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楚雄市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21:33:31
...

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地带,东邻禄丰县,南连双柏县,西与南华、景东县接壤,北同牟定县毗邻。境内东西距93公里,南北距82公里。楚雄市人民*驻地鹿城,地处昆(明)畹(町)公路线上,东距云南省会昆明162公里,西距大理178公里。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

中文名称:楚雄市

外文名称:Chuxiong

别:名:鹿城、州府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云南省

下辖地区:辖15个乡镇

*驻地:鹿城镇

电话区号:0878

邮政区码:675000

地理位置:云贵高原中部

面:积:4433平方公里

人:口:516555万(2013年)

方:言:楚雄方言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文化古迹:紫溪山护法明公德运碑等

机:场:昆明机场

火车站:楚雄火车站

车牌代码:云E

著名学府:楚雄师范学院

市:花:山茶花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左荣贵;市长杨中华

1、介绍


楚雄市

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1月,楚雄正式建县。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86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乙类开放城市,1992年8月经省*批准设立省级楚雄经济开发区。楚雄市国土面积443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52个村(居)民委员会,2834个村(居)民小组,有汉、彝、回、白、苗等29个民族。2013年,楚雄市户籍总人口516555人,其中彝族人口106457人,占总人口的20.6%。

楚雄市东接昆明、西连大理、南至普洱、北达攀枝花,东距昆明152公里,西距大理179公里,320国道、108国道、G56杭瑞高速以及成昆铁路、广大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越,是滇中地区面向昆明、承接滇西、连接川南的重要人流和物流集散地,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

楚雄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年均降雨达76.92%。这里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十个空气环境质量达一级标准的城市之一,是适宜人居的理想城市。

楚雄市物产丰富,常见的木本植物有40余种,草本植物20余种,野生食用菌30余种,百年以上云南传统名贵茶花园艺品种古树5种,是云南山茶花的重要原生地;境内有野生动物519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26种。境内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煤、金、铜、铅、锌、大理石等18种矿产资源。

楚雄历史文化悠久,万家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编钟享有盛誉,热情奔放的彝族火把节远近闻名,彝族礼仪、歌舞、服饰、饮食等民族文化独具特色,AAAA级旅游区彝人古镇是展示楚雄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

2、历史沿革


楚雄市

楚雄市境汉代属益州郡,蜀汉、西晋属云南郡。晋咸康三年(338年)有“爨酋威楚,筑城峨碌赕居之”,为楚雄建城之始。东晋属建都郡,南北朝为爨氏割据区;隋属昆州;唐初市境大部属览州,北部的吕合一带属化州,皆隶于南宁州都督府。南诏时属弄栋节度,在市境设有曲驿、览赕、石鼓驿等城镇。宋代大理国前期为白鹿部(后称石郡)有富筋赕、石鼓赕等建置,隶于云生节度;后期废节度,设威楚府,在楚雄市境有白鹿部、石鼓赕、德江城等建置。元初,市境设有威楚、石鼓2个千户,属威楚万户府辖,其中威楚千户领富民(今鹿城镇)、净乐(今东华镇)2个百户,与威楚万户同驻今鹿城镇,石鼓千户在今吕合镇境;至元八年(1271年)改威楚万户府为威楚路,以威楚千户置威楚县,以富民、净乐2个百户置富民、净乐2县,各县皆隶于威楚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威楚县为威州,辖富民、净乐2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降威州为威楚县,并将富民、净乐并入威楚县;以石鼓千户置石鼓县,隶于镇南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革石鼓县为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威楚县为楚雄县,隶于由元威楚路改设的楚雄府。其后,楚雄县的建置及隶属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2年(1913年)裁楚雄府,楚雄县除1948年内曾由设在姚安的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外,一直由省府直辖。解放后,楚雄县属楚雄专区辖;1958年4月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楚雄县为自治州所辖15个县之一;同年9月,曾将双柏、牟定、南华3县并入楚雄县,至1960年,并入的3县先后恢复建制。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楚雄县设立楚雄市。

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名都。先秦时期楚雄隶属滇国,明洪武十五年改为楚雄县并延续到清末。1950年1月解放建立楚雄县,1983年9月撤县建市。楚雄先民有“跑鹿建城”传说,故楚雄市又称鹿城。市区万家坝出土了世界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铜鼓,有与世界公历相媲美的十月太阳历法,叙事史诗《梅葛》、彝族百科全书《毕摩经》和传统彝医药文献《明代彝医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神奇的威楚文化和彝族文化、虎与火的图腾崇拜,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烂多彩的民族歌舞、缤纷艳丽的民族服饰、丰富独特的彝族饮食、世代传承的彝族语言文字、日益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以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传统火把节,构成风情浓郁、颇具特色的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丽画卷。

