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鳟鱼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3:01:36
...

鳟鱼(Salmoplaytcephalus),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垂钓鱼和食用鱼,全世界大约有10种左右。鳟鱼是一群分类上属于鲑科鲑亚科的鱼类的俗名。所有被称为鳟鱼的鱼类都是鲑亚科的成员。

1、简述分类


鳟鱼

别称: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淡水鱼类。属鲑鱼科鲑鱼属。全世界约有六七种,其中三种,即彩虹鳟、断喉鳟和大西洋鲑为加拿大原产;另外两种,即褐鳟和金鳟也已引入加拿大。与其他鲑鱼属鱼类不同的是,鳟鱼头部和身体上有黑点,尾鳍上有7根~12根鳍棘刺。

除原产于加利福尼亚的金鳟只生活在艾伯塔省西部的高海拔小湖泊中以外,其他各种鳟鱼都具有海生和淡水生活两种形态。所有鳟鱼都在溪流中产卵,除部分在溪中生活外,幼鱼都迁徙到湖泊或海洋中,长成成鱼后再回游到溪流中产卵。

彩虹鳟原产于北美西部从墨西哥北部到阿拉斯加的广大地区,现已成功地被引殖到全球温带地区,是除鲤鱼外被驯化的另一种鱼类,也是鳟鱼中人工养殖最多的一种。这种鳟鱼繁殖极快,适于池塘或网箱放养,抗病力强,市场需求量也很大。由于其性好撕咬和腾跳,又好游进浅水,彩虹鳟是极受欢迎的斗鱼。其海生群类俗称“铜头”,个大有力,最重可达18千克,大多最终还是要游回河中产卵。

断喉鳟在加拿大仅生活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西南部,有两个亚种:具有海生和淡水生活两种形态的海岸断喉鳟和仅在淡水中生活的“黄石鳟”(又称断喉山鳟)。前者个头略大(最重达8千克),分布于不列颠哥伦比亚海岸沿线,后者仅分布于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和艾伯塔西南部。两种都是重要的斗鱼,也都被人工养殖以保护其种群。褐鳟1741年由德国最早人工培养出来,最初有海生种群和淡水种群之分,到19世纪中叶被更进一步驯化,已能适应在湖泊和溪流中生活。1883年由欧洲引入北美的,现在艾伯塔和东部五省中最常见。不过,现极虹鳟已取代褐鳟,成为许多地方垂钓的主要鱼种。

2、分布区域

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为杂食性鱼类。

鳟鱼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鳟鱼

资源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由于生理结构不规则,身体的颜色和习性差别大,鳟鱼是最难分类的鱼类之一。加上人工饲养和杂交以及外来品种的引进,使得鳟鱼的分类更加复杂。有几种原先划分为斑鳟属的鳟鱼普遍认为应划归大马哈鱼属。褐鳟鱼是唯一划为斑鳟鱼属的鳟鱼,也是鳟鱼中的濒危动物。红点鲑属鳟鱼包括溪鳟、湖鳟、海鲑等几种,大马哈鱼属包括虹鲑、山鳟、金鳟等几种。金鳟是一种色彩不一定很漂亮的鳟鱼,土生于北美洲西部高山地区清澈的河流中。欧洲海鳟原先是欧洲比较常见的鳟鱼,现已广泛地引进到世界各地适合于它们生长的水域。由于鳟鱼是许多人理想中的垂钓和食用鱼,世界各地每年都大量捕捞,因此,全世界大多数野生山海鳟、山鳟等鳟鱼都数量锐减,陷入濒危状态。

3、外形特征


鳟鱼

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下咽齿3行,顶端钩状。眼大。鳞圆形,侧线鳞43~48。背鳍Ⅲ7~8,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Ⅲ7~8。体背深黑色,腹部浅黄,体侧及背部鳞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块,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眼上半部有一块红斑。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呈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4、生长环境


鳟鱼

鳟鱼通常都栖息在淡水中,喜欢生活在冷水中,16~18度是最适当的,16~23度会减少他们繁殖或捕食的欲望及能力,到了23度以上就致命了。有几种到繁殖季节会游入海中。鳟鱼和大马哈鱼同目同科,有亲密的亲缘关系。不少地方都很和重视人工繁殖和饲养鳟鱼。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颌两侧有2对不明显的短须吻钝。

