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君
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巴人的先祖是廪君(即巴氏之务相),初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巴东县水布垭镇),有巴、樊、晖、相、郑五姓。巴氏出于赤穴,其余四姓出于黑穴。巴氏之子务相为五姓之首,尊为廪君,后来巴氏廪君的*逐渐发展,便率领五姓沿夷水(今清江)向西发展,到盐阳(今盐井寺),射杀征服了盐阳女部落,后又向川东扩展,控制了这一地区,发展为一个廪君时代的巴氏族。
1、基本简介
传说
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后代以奉祀,故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1987年,在普光罗家坝出土的战国青铜剑上的虎头纹,便是巴族在宣汉生活活动的确证。
2、史料记载
廪君
3、史料译文
李时,字玄休,是古代巴郡南郡氏族首领廪君的后代。从前武落的钟离山崩塌,出了一个石坑,一坑红如朱砂,一坑黑如生漆。有一个人从红色坑中出来,名叫务相,姓巴。有人从黑色坑中出来,共四个姓:婂氏,樊氏,柏氏,郑氏。五姓出现后开始争斗,于是务相用矛扎坑壁,说能把矛扎在坑壁上的,就做廪君。结果姓婂、樊、柏、郑的人谁也没扎住,而务相扎在坑壁上的矛上还能挂住剑。又用土做船,在船身上雕刻绘画,然后让船浮在水上,约定说:“如果谁的船能浮在水上,就可做廪君。”又独有务相的船能浮在水上,于是就称务相为廪君。务相乘着他的土船,带着他的部众,顺夷水而下,到达了盐阳。水神的女儿阻止廪君说:“此地鱼盐都有,土地广大,我愿跟您一块生活,不要再走了。”廪君说:“我将成为国君,所以我要寻找能生产粮食的土地,不能停止。”盐神夜晚跟廪君一起睡觉,早晨离去变成了飞虫。各种神都跟着盐神,它们飞舞起来遮蔽了太阳。廪君想杀死盐神,但没法分辨,又不知天地和方向,像这种情形持续了十天。廪君就把青线送给盐神,说:“缠上这个,如果适合你,就与你一块生活;不适合的话,我就要离开你。”盐神接过去缠在了身上。廪君到了一块带花纹的石头上,望着飞虫胸上有青线的,跪在石上射它,一下子就射中了盐神,盐神死了,天也开朗了。廪君又乘上船,下行到夷城。那地方石岸曲折,泉水也弯弯曲曲,远远看去像大坑似的。廪君感叹说:“我刚从坑中出来,现在又进了坑,怎么办?”河岸马上就崩溃了,宽有三丈多,而且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廪君登上去,岸上有平坦的石头,长五尺,面积有一丈。廪君在上面休息,拈阄测算,结果都说建城。于是就在石头旁边建立城镇,靠近石头,在这里住了下来。从那以后廪君的种族便繁衍起来。秦统一天下后,就把此地定为黔中郡。对此地收税不多,每年贡钱四十万。巴人把赋税称为賨,于是便把巴人称为賨人了。
4、历史渊源
其一
廪君是巴人原始社会最早的部族首领。关于他的事迹传说,在《世本》、《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和《晋书李特李流载记》等史籍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世本》是先秦的典籍,最先记廪君的事迹:
廪君殿
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晖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这段记载表明,廪君巴人五姓是从巫山一带迁徙到“武落钟离山”的。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七《长阳县·下》云:“武落山一名难留山,在县西北七十八里,本廪君所出也。”长阳县在今湖北省清江流域。汉代称恨山县,隋改为长杨县,唐又改为长阳县。清江原名夷水。《水经注·夷水》释曰:“夷水,即恨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又说:“夷水自沙渠县(治今施恩)人……东经难留城南,城即(恨)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七里余得石穴,……昔巴蛮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董其祥先生认为:“武落,就是巫落,就是巫的部落。”②益加证明廪君巴人五姓是从巫载所在的巫山东迁至长阳的一个支系。