3、地理

地理位置


楚雄市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元江水系与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地跨东经100°35′~101°48′,北纬24°30′~25°15′之间。东邻禄丰县,南连双柏县,西与南华县和思茅市景东县接壤,北同牟定县毗邻。楚雄市人民*驻鹿城镇,东距省会昆明138千米,西距大理州首府下关178千米。

自然概貌

楚雄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倾斜葫芦形。市境山脉皆属哀牢山系东麓支平余脉,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境内最高点是西舍路乡哀牢山脉的小越坟山,海拔2916米;最低点为礼社江与彝家拉河、石羊江交汇处,海拔691米;市人民*驻地鹿城镇海拔1773米。

气候

楚雄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干夏湿,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冬季降水偏少。2006年年平均气温16.5℃。

4、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楚雄市

楚雄市境河流分属元江、金沙江两大水系。元江上游的礼社江,从南华县入境,穿越市境西南部,支流有马龙河、三街河、白衣河、五街河、邑舍河、碧鸡河、自雄河;金沙江水系有其支流龙川江从吕合入境,自西向东流经东瓜、鹿城、苍岭,再由西向北出境,是楚雄市坝区的主要河流。主要支流有紫甸河、西静河、河前河、寨子小河、青龙河、苍岭小河。市境年平均降雨量39.6亿立方米。2006年降雨量790.1毫米。境内水理论蕴藏量24.4万千瓦,可开发量23.8万千瓦。

生物资源

楚雄市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常见的有木本植物40多种,草本植物20多种,食用菌30多种。有野生中药640多种,名贵药材有三七、天麻、五味子、茯苓、小棕包等56种。发现野生动物519种,其中两栖类29种,爬行类56种,鸟类329种,兽类105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蜂猴、白鹇等64种。位于市境西南部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有名贵植物1480多种,鸟兽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26种,已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观察站。

资源特产

楚雄市资源特产有做工精细的民族珍贵装饰品银器、手工刺绣的彝族服饰、益友骨角保健梳及工艺品。楚雄薄荷其含油量高,可制薄荷油及薄荷脑,在中药材中有“楚薄”之称。楚雄云泉豆瓣酱鲜香可口,辣味适中,被评为“中国大西南名牌产品”,并批量出口日本。野生食用菌深加工的绿色食品畅销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5、行政区划

楚雄市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面积4433平方公里,辖鹿城镇、东瓜镇、吕合镇、紫溪镇、东华镇、子午


楚雄市

镇、苍岭镇、三街镇、八角镇、中山镇、新村镇、大过口乡、大地基乡、树苴乡、西舍路镇15个乡镇,有汉、彝、回、白、苗等50余万各族儿女。

6、人口

截止2013年末,楚雄市共计152个村(居)民委员会,2834个村(居)民小组,171173户,总人口516555人,其中女性人口253247人,非农业人口235607人,汉族人口391389人,少数民族人口125166人(其中彝族人口106457人)。

7、经济

综合


楚雄市

初步核算,楚雄市2014年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实现6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提高1.9个百分点,增长首次达两位数,为1995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7亿元,增长10.8%。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64.3%和30.1%。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3.1:60.4:26.5调整为2004年的11.9:61.2:26.9。楚雄市人均GDP达12858元/人,比上年提高1506元,增长9.5。

发展定位

楚雄市在全国和西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生态、气候优势;在全省和滇中经济区中,具有天然药业、绿色食品业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在桥头堡建设中,是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三迤中心、四方通衢”的区位优势。根据上述基础与条件,“十二五”时期,楚雄市的发展定位是:彝族文化名都、特色宜居城市、云南天然药城、绿色工业重镇、滇中物流枢纽。

重点产业


楚雄市

烟草及配套产业:烟草业是楚雄市的经济支柱和主要财源,是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按照“稳定面积、控制总量、择优布局、提质增效”的要求,在18个乡(镇)高标准、高质量建好17.6万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提高烤烟生产水平;高规格、高质量建好100个集群式烤房,推行规模化、专业化烘烤,提高烘烤质量;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收购水平。

