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ANCA最早于1982年在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染色模型有两种,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和炎症性肠病等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名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所属分类:免疫学
1、正常值
阴性。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2、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ANCA被认为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ANCA阳性最常见的疾病如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原发性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idiopathicfocalsegmentalnecrotizingglomerulomephritis,IFSNGN),新月形肾小球肾炎(NCGN),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均可检出ANCA。WG的cANCA阳性率可高达90%,抗PR3抗体阳性是诊断WG的特异性指标。在坏死性或新月形肾小球肾炎患者,ANCA的阳性率可达80%,pANCA对应的特异性抗原主要为MPO。ANCA的检测可大大提高肾血管炎的早期诊断率。
ANCA检测是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病情活动和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许多研究已证明,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ANCA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ANCA滴度的增高或持续增高,提示病情恶化或缓解后再发。ANCA的滴度升高往往出现在疾病复发之前,故对ANCA的动态监测对预测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与ANCA阳性相关的疾病还有继发性血管炎、非血管炎性疾病(如肺部炎性疾病)、炎性溃疡(IBD)、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但这些疾病中各自相关的ANCA靶抗原各不相同,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与不同的疾病有关,故对ANCA的特异性靶抗原检测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需要检查人群:皮肤患有大片面积炎症者
3、注意事项
异常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检查过程
间接免疫荧光法: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抗体。
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抗体进一步结合,从而可鉴定未知抗体。
5、相关疾病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变应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盘状红斑狼疮,抗体,狼疮肾炎,系统性血管炎,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6、相关症状
腹胀,关节疼痛,腹痛,腹泻,溃疡,蛋白尿,乳糜尿,脓尿,血红蛋白尿,血尿
上一篇:暗区
下一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