术

(1)服装、化装。

灯光对服装和化装的再现最常规的作用便是用白光、浅色光来显现人物,再造形象(化妆)。呈现人物的服装(服装的颜色、材质、结构、组成等)。此外,灯光的着色作用在这一方面也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同颜色、质地的服装在不同的灯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时是有助于表现服装、化装的,考虑得不周到却会适得其反。灯光对服装、化装的表现既要忠于服装化妆本身的设计,又应当融入整个场景。从整体的美感上去考虑,使他们在灯光的帮助下和整个戏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形体。

服装、化装既是利用灯光的造型作用表现人物的特定形体。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往往偏重于用一些会产生特殊效果的灯光,运用一些较特殊的灯位、颜色、强弱对对象进行塑造。在一般的戏剧演出中,导演常常会根据剧情的需要,安排一些特定的形体动作,表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往往是灯光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这时灯光应当恰如其份地协助演员来表达出这份情感,使演员的形体表演更加丰富,表达更加清晰。

(3)特征。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就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了。灯光在表现人物的特征方面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拿颜色来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蓝色象征智勇刚毅和强悍,白色表示生性奸诈狠毒,而黄色则意味着残暴。当然,这些象征意义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时代所象征的含义也会截然不同。这就要求灯光设计从剧本出发,对人物的特征进行刻画。

通过舞台美术表现内心情感

由于戏剧艺术的特定表演形式,一般来说,演员和观众之间是保留比较远的距离。和电影、电视相比,由于距离的存在,演员的很多细腻的内心情感的表现往往不能被观众所察觉,这样一来,也使得观众在很多情况下对整部作品的体味大大打了折扣。在这种局限性下,灯光毫无疑问地充当了将演员的内心、情感进行有效的放大、传递给观众,增强感染力,加大震撼力。灯光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动的和静的两种。利用静态的灯光场景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有的时候,半寸的光或阴影,就足以表现一个人物的心情;利用动态的灯光变化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起伏,这个时候,灯光的表现对人物的表演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灯光设计不应过分夸大这一功能,否则会适得其反。

通过舞台美术来表现人物命运

一般来说,一个戏的剧情的发展都是和剧中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灯光设计所要做的是通过灯光场景或灯光变化来表现人物命运的动态或状态。人物的命运往往主导了整部戏的发展,而演员对命运的把握和表现都是通过台词、动作来体现,这往往显得单薄。这时就需加入一些其他的因素来强化他。

和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一样,灯光对人物命运的体现也可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静的暗示人物的命运和生活状态;动的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起伏。无论是从客观上的可能或是主观上的需要来说,剧本中的人物,物体往往不可能统统出现在舞台上,而灯光对表现这种东西则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灯光的表现,有时是具体的,有时是抽象的。所谓的具体是指在剧本中存在的角色,即取代;而抽象的则是一种隐喻,代表了想象中的人物,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以上的几个作用并不是孤立的。灯光在发挥其中的一个作用对演员产生影响的同时,毫不影响其他作用的发挥。同时,不管是哪一种作用,都必须与演员的表演节奏相一致,与剧情气氛相统一。倘若它游离于剧情之外,那只能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形式主义。从灯光的角度来说,演员就是我们灯光的生命。不能否认的是,在光对演员发挥作用的同时,演员也在对光起着发作用。不能片面地夸大灯光的作用,而忽略演员对灯光的反作用。客观地说,在戏剧舞台上,脱离了演员的灯光,完全不能称作是灯光艺术。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演员来说,他对舞台上灯光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不合时宜的变化会破坏他的激情和感觉,阻碍他的表演。光具有一种精神辐射作用,一旦它渗透到戏剧感情的波涛中与表演溶为一体时,舞台光就能给观众一种感觉,一种唤起,从而产生心理共鸣和思维联想。光色的变化要和表演的情绪、情感相结合。光的意境创造是舞台光的升华,夸张、内涵和深化的艺术体现,从外部的视觉直观,向心里、内心世界和借光传情的方面,寻求舞台光的表现力。舞台光的意境创造,千言万语,集中于一点,就是传情。意境创造使舞台人物、景物、情调、气氛,注入情字的“新血液”使观众在艺术鉴赏中,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联想和享受。同时,充实了舞台光的表现语汇,使舞台演出更生动、更多样。

4、四个统一

戏曲舞台美术历来有关于“四个统一”说法:一是似于不似的统一,二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三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四是有限空间与无限空间的统一。在空间处理上,用“虚拟艺术手法”,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从而,丰富舞台环境。这时的舞台美术,既讲生活真实,又重艺术加工、提炼,讲艺术夸张。

5、主要功能

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美术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是四维时空交错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性。它在艺术创作上属二度创造,具有从属(演员表演)的性质。在演出中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舞台美术

人物造型是舞台美术中最早使用的部分。舞台演出中只要有演员出现,就会有人物造型问题。演员的化妆是为了模仿、再现、美化或装扮剧中角色(人、鬼、神以及动物等)。古希腊演员戴面具演戏。那时的悲剧演出多用朴素、庄严的程式化服装,后一直沿用百年不变。古希腊喜剧则用更为夸张和怪诞的面具与服装。服装主要用于塑造人物,由简单装扮发展为技术复杂、方法多样的人物造型专业。