天然药业:天然药疗效奇特,毒副作用低,符合现代消费时尚,独具发展特色,而且辖区内现有七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制药企业,发展天然药业前景广阔,基础好。以医药工业园区为载体,在继续扶强壮大已建成投产的盘龙云海、万裕、龙发、老拨云堂等制药企业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再引进5-7家天然药开发和生产企业到园区内落户,加速天然药产业的发展,努力将楚雄市打造成云南天然药都;采取一企一策,有重点地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建设、项目研发、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着力引进和研发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拳头药品,充分发挥现有制药企业的潜力和作用,力争引进大集团嫁接品牌和营销网络,或以现有的制药企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楚雄药品销售公司,统一构建销售平台体系,整合天然药产业发展体系;紧紧围绕楚雄市现有医药企业所需的大红参、小红参、青阳参、云南草乌等地道中药材,把适宜种植的乡(镇)发展成为天然药材种植基地,并按GAP标准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努力将楚雄市建成云南民族药生产基地;重视彝药的研究开发,与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与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引进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药,精心打造彝药品牌。

畜牧工业:畜牧业是楚雄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规模,产业化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按照省委、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5—8年之内,实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把畜牧产业做强做大。一是大力实施草畜配套工程,多渠道全方位开发饲草饲料资源,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每年间套种青绿饲料10万亩以上,保障饲草均衡供应,不断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重点发展肉猪、黑山羊、肉牛等畜禽养殖基地、示范村(场)和养殖大户(具体布局详见附表);三是加强畜禽良种扩繁工程、加强疫病防治等工作,争取小额信贷资金扶持规模养殖户,打造“云岭黑山羊”等当家特色品牌;四是依托畜牧业资源、城市工业资源和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大力培植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流通龙头企业,推进畜禽产业化。绿色食品加工业:坚持走“企业、科技信息、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和“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一是抓好优质稻、无公害蔬菜、人工食用菌、核桃、蚕桑为重点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优化布局规划(详见附表)。二是突出重点,抓好基地建设。到2010年,优质稻米基地发展到8万亩,水稻及包谷制繁种基地发展到2.5万亩,外销优质商品蔬菜基地发展到2万亩,优质丰产核桃基地发展到28万亩,优质梨基地发展到2万亩,人工食用菌基地发展到100万平方米。三是加大开发区和富民两个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进更多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重点抓好良种、食用菌、核桃、优质米、畜产品等加工项目的培育发展,力争到2010年入园企业达45户以上。

商贸旅游业一是充分发挥楚雄市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商贸网点、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突出抓好国际商品市场和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着力发展信息、通讯、咨询等新兴产业,努力将楚雄市培育成为面向滇西的物流辐射中心。到2007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2亿元,到2010年实现40.99亿元。二是民族文化产业建设与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建设相结合,加速把楚雄市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大力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快建设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城市,努力打造滇中民族文化精品城市;充分发挥楚雄市“滇中大通道”和“滇中大昆明旅游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和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强紫溪山、中国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两大拳头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紫溪山旅游度假村和彝族文化园项目为龙头,努力将紫溪山培育成为集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民族文化、科考科普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充分挖掘彝族文化的精华,把中国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建设成为集世界历法和融彝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围绕即将建设的青山嘴水库规划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滇中一流的水景旅游度假区;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火把节、马樱花节、樱桃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为契机的旅游经济。能源冶金工业一是紧紧抓住电力企业整合的机遇,制定完善电力发展规划,加大山区水电资源开发建设的力度,重点抓好云南滇能楚雄水电开发公司投资开发不管河、泥堵拉河和礼舍江等9座电站以及楚雄滇中楚光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其余河流电站建设项目。二是依托云南楚雄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全省的煤炭资源整合,引进有实力的勘探和开发公司,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组建煤炭集团,提高整体办矿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以三街、树苴、吕合等产煤带为重点,构建产供销一体、服务滇中、辐射滇西南市场的煤炭开发经营格局。按照煤电结合、铝电结合的发展思路,争取在吕合建设60万KW火电站。三是充分发挥昆钢滇中铁合金厂、楚雄矿冶滇中冶炼厂、云南楚雄滇中铝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采、加工黄金、电解铜、铁合金、锌等资源,并有计划地实施以电解铝为基础的铝合金、铝材及铝制品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

