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民歌
贵池民歌是流传于安徽贵池地区的传统民歌。贵池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群众自古素歌善舞,人人都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习性。以贵池罗城民歌为代表的贵池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3大类。其中“秧歌”、“慢赶牛”形式独特,她以山、茶、水等为内容,反映当地民间劳动和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风情和韵味,且兼有歌舞说唱,形式活泼、生动,节奏*,曲调悠长。
1、民歌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贵池民歌的创作、整理、改编和演唱得到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在全省、全国享有声誉的优秀名歌手,姜秀珍是其中杰出代表,她把贵池罗城民歌唱到了*,受到*和周总理等**的亲切接见。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贵池民歌30多次参加各类赛歌、赛诗会,曾多次参加安徽省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许多歌手在全国和省市会演中获奖,*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亦录音播放,贵池民歌蜚声海内外。
贵池民歌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但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贵池民歌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冲击,亟需抢救性传承保护。
2、历史源流
贵池民歌表演
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俗尚”条引池州古《郡志》的记载:“祀社毕饮、执手踏歌。”踏歌是我国古代民众且歌且舞的一种歌舞形式,这里记于“俗尚”条下,说明它已成为时世的风尚,一个地方风尚的形成,应当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池州府志》在“时序。逐疫”条中记载:“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装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所谓喧号,就是由领唱人起歌,其他人接唱而齐心发力的一种歌式,是贵池民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从明代《池州府志》中这两条的记载,可以推理,贵池民歌应为非常古老的传承。
明末清初的政治家、文学家,贵池人吴应箕在他的《卷园诗集序》中说:“吾邑民歌,诵之十年如一日,此其真诗在民间矣。”可见在明代,贵池民歌对于诗人的影响已经十分巨大了。这与贵池民歌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民歌所闪耀出夺目的思想之光与艺术之光是分不开的。
贵池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风物潇洒,引得历代名人歌于斯,吟于斯,留下了无以数计是诗文。这些诗歌中,有不少关于贵池民歌的表述。
晋代一流诗人陶渊明流连池州之际,写下了不少田园风光的优美诗篇。这些诗,风格平淡,语言平易,被人称之为“田家语”。郭维森教授在其译注的《陶渊明全集·前言》中,评价陶诗:“形式上学习民间歌谣。”
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年间数游秋浦(今贵池区),他在游秋浦的诗作中,以感人的诗句,描述了贵池民歌。试举两例。其一,《秋浦歌·十三》:“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月白风清,山歌互答,水鸟相和,两情相悦,一幅恬静、优雅的农家生活图卷。其二,《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幅魂讳壮观的秋冶炼图,结句“歌曲动塞川”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民歌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从历代诗人游历池州的诗词中,可以读出,这个地域的民歌在民间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了。黄庭坚(宋)《泊东流》诗:“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阳侯。”周必大(宋)《弄水亭》诗“夜泊清溪弄水亭,棹讴徐起夜必明。”陈尧佐(宋)《弄水亭》诗:“行路犹叹爱,棹歌有吴声。”这里写的棹歌,就是指船工行船时唱的民歌。
明清以降,民歌在池州应是很盛行了。柯薰(明)诗:“兰溪溪上惠风和,溪上行人发棹歌。”徐咸(明)诗:“霞彩朝飞鹭,苹泉晚唱渔。”孙象壮(明)诗:“雁字参差乱,渔歌唱和群。”而明代诗人邵晃写的《杏花村歌》,采用的就是贵池民歌三三七句式,兹摘录数句:“桃叶渡,左武库,游闲终古无朝暮。此日风亏十二门,箫鼓连天纷狐鬼。梅根渚,称孤屿,贾舶渔舟上下语。……”清代,张士范知池州时,写下了许多关于农家生活的诗章,对民歌的描述很有深情,如《殷家汇即事》诗:“农歌几处傍柴门,也醉田家老瓦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樵竖牧童歌上下,夕阳影里自闲闲。”清代的很多诗人或游历,或任职池州时,都在诗中描述了贵池民歌。如章骏飞诗:“谁能支高枕,辜负踏歌行。”张介诗:“杨柳青山畔,摇船好唱歌。”虞邦琼诗:“长空不复闻清啸,犹有歌声出晚村。”沈思伦诗:“齐唱数声欸乃曲,得鱼沽酒乐依村。”这里的欸乃曲,就是渔歌。贵池是鱼米之乡,渔歌在这里很是盛行,以至于“杜坞渔歌”成为贵池古十景之一,也是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了。以渔歌互答而为古城之景,亦可见当时民歌流传之盛了。
在流传的贵池民歌中,有“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的唱词,这表明贵池民歌的传承之古老。依史志记载,贵池民歌有文字记载当在明代,而贵池民歌的传唱,则在晋代,业已发轫,至唐宋以降,便渐次蔚然成风了。
3、传承价值
贵池民歌表演
第一,历史价值。贵池罗城民歌,伴随着贵池罗城民的历史,从古代一直唱到今天。记录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如《肩背仓果起四方》,反映清代末年的衰落、动荡,民不聊生、*的情景,再有《三丁抽一筑长城》、《骂军阀》等,都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因而对研究地方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学术研究价值。贵池罗城民歌由于生长在民间,流行在民间,是一种区域文化,因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三,艺术价值。贵池罗城民歌,是贵池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她多为五声徵调式,基本上是“平腔”,而平腔在民歌中较为少见。这就是罗城民歌的特色之一。罗城民歌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以抒发思想感情;主要旋律节奏*舒展高亢;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这对民间音乐的升华、语言的进化、民俗民风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保护罗城民歌这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灿烂明珠尤为重要,我们既要为家乡先辈们创造的这份遗产感到欣慰和自豪,更要承担保护这份遗产的责任。为家乡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再作贡献。为此,贵池区委、区*为有效的保护好这份遗产,已于2006年年初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预期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的传唱人,达到继承、弘扬贵池罗城民歌之目的。
上一篇:东乡族擀毡技艺
下一篇: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