由上可知,廪君源出巫诞(载)部族的一支。故任乃强先生认为“先有巫载文化,后才有巴文化和楚文化。巴族承巫载文化而兴,其时间晚于巫载约一千年,比蜀文化的开展亦可早几百年。”这是从文化学角度上论渊源;但若从民族世系渊源上追溯,巴祖廪君的世系还有更远的渊源。《山海经·海内经》载:
西南有巴国。太嗥生成鸟,成鸟出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宋人罗泌《路史·后记一》则又略有不同说法:
①据《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
②董其祥:《巴史新考》,重庆出版:土1983年版,第25页。
③任乃强:《巫师、方士与(山海经)》.载《文史杂志)》1985*号。伏羲生成乌,成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
④按:“太睥”亦作“太昊”,伏羲亦作“宓牺”、“庖牺”、“伏牺”、“伏戏”。《世本·帝系篇》(清张澍萃集补注本)云:“太昊伏羲氏”。知太嗥亦即伏羲。孔安国、皇甫谧的《帝王代纪》列伏羲为“三皇”之首,谓:“《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帝王代纪》说“三皇”之间各相隔五百余年,则伏羲自黄帝相隔千余年。按此推算,廪君的始祖后照和顾相乃是伏羲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子孙,与伏羲相差不过百年左右,则巴人始祖岂不比黄帝还早出九百年?这当然只是历史传说。若按神话中的伏羲,则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是主管东方木德直至日出之地一万二千里的东方天帝③。
以上我们仅只诠释了《世本》这段神话开头部分,即廪君巴族的渊源;下面再说廪君的确立。
在廪君未确立之前,这一支巴人共有五姓,没有君主,互不统属,所以“俱出皆争神”。“争神”,即争统治权、争帝位。《尔雅·释诂》释“神”为“治也”,即治理。《独断》训为“安仁立政曰神”。故古人称帝位为“神器”,如班彪《王命论》:“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帝王巡幸称为“神御”,如颜延之《车驾幸京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轸,无仪降藻舟。”
①据《四部备要》聚珍仿宋本,中华书局校刊。②裴驷:《史记集解》引。
④参见.《山海经·海内经》、《淮南子》中《坠形训》及《时则训》。
其二
五姓共同约定了选举君主的办法,能从远处掷剑中石上目标者,能用土陶船浮于水中者,通此两关即奉为君主。结果只有巴氏务相能中剑、浮船,其余竞争者剑未中,船都沉了。于是共立务相为君,称为廪君。“廪君”的含义是什么?按《说文》释“廪”字为“谷所振人也”,即谷仓。民以食为天,故“廪君”即能惠民粮食有余的君主。又《广雅·释言》:“廪,治也。”即治理民众的君主。两义或许兼而有之。但也有另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在古代属止韵,阴声;‘廪’在古代属侵韵,阳声。二者有阴阳对转的关系,所以‘李’、‘廪’均可指虎,‘廪君’就是‘虎君’。……此一‘廪’字就不能简单地视为图腾,而应视为‘凶悍勇武’的象征。”甥一种解释认为:“廪”可能是“灵”的误写,巴人无通俗的文字,后人用汉字记巴人的事,常用音近之字代替,廪、灵音极近,故廪君就是灵君。灵者,巫也;君者,酋长也,合二而一,即为灵君。
廪君殿
这种竞选君主的方法,既*公正,又切合当时生存、开拓的需要。竞赛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无法掺杂任何丝毫的人情、印象因素,完全凭两项本领,是无法掺假作弊、蒙混过关的,比现代竞选的选票或评委打分还要*公正得多。又因为原始氏族或部落之间为求生存常发生争战,没有强悍的武功是无法胜任领袖的,所以用掷剑来测试武功;而生活在峡区清江流域的巴人,善水、浮船是他们采盐、渔猎、贸易交换以及部落迁徙等的惟一的交通运载方式,所以善水、造船、浮船的本领显然十分重要,部落君主于此项本领的高低,实关系到整个部落经济生活、生存发展的命运。从这种竞选方法中透露出巴人自古就有豪放