8、交通

公路


楚雄市

楚雄州位于云南中部、昆明以西,距离省会昆明160公里。有320国道(滇缅公路)和安楚高等级公路连接昆明与州府楚雄市,同时有其他多条省道、以及各县乡公路覆盖下辖各县市,并延伸至周边州县。

昆明至大理的高速公路经过楚雄,到楚雄车程约2小时。从昆明长途汽车客运站、昆明西苑汽车客运站每天有多次班车往返楚雄州各地。

楚雄州内客运站众多,全州各客运站每天均有多趟发往昆明、大理、曲靖、宣威、玉溪、双柏、罗茨、姚安、大姚以及周边县市的客运班车。

楚雄客运东站地址:楚雄市雄宝路雄宝酒店对面

楚雄西路客运站地址:楚雄市鹿城西路

楚雄北客运站地址:楚雄市开发区紫溪大道

楚雄南客运站地址:楚雄市府后街口

火车

楚雄通火车,昆(明)大(理)铁路贯通楚雄。昆明有直达楚雄市的火车,车程约4小时。昆明到大理的有列车也经停楚雄,每天一班,4小时左右到达楚雄市。从楚雄市到禄丰县也可以乘坐火车。楚雄火车站位于楚雄市北的开发区,车次很少,每天仅有到昆明、大理的火车。出省北上的火车要到车次比较多的广通去坐。

9、教育

2010年,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221所,班级11555个,毕业生90708人,招生128882人,在校生439860人,教职工人29137人,其中专任教师25649人,师生比为1∶17。

楚雄市是楚雄州教育文化中心,2010年有楚雄师范学院和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所,在校生12296人,比2006年增加5777人,增88.62%。其中:楚雄师范学院在校生8294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4002人。

10、文化

文化传承


楚雄市

楚雄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和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这里发现了亚洲最早的“元谋人”和禄丰腊玛古猿,也是当今世界恐龙化石保存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楚雄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底蕴厚实,境内的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彝人古镇、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楚雄州博物馆和紫溪山*森林公园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国近900万彝族同胞中,六大方言区、所有的支系在彝州都能看到,彝族的太阳历文化、毕摩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歌舞文化博大精深;创世史诗《查姆》、《梅葛》是彝族文化的瑰宝;倦佚浩繁的彝族经典古籍和数量众多的图腾遗迹,堪称世界记忆遗产;浓郁的彝族风情和璀璨夺目的彝族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共同骄傲。古老神奇的威楚文化和彝族文化、虎与火的图腾崇拜,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烂多彩的民族歌舞、缤纷艳丽的民族服饰、丰富独特的彝族饮食、世代传承的彝族语言文字、日益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以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传统火把节,都构成了风情浓郁、颇具特色的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丽画卷

火把节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的年节,是彝族传统中最为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它不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现象,同时还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习俗、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为彝族火把节,节日期间,彝族村寨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邪除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每逢节日,举行盛大的对歌、跳脚、摔跤、磨担秋等文艺体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火把节是彝族原始宗教传承的舞台,彝族歌舞、服饰、饮食展示的平台,其内涵积淀深厚,外延宽泛,包容了彝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农耕文化、星象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的潜在价值正逐步展现出来,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彝族火把节”还是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舞台,对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每年的农历6月24、25日为彝族火把节。

11、文物古迹

紫溪山护法明公德运碑


楚雄市

位于城西北20公里的前进乡紫溪山,是南宋大理国时期为赞颂大理国相高量成功绩而镌刻的一方摩崖石刻。高约2米,宽1.6米,文25行,行46字,左行,楷书。碑文题为《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此碑因藏深山,风雨剥蚀,文字残泐较多,立碑年代不详。据嘉庆《楚雄县志》称,刻于“戊寅”,当为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撰写碑文者,姓名已残佚。自称是“大宋国建武军进士,两战场屋,画虎无成,移居南国,十有六年。”推测是广西南宁流落到楚雄的失意文人。此碑对研究大理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1983年,云南省人民*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雄文庙

