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海蜇

科普小知识2022-09-21 21:33:59
...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中文学名:海蜇

拉丁学名:Rhopilema

别称:红蜇、面蜇、鲊鱼

界:动物界

门:刺胞动物门

纲:钵水母纲Scyphozoa

目: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

科: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tidae

属:海蜇属

种:海蜇

分布区域: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洋、红海

英文名:Jellyfish

1、简介


海蜇

海蜇为海生的腔肠动物,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我国习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

2、生长过程

海蜇的生活周期历经了受精椧宦蚜褩椄±擞壮镞一螅状幼体枣横裂体枣蝶状体枣成蜇等主要阶段。除精卵在体内受精的有性生殖过程外,海蜇的螅状幼体还会生出匍匐根不断形成足囊、甚至横裂体也会不断横裂成多个碟状体,以无性生殖的办法大量增加其个体的数量。

3、生活环境及危害


海蜇

海蜇在近岸海域,这轻柔飘逸的动物,常引起人们极大的好感和兴趣。但是,可千万别下海纵情拥抱这样的动物,其后果和前景大都不是美好的。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种多肤物质组成,捕捞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触海蜇的触手会被触伤,引致红肿热痛、表皮坏死,并有全身发冷、烦躁、胸闷、伤处疼痛难忍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呼吸困难、休克而危及生命。盛夏时节,正是海蜇生长活动的旺季,同时也是渔民在捕捞作业或游人在海滨游泳时易为其蜇伤的发病高峰期。我国沿海各海域均有海蜇分布,种类很多,其所分泌的毒素性质和危害不同。但由于人们个体的敏感性差异,故在海蜇蜇伤后轻者仅有一般过敏反应,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必须注重有效的预防和积极的抢救治疗。

4、海蜇的分类

世界上的腔肠动物有9000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腔肠动物中少数的种类可食用,或用作药物、装饰品和工艺品的原料。迄今为止,作为水产养殖对象的只有海蜇一种。

海蜇是巨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利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已有腌渍海蜇为食的记录。近年的最高产量超过70万吨。用盐、矾加工后的海蜇畅销国外,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可食部分主要为中胶质。海蜇有阻止伤口扩散的作用和促进上皮形成的功能。海蜇作为保健食品,还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有四个种:海蜇、黄斑海蜇、棒状海蜇和疣突海蜇。其中海蜇和黄斑海蜇为重要食用水母。此外,中国沿海的食用水母还有口冠水母科的沙蜇,叶腕水母科的叶腕水母和拟叶腕水母。在中国食用水母类总产量中,海蜇产量占80%以上。

5、海蜇的药用

海蜇在我国古代医药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有气味:碱温无毒.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雨航杂录》记有治积等.福建、广东沿海民间有用于消痰散气,降血压和助消化等等.根据卫生部门的报道,医院、医药研究单位,对海蜇的成分,药理进行过研究以及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海蜇确有它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效,能主治: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炎等.海蚕的药用,在我国古代医药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有气味:碱温无毒。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雨航杂录》记有治积等。福建、广东沿海民间有用于消痰散气,降血压和助消化等等。根据卫生部门的报道,医院、医药研究单位,对海蚕的成分,药理进行过

6、海蜇人工养殖

海蜇是低等多细胞动物,进行世代交替生殖,水母型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无性世代水螅型,水螅型通过横裂生殖产生有性世代水母型。水螅型营固着生活,水母型营浮游生活。通常所说的海蜇即渔业上利用的个体,是指水母型成体。

海蜇是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主要产于中国沿海;日本西部、朝鲜南部也有小规模一产;前苏联远东海区也曾有记录。终生生活于近岸水域,尤其喜栖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20米。对水温适应范围一般为16—30℃,最适18—24℃,致死水温上限为35℃。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0—32‰,最适14—20‰;致死盐度下限为6‰。喜栖光照强度在2400lux以下的弱光照环境。

