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考察
南极科考站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南极,这个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对交通工具的越野性能、抗低温性能以及环保性能都有极高的要求。2014年第30次中国南极科考队在科考站上使用得是上海大众斯柯达的SUV车型-Yeti野帝作为交通工具。在南极,科考队所使用的车辆一直需要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比如零下10到20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下持续工作多年,这对于车辆的动力,电力,机械系统的挑战都是非常之大,最为重要的是它频繁的大风天气更是对Yeti野帝的行驶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且容易打滑的砾石,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和难测深浅的水洼在南极俯拾皆是,如果是普通的分时四驱系统,在这样的条件下肯定会出现打滑的问题,但Yeti野帝的智能四驱系统都能应付自如。现在,斯柯达Yeti野帝作为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唯一专用SUV将和考察队员一起前往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考察(ChineseNationalAntarcticResearchexpedition),1980年初,中国开始进行南极考察。
1、简介
1980年初,中国派董兆乾、张青松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度夏考察,至1984年,先后派出40名科学工作者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和日本等国的南极站参加度夏和越冬考察,并参加1981年1--3月首次国际南大洋生物系统和资源考察等国际考察活动。
南极科考
1984--1985年,*首次派出由南大洋考察队、南极洲考察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所组成的南极考察编队,共有591人参加考察,以陈德鸿为总指挥,进行考察活动,航程26433.7海里,历时142天。向阳红10号曾进入南极圈内的南极半岛附近海域考察,有36人登上雷克鲁斯角;南大洋考察队进行了磷虾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多学科调查;南极洲考察队进行了生物、地质、地貌、高层大气物理、地震、气象、测绘和海洋科学等领域的考察。
1985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纬62°12′59″,西经58°57′52″处。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大陆普里兹湾边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其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40″。到1992年中国已先后开展了9次南极科学考察。此后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建立了中国南极昆仑站,其坐标为南纬80°25'01“、东经77°06'58”。这也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2、历次征程
第一次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第三次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
第四次2002年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了1台自动气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
第六次2008年,北京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3、第31次南极考察
第31次南极考察将是中国自1984年开展南极考察以来30年的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发展情况的一次集中展示。考察队由281名队员组成,“雪龙”号船执行一船三站的南极考察工作。
在科学考察方面,考察队计划在长城站进行测绘、生态、地球物理等16项观测项目;在中山站进行生态环境、遥感等5项考察;在昆仑站进行深冰芯钻探、冰雪观测、天文、地磁等考察;在南大洋开展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考察。长城站和中山站还将在越冬期间开展气象、高空大气物理、海冰、GPS观测等项目。
在考察站站务工程方面,计划在中山站全面完成中国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收尾工程,在长城站实施建筑改造后续工程,在昆仑站实施二期建设收尾工作和考察站设施试运行,在泰山站完成主体建筑工程收尾任务,继续开展新建南极考察站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全面深化实施国家极地专项,实施南极考察后勤保障任务,推进履行国际公约及国际和双边合作等项目。
本次考察“雪龙”号船计划从上海出发,经由澳大利亚到达中山站,再经南极罗斯海,到达新西兰补给后,二次回到中山站,完成预定任务后,经由澳大利亚回国,总航程约3万海里,历时16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