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江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00:05:55
...

三江学院(外文名:SanjiangUniversity)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名称:三江学院

外文名:SanjiangUniversit

创办时间:1992年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学校类型:综合类

属性: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类别:民办大学

学校代码:11122

1、简介


三江学院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三江学院的校名来历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前身)。1992年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四位退休教授发起并创办三江大学,1993年6月江苏省*同意三江大学筹建并试招生,1995年4月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1999年学校定址于雨花台区铁心桥,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三江学院。2006年5月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07年5月我校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在创建时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和管理*。原南京工学院院长钱钟韩教授出任首任董事长,著名美籍华裔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任名誉董事长,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出任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训,东南大学陶永德教授担任首任校长。2003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学校在原董事会基础上改组成立理事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原江苏省教委主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陈万年教授任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2013年3月,经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委派,原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丛懋林同志任三江学院党委书记。2014年1月,经三江学院理事会投票决定,原副校长陈云棠教授任三江学院校长。

钱钟韩教授在学校创建时曾挥毫写道:“弦歌不绝、学海无涯、泽被三江、志兴中华”,可谓是“三江传人办三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江传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23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江学院弘扬三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优良传统,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以“唯实求真,开拓创新”为校训,以“严谨、勤奋、坚毅、自强”为校风。2011年我校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我校全面推进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人才培养责任,增强办学自主权,建立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健全学校、学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现有铁心桥主校区、东校区、南校区、东山校区、竹山路校区和一个联合办学点。铁心桥主校区座落于南京城南雨花台区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位于二水三山之间,“南望牛首,东望方山,北望紫金”“大江雄浑,秦淮澄清”(均选自原*大学校长罗家伦创作的《忆江南》一诗),欧式校舍,典雅壮丽,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绿化率达70%。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千兆光纤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图书馆藏书296多万册。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000余人,设有16个二级学院、43个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工、经、管、理、艺等学科门类,建立了以文、工、经、管、理等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校还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所、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所、艺术设计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高级职业经理MBA培训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江苏省鲁迅研究会设立在我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利用“名校强市”的资源优势和民办机制,实施“积极引进、着力培养、择优聘用、逐步优化”的建设方针。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17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5%。此外,学校还柔性聘请了一批国内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学者、知名人士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逐步建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以驻宁高校教授、行业(企业)专家、外籍教师为补充的多元化、优质师资队伍,较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了推动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实施三江学院“青蓝工程”,培养教学骨干、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开拓视野,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和省内出国留学基金项目,同时设立了专项出国研修经费,近几年选派了一批优秀教师赴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或地区进行访学和研修。近年来,我校教师以年均两位数的规模晋升高级职称。2014年我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知识产权6项。共承接纵向科研课题47项,其中*3项,省级41项,市局级3项,横向课题15项,合同经费223.5万元,到帐经费202万元。

学校坚持应用型培养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确立“面向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和“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大力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人格成长。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学校已拥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以及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学校积极开辟政产学研用等校内外合作育人渠道,先后与南京市地方*以及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等开展深入合作,与江苏软件园共建“卓越人才培养教改班”。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近三年来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近400项,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136项。

校园学习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现代化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读书和信息查询服务;开放式多功能体育馆,能满足学生各种健身锻炼需求;学生住宿享受公寓化生活,置身于集餐饮、超市、医疗、储蓄、洗理、邮政、通信一体的生活环境;使用校园“一卡通”,实现零现金消费,便捷实现校园消费、借阅图书、门禁等功能。学生宿舍24小时有人值守管理,校园交通管理有序,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每间学生宿舍都配有光纤宽带网络接口等,每个学生拥有单独的书桌和衣柜。

