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山八面厅

科普小知识2022-09-24 19:14:39
...

黄山八面厅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五村,坐西南朝东北,纵轴方位NE45°,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八面厅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1、简介


黄山八面厅

浙江义乌黄山五村,远离城市二十多公里的小山村,保存下来一座清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的八面厅,又叫振生堂,由经营火腿生意的陈姓商人建造,历时十八年完成,八面厅占地2900平米,屋檐下装饰大量精彩木雕,做工极其精湛,传统木雕的集大成之作。

座西南朝东北,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约3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两侧分别有4个三合院,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梁架结构气势宏伟,采用冬瓜梁型制。建筑雕刻分为石雕、砖雕和木雕。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门厅正立面上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

2、基本概况

前临上溪,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历时十八年,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成,由当时富甲义乌的著名火腿商人陈子寀与其孙陈正道建造。中轴线上依次有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两侧分别有4个三合院,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梁架结构气势宏伟,采用冬瓜梁型制。建筑雕刻分为石雕、砖雕和木雕。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门厅正立面上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值得一提的是木雕工艺,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人物塑造讲究造型的优美,性格的刻划。动物花卉写实逼真,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透雕等工艺于一体,与徽派建筑的雕刻相比更加注重雕刻力度和流畅线条,是东阳木雕的顶峰之作。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3、布局

八面厅的房主陈伯寅是当地经营金华火腿生意的富商,据说家中聚财甚多,较好的木雕住宅就有八幢。他去世后的第三年,即清嘉庆元年(1796年),儿孙继承祖辈遗愿,开始兴建第九幢住宅,但在规模和工艺上远远超过前者,18年后的嘉定十八年(1813年)终于赶在祖母楼太夫人90寿辰之即落成,取名“振声堂”,因外墙四周有八个大门可进出宅院,且总共有大小八个厅堂组成,所以俗称“八面厅”。这是一座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于一身的著名建筑,是浙江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总体平面布局及其各单体建筑


黄山八面厅

八面厅坐西南朝东北,方位角NE45°,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现存建筑3路6院,共64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黄山八面厅整体平面近长方“回”字形,为浙中地区典型的宗祠与住宅相结合的清中后期民居建筑。八面厅规模宏大,布局结构独特,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相交构成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为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2个三合院,4座厢厅,共8座厅堂,俗称八面厅。现除花厅已毁外,其余7座厅基本保存完好。门厅和大厅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陈氏族人祭祀、会客、议事之地,其他6厅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周。在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自成系统。厅与厅之间两相对称,但又各具特色;门厅内部有走廊小道,廊廊相连;门户18头,厅厅相通。对外有大小门户8头,从任何一头门进入,都可从檐下不湿脚走遍大小8座厅堂。

花厅在建筑的最前面,原有楼房11间,“一”字形排列。厅后走廊贯穿全厅,隔天井与门厅相望,天井两端各有圆形拱门,称“龙虎门”,拱门的房屋又与南、北跨院相连。花厅前设花园,有别于一般民居建筑花园置后的传统布局,一方面是出于对该建筑西高东低的地势考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屋主人独特的精神追求。咸丰十一年(1861),花厅、花园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现仅存柱础、旗竿石等遗存,作遗址保护。

第一进门厅

门厅分布在主轴线上,是供陈氏家族会客、议事的重要场所。

门厅坐西北朝东南,硬山顶,滚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两侧山墙设三花马头墙。用三合土铺地。

面阔5间,进深9檩,明、次间敞开,梢间用板壁隔断。

明间5架抬梁,前、后双步梁用4柱,次间边缝为穿、抬混合式,中柱落地,前后两双步。扁作梁,梁架多为冬瓜梁形制,梁下施雀替,梁架结点多用斗承接。金柱为圆形木柱,瓜楞状石雕柱础,下垫覆盆。前金柱间置屏门。屏门上方的大额枋上悬挂“振声堂”匾额。后檐柱为方形石柱,这样不易因日晒雨淋而损坏。后檐用撑(又称牛腿)出挑。

前院边廊门厅与大厅两侧以边廊相连,边廊为硬山顶单坡水,片瓦脊,两端与门厅、大厅的马头墙相连。角椽处铺硬红陶天沟瓦,与门厅、大厅的檐口相接形成“四水汇檐”之势,匠心独具。走廊面阔3间,廊宽2.05米,2层,楼板下设天花,雕菘菜(白菜)青蛙图(寓做人清清白白),鱼藻图。有鲤鱼、桂鱼、鲶鱼等,或跃、或游、或戏,神态各异,情趣盎然,分别代表鲤鱼跳龙门、富贵满堂、年年有余等寓意,雕刻极其精美。边廊立面饰罩,雕刻几乎臻于完美,明间设石壶门通两侧院落。

