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08:45:46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主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内蒙古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招生。她的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学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为宗旨,为*、自治区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培养了3万多名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广泛影响,

中文名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英文名称:Huhho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属  性: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隶属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现任校长:白长明

邮编:010051

1、学校简介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主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内蒙古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招生。她的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学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为宗旨,为*、自治区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培养了3万多名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广泛影响,先后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学院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

2、师资配备


教学楼

学院占地面积53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1368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363万元。现有纸质图书68万册,电子图书18.37万册,期刊1300余种,电子阅览室和图书检索系统完善。现有教职工552人,其中专任教师37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9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39%;中级职称141人,占专任教师的38%;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0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1%。专任教师中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特殊津贴2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全区意识形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及荣获“草原英才”称号共15人。在校生达8千多人。

3、所设专业

学院现设有蒙古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传媒系、教育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管理系、经济系、法律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环境工程系和马列教研部等15个教学机构,基本涵盖了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日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税收学、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音乐表演、水质科学与技术等29个。有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与制作、美术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会计、语文教育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头琴、汉蒙翻译基础、中国画、领导科学、新闻学概论、电视节目制作基础、汉蒙翻译基础(优质精品课程)、环境学、中国古代文学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教坛新秀”2人。

4、学校领导

1.党委书记迟耀君

1955年10月生,*党校函授大学学历,副研究员,中*员,现任内蒙古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拟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书记。

2.校长白长明

1959年12月20日出生,辽宁阜新人,蒙医学教授,1983年5月加入中国*,长期从事蒙医药科学研究和高校、医院的管理工作。主持了自治区科研课题“蒙药肋柱花保肝灵开发研究”,参加科研课题“蒙药生血康胶囊药效及毒理试验研究”,参与主编《蒙医传统疗法大成》(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通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编《蒙古学百科全书》(蒙医药分卷)并承担了“瘟病脏器疾病”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

5、获得荣誉


图书馆

学院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研究,促进了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学报《蒙古学研究》(蒙文版)是全国乃至世界蒙古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价值。翻译学研究、蒙古民俗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蒙古文书法研究、蒙古文学研究、蒙文信息处理研究、哈撒儿研究、草原生态与环境研究是目前主要科研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部分教师承担了中国蒙古学文库选题,参加《蒙古学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学院被确定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蒙古语文基地”、“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培训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语言与翻译研究中心”。

6、就业现状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蒙授大学生搭建海外就业平台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暨内蒙古人才交流会上了解到,当天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共有4名蒙授毕业生与蒙古国教育机构签订用人合同。


校内活动

自2011年起,该校已陆续有17名蒙授毕业生在蒙古国教育机构从事中文教学工作。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外语专业、蒙汉翻译专业的蒙授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注重运用新蒙文教学。历年应聘至蒙古国的学生因语言、文化相通,在蒙古国生活、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受到蒙古国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今年,呼和浩特某房地产公司在该校招收蒙授毕业生赴蒙古国地产项目就业,目前已有多人应聘成功开始进行岗前培训。

据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将为蒙授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更好地推动蒙、汉双语授课学生的就业、创业率。目前,通过多项有效措施,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授学生*就业率正呈上升趋势。

7、奖学金设置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占学生数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占学生数的3%;国家助学金每人平均2000元,占学生数的28%。

2.专业奖学金: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有奖学金,按学期发放。

一等奖5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10%;二等奖3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30%;三等奖1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60%。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家庭特困学生设有专项奖励和资助资金:

乌兰夫奖学金每人5000元,奖励20人;建行奖学金每人3000元,奖励18人;

冈松庆久奖学金每人1000元,奖励20人;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助学金每人1000元,资助60人。

8、学校活动

社科联副主席李风一行考察该校社科普及基地

日前,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李风带领社科普及部全体人员,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就社科普及基地建设进行考察。李风副主席一行先后到学院科技处、学术报告厅、文史馆、体育馆、演播厅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学院阿拉塔仓副院长,科技处包赛吉拉夫处长、额尔登布和副处长等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学院教学发展及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社科联的基本情况,希望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现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社科普及基地软件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陶冶广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获奖部门代表领取奖金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建校以来,共培养3万多名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现有教职工552人,在校生8千多人。学院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

学院召开2013年度科研成果奖励大会

2014年5月26日下午,学院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2013年度科研成果奖励大会,对61名教师的71项成果进行奖励。学院领导、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副处以上*、各教研室负责人、部分获奖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阿拉坦仓副院长主持。

会上,首先由韩猛副院长宣读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3年度科研成果奖励的决定》。学院领导向获奖个人代表和部门代表颁发了奖金,个人最高获得4万元奖金,部门最高获得2.4万元奖金,学院颁发的总奖金数为42.6万元,是学院在历史上对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最大的一次。

白长明校长作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要发扬学术*,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为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科研队伍,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学科群,为我院科研工作蓬勃发展奠定基础。白院长强调,今后将实施“百场学术讲座”计划和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拓宽思路,注重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能力。

通过此次奖励大会,全院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分感受到学院重视科研、重视教学研究的导向和决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对科研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对推动我院学科建设、科研事业、人才队伍培养往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