位于城东隅鹿城小学内。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倾记,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统一布局。其格局与建筑风格均与全国相统一,分为东、中、西三区,即东厢、西厢,中区有崇圣殿、苍qIn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三元桥、伴池等。“其地势宏敞,与临安府(今建水)埒,谓之甲于全滇”。清咸丰十年(1860年),旋遭毁损,同治年间,再次重修。虽然规模远不及前,但“阶级置楚石栏杆,栽松柏,殿宇越觉辉煌’,。解放后,文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经损毁。现仅存苍颉殿、大成殿、大成门、三元桥、伴池等。其中大成殿保存较完好。1985年,楚雄市人民*拨专款10万余元,对文庙进行维修。经过维修的大成殿、大成门、伴池等,既保持了原文庙的建筑风格,又不失庄严典雅,壮观辉煌。1987年,云南省人民*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家坝古墓群

位于城南万家坝村东侧台地。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省文物工作队组织发掘,面积约3300平方米,发掘墓葬79座,其中大墓13座,小墓66座。出土随葬品1245件,其中青铜器居多,共1002件,其余有陶、木、玉石、玛瑙、琥珀、绿松石等。经测定墓葬年代分为两类,工类墓45座,可定在西周至春秋早期,II类34座,相当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中,以5件铜鼓最为珍贵。据碳14测定,距今约2300年以上,是迄今世界上发掘所得铜鼓中最早者,在铜鼓分类上称为“万家坝”型。专家们由此认为楚雄是古代铜鼓的发源地。与铜鼓同时出土的,还有6枚一套的羊角编钟。形制特殊,大小依次递减,钟身上部有方孔,纽作羊角形,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编钟差别甚大,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五声和七声音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张家屯古墓葬:位于苍岭镇张家屯村,距城18公里。1986年2月,当地农民利用农田开挖渔塘时,发现青铜矛及墓室2座。木棺由独木ICJ成,与万家坝出土棺木一致,墓葬与万家坝古墓属同一时期同一类型。出土文物200余件,其中铜矛99件,铜锄10件,钺8件,镦2件,臂甲2件,剑1件,均由州文物管理所收藏。

南山雁塔

位于城南雁塔山顶,为楚雄旧“八景”之一。塔高17.7米,底宽3.82米,为7级密檐式古方形实心砖塔。各级四周有佛龛,塔顶为铜亭,亭内有魁星点斗铜像,顶四角有链锁雁形金鸡各1只。雁塔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圮,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后因风化,又经过多次维修,1983年又拨专款修葺一新。

向天坟

为古代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因墓顶择朝天之向,故名。向天坟均属火葬墓,于尸灰陶罐上覆以三圆台或单圆台型墓冠。在子午镇以口村庙坡岭岗上,发现小型石质三圆台金字塔型向天坟19座,其墓冠大小相差不大,一般三、四人合力即可搬移,大部分无图案,少部分于底台面部中台基周边刻有线状八角图案,或底台侧面边缘围刻莲花叶图案。吕合镇太乙村东有粗石块围砌3层而成的单圆台向天坟2座,圆台高1.05米,直径1.12米,中间所填土只比围口高出3-4厘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等学者调查研究认为,这些火葬墓乃彝族向天坟,是兼有彝族十月太阳历观测太阳定冬夏、斗柄指向定寒暑这两种观测方法的古观象台。并认为石质墓冠上新刻的八角图案,代表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八方之年”周期纪年法。也有学者根据当地俗称“白夷坟”或“摆夷坟”,以及圆台侧面周边刻有莲花叶图案系佛教文化特征,认为“摆夷坟”是古代傣族的一种墓葬遗存。这些不同见解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但向天坟的发现,在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天文学上均有重要意义。

12、特产

云南普洱


楚雄市

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陀茶、饼茶、方茶、砖茶等,有史以来久负盛名。《红楼梦》放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何谓“七子饼茶”?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牟定腐乳

牟定腐乳是牟定县的一个传统特色产品,它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工艺配方、特殊的发酵菌群、优良的水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牟定腐乳外观鲜红油润、入口细腻柔糯、品后齿颊留香的品质和较高的氨基酸态氮营养指标。牟定腐乳走出牟定即不可复制,它是上苍赐给牟定人民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武定鸡

武定鸡主产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禄劝两县,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粗,胫较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头尾昂扬,步态有力,由于全身羽毛较蓬松,更显得粗大。壮鸡肉质鲜美,其名气早在明朝《云南通志》中已有记载。明清时期,“武定壮鸡”曾被选为贡品敬献给朝廷。

姚安山药

以色白、个大、味正、质量上乘而得名,不但是优质菜肴,还具润肺理气之药用功能,近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县内前场、官屯等乡镇已逐步形成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渠道,产品畅销省内及四川攀枝花各地。