彭武一:《古代巴人廪君时期的社会和宗教》,载《吉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参见管维良:《巴族史》天地出版社1996年2月版,第35页。坦荡、务实致用的优良传统。(二)盐阳智灭盐水神女《世本》载廪君事迹又云: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与女俱生,不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晋书·李特李流载记》、《太平广记》卷四八一都有类似的大同小异的记载。“盐阳”即盐水北岸,水之北称阳。盐水“源出于清江县西部亭山”,“夷陵郡巴山县清江水,一名夷水,一名盐水。”管维良先生《巴族史》认为上述说法只是大框框,盐水的具体地址在今湖北“长阳县西,清江河畔的‘盐地湿泉’,又名‘盐水’,‘盐池河’、‘咸池河’等,该水水温常年四十二度,含盐比重高,古代一直产盐。‘盐水’东下接清江半峡,长十多里,盛产淡水鱼类。……与‘此地广大,鱼盐所出’很是相符。现恩施县东四十里有盐水故城,估计盐阳就应在这一带。”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这则神话故事披露出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制的廪君巴部族与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盐水神女部落的一场战争。盐水神女劝廪君说:“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据《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
分别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注引《荆州记》和《通典》卷一八七。留共居”,但“廪君不许”;《太平广记》辑《录异记》本记载为廪君曰:“我当为君,求廪地,不能止也。”这表明:母权制的神女想与父权制的廪君争取平等的联合,她们满足这鱼盐之乡的安定生活;而廪君所率领的巴族却要向外扩张开拓“廪地”,不愿满足现状,因此拒绝留下,这就势必发生矛盾冲突。盐水神女软硬兼施,晚上则来与廪君同宿(《太平广记》本明说“盐神夜从廪君宿”),从感情上笼络挽留;白天却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管维良《巴族史》认为这是“联合有关氏族与之决战”),“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则从武力上加以困阻,目的仍是使廪君留下不走。也许廪君开始并未动杀机消灭她们,只是想通行过路;但因盐神的困阻,妨碍了他开拓进取的宏图,所以决计消灭她们。但因天昏地暗,七昼夜不辨东西方向,所以便用智取,派人把“青缕”(一缕黑发)送给盐神,告诉她:“你佩带上这缕青丝,我就答应留下来与你共同生活,否则我们就将离去。”盐神误以为这是真心之约,便接受而佩带身上。廪君却站在岸石上,对准佩带青丝者射箭,所谓“擒贼先擒王”,一箭射死了盐神。诸虫一见首领已死,便“与俱飞者皆毕去”,于是天空大大开朗明亮了。
其三
廪君开始并不想杀盐神,因为他的目的还要继续前行直到夷城(详后),并不想占领盐神地盘;如廪君开始想杀她,那么晚上盐神来与他同宿时动手岂不更方便么?有论者提出:“盐神夜晚即来与廪君交欢”,“必然乔装打扮而来,故廪君并不知‘来取宿’者即盐神。”哒种推测并不合文本原意,因为盐神“旦即化为飞虫”,与众多飞虫并无区别,廪君当然无法辨别哪一只飞虫是盐神,所以送“青缕”让其佩带,就是为了辨别佩带青缕的飞虫即是盐神。再说,盐神的目的是为了以缱绻之情来挽留廪君,岂有①见《太平广记》辑《录异记》。
⑦李诚:《巴蜀神话传说刍论》.审子科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乔妆打扮”的必要呢?