海蜇的运动主要靠内伞的环状肌有节奏的舒张和收缩。环肌收缩时将伞体下腔的海水挤压出去,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身体朝伞顶方向前进。成体海蜇的环肌每分钟收缩50次左右,这种环肌的伸缩运动,从出生到死亡昼夜不断。

海蜇系雌雄异体,秋季性成熟。生殖腺4个,呈折叠状,位于生殖下穴内侧的消循腔中,有胶膜相隔,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个体怀卵量数千万粒,分批成熟排放。无生殖管,成熟的性产物直接弥散于消循腔中,经吸口排出体外。

海蜇螅状幼体细长的触手上生有许多刺细胞,刺细胞内含毒素,通过刺丝放射毒素可麻醉或杀死小型浮游动物,然后由触手将所捕获的饵料生物送入口中;触手是螅状幼体捕食器官。海蜇的碟状幼体具有一个方形的口,在生长发育中,随着口腕的形成,大约至伞径20毫米时,口腕基部愈合,*封闭。代之以在口腕和肩板的小触指基部出现的许许多多吸口与外界相通。吸口很小,只能摄食浮游生物。吸口附近的触指和丝状附器上生有很多的刺细胞,形成强大的捕食系统。辽东湾海蜇的食物组成约40种,隶属于硅藻类、原生动物、甲壳类、多毛类幼体、贝类幼体、及鱼虾贝类卵粒等几大类群,但以小型甲壳类、纤毛虫类和贝类幼体为主。饵料生物绝大多数小于1毫米。海蜇摄食活动昼夜不断,一次饱食之后经3—4小时食物基本上被消化。食量很大,以卤虫无节幼体计算,伞径230毫米个体的每日摄食量为290万个。生长异常迅速,体重仅3毫克的碟状幼体,经3个月的生长,可达10公斤以上,增重300多万倍。最大个体达50公斤。

7、形态特征

海蜇体呈蘑菇状,分伞部和口腕两部分。伞部超过半球形,直径300~600毫米。外伞部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缘感觉器8个,每1/8伞缘有缘瓣16~22个。内伞部有发达的环状肌,间辐位有4个半圆形的生殖下穴,其外侧各有1个生殖乳突。内伞*由胃腔向伞缘伸出16条辐管,辐管侧生许多分枝状小管,并彼此相连,且各辐管中部由l条环管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管系统。伞体*向下伸出圆柱形口腕,其基部从辐位有8条三翼形口腕。肩板和口腕处有许多小吸口、触指和丝状附器;口腕各翼生有若干棒状附器。吸口捕吸食物,是胃腔与外界的通道。体色多样,多呈紫褐色或乳白色;伞部和腕部的颜色通常是相似的,但也有时两部分颜色完全相异。

1.海蜇俗称为石镜、水母、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伞径300~500毫米,最大个体达1米,重约40多千克。外伞表面光滑,胶质层厚实,每1/8伞缘有14~20个舌状缘瓣。无触手。感觉器8个,分别位于主辐管和间辐管的末端,在每2个感觉器之间有10~20个缘瓣。感觉器的两侧各有1片呈叶状的小缘瓣,又称感觉缘瓣。内伞由许多以胃腔为中心点、作同心圆环、以覆瓦状排列的环肌。环肌呈红褐色、深褐色、金黄色或乳白色。没有辐肌。在内伞间辐位上有4个肾形凹陷的生殖下穴,穴内侧有膜隔开,不与外界相通。每个生殖下穴外侧有1个表面粗糙的乳状突起。口腕基部1/2处外侧着生8对肩板,下端为口盘,并在口盘处分出8条口腕。肩板侧扁形,外侧三翼形,每个翼上都有许多皱褶,又称缝合褶;褶上生有许多指状附属物和小吸口。翼片上也生有许多丝状物。口腕亦呈三翼状,内侧一翼片较大,为主翼,外侧翼片较小,为副翼;各翼皱褶上着生有许多指状和纺锤形附属物,并有许多小吸口和触指。腕的末端有1条粗壮而长大的棒状附属物。口腕部各小吸口呈喇叭状,由小管与腕管相通,由腕管通入胃腔。胃管系统发达,自*胃腔向内伞延伸出16条辐射管,其中4条主辐管从胃柱伸出,4条间辐管从胃膜上界伸出,8条纵辐管与主辐管和间辐管相间排列。在内伞的l/2处有l条退化的环管,此环管在幼体期尤为明显,并与各辐管相通。在环管内侧的主辐管、间辐管均有多条分枝相连构造网状管,纵辐管不分枝。在环管外侧的16条辐管均分枝,并向伞缘延伸出相互连接的构造呈网状。