楚雄汤圆

楚雄汤圆是楚雄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13、历史文化名人


楚雄市

李启东(1503-1552年)字元叔,又字伯宿,明弘治癸亥年七月二日,生于楚雄鹿城。祖籍江西庐陵。曾祖李思存由黄州府通判移任楚雄,遂定居于楚。李启东天资颖异、强记忆、博览百家,小入邑庠,学使郑良贵称为奇才。后考入龙岗书院,知府祝宏舒阅其卷,称之为“屠龙手”,嘉靖辛卯(1531)年乡试,考取第三名,壬辰(1532)年赴京会试考中,参加廷试,其策论“鸿博通达”,考取二甲一名,称传胪,授兵部选司主事。丙申(1536)春,朝廷大兴土木,建造慈庆、慈宁二宫,兵部荐其为督工。庚戍(1550)年春,补职车驾主事,督太仆马政,寻升员外提督宿卫。次年十月,晋升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壬子(1552)年八月十四日病卒。给事中万岑南为其料理后事,检点行囊,积蓄官俸十金,清白之操至死不渝。读体(1601-1679年),号见月,俗姓许,楚雄县人,14岁父母双亡。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后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明崇祯九年(1636)年到镇江海潮庵,第二年从三昧受具足戒,继而随三昧传戒诸方,开始阅读律藏,为各方所推重。38岁入金陵宝华山,被提拔监院,并为大众讲戒,“析义释文,口若悬河,座下千人,罔不叹服”(《中国佛教史》)清顺治二年(1645)三昧将圆寂,以衣钵戒本授读体,继承法席,主持宝华山30余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南大饥,读体募化赈粥50多日,救活饥民数以万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二十二日圆寂,终年79岁,其著述有《大乘玄义》、《毗尼止持会集》、《毗尼作持续集》等十部传世。读体弘戒数十年,戒弟子以数万计,法嗣亦数十人,近世律宗之重兴,至读体集大成,法席之盛,近古以来未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也较为显著。刘联声字毅庵,楚雄县人,生卒不详。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丁酉乡试中举,次年十二月清军入滇,永历帝西逃。他不肯趋附新贵,不赴试,不受官,专心近古体诗创作。成为云南明未清初著名诗人。刘联声早期的诗,多以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题,抒发民族气节。或托物寄兴,或借景寓情,或吊古伤今,个人家国身世之感融于篇中,笔力苍劲,意境沉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晚年,写了一些描绘家乡景物,思想积极,情景交融的好诗。其诗风“出入于唐宋之间”。康熙十三年(1674年),刘联声参加重修《楚雄府志》,为后世留下一部宝贵的史料。他的诗集《脉望斋诗草》曾于清初刊刻问世。清末,李根源辑录刘诗,编为《脉望斋残诗》,发表于《国粹学报》64期。《阿盖妃》一诗,记述梁王暗杀段功一事梗概,后来郭沫若根据此诗创作了《孔雀胆》。果成(1821—1897年)晚清时人,祖籍山东,俗姓黄,法名转功,字果成,又字香海。6岁出家华严寺,研习佛法之余,借书画以陶冶性情。初学以郑所南书画为范本,摩研深透,得其精髓,后广师各家,兼收并蓄,自成一格。且裁竹种兰,以之为友,朝夕相伴,细观默察,领略其风姿神韵。故每挥毫作画,已兰竹在胸,尤以画兰见长。青壮年时期,仅凭一领袈裟,一只画笔,云游四海,浪迹名山古刹。曾长期驻留峨嵋、武当、普陀诸山,拜师访友,眼界豁然开阔,佛法艺事随之精进。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寿终,享年76年岁。现楚雄西山有果成墓,峨碌公园建有果成苑,收藏果成作品颇多。果成纯以水墨作画,不施丹彩,形成了清淡飘逸,隽秀自然的艺术风格,以“果成兰”闻名全滇。杨应华(1900—1932年)字春波,楚雄腰站街人。1918年考入昆明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次年“五四”运动爆发,昆明学生运动蓬勃开展,杨应华是省中学生自治会骨干,带头参加游行示威,焚烧日货。参加省学联编辑的《滇潮》期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利用假期组织话剧团上街演出,创办业余夜校,为青少年补习功课,宣传进步思想。192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参加云南旅京学生的进步组织“新滇社”并加入中国*,后在北京学生联合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北京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杨应华等“新滇社”成员*转移上海,与组织失去联系。但他仍在白色恐怖和贫病交加的情况下顽强战斗,在《中华日报》等报刊上撰文痛斥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揭露国民*卖国投降行径。1932年10月4日,病故于上海愚园路住所,年仅32岁。程杲(1905—1934年)原名楫昌,字熙文,陆良旧州人。1925年考入云南东陆大学预科,1928年加入中国*,1930年


