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连交通技师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23:12:38
...

大连交通技师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大连市一所以汽车专业为主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9月经辽宁省*批准建立。学院一区位于大连市石春街2号,主要功能以中专和大专等学历教育为主,二区位于大连市中南路,主要功能是对大连地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中文名:大连交通技师学院

在校学生:3000余名

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

历史:60多年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长春路石春街2号

其他名称:大连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院训:读书明志精熟一技

院校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

院风:团结勤奋务实进取

教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学风: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1、目标和专业

学院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承担技师晋级培训和开展全方位、高层次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参加高级职业资格培训的学生毕业时可直接参加高级职业资格鉴定,毕业后凡从事所学专业(工种)工作的,满2年后可参加技师鉴定。

学院重点培养交通运输业、汽车制造业、港口机械、服务业等传统领域、高技术领域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以培养汽车技术专业为主,辐射其他相关专业。开设了交通运输管理、高级轿车维修、汽车维修与驾驶、汽车营销、港口机械操作、港口理货、地铁运营、汽运工程、物流管理等9个专业。建立了以市内公交、港口、知名汽车维修企业为主线的就业网络,与市内8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合作关系,连续多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同时,学校还是辽宁省交通厅指定大连地区唯一具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资质单位,是大连市唯一的交通培训教育基地。

在培养方式上,学院结合生源情况和职业类别采用学院培养、校企合作或业余函授等多种办学方式,通过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探索模块化、课题化教学模式,学员可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2、学校荣誉

大连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职业院校,前身是于1947年3月成立的关东技工学校,解放初期曾为濒临瘫痪的旅大市公交和货运企业的复出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曾为大连市交通公司、运输公司以及客、货运输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学校整合改革已来,先后荣获辽宁省文明单位、大连市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示范学校、大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党委、大连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大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交通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技工学校步入省重点技工学校行列;2004年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辽宁省中等职业示范学校;2006年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8年职业学校晋升为*重点学校;2008年技工学校通过国家高级技工学校评审。学校还是大连交通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合作办学基地。学校经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批准成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自和丰田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丰田特色班之后,2008年该校又成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北京现代汽车公司的合作办学单位。汽车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连续三年夺得辽宁省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冠军,2008年代表大连市参加全国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并夺得金奖。

3、教学管理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制订了“十五”、“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在职教师进修的有关规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每年都制定教师培训和培养计划,完善了教师培训培养的长效机制。每年投入近百万资金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专兼职专任教师266人,生师比为19.4:1,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其中专任教师215人,外聘教师51人。专任教师中文化课,基础课教师71人,专业教师144人,专业课教师比为67%。专业教师中有专业理论教师75人,实习指导教师69人;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充足的师资力量,健全的教学督导*,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有62名教师在取得中级职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实习指导教师中有62名教师在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又获取了一级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86%。通过内引外联,学校吸纳了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加盟到教学之中,企业兼职教师比为19.2%。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在教育教学中广大教师树立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理论,有利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有专任教师215人,教师队伍素质高,理论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15名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4名教师研究生在读;实习指导教师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有11名教师达到本科学历。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讲师职称58人,占专任教师的27%,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

每学期学校根据计划采用外请专家讲座、观看录像、开展教学竞赛和交流活动等方式,从教学管理理念、教学方法改革、专业‘四新’学习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近三年共有20余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学历提升进修;选派12名教师参加了汽修专业和物流专业的全国骨干教师培训;28名教师参加了省级专业培训,150余名教师参加了大连市教育局举办的各类师资培训;30余名教师参加相关行业举办的专业教师培训并取得特色班教学的教师资质。学校自筹资金选送20余名优秀教师出国培训。

学校重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每年派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年实践周期不少于一个月,并把实践周期及成绩做为教师业务考评指标之一,建立新聘大学生接受为期一年的岗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上岗执教的制度。通过企业实践,使教师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新动态,掌握了行业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通过学历进修、校本培训、企业实践、校外培训、加强业务考核等方式,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学历、实践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提高,特色突出,效果显著。

