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开启公募的雪崩协议,带协议层先进入3.0
加持的新共识协议
久在链圈的你或许听闻过0x协议、兰花协议……那雪崩协议Ava 又是什么?
先上定义:雪崩协议Ava 是结合了“依赖通信传输的经典的拜占庭共识协议”和“依赖工作量证明创造链式结构的中本聪共识协议”两者优势的新型共识机制,同时解决了经典拜占庭共识协议扩展性弱、鲁棒性弱和中本聪共识延迟高、吞吐量低、过度消耗资源的问题。
(Odaily星球日报注:“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也就是系统的健壮性,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保障系统生存的关键。)
之所以能在保证鲁棒性的前提下实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是由于雪崩协议Ava 和同类型协议基于轻量级的网络抽样机制,在扩展性方面支持大量设备介入。
雪崩协议Ava 的发明者、土耳其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康奈尔大学教授 Emin Gün Sirer 可称得上是币圈的“中古人物”。早在 2002 年,他就推出了名为「Karma」的虚拟货币系统,比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早整整 6 年,当属第一批运用了工作量证明机制的分布式网络。
Emin Gün Sirer教授
在那个时代,P2P 下载工具流行起来,其中最著名的 BitTorrent,被中国网民称为「BT 下载」。BitTorrent 中最重要的特性是每个节点不仅可以下载文件,还需要付出自己的带宽上传文件,以帮助网络中更多节点实现更快的下载速度。但是有一些吸血(leeching)节点只下载不上传,会导致网络堵塞。
Emin Gün Sirer 教授表示,Karma 系统设计之初就是希望通过 PoW 的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实际工作量进行代币化,以此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在发明「Karma」这套虚拟货币系统、涉足加密货币领域之前,Emin Gün Sirer 教授还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一家著名的通讯技术研究机构,最初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成立。Emin Gün Sirer 教授在贝尔实验室负责搭建大型操作系统 Plan 9,与后来去了 Google 并发明了 Go 语言的 Rob Pike 等人一起工作。
创始人光鲜亮丽的背景和专业能力自然为其最新项目吸引了一大波机构投资者。
2019 年,雪崩协议Ava获得了 a16z、Polychain Capital 等机构 600 万美元融资。今年6月25日,AVA Labs 宣布完成了一笔 1200 万美元的 AVAX 代币私募融资,由 Galaxy Digital、比特大陆、 Initialized Capital、NGC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 等 5 家基金领投,Fundamental Labs、Continue Capital 等机构和个人跟资。
就在7月3日,AVA Labs 又宣布获得 IOSG Ventures 战略投资,IOSG 还将担任 AVA Labs 中国独家战略合作顾问。
此外,在技术圈,V神曾盛赞雪崩协议Ava 的底层技术,甚至将雪崩协议Ava 与比特币相比较。
第三代共识协议的技术实现路径
Emin Gün Sirer 教授将雪崩协议Ava 称为「第三代共识协议」,因为该协议相比上两代(拜占庭容错共识协议和中本聪共识协议)来说,不仅更去中心化,性能也十分惊人。
稍微回溯下历史。
拜占庭容错(BFT)共识协议,由两位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也均为图灵奖获得者) Leslie Lamport 和 Barbara Liskov 在 1982 年共同开发。该协议采用“许可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的记账原则,有 33% 的容错率。其优点显而易见,可以快速结算并进行担保交易。
然而,其弊端也很明显:
无法扩展到 1000 个节点以上。这是因为,该协议的通信成本与节点个数的二次方(即:O(n²))成正比;
该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的其他参与者。
于是 2009 年,中本聪共识协议(也称为工作量证明,POW)出现了。中本聪提出了新的协议,并展示了它独特的稳健性。
在该共识协议下,我们不需要知道参与网络的所有节点。在任何时间,任一节点都可以离开或加入,任何矿工都可以提出一个区块,并参与到系统中来。
由此,它可以扩展到遍布全球的大量节点上,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参与者。比特币交易得以发展壮大。
然而,迅速扩展之余,它也存在天然的短板,特别是:
