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塘
安丰塘古称芍陂(音quèbēi),又称期思陂,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中部地区。史载由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隋唐以后设置安丰县。因此被称为安丰塘。
1、历史沿革
安丰塘
2、交通信息
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离寿县县城30公里,距合阜高速公路入口31公里,合六叶高速公路六安北入口62公里,距六安市70公里,省城合肥80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55公里,交通便捷通畅。
3、主要景点
碑刻亭
现在该塘堤坝约长24000米,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左右,蓄水库容近一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面积达45万亩左右,成为皖西北淠史杭灌区的一个重要调节水库。北堤外侧的孙公祠(孙叔敖祠),是古人为纪念创建芍陂的楚相孙叔敖而建。历代文人多有诗文赞誉孙公修塘之益。现存殿宇、碑库各3间,石刻19块,碑文记述芍陂地理位置、水源、灌区分布、用水规划及历代整修情况,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
孙公祠
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等。位于今安丰塘北岸,为祀孙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时尚未能详。安丰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称。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后人为纪念孙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孙公祠。
孙公祠位于安丰塘北堤的外侧,是古人为纪念创建芍陂的楚国丞相孙叔敖而建的。孙公祠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清代康熙时,寿州同知颜伯珣《孙公庙记》谈到当时孙公祠已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僧舍三所就间,户牖五十有七户”。并还逐渐形成了一套祠宇制度。据《芍陂纪事》载,祠堂正殿祀奉楚国令尹孙叔敖像,东西配立汉至清代致力于兴修芍陂水利的官吏48人。
孙公祠内藏有古碑二十余方。有历代重修安丰塘记碑、禁侵塘为田之积水界碑、安丰塘灌区图示碑、孙公叔敖像赞碑等。这些碑刻都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碑刻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清代书法家梁梁书丹的行书《重修安丰塘碑记》等尤为书家称道。
其他遗存
邓艾庙塔、利泽门赏月、罩口观夕阳、孙公纪念祠、古城墙遗址、石马观古塘、五里迷雾、凤凰观日出、洪井晚霞、沙涧荷露。
安丰塘现已形成了许多景观。孙公祠是书法艺术鉴赏处;安丰塘塘中有岛岛中有塘,已成为垂钓乐园。
4、文物价值
安丰塘
安丰塘是我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素“淮河流域水利之冠”、“江北第一水利”之称。千百年来,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古人的《芍陂》诗曾描绘了安丰塘灌区的升平景象,“因川成利费经营,遥望江南尽稻粳,支渠派引千畦润,陇亩村连百宝盈。流泽于今还未艾,试听放闸鼓歌声”。
安丰塘(芍陂)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它的修建对当时楚国经济繁荣和屯田济军发挥了极其重大作用,为楚庄王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更流惠万民,造福了后代子子孙孙。它进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同寿县县长程俊华一起从法国领取证书归来的寿县县委常委许支禄感慨万千。
芍陂(安丰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蓄水工程,它比都江堰、郑国渠还早300多年,她闻名于世并非只在当今。《水经注》记载:“淝水流经白芍亭,积水成湖,所以叫作芍陂。”隋朝在此设置安丰县,芍陂又称安丰塘。2600多年前,孙叔敖选择该地比较低洼的地方,筑堤拦蓄源自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山源河水,兴建起“陂周百十许里”的芍陂(安丰塘),下控1300多平方公里的淠东平原,其工程及治水理念和治水水平之超前,民间用“芍陂归来不看塘”赞誉。清嘉庆年间的《芍陂纪事》,系统地记述了芍陂工程及其文化历史。2600多年来,芍陂(安丰塘)一直支撑着区域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工程水利为核心,形成了包括区域水系、农业生态、田园观光、水神祭祀、灌溉管理等内涵丰富的陂塘文化。
安丰塘作为中国著名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世界著名平原水库,其作用及在水利工程史上的思维和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曾先后由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名誉主席托兰以及美国、德国、罗马尼亚等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此参观。他们对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之长久,设计建设之科学而且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深为推崇,评价极高。著名文物古建专家单士元、罗哲文等参观后还挥笔题辞:楚相千秋绩,芍陂富万家。丰功同大禹,伟业冠中华。安丰塘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芍陂纪事》说,“芍陂之源,出自六安龙穴山,首受淠水。西自驺石,东自龙池,其水胥注入陂中”。安丰塘水源充沛,塘身居高临下,衔控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淠东平原。