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
来凤县为湖北省恩施市代管县,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北接咸丰县、宣恩县,西南邻重庆市酉阳县,东南邻湖南省龙山县。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是鄂湘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湖北省的西大门。因翔凤山传说而得名。*驻地县城翔凤镇。来凤县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也是中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
中文名称:来凤县
外文名称:Laife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州辖县
所属地区:湖北恩施
下辖地区:翔凤镇、大河镇、百福司镇
*驻地:翔凤镇
电话区号:0718
邮政区码:445700
地理位置:湖北西南
方言: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仙佛寺、酉水三峡、黄柏园-石桥、白岩山天池等
机场:来凤机场(军用)
火车站:来凤站
车牌代码:鄂Q
1、县情简介
来凤县
来凤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连续四届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这里巴风土韵浓郁,民情风俗纯朴,成为巴楚文化重要沉积带和土家文化重要发祥地。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佛寺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造像;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摆手舞,从这里走向山外,成为土家族艺术的代表;地龙灯、三棒鼓、哭嫁歌、南剧等民俗文化原汁原味,朴质清新。作为湖北省改革开放窗口,来凤致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多年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2、行政区划
来凤县下辖翔凤镇、绿水镇(2011年11月13日撤乡设镇)、漫水镇、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镇(2013年1月3日撤乡设镇)、三胡乡、革勒车镇等8个乡镇,203个村,1844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小组;另有胡家坪林场、白岩山药材场、磨坡农场等三个国营场圃。
县*驻地翔凤镇。
3、地理气候
来凤县
地理
来凤县地处湖北西南,东南接湖南龙山、西南邻重庆酉阳,东北与本省宣恩相交,西北与本省咸丰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市)”和“湖北西大门”之称。来凤历来是三省(市)边区交通要冲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史称“川湖肘腋,滇黔咽喉”,享有“小南京”美誉。地跨东径109°00′—109°27′,北纬29°06′—29°40′,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
气候
来凤县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1400小时,平均温度15.8℃,无霜期256天,气压16.2毫巴,相对湿度81%,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因地貌、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气候环境多样、垂直差异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海拨8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海拨800米至1200米的二高山气候温和,春迟秋早,类似暖温带-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的过渡带。海拨1200米以上的高山气候寒冷,四不太分明,类似暖温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4、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县内拥有100多种特色资源,盛产生姜、藤茶、杨梅、大头菜、魔芋、桐油、白术、金银花、半夏、金钱百花蛇等农特产品和道地药材。金丝桐油以“全国质量第一”品牌,历来是我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凤头生姜”芳香脆嫩、富硒汁浓,是独有的食药两用风味产品;富硒藤茶具有降血脂血压、润喉清咽功效,甘甜爽口,回味悠长,是国家认证的保健饮品;松花皮蛋无铅富硒、色鲜味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杨梅“味比*葡萄重,色比岭南荔枝深”,是难得的水果珍品;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工艺精巧、美不胜收;宝石花漆筷精工制作、光彩照人。
矿产资源
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铅锌矿、重晶石、方解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冶金、化工、药业、建材等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
5、经济发展
来凤县
工业
新型工业活力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2.5亿元、增长25%,为打造“龙凤百亿产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园区功能不断完善,编制了“龙凤百亿产业园”2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桂花树工业园新征土地578亩,四合、桂花树工业园道路、亮化、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投资6750万元。三胡石材产业园完成场地平整。园区新增企业8家、达到33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年培植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达到50家,总数跃居全州第四、“南四县”第一。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新型建材、民族旅游商品加工,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3亿元、7亿元、4.5亿元、4.1亿元,增长26.2%、9.8%、22.9%、14.7%、52%,“五大产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80%以上。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建设重点工业项目25个,完成投资7.1亿元。其中,10个项目建成投产,6个项目厂房主体封顶,9个项目加紧建设。
农业