鳟鱼主要属于两个属,大马哈鱼属和红点鲑属。大马哈鱼属包括大马哈鱼和几种鳟鱼,红点鲑属包括几种也可以称为红点鲑的鳟鱼。这两属鳟鱼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身体的颜色不同,嘴上面的犁骨及牙齿的形状不一样。

红点鲑属鳟鱼在比较黑的肤色上有红色或者乳白色的斑点。红点鲑的旬船形而不是平直的。大马哈鱼属的鳟鱼肤色比较淡一些,上面有红色或者黑色的斑点,牙齿比较稀疏。鳟鱼在春天和秋天产卵,雌鱼在河底砂砾层中挖出洞来,然后把卵产在洞里。那些栖息在海中的鳟鱼这进修也会返回内河产卵。卵孵化的时间大约是2~3个月,刚孵出来的小鱼苗离开洞以后,依靠浮游生物为生。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栖息于流速较慢的水中。我国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

5、人工养殖


鳟鱼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从技术引进起步,开发了虹鳟鱼养殖业。

生物学特点:鲑鳟鱼类以其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很低、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的生物学特性区别于其它鱼类。

1.鲑鳟鱼类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细胞发育成熟。性腺发育对光照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变化可以改变其成熟,人们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变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时期产卵繁殖。

2.繁殖季节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月至次年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在溪流开始解冻、饵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温在8℃以下。

3.性腺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的上限水温是13℃。超过13℃性腺发育失常,稚鱼畸形率增多。

4.性腺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发育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在0.5℃水温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孵化。

5.受精后胚胎发育长达300~600度·日,完成仔鱼发育进入稚鱼期后孵化出膜,刚一孵出便是稚鱼,称为孵化稚鱼。

6.生长最适水温是8~20℃,高于21℃,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时会很快死亡。

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变成冰即能摄食生长。

8.终生栖息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

9.除驼背大麻哈和岩女大麻哈鱼外,其他鲑鳟鱼0.2~15克的稚幼鱼体侧拥有7~12个标志幼稚鱼发育期的幼鲑斑(parr·mark)。马苏大麻哈鱼降海型中的河流残留群及淡水型种群的山女鳟,幼鲑斑终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态终老一生。

选择与准备

池塘的选择鳟鱼养殖一般都采用的是冷流水养殖,池塘用水绝大部分都采用串联式使用,因此,鳟鱼亲鱼培育池要选择在最上游的池塘,这样保证了进入亲鱼池的水都是新鲜的水,如果发生鱼病也不容易感染鳟鱼亲鱼。

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计划养殖鳟鱼亲鱼的数量来定,保证鳟鱼亲鱼游动自如即可,一般应在100平方米以上,池塘深度80厘米,水能加至50厘米即可。池塘的准备选择好培育鳟鱼亲鱼的池塘后,将池塘中的水全部排放干净,清除池底的淤泥和杂物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毒,除了对池底进行彻底消毒外,还必须对池壁彻底消毒。

具体消毒方法是将生石灰或漂白粉融化成水,然后满池泼洒,消毒后不要立即注水,在太阳下暴晒3~5天。消毒完毕后,检查池塘的进水闸和排水闸,修补好损坏的闸板和栏鱼栅。

选留与放养


鳟鱼

亲鱼的选留鳟鱼亲鱼包括雌鱼和雄鱼,雌鱼和雄鱼必须来自两个养殖地区,不能有近亲关系。计划留作亲鱼的鳟鱼要单独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不断选择,择优弃劣,定性选育,计划选择雌鱼的群体绝对不能留雄鱼,而计划选择雄鱼的群体绝对不能留雌鱼。必须建立自己养殖场的亲本配对关系档案,保证后代的优良性状。生产发眼卵的养鳟场,要每年选留亲鱼,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淘汰繁殖力差的亲鱼,补充新的亲鱼。

根据需要保证亲本群体的数量。亲鱼的放养新选的亲鱼和刚进行完人工繁殖的亲鱼暂时还不能混在一起养殖,刚进行完人工繁殖的亲鱼体质比较弱,摄食能力差,因此,进行完人工繁殖的鳟鱼亲鱼要单独饲养,待体质完全恢复再放入下一年度进行人工繁殖的亲鱼池中养殖。鳟鱼亲鱼培育前期雌雄个体同池混养,进行人工繁殖前一个月,将雌雄分池单独饲养。鳟鱼亲鱼放养密度,雌雄个体混养时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尾,雌雄个体分养时,放养密度减半。