三国时,开小陂五十来处,蓄纳分吐,与安丰塘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水利调节网络。隋代时设计闸门36座,使塘水蓄放转调更加方便自如,灌溉关系考虑十分周密。安丰塘的创造,对后世的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57年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1万亩。经修筑护坡、防浪墙,1977年以后,蓄水能力达到8200万立方米,年复蓄3—4次,受益4个区,2998个生产队,灌溉面积63万亩,是1949年的8倍。灌区由于有了水的保障,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79年产量3.85亿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灌区人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3年粮食产量达5.73亿(市)斤,商品棉500万斤,商品油料1500万斤,商品麻810万斤。1983—1987年,水旱灾害频仍,粮、棉、油、麻的产量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粮食年产量在6亿斤左右。
在灌溉的同时,安丰塘5万多亩水面的综合开发利用,也有了较大发展:
水产品。水面养鱼,建立了水产养殖场。安丰塘鲜鱼最高年产量达100万斤左右,繁殖鱼苗3830万尾,并从1982年开始蛤蚌育珠。
航运。水位的抬高,沟通了安丰塘、淠东干渠上段和迎河分干渠的航运,航程60多公里,解决了10余个乡镇的水运交通,年吞吐量在2万吨左右。
发电。利用戈店节制闸的水位差,1973年兴建小型发电站1座,装机58千瓦,年发电4.3万千瓦,供机关单位照明、粮食加工。
5、维修建设
安丰塘
安丰塘的工程建设,分为“恢复整治”和“兴建发展”两个阶段。
恢复整治
恢复整治阶段。解放初期的安丰塘,已是历尽沧桑,堤坝、斗门毁坏,蓄水甚少。1950年,安丰塘又遭大水灾,水毁严重。是年冬,做出了对安丰塘的恢复、整修规划,先后用了两个冬春,动员6000多名劳力,培修堤坝,整治10座斗门,将原28座斗门改并成24座,加固了众兴滚坝,疏通了淠源河,在鲍兴集附近的淠河上截流,最大进塘水量达60立方米/秒,蓄水量增加到3600万立方米。
兴建发展
兴建发展阶段。1958年对安丰塘进行了总体规划,引、蓄、灌、排等几个方面的工程设施作了统筹管理。
引水工程。安丰塘引水渠道淠东干渠,历史上叫老塘河。河道弯曲,河床窄狭,堤坝低薄。先后组织劳力(最多时15万人),用了4个冬春,对上游的童家湾、洪家湾等处,进行裁弯取直,全面拓宽,深挖河床,加高培厚堤坝,共完成土石方515万立方米。河床断面由原来的30米拓宽至50米,堤顶高程从31米加高到33.5米,堤顶加宽到6—8米。上接淠河总干渠,最大输水流量430立方米/秒,并兴建双门节制闸,调控进塘流量,抬高干渠水位,使塘上游31座斗门自流灌溉,洪水时,杨西闸能分泄干渠洪水流量达220立方米/秒,经迎河泄水闸入淠河。
蓄水工程。建成引水工程后,安丰塘扩建工程也相应展开,主要做了三大项:
其一,取土打坝。四次施工,筑新堤5.3公里,加高培厚老堤19.1公里,堤顶高程达31米,完成土方395万立方米。
其二,调整改建斗门。原环塘24座斗门不尽合理,经规划,因地制宜,本着便于用水和管理,改建成27座斗门。扩建戈店节制闸为淠东干渠下段进口处灌溉泄洪两用闸;兴建老庙泄水闸(安丰塘泄洪闸);废除井字门,改建成老庙倒虹吸,通过中心沟,成为堰口分干渠的进水口。
其三,块石护坡。塘堤土方工程按标准完成后,蓄水量可扩大到1亿立方米,但由于塘面水波吹程大,达10公里,水蓄至28.5米时,堤坝一年要打掉50万立方米土,使蓄水量长期限制在5000万立方米以内。*寿县县委于1976年组织了3个区的26个公社劳力及县直机关*职工、街道居民11万余人,采运八公山石头,奋战两冬一春,修筑块石护堤,建防浪墙24公里,完成砌体6.6万多立方米,总投资134.6万元。
灌溉工程。从1962年开始,由上而下,由骨干到一般,分年实施,逐步铺开,至1965年,先后建成了正阳分干渠、堰口分干渠、石集分干渠、迎河分干渠。开挖大型支渠36条,斗、农、毛渠7000多条,相应建成大小配套建筑物1万多座。排水工程。解放初期,安丰塘灌区易涝面积约29万亩。为解决涝渍,先后开挖了中心沟、南湖沟、长沟、迎(河)南截涝渠、朱大江等20多条排水沟,围筑九里、东津、陡涧、时淠、建设、枸杞等较大生产圩堤14座,使17万亩低洼农田基本上旱涝保收。
芍陂(安丰塘)重整雄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投劳对安丰塘进行8次大规模治理、整修和加固。1958年,六安地区人民为了根除旱灾对皖西丘陵区的威胁,以大别山区的5座大型水库为水源,开始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安丰塘被纳入其总体规划,成为灌区内最大的一座反调节水库。1958年10月,按照淠史杭灌区的规划设计,开始动工开挖淠东干渠,目的是把淠河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3座水库发电尾水经淠河总干渠引进淠东干渠,再直达芍陂(安丰塘),解决2000多年来安丰塘水源保证率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1962年,淠东干渠通水,芍陂(安丰塘)成为“藤”上的一个大瓜,正式结束了其水源枯竭的历史。1976年11月,芍陂(安丰塘)护坡工程开工,历时两冬一春,塘堤整理至25.4公里,蓄水水位由28.5米提高到29.5米,塘面虽然仍为34平方公里,但蓄水量则由5000万立方米增至84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扩大到63万亩。特别是2007年国家和地方*投资1.02亿对芍陂(安丰塘)进行了全面的除险加固,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发展旅游、保护文物、发展养殖业相结合,芍陂(安丰塘)焕发生机,发挥了更大的灌溉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天的芍陂(安丰塘)下控12个乡镇、129个行政村,寸土斤粮,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支渠派印千畦润,垄亩村连百室盈”。寿县入列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芍陂(安丰塘)功不可没。
6、文物保护
芍陂(安丰塘)从历史深处走来有2600多年,而今从寿县走向世界只用了26个月。