第二进大厅

大厅为硬山顶,滚瓦花脊,中部饰一枚钱纹,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阔5间,进深11檩。两侧山面设五花马头墙,三合土铺地。明、次间为敞开厅,彻上明造。明间五架抬梁,前卷棚后两双步用六柱。梁与斗的制法和门厅相同。前檐柱为方形石柱,金柱用圆形木柱,柱头无卷杀,瓜楞状柱础,下垫覆盆。后金柱间置屏门,额枋上置“五世徵辉”匾额。后檐柱间砌砖墙与檐廊相隔,廊檐出挑。明间设屏门通后院。次间用穿、抬混合式,隔架主柱,连双步梁,前金柱与檐柱间置船蓬轩。梢间与次间用板壁相隔,前后均设门,内有扶梯通走廊的楼层。

大厅后檐廊2层,明、次间设天花,雕刻有玉兰、灵芝、镜子的图案,寓意毕竟如意;有瓶插牡丹、芙蓉及仙阁的图案,寓意荣华富贵;还有瓶插荷叶、莲花、佛手、屏风等图案,寓连生贵子。

第三进堂楼

堂楼为硬山顶重檐,滚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阴阳合瓦,压七露三。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阔5间,进深7檩。设楼板。明、次间底层为敞开厅,明间底层梁架为5架梁,前后双步用4柱,上层为穿斗结构。次间为隔架主柱用双步梁,两侧为厢房。明次间前檐廊设天花,雕松树玉兔图,雅宅吉祥图、五子登科图等。

附属建筑南、北跨院平面呈对称布局,分东、西院4个厢厅,均为两层天井院式结构,是普通的家居建筑。

在布局上,每个院落都开合有致,开可以通各个院落,合可以独立门户。东厢厅面阔7间,进深四柱,左右厢房各两间。明、次间为敞开厅,明间底层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上层为穿斗式。西厢厅面阔5间,进深4柱,左右厢房各一,西厢厅为穿斗结构。东、西院之间以砖墙相隔,并通过前面的穿廊贯通,这种布局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反映了封建大家族的生活观念。

4、建筑特色

黄山八面厅整体平面布局近长方“回”字形,现存建筑分为三路六院,共64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相交构成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分布为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中轴线4座厅堂与横轴线的4座厢厅,形成8座厅堂,故俗称八面厅。

现存建筑除花厅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焚毁只剩遗址外,其它7座厅堂保存基本完好。门厅、大厅、堂楼为宗祠建筑,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陈氏宗族举行祭祀、聚会、议事和各种典礼的场所,所以规模极其宏伟,布满了繁琐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横轴线上的三合院为家居所在,略显质朴,在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等,自成系统。厅与厅之间两相对称,但又各具特色;门厅内部有穿廊走道,廊廊相连;门户18头,厅厅相通。对外有大小门户8头,从任何一门进入,都可不湿脚走遍8座厅堂。整个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中民居典型的风格特征,体现了中国家族生活的伦理观念与家庭的生活习惯。


木雕

黄山八面厅的设计构建者匠心独具,所处位置四周群山环绕,前临的凰溪自西北向东南从八面厅前流淌而过,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与周围的地形环境、自然风光能极其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粉墙黛瓦,配以变化的马头墙,显得素净雅致。南方民居建筑一般常用前厅后园的设计理念,而八面厅将花园置于整体建筑的最前沿,一方面体现了主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与周边自然界的融合,按照地形环境而加以变化。

黄山八面厅用材考究硕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丰富的艺术装饰,其精美绝伦的木雕、石雕、砖雕堪称鬼斧神工。门厅正立面上大量的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形态各异,既抽象又写实。而密布于整座八面厅的木雕为三雕之最,如门厅、大厅的梁、檩、枋、雀替、牛腿、格扇、挑头以及走廊的几腿罩、天花板和门、窗上,均布满了雕刻,题材丰富,有单体人物、人物故事、佛道神仙、圣哲先贤故事,也有动植物形象、房屋建筑、风景名胜,还有各种图案花纹等,几乎是天上、人间、地下无奇不有。寓意吉祥,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双鱼吉庆、瓶生富贵、岁寒三友、事事如意、金玉满堂、连年有余、和合二仙、吉庆有余、平升三级、五福捧寿、暗八仙等图案,形态逼真,雕工精致。雕刻技法集线刻、平雕、圆雕、浮雕、剔雕、镂雕、透雕等于一体,造型生动,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黄山八面厅的三雕艺术,为中国建筑艺术上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是一座雕刻艺术博物馆,是江南地区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5、历史价值

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占地0.25公顷。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花厅及门厅正立面部分石雕被毁,1942年南拱门被毁。现存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及中轴线两侧的三合院,保存状况良好。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是由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构成。建筑用材硕大,雕刻工艺精湛,布局章法得当,为东阳木雕发展到顶峰时期的杰出代表。黄山八面厅有确切的建造年代,是鉴定清中后期浙中民居的典型建筑。它是宗祠与居住相结合的典型浙中民居,体现了中国大家族的伦理观念与小家庭的生活习惯。同时,它又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古代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01年06月25日,黄山八面厅清代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上一篇:古月桥

下一篇:寿昌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