繁殖后亲鱼的恢复鳟鱼亲鱼人工繁殖后消耗很大,体质比较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特别注意,保证繁殖后亲鱼的存活率。刚进行完人工繁殖的亲鱼由于离水时间较长,投放时要轻轻放入池中,位置选择在池水比较平缓的上游,如果投放的亲鱼平躺在池底就要轻轻拨动,让其慢慢游动。投喂的饲料营养要比平时更丰富,最好投喂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并增加维生素的含量。投喂时比平时要更细心,慢慢长时间投喂,尽量保证产后亲鱼尽快摄食。产后亲鱼池中的进出水尽量平缓,不要形成急流,减少鱼体的能量消耗。如果重视了产后亲鱼的恢复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存活率,保证下一年度生产亲鱼的数量。

饲料与投喂

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鳟鱼养殖池基本都是水泥池,池中几乎没有天然饲料,营养完全依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选择配制优质全价饲料是养殖鳟鱼的关键。鳟鱼亲鱼的饲料可以直接选择商品饲料,商品亲鱼饲料营养全面,质量稳定,养殖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小,但价格高,存放时间长,容易造成营养损失。如果自己配制饲料,必须严把原料质量关,每种原料不能变质,配成的饲料蛋白质在42%以上,而且动物蛋白要占80%以上,脂肪含量6%即可。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要丰富,最好是现配、现加工、现投喂。

具体配方:进口鱼粉50%、肉骨粉10%、蛋白粉20%、血粉5%、苜蓿粉5%、次粉5%、豆油5%。添加剂按购买鳟鱼亲鱼预混料按用量添加,如果预混料中不含类胡萝卜素,另外再添加40~60ppm类胡萝卜素。如果有条件,可以投喂鲜活野杂鱼和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必须清洁卫生,严把质量关,带病源的绝对不能投喂。饲料的投喂鳟鱼亲鱼个体较大,行动比较迟缓,放养密度相对较小,在实际投喂时要耐心细致,慢撒投喂,保证每尾鱼每次投喂时都能吃到饲料。使用成品饲料或自己配制加工的饲料,如果另外要添加抗菌素、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时,先将要添加的物质用量计算好,用温水溶解,将要添加的饲料平铺开,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饲料上,在室内晾干后就可投喂。亲鱼的投饲量按鱼体重的0.5%投喂,投喂时灵活掌握,鳟鱼亲鱼摄食减少,可减少投喂量,但要及时分析,找出摄食减少的原因,一般在繁殖季节摄食会减少,或者是水质变化、饲料变化等因素也导致摄食减少。

鳟鱼亲鱼培育的饲料,如果有鲜活野杂鱼等动物性饵料,可长期投喂,但必须保证每天至少有0.2%的成品饲料投喂,否则,如果新鲜动物饲料没有保证,再投喂成品饲料容易导致摄食习惯变化而诱发疾病。新鲜动物饲料每100公斤按30公斤成品饲料计算。如养殖亲鱼1000公斤,每天的投饲量是0.5%,全部投喂成品料,每天的投饲量就是5公斤,如果要投喂新鲜动物饵料。其中成品饲料不能低于0.2%,即每天投成品料2公斤,投喂新鲜动物饲料10公斤。每天9:00和17:00投喂两次。投喂新鲜动物饵料可以提高鳟鱼繁殖力、受精率、发眼率,最终提高鱼苗养殖的成活率,因此,在鳟鱼亲鱼培育时,尽可能投喂一些新鲜动物饵料。

养殖种类

世界上在海淡水域可以实施完全人工养殖的鲑鳟鱼类约有16种。我国的海水养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尚未推广养殖,几乎全部是淡水养殖。已经形成了配套全人工养殖技术并已普遍养殖或正在扩大养殖的主要有以下4种。

