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闽楠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18:07:17
...

闽楠(拉丁学名:Phoebebournei(Hemsl.)Yang)俗称楠木;中国特有,是国家二级珍稀渐危种。闽楠樟科,楠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2.5米,树干端直,树冠浓密,树皮淡黄色,呈片状剥落。小枝有柔毛或近无毛,冬芽被灰褐色柔毛。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圆锥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叶腋,紧缩不开展,被毛。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10~11月。闽楠木材芳香耐久,淡黄色,有香气,材质致密坚韧,不易反翘开裂,加工容易,削面光滑,纹理美观,为上等建筑家具,见于古老的建筑中,如北京十三陵有2人合抱的楠木柱,经久不腐。干形通直。闽楠是工艺雕刻及造船之良材。武夷山白岩的楠木船棺,其年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不朽。

中文学名:闽楠

拉丁学名:Phoebebournei(Hemsl.)Yang

别称:竹叶楠,兴安楠木

拼音:minn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木兰目

科:樟科

属:楠属

1、种属概述


闽楠

门:木兰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

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

目:樟目(Laurales)

科:樟科(Lauraceae)

属:楠属(PhoebeNees)

种: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

现状:渐危种。闽楠为名贵建筑用材,星散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由于过度砍伐,和它所喜生的土壤肥沃、湿润之地被垦为农地,故植株日益减少。

海拔下限(米):200

海拔上限(米):1000

2、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达15-20米,树干通直,分枝少;老的树皮灰白色,新的树皮带黄褐色。小枝有毛或近无毛。叶革质或厚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3(15)厘米,宽2-3(4)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有短柔毛,脉上被伸展长柔毛,有时具缘毛,中脉上面下陷,侧脉每边10-14条,上面平坦或下陷,下面突起,横脉及小脉多而密,在下面结成十分明显的网格状;叶柄长5-11(20)毫米。、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被毛,长3-7(10)厘米,通常3-4个,为紧缩不开展的圆锥花序,最下部分枝长2-2.5厘米;花被片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两面被短柔毛;第一,二轮花丝疏被柔毛,第三轮密被长柔毛,基部的腺体近无柄,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有长柔毛;子房近球形,与花柱无毛,或上半部与花柱疏被柔毛,柱头帽状。

果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1.5厘米,直径约6-7毫米;宿存花被片被毛,紧贴。花期4月,果期10-11月。

3、生长发育


闽楠

闽楠幼年阶段,一年形成3次顶芽,抽3次新梢,即冬芽一春梢一夏梢、秋芽一秋梢。冬芽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形成,翌年2月下旬抽春梢、春梢生长缓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6月中旬前后夏梢生长最快,20天内可生长30-40cm,为全年高生长的高峰期,8-9月间抽秋梢,出现高生长的第2个高峰,两个高峰期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的70%以上。胸径生长期主要在5-11月,以6-9月为最快,占全年生长量的70%-90%。

根据解析资料一般天然闽楠,初期生长缓慢,20年生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仅为5.6m和4.1cm,树高生长50-60年最快,胸径70-90年生长最快,材积60-90年最快。60-95年间的材积生长量占材积总生长量的89%,表明闽楠具有后期生长快的特性。

但人工林的初期生长明显比天然林快,13年生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处生长量是20年生天然林的3倍、2.3倍和7.1倍。根据莱州林场解析木材料:107年生的天然闽楠,树高25.3m,胸径50cm,单株材积2m3。28年生人工楠木树高16m,胸径直径20.7cm。4-5年生进入树高、胸径速生阶段,树高速生期持续到16年左右,胸径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但中间有波动,胸径持续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未能适时间伐的林分,胸径生长早下降,速生持续期短。福建林学院后山试验林,24年生,Ⅱ级立地,保存密度2250株/hm2时,平均胸径仅14.2cm,平均树高15.3m;保存密度900株/hm2时,平均胸径为20.2cm,平均树高16.4m。

4、生长环境

野生的多见于山地沟谷阔叶林中,也有栽培。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所在地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平均温17~21℃,1月平均温5~1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为阴性树种,根系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通常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Hemsl.)Hayata、红楠MachilusthunbergiiSieb.etZucc.、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等混生。闽楠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长缓慢,60~70年生以后达生长旺盛期,在不过分荫蔽的林分中,幼苗幼树常可见到,天然更新能力较强。

