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于氏滴塑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11:42:23
...

于氏滴塑为重庆市大渡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清末。。

1、传承人

于士华

从天津来到重庆,长江边玩沙点燃梦想

个头较高,常带微笑,衣着朴实,说起话来条理清晰,眼前这位健康而活跃的老人就是于士华。七八岁时,于士华随同家人,从天津老家来到重庆南岸区龙门浩。

由于住家紧邻长江,幼小的于士华很喜欢到江边玩耍。“经常去耍水,在河边堆沙。”那时的于士华跟同龄男孩没啥两样,喜欢刨河沙、踩沙坑,然后跪在湿湿的沙上修城堡。几个小男孩比谁堆的城堡更高更大,有时还要打打沙仗。“堆了很久,一抹就没了。”每次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修好的城堡,往往一分钟就被摧毁,而且不能搬走、又无法保存,这让于士华有些懊恼。幼小的他开始琢磨,如果城堡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修建,又能保留下来该多好。

此后,每当靠近河边或平时闲下来时,于士华都要为城堡一事琢磨一番。这个简单的想法,逐日逐月开始变成他的一个梦想。

燕子衔泥筑巢,催生出水泥滴房


于氏滴塑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于士华一家住在古老的瓦房中。每年,都有燕子到我们家屋檐筑巢。上小学的于士华发现,燕子用木棍、枝丫、草等搭好巢的主要框架后,还会飞出去衔一些泥回来。燕子小心翼翼将泥土一点一滴,放在树枝上,慢慢地将那个空窝变成了结实的巢。

见到这一幕,于士华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心想:城堡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做啊!如此做好的城堡不仅有型,还能移动位置,想放哪里都行。最重要的是,可以不被摧毁,能一直保存下来。于是,10来岁的他试着到外面找“洋灰”(水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象,把一个个城堡做出来。而对于以前的作品,于士华显得有些谦虚,“那时做的建筑物真是有些拿不出手。

中年干校学习,别人休息他修“建筑”

事实上,很多人在儿时都有堆城堡、修沙雕的记忆,但不一样的是,执着的于士华将这个爱好坚持了下来。从河沙到水泥,经过质的跨越后,他平时空闲时,就会找点水泥,慢慢堆,细细做。不料,这样一做就是几十年。

“50多岁时,57干校学习期间,别人休息娱乐,我就修建筑物。”当时,在市轻工局(现国资委)做统计师的于士华,不打牌不抽烟,只要有空就四处找水泥,然后一个个地堆自己心中的美丽建筑物,包括各种房子、花园等。没有地基,堆出来的房子不太成型。用的材料又是黑水泥,虽然能看出建筑物的大致轮廓,但看起来总觉得黑漆漆的,不够漂亮。

退休后全心创作,儿时梦演化成民间艺术

为了让堆出来的城堡离自己的想象更近一点,于士华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去外面买材料时,突然发现原来有白水泥。”说着,于士华的眼睛变得异常闪亮。就在刚退休不久,他就发现只要将黑水泥换成白水泥,凝固以后,城堡的外观就会漂亮很多。

同时,他还结合一些建筑业知识,为房子打地基,一层一层挨着做门窗、修阳台……一旦门窗用铜丝或其他强度较硬的东西支撑以后,水泥就不会有坍塌感,显得笔直而有力度。“看到日历上的图片好看,就照着做;看到电视上的一栋楼漂亮,就根据记忆再造。”于士华说,在方法进步的同时,修建筑的兴趣也日益增强。去过的地方,只要自己觉得漂亮,他就会试着在家里用白水泥重现。更不可以思议的是,他甚至可以根据一句诗词一句话,创作出一间间房子,一个个场景。

2、传承谱系


于氏滴塑

于士华,于氏滴塑工艺创始人于云甫之子,于氏工艺的集大成者。自幼受父亲熏陶,对滴塑工艺有着强烈兴趣。父亲去世后,于士华立志将滴塑工艺发扬光大。工作之余,于士华几乎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滴塑工艺上,通过一次次实验改良原料。

退休后,于士华潜心钻研滴塑艺术,一件件珍贵艺术品相继问世:重庆风光、人民大礼堂、解放碑、石家寨、张飞庙、红岩村、磁器口、北京前门、古长城、张家界、土家风情、江南水乡、海滨一角、雪山高原、布达拉宫、欧洲教堂城堡、日本建筑、不同风格小别墅等,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随着于氏滴塑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该民间工艺已成为打造文化大渡口的一亮点。于士华老先生现已招收多名弟子,精心传艺,让滴塑艺术传承后世,发扬光大。

3、发展荣誉

从前,于士华迷恋修建筑,不过只能在河边沙滩上。今天,他依然痴迷于此。只是,如今的他不但可以随心所欲地修,还让这些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区里好几个社区、小区的工作人员,都组织人前来参观学习。

而对于这种工艺,于士华为其命名为“滴塑”。“雕塑是用刀刻,而这个不同,都是用水泥一滴一滴滴出来的。”于士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文化。

同时,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士华或将申请非物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