1.虹鳟


虹鳟鱼

虹鳟是鲑科鱼类第一个被开发成养殖品种的鱼类,是世界四大名鱼之一。迄今有12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区域已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年均水温1~2℃以下,2龄体重可达1千克。池养鱼最大个体达7千克。流水池养殖,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影响存活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疾病和弧菌病。

2.金鳟


金鳟鱼

金鳟是从虹鳟鱼的体色突变种选育成的金黄体色品系。1996年从日本引进,现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速度、单位面积产量等与虹鳟鱼相似。兼具食用、垂钓和观赏价值。其金黄体色是显性遗传性状,对育种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种质价值。因其富丽典雅的金黄体色,市场价高于虹鳟鱼。

3.山女鳟

原产于日本,50多年前被开发成养殖品种。是鲑科鱼中两种肉味最鲜的品种之一,市场价相当于虹鳟的3~8倍,适于池塘和溪流垂钓。2年性成熟,终生只繁殖一次。2龄鱼体重多为400~700克,最大个体900~1000克。抗病力强,一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在22~25℃水温下,生存能力及摄食强度好于虹鳟。1996年引进我国,包括人繁在内的全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正在推广养殖o

4.日光白点鲑

原产日本,养殖历史已50多年。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适于垂钓。烹制鱼肴以生鱼片著称,市价为虹鳟的2~3倍。1996年引进我国,年均水温12℃条件下,12月龄体重110~130克,2龄鱼500~1000克。最大个体达2000克以上。在0~4℃环境中生存活力、摄食强度好于虹鳟鱼。喜食下沉中的人工饵料,也喜食沉底饵料。抗病力强,基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

此外,还有土著种细鳞鲑、远东哲罗鲑、花羔红点鲑以及引进种河鳟、北极红点鲑、银鲑、大西洋鲑、褐鳟等正在进行试验养殖。

养殖环境

1.水温

淡水或海水养殖都需要一个低温的水域环境。夏季水温不超过22℃,最高不超过24℃,冬季不结冰或短期内结冰、无污染、澄清透明的海、淡水都可用于养殖鲑鳟鱼。水温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表1列示了池养虹鳟鱼的不同水温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水温越高,溶解氧越低,当水温达到22℃时,水中的溶解氧会降到5~6毫克/升。这时水环境出现了水温偏高和氧量偏低两个不利因素,鱼体代谢强度和饵料效率都会降低,长此下去会严重地影响生长,甚至会引起死亡。水温18℃以下,生长一般不会受到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表1池养虹鳟鱼的生长(克)年均水温(℃)满1年体重满2年体重 满3年体重12~14100~200400~10001000~20008~940~50200~400800~1000

2.溶解氧

鲑鳟鱼喜栖高溶解氧水域。一般情况下,虹鳟鱼溶解氧安全临界值为3.15毫克/升,长期在低氧环境下饲育的鱼,其安全临界值降为2.45毫克/升左右,溶解氧低于5毫克/升时

山女鳟,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低于4毫克/升时游动迟缓,当鱼群集在入水口呈现浮头状时,水中溶解氧大约已降到了3毫克/升以下,这时鱼的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安静的环境下,鱼耗氧量会降低。温度、光照、震动等对鱼体的刺激因素,都会使耗氧量增加而降低溶解氧环境的安全性。水温变化的刺激,可使耗氧量增加30%~70%,光照和震动刺激可使耗氧量分别增加20%~30%和40%~50%,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性刺激,会使耗氧量比安静状态下增加1倍以上。流水池饲育鲑鳟鱼类,排水口溶解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3.水质

影响鲑鳟鱼生长的水质因素很复杂,主要是水的酸碱性和氨氮浓度。虹鳟鱼对酸碱度的耐受范围是5.5~9.2,适宜范围是6.5~7.5,酸性特别是强酸性环境对虹鳟鱼会产生抑制生长的致害作用。来源于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非分解状态的氮素特别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是鲑鳟鱼的致毒物质。