5、分布范围


闽楠

闽楠为中国特有植物,产于江西、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贵州。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其材质优良,驰名中外,是上等建筑、高档家俱等良材。贵州主产印江、江口、松桃、丛江、榕江、黎平、三穗、雷山、荔波、丹寨、息烽、思南、赤水等地,海拔400-1400米,均零星散生。现存资源少,据97、98两年度的珍稀保护树种全面调查,结合95年的全省古大奇树调查表明,闽楠在贵州原有记载分布的赤水、习水、三都、雷山、锦屏等县现难以找到。据调查统计:闽楠在全省分布面积为61.3公顷,蓄积达5823.3624立方米,总株数为3186株以上。根据其分布海拔,在400-1400米的面积有133379.81平方公里,在这个面积上,均有闽楠分布的可能,但由于其材质优良,砍伐严重,致使现存资源枯竭,现存数极少。

中心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200C,1月份平均气温5-110C,年降水1200-2000mm,湿度大的环境。楠木对立地要求严格,在阴坡或阳坡下部山脚地带生长良好,最好在排水良好的山洼、山谷冲积地或河边,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或微酸壤土或沙壤土。沙县罗卜岩的闽楠林,是福建省保存完整的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南平宝珠、政和东平、浦城水北渡头等处,也保存有较完整的闽楠林。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闽楠分布于海拔500-8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面积为33.3公顷,约有1704株,蓄积为4907.6立方米,每公顷材积为460.55立方米,每公顷分布株数为160株。分布在寨沙、谢家、平楠、马坡岭和高峰一带。

6、物种研究

生态学特性

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均温17-21℃,1月均温5-11℃,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红壤或黄壤。常与青冈(Cyclobanopsisglauca)、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米槠(C.carlesis)、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木荷(Schimasuperba)等混生。为耐荫性树种,在不过分荫蔽的林下幼苗幼树常见,林下更新能力强。深根性树种,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寿命长,病虫害少,能生长成大径材。

幼年期树冠为浓密的尖塔形,壮年期树冠变为钟状,冠层厚。幼树顶芽一年形成三次,抽三次新梢。一般春梢生长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特别是夏梢顶梢10天可增高30-40厘米,平均日生长达1.5-2.0厘米,为全年生长的高峰。秋梢也有一次高生长高峰,但不如前者快。胸径生长主要是在5-11月,其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70-90%。

据解析木资料(福建之明):一般天然闽楠初期生长甚缓慢,20年生,高和胸径的生量仅为5.6米和4.1米厘米,至60-70年生以后,才达生长旺期。高生长以50-60年最快,径生长以70-95年最快,材积生长以60-96年最快;其间生长量占树干总材积生长量的89%,90-95年间生长量占树干总生长量的25.5%。但在人工林中,生长远比天然林迅速。13年生的人工林与20年生的天然林相比,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分别是天然林的3倍、2倍和7.1倍。闽楠4-5月开花,10-11月果实成熟。


闽楠

生物学特性

闽楠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喜湿耐荫。寿命长、病虫害少。要求温暖、湿度大,风小、雨水丰沛的气候条件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能耐间隙性的短期水浸。在其自然分布区,大都生长在由坡积或母质发育的,肥力较高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壤。小地形对闽楠生长影响大,如狭谷、山洼、凹坡的中、下部和河流两岸的台地,土壤一般都较肥沃,水湿条件好,空气湿度大,风小,日照较短,闽楠普遍生长良好,而上坡、山脊、山顶薄山地生长不良,难以成材。

闽楠为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在幼龄期隐藏在荫暗的杂木林林冠下,生长很慢,到后期生长迅速。幼年期顶芽发达,顶端优势显著,常形成主干端直,侧枝细且短的尖塔形树冠,至壮年期顶端优势逐渐减弱,树高生长减缓,侧枝向外扩展,树冠变为钟形,但冠层仍较厚,枝叶浓密。

深根性树种,根系较发达,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11年生主根可达2m以上,根幅6m左右,比冠幅大1倍。萌芽力较强,主干受损伤后,常形成分叉木。