学校紧扣时代主旋律,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年一届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文艺演出、十佳歌手大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摄影展、辩论赛、健美操比赛、器乐比赛、大学生风采形象展示、高雅艺术引进校园、话剧节、民乐演奏会、交响乐演奏会、中外名歌欣赏等系列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文化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锻炼了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校园文化活动朝着全面、系统、多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参赛作品获历史性突破:荣获10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认真贯彻执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推荐”的毕业生就业政策,采用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与毕业生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每年稳定向我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达600多家。学校先后与西门子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飞思卡尔公司、中电光伏、印度塔塔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公司、上海大众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目前已建立“无锡中软国际班”、“中电光伏班”、“软件测试班”、“塔塔班”、“现代快报强化班”等校企合作育人教改班,着手把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等融入培养内容,努力按照行业标准、企业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近三年来本专科生平均就业率分别达到97.41%、97.97%、98.7%。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黑文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同时,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举办CIMA方向班,为师生的国际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在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下,2004年我校成为江苏省内第一所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民办本科高校,2013年开始我校留学生获得南京市*颁发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学年奖学金、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部分学院还设有企业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2、院系设置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商务日语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

法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事务  

商学院

财务与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建筑学院

建筑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信息功工程

艺术学院

设计系、动画系、美术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广告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

风景园林学院

园林技术

国际教育学院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气自动化、会计、工商管理

高等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学、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3、办学理念

钱钟韩教授在学校创建时曾挥毫写道:“弦歌不绝、学海无涯、泽被三江、志兴中华”,可谓是“三江传人办三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江传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十四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江学院弘扬三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理念,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三易校址,历经凤凰西街的创立、北崮山的创业以及铁心桥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现已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全国有影响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4、校史


三江学院

1992年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四位退休教授发起并创办三江大学;

1993年6月

江苏省*同意三江大学筹建并试招生;

1995年4月

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

1999年

学校定址于雨花台区铁心桥;

2002年2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三江学院;

2006年5月

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2007年5月

该校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3月

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5、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三江学院拥有教职工800余名(包括外籍教师),多来自南京著名大学,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52%。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学者、知名人士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6、办学成果

根据2014年6月学校招办网显示,学校教师公开发表EI期刊、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及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

2012年全校科研各类重点科研项目申报数87项,项目立项数45项,纵向课题35项(*1项,省级33项,市局级1项),横向课题10项,获得科研经费134.7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4.7万元,横向经费60万元,2012年学校奖励及配套经费共70.27万元。

2012年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获奖5项,其中部级特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1项。2012年我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1篇,SCI、EI、ISTP三大权威机构检索论文9篇,CSSCI来源期刊9篇,北大核心期刊21篇;获得授权专利数29项。

7、校训


三江学院

唯实求真、开拓创新

唯实求真:“实”是校训的核心,也是三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

唯实求真,一是诚恳朴实: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求人有独立人格,为人要朴实,就是要诚心正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二是实事求是:大学绝不仅仅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应该是教人诚实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勤奋求真的治学态度,不能把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才能担负振兴中华的重任。

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三江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三江学院也正是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产物。三江人十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取,办学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已跻身于全国民办高校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挑战,要使学院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创造、开拓创新

严谨、勤奋、坚毅、自强

严谨:指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严谨是对师生员工的教风、作风、学风方面的期望。

勤奋:指教职工在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学生要勤学苦练,全校师生员工要勤勤恳恳地对待各自的工作和事业。勤奋思考、勇于探索、坚毅奋斗、自强不息,勤奋是对工作和学习在态度方面的。

坚毅:办民办大学,是创业之路、创新之路,有着创业、创新的艰辛和甘苦。要实现民办学校立足中国高校之林,就必须具备有不惧困难、坚定意志和毅力精神和气概。同样对待学习和事业也要有要有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有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心态。

自强:为人、为事要有远大志向,立志"做得大事",养成浩然之气,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胸怀宽阔,志存高远的人才会超越自我,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在自强不息中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自强正是民办大学特应具备之风格。

8、现任领导

陈万年

男,中*员,1941年1月出生,江苏溧阳人,本科学历,教授,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长。

1965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副书记、书记。1990年起,任*江苏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0年起,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2003年9月起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2013年3月任现职。