虹鳟鱼对氨氮的耐受浓度是0.0125毫克/升,在流水池内,如果ph为7左右,耐受浓度可达0.05~0.6毫克/升,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氨氮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水温和ph越高,氨氮的毒性也越强。水中溶解氧量越高,对氨氮的耐受力越强,在溶解氧7毫克/升以上的环境中,氨氮量达0.8~1.0毫克/升时,6周之内不会对虹鳟鱼产生危害。在溶解氧量为5毫克/升以下的水中,当氨氮量达0.5毫克/升以上时,虹鳟鱼生长减慢,鳃易受损伤,甚至会导致肾、肝组织功能障碍。水质的混浊度也是影响鲑鳟鱼生长的重要因素。混浊的水质会妨碍鱼的视力,而影响摄食和生长。建设鲑鳟鱼养殖场时,有条件的应对水源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符合表2提示的水质条件,一般都可用于鲑鳟鱼养殖。

表2虹鳟养殖用水水质指标

指 标单位 最佳值

色度度

透明度 ~清澈透明

溶解氧毫克/升6~10

游离二氧化碳毫克/升

硫化氢毫克/升0

ph~6.5~7.5

碱度毫克当量/升1.5

总硬度度 8~12

生化需氧量*毫克/升 

氨 氮毫克/升 

氯化物 毫克/升 

亚硝酸盐毫克/升

硝酸盐毫克/升 

磷酸盐毫克/升

硫酸盐毫克/升

总 铁毫克/升

悬浮物毫克/升

*5日生化需氧量。

农户建设小型养殖场,可以根据水中是否有野生小动物来判断水质情况。如果水源中生活着小型鱼类、水生昆虫等生物,那么这个水源一般就可用来养殖鲑鳟鱼。

适于海水养殖的虹鳟、银鲑等,其幼稚期都是在淡水环境中度过的。随着个体的长大,耐盐力逐渐增强,虹鳟稚鱼、当年鱼、一龄鱼和成鱼可以耐受的盐度分别为0.5%~0.8%、1.2%~1.4%、2%~2.5%和3.5%。35克以上的幼鱼,经半咸水过渡10天左右即可适应海水生活。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鳟鱼一般都是流水繁殖,水质比较清新,主要是控制好流水量,在人工繁殖前三个月开始加大流量,池水交换量可以达到每日10次,人工繁殖亲鱼恢复阶段,流量要小,水流要平缓,每日交换量5次,平时日交换7次。日常管理经常检查进、出水口栏鱼栅,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有淤积物要及时清除,保证水流通畅,投喂时要仔细观察鱼的摄食情况,遇到异常现象,要及时分析,尽快解决。

雨季和秋末要增加巡塘次数,及时清理雨水冲来的污物和飘落来的树叶等杂物,防止淤堵拦鱼栅。池塘清淤鳟鱼亲鱼培育池要定期清除池塘底部沉积的粪便等杂物。清除时,先用渔网将鱼全部赶拦到进水口,加大池水流量,用铁锨等工具将池底淤积物清理。也可以用吸污泵将淤积且聚在一起的污物抽出。一般每月需要清理一次,清理时间一般选择在14:00进行,此时天气温暖,而且已过上午投喂时间5个小时,距下午投喂时间还有5个小时,可以不影响鱼的正常摄食。鱼病防治鳟鱼养殖用水要求比较高,一般养殖病害较少,主要有原生动物的寄生虫病,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一些抗虫药就完全可以解决。

鳟鱼养殖由于全部是人工投喂,池塘中几乎没有天然饵料,因此,饲料必须营养全面,原料必须新鲜,否则容易产生营养方面的疾病,鳟鱼亲鱼的饲料要求就更严格,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必须全面,对容易散失的维生素要加大添加量。尽量定期投喂一些鲜活动物饵料,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新鲜的植物汁液。做好亲鱼培育,第一要选留有优质遗传基因的亲鱼,第二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第三要抓好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细小环节。只有抓好鳟鱼亲鱼培育这个关键环节,才能生产出鳟鱼优质发眼卵,才能保证鳟鱼养殖的物质基础牢固,鳟鱼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6、经济价值


鳟鱼片

每100克鳟鱼中,含蛋白质21克、脂肪7克,能提供620千焦的热量。鳟鱼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各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且热量较低,脂肪含量中等,蛋白质含量较为全面。豆腐虹鳟鱼不仅肉质鲜嫩,还能够降低血脂;熏制的鳟鱼味道鲜美,香嫩可口,还有滋补脾胃的功效;清蒸鳟鱼方法简单,还不会破坏鲜美的味道,营养更丰富。

上一篇:珍珠鱼

下一篇:北极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