群落生态位

以不同海拔梯度为一维资源位,对罗卜岩保护区闽楠群落的8个主要伴生树种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群落中的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普遍较大,优势种群之间处于资源共享局面,群落相对稳定。在福建省明溪县闽楠保护小区内以闽楠及其伴生树种在正常林分和伴生树种为优势种组成的阔叶林分中的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闽楠的共优种群(闽楠及其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平衡时,闽楠及其伴生树种相对优势分别为76.85%和23.15%,说明闽楠种群在天然林中群落中处于支配地位。

种群生态位

对福建省明溪县翰仙镇大岬洲闽楠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黑壳楠、沉水樟、枫香、红楠是广生态位树种,尖叶水丝梨、薯豆、拟赤杨是狭生态位树种。闽楠与生态位较宽的树种相似程度大,并易与这些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群落内各种间的竞争不十分剧烈,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福建永春闽楠天然林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垂直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31种,隶属于87科172属。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最高。

树种生态位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选择由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向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以群落组成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定量分析了闽楠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常绿阔叶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而落叶阔叶树种则呈现较小的生态位宽度值;两类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低;生态位虽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总体仍然较低。这些结果是与两类树种对光等生态因子要求不同直接相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常绿阔叶树种之间可产生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

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树种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树种也可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但较小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与较大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往往只有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较小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之间则可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也可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上述的生态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由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向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生态适应性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福建明溪闽楠保护小区内的4个优势种群进行分析,并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M*-(-X)回归与Taylor幂法测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4个优势种群中闽楠为增长型群落,而沉水樟、黑壳楠、红楠均为下降型种群;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M*-(-X)回归与Taylor幂法测定结果表明闽楠的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型分布。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600m2样地5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闽楠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闽楠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具有丰富幼苗贮备,约10803株*hm-2;在不同的演替群落中闽楠种群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随着群落的演替,种群大小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存活曲线的特性表现为种群从Ⅰ级苗发育到Ⅱ级苗过程中死亡率均较高,平均约82.3%。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聚集强度较其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为低;闽楠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别,总体趋势是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由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转变;不同群落生境对闽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同时,闽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也受区组大小影响。最后,对闽楠种群濒危原因和保护做了初步探讨。

种子活力

以闽楠Phoebebournei种子的田间出苗率作为评价种子活力的指标,将未经人工老化的种子和经过人工老化(38℃,相对湿度100%,72h)的种子作为活力不同的试材进行试验,以便找到在生产中简单快捷测定闽楠种子活力的可靠方法。采用电导法、TTC定量法及发芽生理测定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即经人工老化种子活力低,而未经人工老化的种子活力高。这一结果与田间出苗率相符,说明这几种方法都能用来测定闽楠种子活力,能在生产中应用,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条件不同。电导率法和TTC定量法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基本可靠,而发芽生理测定法结果直观准确,但需要较长的时间。

光合性状

对在照度为50001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2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2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2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闽楠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闽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7、濒危及保护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闽楠(Phoebebournei)种群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闽楠种群呈增长型,种子在林下萌发良好,但Ⅰ级苗木死亡率较高。该文探讨了限制车八岭闽楠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对闽楠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保护价值

树干高大通直,木材芳香耐久,纹理结构美观,为上等建筑、高级家具、雕刻工艺、造船等良材。

保护措施

分布区内犍立一些保护区,如贵州梵净山、湖南绥宁黄双及大庸张家界、江西南部九连山、福犍武夷山等,应加强保护,并作为造林树种,大量繁殖推广。湖南沅陵、江西崇义和福建三明已营造人工林。

8、栽培方法


闽楠

对闽楠的异地保护目前仅在湖南沅陵、江西祟义和福建三明营造有人工林,中省仅在一些科研、教学单位作了一些栽培引种工作。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繁殖。采种优良母树应在20年以上。由于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后应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由于其生长较慢,宜于密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茎,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面平。萌后留苗一株进行抚育。为增大造林成活率,造林应选在阴天为最佳。