专业建设

——学校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根据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了符合人才需求变化,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先后开设了交通运输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港口机械操作、物流管理和城市轨道营运专业。

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根据港口行业的发展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港口机械操作专业和机械维修专业整合为港口机械操作专业,培养即懂驾驶又懂维修的综合型人才;2009年,学校围绕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及时开设城市轨道营运专业,为大连城市化建设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服务;2010年适应大连产业结构调整,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增设了整车装配制造方向,为奇瑞公司在大连汽车生产提供技能人才的支持。多年来,为大连市公交客运集团、大连港集团、大连市内汽车维修企业(4S)培养了4万名毕业生,学生年就业安置率均达98%以上。

——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综合示范性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形成了以汽车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港口机械操作、物流管理辐射和补充,以省、市级骨干示范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群。学校加入了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辽宁省职业教育协会、辽宁省和大连市能力建设协会,定期参加行业交流活动,跟进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建设方向。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实现了同类专业相互关联,实现了设备、师资等资源共享,实现了办学效益的最佳化。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该专业在大连市中等学校中特色突出,专业改革示范性强。该专业能够紧紧围绕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开设了特色课程,开发了校本教材,改革了教学方法。在岗位调研与细分的基础上,该专业进行了专业化方向细分,根据维修车型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细分了大众系列、丰田系列、通用系列等专门化课程,增加了《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等专业方向性课程,并不断加大实习课比例,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大胆实践项目教学法,以真实的企业工作项目为教学内容,依据现实的企业活动进程组织实施教学,实现了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该专业示范性强,效果显著;实习教师王朝军老师在2005年省公开课评比中,凭借项目教学法的成功应用,获省级公开课一等奖,受到专家的好评;学生参加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获团体、个人金奖;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连年获奖。

港口机械操作与物流管理专业是大连市骨干专业,分别创建了“港口机械操作仿真实训室”、“物流业务流程模拟实训室”,实现了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完全对接,体现了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学校开展了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按照企业岗位活动过程并结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在具体岗位职业活动情景中展开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改革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调研,邀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将岗位职业活动进行项目细分,以项目为架构,将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融入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学校充分发挥校办产业优势,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541、542客运经营线路为交通运输管理专业营运服务管理和公交调度管理课程提供了实境空间;人防仓储产业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课程提供了实战平台;学校汽车维修厂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车辆故障检测与排除提供了典型生产情景。在改革中学校把课堂引入企业,引入现场,更直观,更有效的实施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学校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工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的指导下,广泛开展调研与论证,结合行业顾问、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框架,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任务为引领、以行动为导向建立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适应。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项目课程的开发,由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变更为依照岗位的需求,按工艺流程设置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注重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纳。在《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和《汽车电气》三门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行业需求细化专门化方向,每个专门化方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出特点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社会调研中发现现代社会对于汽车的日常保养及维护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对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体系中增加《汽车维护》等相关课程。针对于港口对技术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升,即不仅要会操作电动机械同时也要会内燃机械的操作技能,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内燃机械的构造与维修》、《内燃机械电气》等相关课程;在工作中企业提出应加强物流一线人员对物资实体了解,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商品学》、《货物学》等课程。通过实践,成效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满足了学生就业、企业用工的多元化需要,受到用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学校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在建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过程中,整合课程内容,开发了能够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教材,所有专业课程紧贴履行岗位所必需的综合素质的要求。骨干专业按照“职业实践活动导向”课程活动模式的内涵,以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现实的企业活动进程为教学程序积极推进项目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出版了《新编轿车故障检修实例》、《汽车车身电气电控系统维修数据手册》等专业用书;2007年,学校被国家确定为丰田TEAM21课程体系培训学校,并引进丰田公司培训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任务,完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2008年,先后通过上海通用AYEC和北京现代培训项目的资格审查,顺利将美国通用和韩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规范体系引入教学。我校与北京现代企业联合编写出版了《北京现代汽车电气维修技术》。我校还承担了辽宁省信息化建设网络虚拟实训室汽车商务部分的开发,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另外在辽宁省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我校承担了《汽车营销实务》、《二手车评估与鉴定》主编任务,并被铁道出版社列为十二五规划教材。同时结合大连港口实际用工情况我校编写了《港口理货》《物流实训》等校本教材。在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创造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推进了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的对接。