现代农业进程加快。全县农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5.0%。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2.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7.4%。 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全县新建藤茶、生姜、烟叶等农业产业基地10.9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3.5万亩。全县发展“161”养殖模式500户,新增年出栏1000头规模生猪养殖场10个,生猪年出栏达56.8万头,土鸡孵化养殖规模突破100万只。来凤成为富硒零号土猪、阿塔峡土鸡重要养殖基地。龙头企业茁壮成长,凤雅藤茶成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企业4家、达到19家(其中省级重点4家)。“来凤藤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来凤金丝桐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湖北名牌产品达5个,湖北省著名商标达5个,恩施知名商标达1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家,总数达到252家。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完成9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和4个重点老区村建设,减少贫困人口9000人。完成1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2000口,“三改”1300余户。完成老虎洞河三胡段治理工程第一标段、革勒车集镇河堤工程。新增及改扩建公路157公里,新建及改造农村10千伏线路35千米、农村低压线路98千米。完成生态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74万亩,创建生态文明村31个。
旅游业
旅游商贸加速发展。旅游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年度投资突破9亿元,投资强度创历史新高。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1亿元,增长40%。景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仙佛寺景区:佛光普照、仙佛映月等六大景点基本建成,填补了恩施州及湘西、渝东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的空白;喳西泰水城:餐饮街、酒吧街、养生休闲街等加紧建设;杨梅古寨(黄石)景区:新寨迎客、八股听禅、十娘子桥等景点基本建成;百福司旅游名镇创建积极推进。配套建设取得新突破,华龙国际大酒店启动建设,龙凤·夏威夷、酉水明珠、太子轩3家高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帝豪、皇庭等一批商务宾馆相继营业,新增床位400张,新发展和提档升级农家乐20家,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来智线”二级公路完成大修工程,白岩山至坪坝营公路完成路基工程,杨梅古寨(黄石)景区公路完成路面铺设,旅游可进入性明显提高。商贸服务业取得新突破,《来凤县商贸流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来凤列入商务部“全国商旅文创新发展试点县”;黔龙建材城一期工程主体即将完工,建成后达12万平方米、可入驻商家1000户;华龙城一期17万多平方米商业区封顶;中百来凤购物中心辐射带动效应彰显,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来凤老烟厂、金凤国际城市商贸综合体成功招商,“1平方公里龙凤商圈”初具规模。全县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0家、超市网点8个,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来凤村镇银行挂牌营运,湖北银行来凤支行有序筹备。
6、社会事业
2013年,来凤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促进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来凤县
教育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考一本上线录取118人,二本上线408人,2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6.15%、98%。教育布局更加优化,龙凤科教示范园(教育城)土地征收基本完成、房屋征收顺利推进,还建二小区、市政道路、一中新校区加快建设。实施乡镇教育基础设施项目32个,改扩建校舍2.27万平方米。争取香港言爱基金1000万元,支持我县思源学校建设。
卫生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恩施州中心医院对来凤县中心医院实行全面托管,成立龙凤医疗服务中心,群众就医质量明显提高。县中心医院内儿科医技大楼、县疾控中心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及16个村级卫生室建设。疾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荣获湖北省疾病防控“强基工程”先进县称号。新农合参保率达98.47%,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100%,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75.6%,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生政策符合率93.18%。
文体
文体事业活力迸发。来凤成为全州唯一入选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市,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摆手舞展演走进湖北省春晚和*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组织参加了恩施州第七届运动会等多项体育赛事,获得恩施州第八届运动会承办权。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县”。传统技艺“凤头姜制作技艺”、民俗“土家族牛王节”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凤漆筷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录。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县“五险”参保人数突破9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1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4200人,开展就业培训1200余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余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8%。城镇低保“应保尽保”,标准由原来每月330元提高到385元。“五保”集*养标准提至3120元/年,分散供养提至2180元/年。全年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各类临时救助资金5500余万元,成功创建“社会救助示范县”。
7、旅游景点
接龙桥
接龙桥又名霁虹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原为连接龙脉之意,故名接龙桥。桥长80.45米,宽5.3米,全部用青条石砌成。桥*拦杆上镌刻“接龙桥”3个大字。1984年4月7日,**总书记*同志视察来凤时亲题“接龙桥”三字。1988年8月1日,*来凤县委、县人民*在桥上立碑,镌该碑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同志题词“发扬先烈志,振兴湘鄂边”。