闽楠是国家Ⅱ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为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由于天然闽楠生长缓慢、且遭受严重破坏,因而进行人工育苗造林,对保护好闽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西省分布的5个闽楠种源在广昌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龙南、上犹、吉安3个南部种源苗高生长量比北部庐山种源和西南部宜丰种源大50%。为使闽楠各种源苗木安全越冬,认为7月份以后不宜施肥。应从20年以上的有优良母树采种。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宜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宜盖荫棚。由于生长缓慢,宜于密植。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时,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断,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平。萌蘖后留苗1株。造林应在阴天小雨时进行。种后应注意幼林抚育,切忌打枝或损伤树皮,并注意预防兽害。

9、常见病虫害及预防

1.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1.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2.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药水。

2.蛀梢象鼻虫

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闽楠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蛀道长10厘米。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很长,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3.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烧毁。

10、造林技术

1.采种

种子在11月下旬成熟(小雪前后),当果实由青转变为蓝黑色时,即可折紧采集,宜选20年生以上健壮母树采种,用钩刀、高枝剪采果枝或用竹竿击落收集种子。采回后,将果实放在竹萝内用脚或手搓擦去果皮,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置于通风室内阴干,待种壳水迹消失后,即或贮藏。果实出籽率40%-50%,种子失水后易丧失发芽力,故多采用湿润河沙分层贮藏,沙子含水量5%左右,沙子过干,种子失水,种皮开裂,导致子叶发霉,丧失发芽力。如需催芽播种,可贮藏在温度较高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立春前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动,播种后可提早数天发芽。

2.幼苗

闽楠耐阴,忌强光,育苗宜选择日照时间较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圃地,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好。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冬季冷空气易汇集的低洼地,不宜作育苗地。圃地要进行三犁三耙,精耕细作,苗床为高床,床面高20厘米,床面宽1米。在山垄田育苗,要深开排水沟,中沟、边沟宽40厘米,深35厘米。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猪牛栏粪1500千克,菜枯饼100公斤。在耕耙地时把肥料均匀翻入耕作层中。播种时间以元月下旬至2月。一般用条播,行间距离20-25厘米,每亩播种12-15公斤。播后用黄心土、火烧土覆盖,厚度为1.5-2厘米。播种后苗床用稻草覆盖,以保持苗床湿润疏松,利于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种子发芽出土达60%-70%时,阴天或小雨天分二次揭除稻草。幼苗生长期间,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除草松土。为防止强光高温对幼苗造成伤害,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方,在5月份开始搭荫棚,荫棚高度1-1.2米,用透光度40%-50%的遮阳网遮盖,晴天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可打开遮阳网让苗木受光,促进生长和增强抗性。

到9月初可撤除荫棚。5月中旬至7月初进行间苗和定苗,间除生长不良、病虫危害、过密的幼苗,间苗后及时浇水,每亩定苗量为2万-2.5万株。8-9月是苗木的速生期,在此期间,加大灌溉量,使苗木根系分布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7-8月每隔20天追施1次复合肥,开沟施肥,用土覆盖,每亩每次施肥量7-8公斤。9月中下旬追施氯化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苗木越冬抗寒能力。1年生苗高达30-40厘米,地径0.4-0.5厘米,即可出圃造林或移栽培育绿化大苗。

3.造林

闽楠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造林地全面清理后,采用水平带整地后挖穴或穴垦整地,穴的规格为50厘米见方,30厘米深,表土回穴。楠木是珍贵树种,为促进造林后幼树的生长,整地挖穴时每穴施菜枯饼0.2公斤或复合肥0.2公斤作基肥,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待菜枯饼腐熟后再造林。“雨水”前后幼树萌动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适当修枝,摘除叶子,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各地造林经验证明,随起苗,随打浆,保持根系湿润是造林成活的关键,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栽植做到根舒、苗正、分层打紧,比原圃地土痕适当深栽2-3厘米。幼年期生长较慢,冠幅也较窄,纯林初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每亩167株或220株为宜。闽楠幼年耐阴,通过营造混交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宜用杉木与楠木混交,混交比例为1:3-4,行带状混交,林分郁闭时,通过适时间伐杉木,确保楠木成林成材。据福建资料报道,楠木还可与檫树、樟树及壳斗科树种混交造林,效果良好。

4.抚育管理

闽楠初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竞争而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因此在造林后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每年全面锄草块状松土两次,抚育时间应安排在楠木高峰生长季节到来之前,即第1次抚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当年抚育宜在下半年安排。

