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
逆周期(ConversionPeriod)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周期波动性平缓下来,负面冲击小一点。在繁荣阶段,企业往往增加投资并且成本较高,在随后的衰退期中很可能会遭遇损失。如果能够把握这种经济周期规律,合理运用,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繁荣阶段,应避免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大幅扩张经营规模等;在萧条期,固定资产及股权的价格均大幅下跌,此时可以逆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购入股权、扩张经营规模等。这就是“逆周期”战略。
1、概述
逆周期(ConversionPeriod)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周期波动性平缓下来,负面冲击小一点。
逆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繁荣阶段,企业往往增加投资并且成本较高,在随后的衰退期中很可能会遭遇损失。如果能够把握这种经济周期规律,合理运用,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繁荣阶段,应避免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大幅扩张经营规模等;在萧条期,固定资产及股权的价格均大幅下跌,此时可以逆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购入股权、扩张经营规模等。这就是“逆周期”战略。
另外,周期性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大量放贷积聚风险,助推经济泡沫,经济下行时期引发信贷紧缩,从而扩大宏观经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波动幅度,并最终加剧金融*风险。因此目前流行“逆周期监管”的说法,即在经济上行时期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覆盖率、降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等,经济下行时期反之。
2、作用
逆周期的作用是对周期当中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冲和缓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3、调节方法
实现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目标,需加强财政、货币、信贷和产业等政策工具的协调运用。
逆周期
第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通过产业、科技、土地、贸易、劳动用工等政策协调配合,经济扩张时要防止投资过热、经济过热;经济收缩时要扩大融资总量、增加财政投资、鼓励产业投资。
第二,增加资本监管制度的“逆周期”要素,即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以实现在经济萧条时适度放松监管标准,在经济过热时适时提高监管标准。
第三,建立逆周期的信贷调节机制,发挥资本、宏观政策与市场机制对信贷增长的约束作用,平抑信贷周期。
第四,注重新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建立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前瞻性拨备要求,设计与经济周期变化有关的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政策工具的政策传导渠道可能相互重叠,特别是当实体经济和金融周期走向不一致时,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因此各种政策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特别是逆周期调节作为一项跨周期的制度安排,其调控的有效性依赖于调节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只有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和力度,打好“提前量”,才能使调控效果更好。
4、参数调整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经历了多次调整。当年12月11日,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初步形成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2017年2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报价前24小时,调整为前一日收盘后到报价前的15小时,避免了美元汇率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
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还是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因子。彼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称,此次以工商银行为牵头行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总结相关经验,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2018年1月9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
参数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各报价行不再对上交易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周期过滤,该调整已于近日生效。
对此,2018年1月9日晚间,央行方面回应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