景物造型也逐渐围绕人物塑造这一中心进行。中国剧团在《娜拉》、《雷雨》、《龙须沟》等演出中的不同场景处理,目的在于以具体环境烘托和刻画人物形象。焦菊隐说:“一切为了表演,为了刻画人。”A.阿庇亚也说过“不要创造森林的幻觉,而要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的人的幻觉”,这就是舞台美术家的主要任务之一。

扩展动作空间

舞台美术创造和限定演员的表演空间并为舞台调度提供必要的表演区组合和支点。古希腊戏剧、中国古代戏曲、日本能乐和16世纪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中,舞台上一般都不设布景,演员的上下场口也是基本固定的。当时演员的动作空间与建筑空间是重合在一起的。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舞台上出现了透视布景后,演员的动作空间开始受到布景的限定。19世纪箱式布景的出现,限定性就愈为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传统镜框式舞台被冲破,并出现多种形式的演出场所,甚至走向咖啡馆、街头广场。从而在新的条件下使动作空间和建筑空间重合起来。

写实戏剧要求为演员提供符合生活逻辑的支点。如门、窗、阳台、桌椅、山坡、树墩等。这就需要设计师平时对生活认真观察、分析,并在创作中提炼加工。在写实剧的演出中,舞台美术必须组织和限定表演空间,提供演员上下场,安排景物和道具,使之符合剧中人物动作的需要。历代的舞台美术家为组织戏剧动作空间提供了多种手法。除常用的写实手法外,其他如阿庇亚的“节奏空间”,运用多平面、多角度的平台、台阶组成,不同场景,利用抽象的空间组合创造诗意的境界。В.Э.梅耶荷德的构成主义布景,以平台、台阶、斜坡、扶梯和走道等组成构架式空间,从而使演员的技巧性动作更充分地展开。

当代一些导演在探索中还发现在“环境”中的现场表演是富有魅力的,他们常走出剧场,利用特殊的“地点”,尽量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创建新的空间关系。有人则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常交换地点,使观众不能坐定于某个固定座位上看戏。有的演出则运用多焦点的方法,让观众在同时出现的几个动作间作出自己的选择,从而使不同的观众看到不同的演出。

表现动作环境

戏剧动作大都发生于某个具体环境中,人物也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和活动。中国古典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通过演员台词、唱词、诗句或动作说明剧中地点。莫里哀的喜剧演出中则往往以巨室大厅为背景。18世纪欧洲剧场出现了定型化的“值班布景”,虽然当时的布景只能约略地说明动作的环境和地点。19世纪写实布景兴起后,舞台上出现了接近生活的具体地点与环境。它往往着重表现剧情发生的历史时期和地方色彩;反映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如夏衍《心防》中描写的敌伪时期的上海租界;表现某个特定的地点,如《雷雨》中周公馆的客厅等;说明季节转换、时间推移和气候变化。若干年以来出现的反写实的理论和实践,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发展,给人以启发。德国B.布莱希特反对环境和地点的如实描绘,他创作的史诗剧的演出要求人物处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因此可以用空白的背幕,以代表整个现实社会,而不是它的某个局部。也有人认为布景作为参加演出的因素,似乎已无必要,因为时间与地点不一定必须通过布景来表现,而主要应通过观众的想象来完成。

创造情调气氛

舞台美术除形象地表现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更主要的是创造相应的气氛和情调。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舞台美术的作用,达到以艺术形象感染观众的目的。视觉形象一旦和观众的情绪、联想融会在一起,就会形成气氛。舞台上的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旦和舞台气氛相感应,气氛就成为演员与观众的共同享有的精神因素和艺术信息的载体。

揭示戏剧思想

舞台美术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创造和组织动作空间,表现环境、地点,制造情调气氛等多种手段来揭示剧作主题思想的。

剧作的思想内涵须融会于、贯串于舞台美术的多项功能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艺术整体之外。1954年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剧院演出《哈姆雷特》,为了突出“丹麦是个大*”的主题内涵,舞台上的大幕以两扇沉重的大铁门代替,铁门本身又被分成16个大格子,格子中分别嵌的皇族家徽和各式立体图案,加上门上的兽环和大铁刺,处处给人以冷酷、阴森的*印象。铁门上的每一大格根据需要可以分别打开露出里面城堡的某一部分,演员还可以在大格子内表演,也可以下到前面台唇上去演出。而当巨大的铁门缓缓地向两面推开时,一些规模巨大的戏剧场面就展现在舞台空间,这就大大深化了剧本的主题思想。

舞台美术的功能随着不同时代的戏剧发展,根据不同的演出要求而发展。每一项功能的发展又同时孕育着逆反方向的舞台实践。如人物造型技艺虽已达较高水平,但已经有人试用不经任何化装的演员上台,以本来面貌去扮演角色;也有运用面具或以木偶代替部分演员的实验性演出;在塑造环境方面,也有人从事于“光台板”上进行只用演员不用景的“质朴”演出;在舞台灯光上,还有人尝试完全以白光代替色光,否定任何气氛、情调的追求。

上一篇:鱼龙曼延

下一篇:手眼身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