楚雄市

毕业于该校。1928年云南地下党根据“八七”会议精神,让程杲介绍地下党员到陆良旧州,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工作。1930年农历7月16日,程杲参加陆良暴动,后任*昆明市委委员。1932年8月楚雄中学创立,同学孟立人任校长,聘请他为教务主任。创办伊始,孟立人生病,校务全由程杲主持。他主张教育生产化、社会化、平民化、纪律化。程杲学识渊博,举止文雅,平易近人,深受学生爱戴。他结合语文、历史课的教学,传播马列主义,宣传进步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讲历史的演变,朝代的更替,阐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共产主义”;他宣传无神,力主破除封建迷信。1934年暑假,程杲积劳成疾于8月22日病逝,年仅29岁。陆光鑫(1878-1949年)字灿庚,号石父,楚雄鹿城人。出身世家,自幼受到“不为良相,亦为良医”的家庭教育,刻苦攻读经史及中医典籍,成绩常列前茅。青年时期,祖父任江北漕运帮办,陆光鑫随其远宦金陵。公余,祖孙常共论经史子集,古今得失,人世变迁。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应临元镇总兵之邀,主持幕事。民国时期,陆光鑫先后任职于湖南、广东、北平、江西、江苏等地。1923年任农桑部秘书时,大总统黎元洪曾授予四等嘉禾勋章。1933年,于江苏溧水县知事任中,扑灭蝗患,疏理河道,以政绩卓著,升任江苏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领淮阴县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沦陷,陆光鑫乃绕道返滇归楚,以医为业,由于他平生抱定“有事做事,无事做学问”的宗旨,为官数十年中,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未肯荒废,并博采众长,对伤寒、温病、时疫与内科杂症、妇科、伤科、针炙、眼耳鼻喉诸科均通,且临床经验丰富,上门求诊者甚众。陆氏重医德,遇贫困患者不收脉费,有时还助于药费。诊治之余,陆光鑫写下了《伤寒论证治纲要》、《温热病症治纲要》,《儿科症治纲要》、《脉学存真》、《良效方剂》等医主著五种,后经门生丁楚整理成稿。晚年,陆光鑫经常与进步青年往来,并参与鹿城中小学生打倒县长林景泰的斗争。在三校(今北城小学)举行的营救人民代表出狱的欢迎会上,他慷慨陈词,抨击时弊。1947年,楚雄地方官绅请他出任县参议长,他坚持不受。陆光鑫一生自律甚严,无论做事做学问都极为认真,遇事则深究其本源,力求彻悟。饮食起居,亦有规律。1949年6月27日,陆光鑫病逝于楚雄,终年71岁。陈海(1923—1950年)原名月开,汉族,广西苍梧人,生于越南海防,10岁归国。1943年,陈海于云大附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他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1945年初,加入中国*青年同盟。同年暑假,化名陈海光,到昭通中学任教,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46年夏,西南联大分校北迁,他留在昭通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同年10月加入中国*。1948年12月,到楚雄哨区开辟工作。1949年8月,任滇西人民自卫团总部机关总支书记。10月,代表滇西工委与边纵司令部“西进支队”代表何云鹄配合,做争取“滇西关禄段护路总队”马超群的工作。马超群于12月8日夜,率“西护总队”起义。云南解放后,陈海任滇西地委候补委员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暂编总队政治委员。1950年1月25日,任*楚雄县委委员兼楚雄县长。5月,楚雄三街土匪暴动,壮烈牺牲。王金英(1931—1950年)原名王镜秋,女,汉族,昆明高山铺人。1943年入私立教会学校天南中学念书,1946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云大附中高中念书,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报,追求真理。1946年1月6日,参加学生*,响应“北平*美军暴行运动”。同年4月,参加中国*青年同盟。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云大附中成了*运动的堡垒,*反动派恨之入骨,阴谋对学校进行改组。在*云南地下党领导下,附中开展了护校运动,王金英被选为请愿代表。