2011年,时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来寿县考察,身为国家水利建设领军人物,对芍陂(安丰塘)的人文、历史一清二楚,在芍陂碑石处,李副部长一语惊天下:“芍陂是陂塘文化的鼻祖”,他要求寿县县委、县*:“加强芍陂古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研究,藉以让更多的时人和后人研究、认识芍陂(安丰塘),发展古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现代安丰塘的开发利用,泽被当世和后代。”
寿县对此极为重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多次邀请专家实地走访调研,认为从目前已公布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来看,尚无水利工程灌溉的类型,芍陂(安丰塘)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成功后可填补这项空白。这一设想促成寿县县委、县*以“申遗、规划、基础、产业‘四驾马车’拉动芍陂(安丰塘)保护利用工作”思路的确立。那一年,县委、县*已指定专人负责寿县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李国英副部长的指示给古老的芍陂(安丰塘)带来无限生机,县委、县*抓住时机,将安丰塘申报农业遗产提到议事日程中。芍陂(安丰塘)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另一位全程参与者、寿县水务局副局长徐剑波说,2013年4月,他接到层层转发下来的国家灌排委一个《通知》,主要内容是对全国古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通知》中有一句“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准备”引起他的注意,为提升芍陂(安丰塘)知名度,把芍陂(安丰塘)推向世界,他着手准备申报材料。“芍陂(安丰塘)是陂塘文化的鼻祖,2600多年来一直持续发挥着灌溉作用,按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标准和条件,入列应该没有问题。”徐剑波说。但是,去年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共有1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的通济堰、东风堰、紫鹊界梯田和木兰陂4个项目。芍陂(安丰塘)却与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授牌“失之交臂”,原因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安丰塘
寿县县委、县*重新审视芍陂(安丰塘)历史价值、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数次派人进京向专家咨询,并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专家编制保护规划,挖掘芍陂(安丰塘)“普遍价值”,理清“无形的文化脐带”,选写申报文本。
2014年3月,寿县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寿县明清城墙暨安丰塘遗产保护研讨会”专家来寿县,共同探讨芍陂(安丰塘)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弘古创新发展,专家将芍陂(安丰塘)历史定位为“中国灌溉工程鼻祖”,“申遗”将可使之载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目。
2014年6月3日,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义生、水利部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一行应邀来寿县,研究讨论芍陂(安丰塘)申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工作,按“申遗”要求加快完成研究论文集、文艺作品集、历史与现状专题片、芍陂记事重印、工程模型、工程相关规划等编撰制作,并根据要求完成工程设施、环境及孙公祠的整治和修缮。
2014年9月11日,寿县在北京举办了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
2015年7月12日至13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寿县召开了芍陂(安丰塘)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技术评估会,专家组对芍陂(安丰塘)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文化遗存等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工作组技术汇报,审阅有关文字和视频材料,形成共识:芍陂(安丰塘)是中国灌溉文明的代表性工程,是世界最早的陂塘型灌溉工程之一;芍陂(安丰塘)灌区因地制宜的工程规划、系统完善的工程体系、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了2600年来农业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持续发挥;芍陂(安丰塘)见证了水利与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该区域自然、社会变迁。芍陂具有突出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是可持续灌溉工程的典范,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
随后,申报报告提交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2015年10月13日晚,寿县芍陂(安丰塘)与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宁波的它山堰一起,被国际灌排委确认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在全国组织开展的“2017寻找最美水工程”评选,寿县芍陂(安丰塘)入选为全国13项“最美水工程”之一,这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水利工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