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
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6月成立,是经天津市人民*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由清华大学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按承接世界大工业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生活,为中外客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经跃向快速发展的平台
1、基本介绍
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
县开发区始终坚持"规模做大、产业做强、机制做活、服务做优、环境做美"的园区发展战略,以县委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招商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强区战略,使园区呈现出引资持续增加、产业加速集聚,环境日趋优化、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2、地理位置
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
静海经济开发区地处天津市西南,紧靠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辐射区。静海经济开发区又处在团泊新城和静海新城之间,既是两城之间的产业隆起带又是两城人口的就业平台,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园区距天津市区20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35公里,滨海新区40公里,天津新港70公里,北京市120公里,物流交通极为便利。静海处于天津市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立体交通网络之中;津沧高速傍区而行,京沪高速铁路穿区而过,唐津高速绕区而行,丹拉高速横跨东西,津晋高速,京沪高速,104国道与京福、津文公路在此交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园区道路与县域内纵横交错的104国道、313省道、311省道以及县道互通相联,形成了"23456"交通圈,即:从园区到天津市20分钟,到天津中心城区30分钟,到周边五县40分钟,到天津滨海新区50分钟,到北京市60分钟。
3、区位交通
距静海开发区50公里的天津滨海国际空港设有国内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及冷冻库、保鲜库、贵重物品库等设施。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客运空港,有直达航班通往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北京首都机场是中国最大的客运机场,距静海经济开发区120公里。
距静海开发区70公里的天津新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国贸易港,可通航和停靠5-7万吨级船舶,拥有定期班轮、航线70多条海上航线,通航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年货吞吐量3000多万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目前有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00万标准箱。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
北京至上海的京沪铁路纵贯区旁,经过本区的车辆昼夜可达3万辆。年吞吐量150万吨的铁路货场距开发区1公里。到沈阳,到包头,到徐州、郑州等地,其直线距离均不超过600公里。天津铁路网是由京山、京浦、京秦等铁路干线,大秦京九的联络线以及津蓟、唐遵支线等组成,地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天津、北京两市和河北、山东两省,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东北、华北、华东至华南的枢纽,是欧亚大陆桥的起点
北京至福州的高速公路依区而过,属国家南北沿海交通大动脉。静海开发区经津静高速公路与市中心相连,经天津市外环线与全国公路连通。向北可达山西、河北、辽宁、内蒙等省区。向南可达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是通往华东、华南、华北的交通枢纽。静海开发区通过京津塘高速公路驱车1.5小时可到达首都北京。
4、基础设施
区域规划
地耐力:10—15吨/平方米,6层以下建筑无需打桩,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
供水:双水源供水,供水管径300—600毫米;
供电:设有10KV和35KV双路电源;
供天燃气:建有自有天燃气站,与中心城区同网同价;
供蒸汽:入户供气压力为0.6兆帕;
供热:暖气供应系统建到规划红线,随时开口接通;
排水:雨水管径800—1500毫米;
排污:建有两个三个自有污水处理厂;
通讯:铺设有专用通讯光缆。
5、自然环境
气候:本地区处于天津市上风口向,四周水面泛多,空气质量最好,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节短,冬、夏季节长。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其年平均降水量约590毫米,七月份最多,平均205毫米,一月份最少,平均3毫米。累年平均气温11.9度,月平均气温一月份最低,平均-4.8度;七月份最高,平均26.2度。累年平均无霜期193天,平均日照2699小时,日照率61%,平均降雪日数为3.4天。
土质:位于华北冲积平原,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处于华北沉降带沧州隆起上,土质为亚粘土,地质结构良好,地势平坦,海拔5米以上,地耐力10—15吨以上。
本地区土壤成份及含量为:
1、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2%;
2、平均含全N(氮)0.072%;
3.碱解氮平均含量为37.71ppm。
4、速效磷平均含量为6.56ppm;
5、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51.46ppm;
6、土地酸碱度PH>8;
水质:静海区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渠道众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流经县内的一级河道有运河、于牙河、大清河、独流河、马厂碱河等五条河道。底下水埋藏较浅,且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储水量达2.6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丰富,水质好,矿化度低,雨季最大可达720-800吨/小时。
静海区的水质情况:
1、总固形物:1020.2(mg/l)
2、硫酸根:52.8(mg/l)
3、氯:160(mg/l)
4、暂时硬度:151.1(度)
5、永久硬度:0(度)
6、铜:〈0.02(mg/l)
7、锰:0.04(mg/l)
8、锌:0.02(mg/l)
9、硝酸碳铵氮:
10、亚硝酸碳铵氮:0.7(mg/l)
矿藏:已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20多种。主要有锰、锰硼石、金、钨、钼、铜、铝、锌、石灰岩、大理石、麦饭石、重晶石、天然油石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燃料矿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埋藏在平原地下等。
动物:野生动物多属平原草原型,如山羊、獐子、刺猬、松鼠和鸟类。陆上的坑塘、水库有淡水鱼类约计30种左右,产量较多的有鲤、青、草、鲢、梭等鱼种。
6、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群发展、培育特色园区的远景目标,静海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行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档金属深加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金属深加工、汽车配件、橡胶轮胎、高档自行车、现代医药、电线电缆、食品(饲料)等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捷安特、爱玛、飞鸽、艾暾等为代表的自行车(电动车)产业群;以新冠制药、百奥制药等为代表的医药产业群;以东椿大气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以台玻、建大橡胶等为代表的台商创业园。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65家外资企业落户园区,主要包括*、香港、韩国、日本等。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空间布局,坚持做大规模与做强产业并举,优化产业结构,以打造"静海开发区现代产业引擎高地"为契机,争创静海新兴产业发展的龙头示范区,经济强势增长的*强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810家企业入区,其中生产型企业505家,涉及装备制造、高新科技、医药、食品等十一大行业,300多种产品。今年以来,截止6月底,实现产值总值74.8亿元,税收3.93亿元。到2015年,静海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税收25亿元。
7、发展成果
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以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150多家企业入区投资,产业涉及机械制造、制药、服装、食品加工、电子、新材料等八大行业300多种产品。实际利用资金100亿元,实现增加值10亿元,创利税5亿元。进入2002年以来,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发展,表明了静海经济开发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投资潜力。成为被中外投资商看好的理想投资区域。
8、服务管理
静海经济开发区秉承"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惠商"的服务理念,坚持用真心、诚心感动客商,用细心、耐心赢得客商,用专业、敬业吸引客商,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在第一时间记录、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对入区企业实行"一条龙"、"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务,做到办事不出区,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营造企业家舒心、放心、满意的投资环境。
静海经济开发区以蓬勃的发展态势,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成为天津静海乃至天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静海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工业化城市的示范区,重大工业项目的承载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区崛起的一颗闪亮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