其间,1992年-2002年当选为两届*江苏省委委员;1998年-2002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2007年当选为第十届省人大代表,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

陈云棠

男,汉族,1953年4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员,教授,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校长、党委副书记。

1978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历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常委副处长、教务处处长。2005年4月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014年1月任现职。

主要兼任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获南京大学先进工作者、南京大学优秀*员称号,南京大学奖管金一、二等奖多次。日本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高校访问学者,被聘为三峡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

长期担任《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地球科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长江中下游奥陶系及有关动物群”“*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地层研究”等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研究。承担国家和省级新世纪教改工程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在《南大学报》、《江苏高教》《中国大学教育》等刊物的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专著l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奖、江苏省多媒体课件一等奖等20多项。

丛懋林

男,1951年出生,汉族,江苏如东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中*员。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

曾任农业机械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苏省委组织部省级机关*处副处长、市县*处副处长、综合*处处长、青年*处处长、*一处处长,江苏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江苏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苏省党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党建学会会长,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2月任三江学院党委书记,2014年1月任现职。

笪佐领

男,1949年1月出生,江苏涟水人,汉族,中*员,研究员,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党委副书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

1976年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于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76年至1984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中国现代文学助教、讲师。1985年至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工作,任副处长、处长,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职称,研究生导师。2002年至2007年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董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副董事长。2008年至2010年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级调研员,曾任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08年12月任三江学院副校长,兼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2011年5月任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兼图书馆馆长。2014年1月任现职。

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师教育学会理事长、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副主任等职。现兼任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顾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顾问、江苏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长。先后承担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电影文学》、《艺术概论》等本科生课程和《高等教育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等研究生课程,曾发表过中国现代文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80余篇,主编、编著、参编过教材、著作10余种。

武正林

男,1951年2月出生,江苏扬州人,汉族,中*员,研究员。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75年起在南京机电学校任教,1985年起历任南京机电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000年起历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代会执委会主任。2011年至今任三江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现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教学会学生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教学会国防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教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长。

曾获南京市先进人民教师、江苏省九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主持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课题9项,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30篇。科研成果曾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职教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首批研究与开发项目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周更生

男,江苏兴化人,汉族,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中*员,现任三江学院理事会理事、副校长、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1996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三江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党校副校长、学生工作部部长、校长办公室主任、理事会办公室主任,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任三江学院校长助理,2011年8月任现职。

兼任江苏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党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理事。南京市下关区第14届人大代表、南京市雨花台区第17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主持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1项,主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主持江苏省青年精品社科研究课题1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要参与编辑出版著作1部,曾获得江苏省高校党建创新成果奖、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江苏省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成果奖。

工作以来,曾获得“全国优秀团*”、“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高校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共青团*”、“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吴中江

男,中*员,1955年5月出生,江苏建湖人,研究生学历,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三江学院副校长。

2005年前在盐城师范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计算机系主任、教务处长,2005年底,在江苏省厅级领导*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担任南京工程学院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副院长,2008年10月当选为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2014年1月任现职。

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5部,主持研究课题10多项,获各类奖项10多项。近年来重点开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含子课题)3项、江苏省教育厅课题2项。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目前兼任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应用型高校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黄安永

男,中*员,1950年5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三江学院副校长、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1977年2月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师,先后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副主任、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校纪委委员等职。2009年6月担任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总支委员、书记。2014年1月任现职。

1996年在全国高校最早成立了物业管理研究所,开展对物业管理、房地产领域的理论研究。先后完成20多项部、省、市及企业科研。中物协任命第一批全国招投标专家,参加主持了全国第一个物管公开招投标,先后近30多次参加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物业管理招标,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14部专著教材。

建设部专家库成员之一、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理事、亚卅房地产峰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江苏省社科联第七届理事会成员、江苏省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评审委员、江苏省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建筑业协会和南京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大连市房地产协会特邀咨询委员,还担任三所学校的客座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