舍米湖民俗文化村
“千年铜柱壮边陲,旧姓相沿十八司。相约新年齐摆手,春风先到土王祠”是舍米湖的生动写照。该村土家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是摆手舞的发源地,具有土家族文化的鲜明特征,舍米湖摆手堂有“神州第一堂”的美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卯洞景区
卯洞景区
卯洞景区位于百福司镇,景区有桅子柱、香炉岩、落印潭、土司城、仙人洞等景点,集酉水河的雄、险、秀、静于一体。卯洞为天然形成的穿洞,“天阙惊泻泄巨川,洞庭前路劈千山,蛟龙不是池中物,五岳当涂也枉然”。仙人洞位于卯洞悬崖之上,1992年曾进行过抢救性挖掘,内有早至2000多年前的悬棺等文物。
仙佛寺景区
来凤仙佛寺位于翔凤镇关口村酉水河畔。仙佛寺内沿酉水河西岸石壁上有摩崖造像群,坐西朝东、依山临水,计有造像31尊,最大者通高6米。传说建于晋咸康元年,1994年经专家考证,始建于初、盛唐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长江中游、两湖地区现存唯一的大型摩崖造像,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区历史文化精华,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价值,1956年被湖北省*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石刻
本县现存古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有:仙佛寺摩岩雕刻的佛像,川湖大界界碑,卯洞油行永定章程碑等。仙佛寺石刻像凿于接龙桥区沙坨乡酉水北岸佛潭岩上,岩壁高约百米,在中部,并排开凿着三大石窟,依次雕刻3尊佛像,每尊高约6米。其神态端庄,造形丰满,尤以靠南的两尊工艺精巧。在布局上居中大佛的两侧各雕有一对小佛和一对供养人,两侧的佛像身旁亦雕有供养人。川湖大界石碑,在大河区境内的白岩山药材场,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卯洞油行永定章程碑,刻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碑文规定了桐油收购价格,质量要求等条款,可考查卯洞商业状况。碑砌于百福司镇下街一居民住宅之墙壁上,碑体完好,字迹清晰。
古书院
解放后本县古书院尚存朝阳书院、桂林书院的主体建筑。朝阳书院大殿于1984年拆毁,现仅存桂林书院。该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嘉庆九年,同治五年均进行过扩建或维修。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仍可见当年风貌,今为百福司中学学生宿舍。
古墓葬
来凤县规模较大的古墓葬多为土司坟墓,现存的有覃峒长墓、向金銮墓。覃墓位于安抚乡洞长坝村军民堡,葬者为请安抚使司覃家营峒长。墓碑为嘉庆十七年(1812)复立向金銮墓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位置在百福司镇中堡大坟山。墓主生前为卯洞百户司使,死后谥武略将军。除上述现存的古建筑外,“改土归流”前,县境内七大土司修的司城尚有少量遗迹。
谢家营
谢家营又名营盘寨,在来凤县接龙桥区活水乡旗鼓寨。清嘉庆元年,鄂湘川陕边区爆发“白莲教”农民起义,此地成为边区自莲教大营,曾聚众数万,分设九寨。清王朝派四川总督孙士毅、湖广总督福宁等带数万大兵围剿。起义军筑木城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清兵进攻,并主动袭击,歼敌极多,先后打死官军把总、巡检、游击等将领多人,连四川总督孙士毅亦惊怒而死。后因寡不敌众,营寨被破,起义军将士数千人惨遭杀害,留下“万人坑”两个。后人在此挖出铅弹多枚。
野猫洞
位于接龙桥区飞机乡竹坝村民小组的一山谷内。清成丰十一年(1861)12月,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驻扎来凤,清军施南副将惠春和宜昌参将兴禄两部从三堡岭、红花岭直扑来凤县城,太平军从麂子峡大路正面迎敌,从观城坡迂回包围,将清军赶至野猫洞峡谷内,击毙副将惠春、参将兴禄、游击双庆、守备周忠福等大小头目。
8、来凤特产
无铅松花皮蛋
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藤茶
又名山甜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的茎叶,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御湿、降血压、降血脂、保肝等功效,民间常用于高血压、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等病的预防。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水提物及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其有效成分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无毒副作用。
漆筷
宝石花漆筷在来凤已有160多年的生产历史,用五年以上楠竹为筷坯,镶嵌贝壳,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古色古香,造型美观,集适用收藏于一体,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摩擦、无毒无味、不脱化等优点。曾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杯、国家民委旅游产品优质奖、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
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我国的四大织锦之一,是土家族的工艺美术之花。在土家语里,卡普是花,西兰是被面,西兰卡普意为土家花被面。按照习俗,土家姑娘出嫁要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花被面,因此,土家姑娘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织。她们用彩色纱线编织自己的嫁妆,也编织出自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通过土家人民的不断创造,已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提包、壁毯、装饰品等。
来凤杨梅
来凤属杨梅的原产地之一。来凤杨梅色淡紫红至紫黑,肉质细软,甜酸多汁,核小,品质上等,营养丰富,风味佳美,是水果中的珍品。杨梅树冠葱翠,姿态优美,终年常绿,又是绿化的优良树种。全县有百年以上的古杨梅108株,单株最高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
金丝桐油
来凤桐油浓度高,色泽金黄,沾之可牵拉成丝,故称之为“金丝桐油”,1953年曾获得国家政务院“来凤桐油、质量第一”的称号。现为我县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凤头姜
来凤生姜因其形如凤凰头,俗称“凤头姜”。据《来凤县志》记载,凤头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其富硒多汁、无筋脆嫩、营养丰富、香味清纯成为我省乃至全国之名产,尤以仔姜脆嫩无筋在国内外生姜品种中独树一帜,品质明显优于国内外其它品种。1998年,凤头生姜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生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