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
小乔在三国时归属吴国,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是当时有名的东吴美女,同时她与姐姐大乔(大桥)合称“二乔”,据传都为绝世美女。小乔为乔公(乔/桥国老)次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妻。
姓名:小乔
原名:乔倩
国籍:吴
容貌:国色天香
父亲:桥国老(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后来都作乔国老。)
姐姐:大乔
配偶:周瑜
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
籍贯: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
1、人物简介
.
小乔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乔公的次女,东吴将领周瑜的妻子。传说与其姊大乔均为绝世美女。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
小乔,正史作小桥,原名:乔倩,大乔则原名:乔玮,桥公(《三国演义》中称为乔公或乔国老)之幼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妾。
2、人物经历
根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正史《三国志》对于二乔的记载极少,只记述了二乔皆国色也,是庐江的桥公之女,且分别嫁给了孙策、周瑜。其他关于二乔的描述大多出于后人的想像。
小乔与周瑜过了12年的夫妻生活。纳小乔那年周瑜24岁,小乔据说约16岁。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二人的结合常被后人视为天作之合。北宋的苏东坡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实在赤壁之战时,小乔早就已经不是初嫁。
按周瑜纳小乔的年纪,当时25岁的周瑜还未有妻子的可能性不大(古代男子大多在20岁,甚至更早时成家),史书上亦写到周瑜娶小乔为纳,古语"娶"妻"纳"妾,因此小乔应是周瑜的侧室。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玄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氾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周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36岁,这时小乔大概不过30岁左右。周瑜留下2子1女,是否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其女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但是孙登亡年33岁,并未能够继承皇帝位;长子周循,“尚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是因为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然被孙权赦免。
3、史籍记载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与周瑜同年,都是少年英雄;大乔与小乔这对姊妹花同是江东国色。周瑜纳小乔,孙策纳大乔,雄姿英发的天下豪杰,得与乱世佳人相结合,这么完美的故事自然要传为千古佳话了。
谈到周郎,自然会想到小乔,如东坡《赤壁怀古》词说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但这位小乔,究竟是谁家的女儿?据《三国志·周瑜传》:瑜从孙策攻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北),“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乔”。乔、桥二字,汉代通用。当时孙、周年二十五。裴注云:“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为婿,亦足为欢。’”则二乔正是乱世佳人,识豪杰于江湖,她们的身世却引起后人的怀疑。
后汉末有一个桥玄,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颇为曹操尊敬,卒后,曹操曾撰文祭奠,中有“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语,后人遂以为二乔即桥玄之女,沈钦韩即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赵翼以精博见称,其《桥公墓》诗也有“生有只鸡留戏笑,死犹两女嫁英雄”语。实皆附会之词。
所谓“桥公”,原是尊称,并非仅限三公(太尉为三公之一)。卢弼《三国志集解》,举孙权呼张昭为张公、程普为程公之例以驳之,张、程就不是三公。又云:二乔之父为皖县人,桥玄为睢阳人,两不相涉,“果为玄女,则阿瞒方受知于玄,铜雀春深,早已如愿相偿,伯符、公瑾不得专此国色矣”。说得很风趣,驳得很中肯。二乔若为桥太尉之女,何至流离于江东呢?桥玄有子桥羽,官至任城(今山东济宁)相,则桥羽姊妹更不会流离南方。其次,桥玄生于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卒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享年七十五。他死时,孙、周只有九岁。桥玄即使在六十岁时,其侧室生下两女,年龄也要大孙、周好几岁。孙、周同庚,又皆少年英雄,二乔为江东国色,故后人传为佳话,历代吟咏其事的颇多,杜牧《赤壁》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即著名的一首。实则曹操建铜雀台,在赤壁之战以后。明代还有以“二乔观兵书图”为题的诗,如高启、汤胤绩等,倒真像不爱红妆爱武装了。
《三国志集解》引云:舒州怀宁县有桥公亭,在县北,隔皖水一里,今亭溪为双溪寺。王士禛《渔洋诗话》云:“二乔宅在潜山县,近三祖山,故山谷诗云:‘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今遗址为彰法寺。余甲子过之,有诗云:‘修眉细细写松山,疏竹泠泠响佩环。霸气江东久销歇,空留初地在人间。’”虽地以人传,然蛾眉故宅已废为头陀寺院,或亦可作色空之别解。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装?一战已经烧汉贼,九原应去告孙郎。管萧事业*在,终贾年华玉树伤。我有醇醪半尊酒,为公惆怅奠斜阳。”周瑜卒于巴丘,后人因此又附会为今岳阳一中学内有小乔墓,但周瑜灵柩后即还吴,孙权曾迎之于芜湖。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十四字却雍容豪健,落落大方。史载孙策有一子三女,周瑜有二子一女,瑜女配太子孙登,子周循尚公主,早卒,周循弟周胤,封都乡侯,恐皆非二乔所生,故史中于二乔称为“纳”。孙、周之正妻皆不见于正史,反不如二乔之名传千古,而小乔以周郎之故尤著称于诗词。(古人早婚,孙、周于二十五岁纳二乔时,不可能尚无正妻。孙权在未为帝王时,即已有谢氏、徐氏、步氏三夫人。)
4、人物评价
对于小乔之美,《三国志》、杜牧及罗贯中皆没有写。上海博物馆藏清代吴之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王世襄《竹刻鉴赏》一书有照片及拓本,说刻的是“两妇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笔筒背刻阳文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历代笔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启的《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