交易处理速度缓慢,平均而言,用户必须等待大约 10–60 分钟才能确认他们的交易记录被存储到了链上;
吞吐量有限,BTC 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3–7 笔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世界货币的目标实现;
能耗巨大,BTC 网络的耗电量大约相当于 4 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能量,这些能量都花在了“无实用意义”运算上。
而雪崩协议Ava 结合了非拜占庭共识算法和中本聪共识算法的特征,优势明显。
具体来说,雪崩协议Ava 和同类型协议通过网路的重复采样操作建立亚稳态共识,在事件被创建并发送到验证者节点后,每个节点会随机选择一批固定数量相邻的节点询问,如果多数节点对事件叙述相同,那么即判断为真,如果大多数节点给出不同答案,则切换事件内容,重复采样将会多次进行直到达到收敛。
举个例子,假设每个节点联系五个临近的节点,信息的内容是选择红色或者蓝色,在初始节点看来这五个节点是非红即蓝,概率 50% 对 50%,网络中每个节点是公平的,节点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从而选定红或者蓝,选择之后就不再改变;然后最初的节点会根据所有人选择的加权结果获得一个颜色,然后每个网络中参与的节点作为最初的节点重复这个过程,随着过程不断重复将会产生一个红色或者蓝色的倾向性,然后整个网络获得共识颜色。
上图就是一个基于雪崩协议Ava 的公共网络,一个节点随机向 5 个节点传递一个指令信息。而这5个节点就是上述的法定数量 k 节点。这 5 个节点收到的指令是在两个颜色(红蓝)中选择一个。
5 个节点随机表示自己的结果,在发送信息节点的角度上来看,它所看到的 5 个节点共识结果肯定是非红即蓝。
所以在这个规定数量节点 k(5)中,发送信息的节点所达成的共识结果就是红色。结果选择之后的节点在后续的过程不再改变。
然后整个网络的节点一直重复此过程,这有点像是一个采样过程。该协议的核心思想就是在达成共识过程中一直重复这个采样过程。
在两轮或者三轮之后网络节点的共识结果可能还是红蓝各一半,数量相差不大。但是这样打平手的几率会以指数方式衰减。因为整个过程是对于统一结果的倾向性越来越高,网络会自动感知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并且这一结果变化将会在传递后期变化越来越快,直到整个网络颜色达成一致。
与这一达成共识的过程类似的是:使用 DAG 结构实现模糊的 BFT 共识。但 DAG 网络中每个节点无需和其他所有节点交互,只需跟一定量的节点交互然后收集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反馈,从而达成概率性共识。
这种共识机制不像是经典共识需要节点了解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也无需担心节点数量过多导致的通信过于复杂,在节点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增多采样次数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而当节点数量较多时,也无需担心网络过于庞大影响效率。
在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只要被允许参与到网络当中就是验证者。如果出现双花,那么将会出现矛盾的倾向性结果,双花的两笔都会丢失,而且双花的交易无法对其他交易产生影响。
由于机制的特殊性,雪崩协议Ava和同类型协议能够快速扩展到大量节点,并且在验证过程中每一个节点都参与,所以在出问题时系统只需要排除有异议的节点,并不需要验证者委员会的存在。这就减少了中心化腐败的风险。
解读AVAX代币公开销售
据官方公告,雪崩协议Ava将于北京时间 7 月 8 日 22:00 开始进行代币 AVAX 公募,公募持续至 7 月 22 日 22:00。本次公开销售中出售的代币总数最多为 1700 万枚,占主网供应量的 4.72%。
从官方公布的代币发行情况来看,AVAX总发行量为 7.2亿枚 ,其中50%的代币——3.6亿枚将用于staking奖励,另外3.6亿枚将用于私募、公募、团队和基金会以及测试网奖励等。
对于想参与公募的用户,有三个购买选项:
选项 A1:以 0.5 美元/枚价格出售,一年内按季度进行解锁,购买上限为 2.5 万美元。
选项 A2:以 0.5 美元/枚价格出售,一年半内按季度进行解锁,无购买限制。
选项 B:以0.85 美元/枚价格出售,无锁定期,最大购买限额为 5000 美元。
详细的供应量与过往的募资价格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选项 A1 和 B 中所有未出售的代币在 7 月 21 日 22:00 之后将转入选项 A2 之中。24 小时后仍未售出的,将捐赠社区和开发商捐赠基金。
此外,不论是种子轮、私募还是公募,重点强调了锁仓期,这个锁仓期是从主网上线(官方预计在今年秋季)开始算起。
在此,Odaily星球日报提示各位读者,早期项目蕴含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建议多多关注雪崩协议Ava 在技术与应用层面的创新。