1947年9月当选为学生自治会总务部长,在护校、*保障、反迫害等斗争中忘我地工作。1948年“反美扶日”运动中,面对*的血腥镇压,王金英无所畏惧,英勇顽强地投入了斗争。1948年11月,年刚满17岁的王金英,在全国革命高潮到来之际,下定决心,献身革命,献身人民,离开温暖的家庭,走出繁华的城市,到革命需要的地方开辟工作。1949年3月,王金英参加了游击队,在人民自卫团二支队金江队(政工队)工作,转战在南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8月,加入中国*。10月,转移到楚雄哨区工作。1950年1月,任*楚雄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兼任哨区区委书记及区人民*主席。王金英非常注意培养本地民族*,一有机会就送他们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她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亲自领导组织编写小学语文和历史教材,用革命思想教育山区学生。1950年5月,楚雄三街土匪暴动,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19岁。1950年6月22日,楚雄地区为陈海、王金英及在征粮剿匪中牺牲的烈士召开了追悼大会。1955年4月,*楚雄县委,县人民*在三街为烈士们修建了陵园。杨振新(1914—1974年)白族,云南省凤仪县人。1938年4月云南医学专修科毕业后,任昆华师范学校校医。1939年12月,调任楚雄县卫生院院长,解放后,历任楚雄县西医联合会会长,楚雄专区医院卫生股长,副院长等职。1956年5月加入中国*。杨振新医术精湛,救死扶伤,为楚雄人民爱戴。1943年,楚雄县霍乱病流行,死者甚多,为挽救患者性命,杨振新竭力向卫生主管当局申请,得到霍乱病疫苗30瓶,制止了霍乱的蔓延流行。1956年,杨振新调专区医院工作后,为把医院逐步办成楚雄地区的医疗中心,他提出“医院建设应该向正规医院靠拢,使科室越分越细,越分越专,设备越添越精”的建设方向,并鼓励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丁楚(1923—1987年)字季芃,楚雄鹿城人。6岁就读于三校(今北城小学),7岁时从树上摔下来跌伤,被庸医误治而残废,因而失学,在其父丁其彦及长辈指点下,读些古今诗文,借以识字发蒙。他敏悟强记,刻苦上进,学业优于同辈。为将来谋生计,15岁时拜楚雄名医夏席斋为师,开始学习中医。受业5年后,于1942年在其母的扶助下,开设“楚芝堂”应诊。次年,陆光鑫返楚,以医济世,复收丁楚为徒。陆公为一代宿儒名医,精通医典,经验宏富,对丁楚尤为怜爱,尽平生之所学,悉心传授。丁楚对先生的教诲,刻骨铭心,身体力行,他饱尝庸医误人之苦,于医道未敢轻心,终身刻苦钻研,孜孜以求,谦虚谨慎,精益求精。1956年他参加县联合诊所,1958年转为县人民医院医生。他曾说:“人命关天,岂可儿戏”故为人治病一丝不苟,十分慎重。每次处方,他均一式二份,自留一份作为患者复诊之参考。丁楚一生谨遵师教唯以治病救人为念,无论贵贱富贫皆一视同仁,对患者均有求必应。为培养人才,他利用工作之余编写教材,传道授业,毫无保留,先后带徒14人,其中7人已获医师职称。丁楚的医德和医术为人赞许,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当选为州、县人民代表。1972年后丁楚退休在家,仍为县医院义务门诊,且不顾疾病缠身,开始整理陆光鑫遗稿,历经10个寒暑,乃成书5部。接着他又着手整理加工自己的医案和著述,编辑为《中医基本功传习录》、《古今名贤妙方集注》、《医经选读》、《诊疗日记》、《常见病验方》、《良效方》等13部,约700余万字。1987年9月3日与世长辞。作为一个身残志不残的知识分子,为楚雄中医事业奉献了一生。张毓吉(1931.8—2001.10)1931年8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市。早在中学时代,其思想就倾向进步;在大学读书期间,曾毅然参加过剿匪斗争。195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后,分配到山东高校任教,后因极左祸国,不幸蒙冤。1956年,因“胡风案”受累,被错误地遣返原藉并分配到大姚一中任教,后又于1957年反右扩大化而再次受到错处罹难20余年。1979年,张毓吉先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百年树人”的崇高事业之中,并以其卓越的办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上一篇:楚雄市

下一篇:纳什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