此种成体一般为乳白色,因为发达的环肌具有多样色素细胞,致使伞部呈红褐色、青蓝色、淡黄色和褐色。另外,由于栖息地点不同,也常造成颜色的差异。此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沿海。

2.黄斑海蜇与海蜇很相似。主要区别为:外伞部表面有许多短小而尖硬的疣突,并有黄褐色的斑点。每1/8伞缘有8个长椭圆形的缘瓣。口腕上着生的棒状附属物较短小,附属物的末端呈球形或棒状。生殖突很大,为卵圆形,基部表面有尖刺状的突起。

伞径一般为250~350毫米,伞径多为半球状,伞部*较肥厚、结实,伞缘较薄。8个感觉器的内窝处有放射肋,平衡棍末端有褐色色素。16条辐管均延伸至伞缘。各辐管侧分枝相互连接成复杂的网状管结构。口腕8个,三翼状,有许多末端膨大的槌状附属物。有8对肩板,其上有许多丝状附属物。生殖下穴4个。成体为乳白色,外伞表面散布有许多黄色的小斑点。此种为热带种类,多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

3.棒状海蜇个体较小,伞径40~100毫米,伞高50毫米。外伞十分光滑,很薄。每1/8伞缘处有14~16个略呈圆形扁平的缘瓣。没有生殖突,肩板很小。垂管特别短,口腕长约35毫米,基部3毫米,腕盘直径12毫米,着生于口腕部的棒状附属物较稀少,末端棒状附属物长约10~12毫米。丝状附属物不发达,只着生于肩板上。环管不发达,内环网状系统宽而明显,内边轮廓大致与胃腔平行。感觉管分枝或呈网状。此种在我国仅分布于厦门一带海区。

4.沙海蜇为大型水母类,伞径180~980毫米,呈半球状,外伞表面密布细小的颗粒。缘瓣数目变化较大,通常1/8伞缘有14个。8个感觉器。辐管16条,末端分枝相互连接成网状。内伞有发达的环肌。口腕8条,基部愈合,游离端向外展开,其末端二分叉,侧面分枝长,口腕着生许多丝状附属物。4个彼此分离的生殖下穴,没有生殖乳突。生活时,伞部呈褐色,附属物呈深褐色。此种为偏冷水性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北部。

8、生活习性

海蜇为暖水性水生动物。终生生活于近岸水域,原口愈合前的幼蜇均发生于河口附近。分布区域水深一般为5~20米,有时达40米。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水螅型的为0~15℃,最适水温为5~10℃;水母型的为15~28℃,最适水温为18~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水螅型的为10~32,最适为16~18;水母型的为8~32,最适为14~20。喜栖息于光照度为2400勒克斯以下的环境。靠环状肌有节奏地收缩运动,自泳能力较差,成体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为4.5米/分钟。风向、风力、海流和潮汐等对其分布有一定影响。具有较灵敏的感觉器官,能在不同水层垂直移动。在风平浪静的黎明、傍晚和多云天气的白天,常浮游于水域的上层;在大风、大浪、急流、烈日下和夜晚,多活动于水域的底层或中下层。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饵料,在渤海区主要摄食桡足类、纤毛虫类、软体动物幼体和其他生物的浮游幼虫,也摄食部分藻类。摄食活动昼夜不断,无明显的高峰期。食量较大,生长也很快。在自然海区,由重3毫克左右的蝶状幼体长到10千克以上的成体时仅需3个月左右。

上一篇:保健街道

下一篇:卡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