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队舞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11:42:59
...

“队舞”是送到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队舞是唐代宫廷燕乐舞的余绪,但比唐代舞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比唐代丰富,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有反映道教思想的舞蹈、反映佛教思想的舞蹈,也有为皇帝歌功颂德和反映历史的舞蹈。舞蹈的形式也比唐代歌舞大曲更复杂。舞蹈与诗歌相结合,舞蹈之前先由竹竿子念致语,然后,"勾队""遣队出场表演,有一套固定的演出模式,文词典雅,服饰道具精美,注重技巧,突出舞蹈意境。

中文名:队舞

兴盛时期:宋代

类型:分小儿队舞和女童队舞两种

1、基本含义

队舞是一种把大曲、诗歌、朗诵、舞蹈和歌唱综合一体的新型舞蹈表演艺术,是唐宋宫廷歌舞形式之一。队舞之名隋唐就有,唐·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唐代宫廷燕乐表演有《菩萨蛮队舞》、《叹百年队舞》,唐代诗人王建《宫词》就载有“书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人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之句。由于唐代宫廷音乐以歌舞大曲为主,“队舞”这种艺术形式并未盛行。

2、主要类型

宋代队舞是在唐代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分成小儿队舞和女童队舞两种。


宋代“队舞”

《宋史·乐志》载宋初小儿队舞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恩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十队,共计七十二人。

女童队舞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十队,共计一百五十三人。

仅从队舞名称上便可看出宋代队舞与隋唐大曲的密切联系。当然,宋代队舞之制虽是“大抵若此,而复从宜变易”。但《东京梦华录》记载燕乐第五盏小儿队舞表演时人数达二百余人,第七盏女童队舞人数达四百余人,其规模远超前代。从文献记载来看。宋代小儿队舞表演是在宫廷燕乐第五盏进行,女童队舞在第七盏进行,具体演出情况以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所记最详: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小儿各选年十二三者二百余人,列四行,每行队头一名,四人簇拥。并小隐士帽,著绯绿紫青生色花衫,上领四契义襕束带,各执花枝。排定,先有四人裹卷脚幞头、紫衫者,擎一彩殿子,内金贴字牌,擂鼓而进,谓之,上有一脸,谓如“九韶翔彩凤,八佾舞青鸾”之句。乐部举乐,小儿舞步进前,直叩殿陛。……杂戏毕,参军色作语,放小儿队。又群舞曲子出场。

3、演出*

从陈肠《乐书》载宋徽宗时天宁节宴、《宋史·乐志》载春秋圣节三大宴、《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崇宁以后天宁节宴等文献,可知宋代队舞在宫廷宴飨中的演出*具体如下:

1、在燕乐表演高潮时,一般是在宫廷宴飨第五盏和第七盏,由参军色引导(勾队)入场,先分列四行,站定排列整齐。每行皆有领舞者,小儿队的领舞者称“队头”,女童队的领舞者称“杖子头”。领舞者均是舞艺高超、声震一时的名角,如:陈奴哥、俎姐哥、李伴奴、双奴等。其次,由四舞者进,即把自己舞队的名称写在上,以便告知观众。另外,每队还有一个主持者或组织者,称“班首”,有时亦称“花心”。其作用是组织舞队表演,与参军色相互问答、念“口号”、“致语”、勾杂剧入场。

2、正式表演前,由参军色作语,勾问小儿、女童队,由“班首”念完“口号”后方进行表演。队舞表演形式有歌有舞,载歌载舞,有领舞,有群舞,有合唱。队舞表演一段之后再由领舞者上进“致语”。

3、宴飨中的杂剧演出与队舞融为一体。杂剧,又称“杂戏”,宴飨第五、七盏中表演。先由队舞表演,唱“破子”或“中腔”毕,再由队舞中的“班首”念“致语”,勾杂剧入场。即“小儿班首入进致语,勾杂剧入场,一场两段。”或“女童进致语,勾杂戏入场。”显然,在有队舞表演的宴飨之中,勾杂剧入场的非参军色,而是队舞中的一员。因此,东坡教坊词中记载的宫廷燕乐十四项表演程式,除两项是上所写“队名”外,有四项是队舞中的“班首”所致之词,即“小儿致语”、“勾杂剧”、“女童致语”、“勾杂剧”,非参军色专用。杂剧表演例行是一场两段,皆由名家如:鳖膨刘乔、侯伯朝、孟景初、王颜喜等人来表演。杂剧表演完毕,由参军色作语,放小儿、女童队,队舞边舞边唱出场。

4、演出特色

宫廷宴飨中的队舞参与杂剧表演,并与杂剧演出融为一体,说明了“队舞”的特殊性,其职能并不局限于载歌载舞,或所谓的舞蹈表演,而是兼有部分杂剧表演。

其一、《东京梦华录》卷九,“天宁节宴”载:“内殿杂戏,为有使人预宴,不敢深作谐谑,惟用群队装其似项,市语谓之“拽串”。由于上文已说,队舞演员勾杂剧入场时,队舞表演并未全部结束,演员也没有下场。即“舞缀暂停,伶优间作,再调丝竹,杂剧来欤。”杂剧演出完之后才由参军色念“放队词”引导队舞且舞且唱退场。受场面空间限制,杂剧演出时,庞大的队舞演出者不可能站立一边无所事事。因此,此“群队”当指队舞的舞者。