这则神话还有两处细节值得玩味:一是“青缕”亦即青丝(黑发),廪君送给盐神让她佩带,自然表示爱情的信物,但也可能还有原始模拟巫术的暗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原始人相信“同类相生”原则,认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交感的作用由此产生模拟巫术。用人的两性交合来促进植物五谷的丰盛繁殖;或用物的异性结合来暗示人的阴阳交感;或人与物之间的结合来隐喻这种交感。①廪君送盐神青缕并让她佩带,表示“缨此即相宜,与女(汝)俱生”,就是这种物与人的神秘交感作用。这与我国古代神话中姜螈踩了巨人脚印、简狄吞了燕卵而皆怀孕,同样是物与人的阴阳交感,都是源于模拟巫术的不同应用。其二是“阳石”,廪君站在阳石上射杀盐神,象征阳战胜阴、父权战胜母权的寓意。古人认为万物皆分阴阳,石头也不例外。如《水经注》卷三七就载有“阴阳石”,说“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站在阳石上或许就能增强雄悍的阳刚灵气吧。
5、旅游风光
白虎陇
在长阳西渔峡口东村,与村左青龙寺相对,维石岩岩,虎视眈眈,旧志谓廪君化白虎处指此,故渔峡口东村称白虎陇。”正如鲧、禹化为黄熊的传说一样,巴人的酋长廪君死后也不可能化为白虎,化为白虎之说反映的是巴人对白虎的崇拜。巴人崇拜白虎,也是动物地理的真实反映。
廪君蛮,古族名,巴人的一支。秦汉时居巴郡、南郡(今川东、鄂西地区),故又称巴郡南郡蛮。有巴、樊、曋、相、郑五姓,相传皆出自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很山),巴氏出于赤穴,其余四姓出于黑穴。巴氏之子务相为五姓之首,号廪君,“俱事鬼神”,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后世相袭崇拜。
廪君殿
廪君种不知何代。初巴氏、樊氏、曋(音审)氏、相氏、郑氏五姓,皆出於武落锺离山(在今夷陵郡巴山县)。其上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共立巴氏子务相,是为廪君。从夷水下至盐阳(按今夷陵郡巴山县清江水一名夷水,一名盐水,其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廪君於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巴、梁间诸巴皆是也(即巴、汉之地。按范晔《后汉史》云:"四姓之子,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於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务相乃独中之。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馀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下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宿,诘朝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馀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於是居於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故以人祠焉。"是皆怪诞,以此不取)。战国时,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其人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人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说文》曰:"幏布,南军蛮夷布也。"幏,音公亚反。《毛诗》:"四鍭既均。"《仪礼》:"鍭矢一乘。"郑元曰:"鍭,犹侯也,侯物而射之。"三十鍭,百二十也。鍭音侯)。汉兴,南郡太守靳强奏请一依秦时故事。至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南郡奏潳山蛮雷迁等始反叛(潳音屠),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徒其种人七千馀口置江夏界中,其后沔中蛮是也(汉之江夏郡,今竟陵、富水、安陆、齐安、汉阳、江夏、薪春郡地是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巫蛮许圣等(汉之巫县,今云安郡巫山县也),以郡收税不均,反叛。发荆州诸郡兵(今江陵、夷陵、澧阳、武陵、长沙衡阳等郡地也)讨破之。复悉徒置江夏。灵帝光和三年,江夏蛮复反,寇患累年。庐江太守陆康讨破之(汉庐江,即今郡地)。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迁於汉中杨车阪,抄掠行旅,百姓患之,号为车巴。魏武克汉中,李特之祖将五百馀家归之,拜为将军,迁於略阳,北土号之为巴氐。特父慕为东羌猎将。特少仕州县,见异当时,雄武沉毅有大度。元康中,氐齐万年反,关中扰乱,频岁大饥,百姓流移就食,相与入汉、川者数万。特随流人入蜀,聚巴西勇壮为寇盗,遂据梁、益。传其弟流、子雄,僭即帝位。传班、期、寿、势六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