幼林郁闭后两年内枝叶仍旺盛,林木分化也不明显,3年后,树冠下部枝叶开始枯黄,林木逐步分化,树冠发育较慢,严禁打枝。一般在7-8年生郁闭,当幼林充分郁闭后4-5年,即12-13年生时自然整枝开始,林木分化比较明显,此时应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30%-35%,每公顷保留1650-1800株,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间隔6-7年后,当树冠恢复郁闭,侧枝交错,树冠下部自然整枝明显,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安排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30%左右,每公顷保留1200-1500株。如培育大径材,若干年后还应进行第3次间伐,主伐株数每公顷2600-900株即可。有的生产单位营造楠木林,初植密度3000株以上,到20年生也不间伐,结果楠木平均胸径仅100m左右,很难成材。因此,适时间伐是关键。

楠杉混交林的种间矛盾随着林龄增长激化,如不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势必影响楠木和杉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抑制闽楠生长,应及时对杉木进行修枝,抚育伐,保证闽楠树冠获得充分的侧方光照与营养空间,使楠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在混交林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11、发展造林


闽楠

闽楠是中国珍贵用材树种,生长较慢,短期得不到收入,造林成活率较低,种源又缺乏,砍得多,造得少,资源甚缺。如何何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根据尤溪经营林场在3个不同时期营造楠杉混交试验林,结果表明楠杉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生产力及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以短养长,减少造林投资,增加收入,是发展闽楠资源切实可行的办法。下面提出2种发展闽楠人工林的途径:

1.营造混交林

一般采用株间、行间或行带混交,伴生树种选用杉木等早期生长快,庇荫作用好的速生树种,造林初期大都是伴生树种生长旺盛,林冠处于上层,闽楠生长慢,林冠虽处于下层,但生长发育正常,此后逐渐伐除生树种,即可以短养长,同时达到培育闽楠的目的。尤溪经营林场1976年造的楠杉混交林,从造林后第7年开始,逐步间伐杉木直至全部伐除,增加收入又可发展珍贵树种闽楠,这种方法有以杉养楠、以杉促楠、以杉保楠的作用。3种不同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以2楠1杉株间混交,闽楠生长最好。同时楠杉混交林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石路试验区发生鳞毛叶甲虫危害,啃食嫩梢,使顶梢枯黄,严重危害闽楠生长。在同一坡面上调查,闽楠纯林被害株数达95%,而楠杉混交林中的闽楠被害株数仅5%。

2.次生林改造

选立地条件较好,林木较稀疏的多树种混交林或杉木萌芽林,通过林分改造套种闽楠形成混交林。尤溪经营林场林坑试验区杉木萌芽林混种闽楠,每公顷留杉木1200-1800株,其余伐除,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4-0.5左右,经过带状整地再挖穴混种闽楠,此后视闽楠生长间伐杉木,生产杉木杆;1982年进行修枝,1985年和1989年进行间伐,这样既增加杉木小规格材(23.7m3/hm3),每公顷获纯利润1575元,又能大促进闽楠正常生长。闽楠9年生平均高4.5m,平均地径5.6cm。

目前要营造大面积人工阔叶林以及结构稳定的多树种阔叶混交林,还有很大的困难。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重要途径是改造现有次生阔叶林。尤溪经营林场在双里试验区,1994年进行次生阔叶中幼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3-0.5范围,林冠下补种闽楠,5年生平均高1.9m.平均地径2.44cm,在林中空地补种闽楠,平均高3.29m,平均地径4.42cm,收到良好效果。

12、植物价值

闽楠为中国珍贵用材树种,俗称楠木;中国特有种,国家三级珍稀濒危植物。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在古老的建筑中,如北京十三陵有2人合抱的楠木柱,经久不腐。干形通直,木材芳香耐久,淡黄色,有香气,材质致密坚韧,不易反翘开裂,加工容易,削面光滑,纹理美观,为上等建筑家具,工艺雕刻及造船之良材。武夷山白岩的楠木船棺,其年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不朽。

闽楠常见散生于天然杂木林中,40年代初,福建省农林研究所曾在永安采集闽楠种子藏于坛中,翌春播种,发芽力强。50年代后,许多国营林场相继试种,其中,三明、莘口林场已营造较大面积闽楠,尤溪国有林场营造杉楠混交林达130多hm2,生长良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