二、《武林旧事》卷四,“乾淳教坊乐部”记载杂剧三甲,即四个当时的杂剧演出戏班,最多的是刘景长一甲八人,其余每班只有五人。虽然此为南宋时的演出情况,但据此推测《东京梦华录》所载宫廷燕乐表演时杂剧演出人员亦不会多,《东京梦华录》载“天宁节宴”上场演出的杂剧人员有鳖膨刘乔、侯伯朝、孟景初、王颜喜四人,显然,这不能构成“群队”。而把二百或四百余人的小儿、女童队舞称之为“群队”是比较贴切的。

三、由于是在比较庄严的皇帝宴会上演出,教坊乐工不敢深作谐谑,只能借助队舞的庞大场面作为背景,衬托气氛,装其相似而已,以达到“张而不驰,和气与天,欲佐圣欢”之目的。总之,杂剧和队舞在燕乐表演中融为一体,杂剧是在队舞表演间隙时进行的,是在队舞演员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也就促使队舞演员除了演出舞蹈、歌唱外,也要具备杂剧表演的技能。而队舞的一专多能,也说明了它在宫廷燕乐演出中受到重视的原因。参军色及类似参军色功能的队舞“班首”借助于“优伶献技之词”把二者紧密地连成一体,使燕乐表演推向高潮。

明清以来在晋东南盛行的民间迎神赛社祭仪上的音乐演出,当代学者多认为其源自于宋代宫廷燕乐表演。据《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曲宫调》(简称《礼节传薄》,又称《星图》)、《唐乐星图》及其它古赛资料抄本记载,在迎神“供盏献艺”中有“队戏”。现今虽无翔实资料证明“队戏”与宋代“队舞”有否渊源,但从宋代宫廷燕乐演出“队舞”与杂剧表演融为一体,并称其“惟用群队装其似项”。而且,迎神赛社“供盏献艺”演出*与宋宫廷燕乐演出*实为一脉相承之制,可以推测二者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

在宫廷燕乐演出中,队舞的表演内容显然与大曲有着紧密联系。

从队舞名称上来说,《宋史·乐志》所载宋代的二十支队舞,除《菩萨蛮队舞》之名严格承袭唐制,其余十九支队舞中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玉兔浑脱队、儿童解红队、拂霓裳队、采莲队九队与唐宋大曲曲名重复或类似,从每队舞者衣着来看,其表演内容也应脱胎于同名大曲。

从表演形式来看,唐代大曲结构庞大,有序、引、歌、歙、催、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叠。宋代虽然是以“摘遍”的形式演出,但都是有歌有舞,有独舞也有群舞。宋代队舞继承了这些特点又加以发展,由竹竿子(参军色)组织,通过念“致语”、“口号”,和花心(又称班首)互问互答,进行“勾队”、“放队”,在后行的伴奏下完成各种表演。从宫廷演出过程来看,宋代队舞相对于唐之大曲增加了吟诵和对白,在服装和道具上也更为专业化。队舞的音乐一般用大曲,其曲体结构分三大段,即“散序”、“中序”、“破”。演出的时候,歌唱和舞蹈都从“中序”开始,进入“破”段之后节奏加快。在内容上队舞与唐大曲一样,有抒情亦有叙事,如《采莲舞》是表现仙女碧破荡舟,赞美人间太平盛世。舞者边折莲花边舞,风格优美飘逸,使观者美不胜收。《柘枝舞》、《佳人剪牡丹》、《花舞》、《太清舞》、均属此类。唐代大曲虽开叙事之端,但并不明显,宋代队舞对此加以发展,加强了用歌舞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如《剑舞》先后表演了两个故事,前一段是叙述汉代鸿门宴中的故事,舞者扮演刘邦、项羽、项伯。后一段演唐代故事,一舞者扮演公孙大娘舞《剑器曲破》,另两个舞者身穿唐装。扮演书法家张旭和诗人杜甫。另外,《南吕薄媚》、《降黄龙》等也属此类队舞。

在众多燕乐节目中,队舞使用人数最多。

《宋史·乐志》记载小儿、女童队舞共计共有225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宫廷燕乐表演所用小儿、女童队舞人数达到600多人。众多的队舞演员来自何处?当今很多学者据《东京梦华录》载“女童皆选两军妙龄容颜过人者四百余人”之句认为其来源于军籍。此说值得商榷。

队舞之制在北宋属于教坊管辖,《武林旧事》载南宋宫廷燕乐中已无队舞表演。《陈呖·乐书》、《宋会要辑稿》、《宋史·乐志》《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小儿队舞时均称为“教坊小儿之舞”或“小儿队舞”。《东坡教坊词》所有“勾小儿队”词也皆称“教坊小儿入队”。可见,小儿队舞演员来源于教坊。然而,在记载女童队舞时,《陈旸·乐书》、《宋史·乐志》均称之为“女舞伎”、“女弟子队舞”或“两*女”;《东京梦华录》云:“女童皆选两军妙龄容颜过人者四百余人”;苏轼各套教坊词中,除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集英殿秋宴教坊词》的“勾女童队”词称“教坊女童入队”其余也皆称“两军女童入队”。显然,从称呼上来说,女童队舞演员的来源不是教坊乐人,而是“两军”。另外,《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崇宁以后天宁节宴飨中进行的队舞表演共用600多人,其中小儿队舞200余人,女童队舞400余人,而北宋教坊全盛时期才共有416人。

因此,从人数上来说女童队舞不可能来源于教坊。“两军”,宋代文献没有具体解释,然而记载宫廷燕乐表演的文献中经常提到“左右军百戏入场”,或“左右军”。显然,在宋代宫廷燕乐表演的范畴内,“两军”的概念应从“左右军”而来。

上一篇:台词

下一篇:正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