4、系部建设

道路与桥梁系简介

立足服务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交通行业办学优势,学院于2014年开设公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与大连地区9家公路建设企业共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并创建大连地区首家中职院校道桥实验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已储备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

学生培养目标面向公路桥梁建设行业的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可胜任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预算员等岗位,掌握道路桥梁建设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能适应道桥现代化工程建设的施工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

公共基础部简介

公共基础部是学院设立的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研究管理部门,下辖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和心理咨询七个教研室。主要职责为有计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教学素质和教科研学术素质;抓好课程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环节(过程)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部门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4人,双师型教师4人。语文教研室教师6人,均为研究生学历,承担中专《语文》、技校《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任务。数学教研室教师3人,均为研究生学历,承担中专《数学》、技校《数学》、《趣味数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任务。英语教研室教师6人,承担《汽车英语》、《高职英语》、中专《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教师3人,承担《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任务。体育教研室现教师6人,承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任务。计算机教研室教师5人,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办公自动化》、《Flash》、《AutoCAD》课程教学任务。此外,部门协同院校相关部门开展学生文化建设活动。

汽车系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始建于2003年,通过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创新,建立校内过程化考核、校外生产实习评价、专业技能鉴定、职业生涯培训“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基础、九阶段”打牢基础、“五进阶”逐步提升、“七方向”发挥潜能、校外生产实习为学生学习向就业过度提供良好的缓冲和保障,第三方专业技能鉴定验证了学习的职业资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发挥行业优势,搭建职业培训平台,延续学生就业后从业资格、职业资格的“双证”学习需求。

院校积极与大连奇瑞、大连曙光、东风日产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大连奇瑞生产一线52%的班组长为我校近两年毕业生。院校作为全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两年来培训专业教师1200学时、100余人次;作为全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普惠制培训基地、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完成下岗再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培训达到3043人次;为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培训19815人次,其中培养高级工、高级技师5478人。

港口系简介

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自建设以来,践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托校企合作构建了校企共育的“三阶段校企交替”课程体系;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岗位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发挥大连市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优势,借助与大连港口企业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及内涵建设。目前,实训基地已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大连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这些建设成果,适应了本专业实践教学和“项目驱动”课程教学要求,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大连港集团各企业的用工需求,目前大连港六大码头(集装箱一、二、三期、杂货、矿石、汽车码头)的场桥、岸桥等港口机械操作和相关维修岗位65%的技术工人毕业于该校。

物流系简介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以服务于大连港口码头企业和速递、仓储、配送、运输等物流企业为培养方向,充分利用区域、政策、资源条件优势,形成“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团队;完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立校内人防仓储和校外校企合作的14个实习实训基地。专业设置跟着行业发展走,十年来,培养千余名技术人员,直接服务于物流行业的占85%。同时,院校还承担大连地区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是物流专业在校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基地。

机电系简介

机电技术应用系创建于2014年。现有电工电子技术、钳工工艺、PLC与单片机技术三个实训室。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汽车系、港口系、城轨系机电方向的教育教学需求而展开,成为学生机电方向基础技能培养的实训基地。

学生通过机电专业训练和学习,一方面提升钳工和电工的基础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对机电方向核心技术的认知。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有关机电设备的使用、检修、制造,就业前景广阔。随着实训设备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增强,机电系将成为在校学生取得钳工和电工方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培训平台。

轨道系简介

早在2001年,院校就设立了轨道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大连快轨3号线项目输送了大批站务员、乘务员。2009年开设了地铁专业,2011年成立了轨道交通系,以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平台,深度调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用工标准,用以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和实训体系架构,为大连地铁1、2号线岗位用工做好人才储备。轨道交通专业最终的建设目标除了培养地铁专业人才以外,还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岗位培训标准的制定,辐射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院校以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切入点,缩短年轻教师成长周期,加快实现教师队伍“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五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